APP下载

中华家训的优良传统

2020-12-27戴承元

安康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家训道德读书

戴承元

(安康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中华历代优秀家训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绵延长久的重要支柱,对建构中国人的精神思维、价值理念和心理结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世代流传下来的中华家训是以儒家文化为精神内核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家庭领域和家庭关系上的体现。中华家训的核心内容涉及修身之道、伦常之道、涉务之道、治家之道,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铡草机刀片(Q235)在 900,925,950℃ 3组温度下渗碳处理,表面组织为P和网状FeCⅡ,心部组织为P和F;在780℃进行淬火,表面组织变为高碳回火马氏体、粒状碳化物和少量残余奥氏体,心部组织为低碳回火马氏体,心部组织(如图4所示) 和表面组织(如图5所示)都合格。经过气体渗碳处理和相应的热处理刀片实现了刀片刃部横截面的组织不同,从而硬度不同。对渗碳层厚度为0.3,0.6,0.9mm的刀片由表层到心部进行硬度测定, 3种渗碳层厚度的取值间隔分别为50μm, 测其硬度梯度变化趋势相同,绘制梯度变化趋势(如图6所示)为例,形成了预期的硬度差和合理的硬度分布。

为了满足高放射性核废料处置库中对膨胀性能的要求,使膨润土的膨胀力处于一个合适的值,论文拟充分利用纳米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钙的优点,开展纳米氧化硅联合纳米氧化钙调控膨润土的膨胀性试验,研究纳米氧化硅和氧化钙对膨润土膨胀特性的协同影响,并从微观角度揭示其调控的机理。

一、自觉践行国家核心价值观

纵观中华家训的思想脉络可以看出,家训是封建时代国家核心价值观的民间化和生活化,有助于使儒家政治和家庭伦理教义内化为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标准。传统家训文献中投射出的国家核心价值观涵括两大话语系统,一是儒家的道德观;二是国家为百姓制定的立身规范。

(一)儒家道德观

儒家道德规范是一个层次分明的有机体系,由个体道德、家庭道德、社会道德三个部分组成。儒家从个体道德出发,以家庭道德为依托,以社会道德为落脚点,追求三种道德合而为一的终极道德。

当前国际油价有所回升,全球油气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油气前景仍然看好,国际大石油公司已经确定“重回增长”策略[11]。中国石油公司应该加大勘探投入,依靠自主勘探实现价值创造与可持续发展。在布局上依据自身实力及技术特长,进一步适度拓展勘探区域,包括成熟区及前沿领域。当然,也可以借鉴独立石油公司的思路,布局进一步聚焦,在具有技术优势的领域深度勘探。独立石油公司高度聚焦前沿领域这一激进的勘探策略,不适宜中国国有石油公司。

1.个体道德:仁义礼智信

古者党有庠,家有塾,所以教人读书而明理也。盖读圣贤书,则内而治家、外而治世之理无不明。故得志者造福苍生,不得志者亦自成贤人品格,是谓学道名儒也。今人只以读书为取荣之具,自揣不能登科及第,便不读书,不知登科及第原是读书人分内事。况天下岂必尽为登科及第者?但不读书则不明道理,且动静语默便无儒雅气象,终是村夫俗子。若读书人,无论富贵功名皆其分内,即动作辞气间亦非村俗者比,就是一介寒儒,亦是可贵而不可贱者。是以一家之中,皆能雍容礼让,何必公卿大夫。一身之间,自有广誉令闻,何必多藏厚殖。是则儒业之尊,所当务者也。岂徒徼求爵禄而始读书哉?[6]199

“家”与“国”的职能都是维护阶级社会的等级秩序,“家”维护的是以父子伦理为核心的家庭秩序,“国”维护的则是以君臣伦理为核心政治秩序。就精神实质而论,在家以孝事亲与在国以忠事君是一致的。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把践行孝道视为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重要基础。因为,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贤哲深谙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能孝顺父母的人,自然会尊敬别人的父母;能践行孝道的人,自然能做到事君以忠。为人臣者,做到了孝亲养亲,也就具备了忠诚君王、效力国事的道德自觉。古训云:“忠臣良相必出于孝子之门”,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2.家庭道德:孝悌和勤俭

1996年至2013年,谢晖主政自治区劳教、监狱系统达17年之久。该两局虽是新疆自治区司法厅下属的二级局,但在人、财、物等方面长期独立于司法厅之外,致使在谢晖任职期间被打造成了“独立王国”。在担任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近三年时间里,谢晖更是疯狂以权谋私,造成十分恶劣影响。

《说文》:“孝,善事父母者。”儒家提倡“孝”,要求儿女对父母不仅要做到“养”,而且要做到“敬”。在家庭生活中,“孝”具体指善事父母、敬顺亲长,坚决反对忤逆不孝、虐待老人、重养轻教、亲情淡漠等不孝老、不爱亲现象。在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历史背景下,儒家视践行孝道为治国之本。“悌”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的行为,是维护长幼之序的基本原则。“悌”与“孝”在伦理层面都是下敬上,“悌”是“孝”的延伸。“和”的本义是适中、恰当。作为仁者胸怀和处世智慧,“和”的核心内涵是和睦、和谐。在日常生活中,“和”倡导人心和善、人际和顺、家庭和美、社会和谐,主张宽以待人、相恕相谅、仁厚相处。《说文》曰:“勤,劳也”,即做事尽力。人生在世,要把勤恳工作作为生存之道、发展之基。《说文》:“俭,约也”。清俭处世,清廉为人,为修德保身之基。在家庭生活中,“俭”倡导的是量入为出、节俭办事、理性消费、注重积蓄,自觉抵制奢侈浪费、虚荣攀比等不良风气。

1.1.3 供试土壤。当地有代表性的主要土壤—河淤土,基本理化性状为:pH值6.01,有机质15.2 g/kg,碱解氮76.9 mg/kg,有效磷28.0 mg/kg,速效钾135.8 mg/kg。

桩顶冠梁采用C25砼浇筑,尺寸为400 mm×400 mm,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 mm,主筋用Φ18 HRB335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搭接长度单面焊为10d,双面面焊为5d(d为钢筋直径)。冠梁施工时应清理桩顶,并确保桩顶嵌入冠梁不小于100 mm。

我国干旱具有普遍性、连续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等分布性特征。春季,干旱主要集中在华北大部、东北西部、海南、云南和四川南部,发生频率高达50%~80%;夏季,干旱主要集中在东北西部、华北大部、西北东部及黄淮北部,发生频率达50%~60%;秋季,我国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部、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等地,发生频率为40%~60%;冬季是全年降水最少的季节,北方农作物停止生长,对作物生长有影响的干旱主要出现在南方。华南、西南为冬旱主要发生区,华南南部及云南大部发生频率达50%~70%。

“村容村貌的改善,离不开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我镇以建设‘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小镇’工作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让村风民风更加淳朴。”镇党委书记蒋建说。高楼村积极开展“最美苗桥人”“孝善之家”“敬老尚俭典范”等评选活动,把文明风尚、家风建设、健康文化有机融入美丽家园建设。如今的高楼村,绘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道德家训”等内容的文化墙处处可见,与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说文》:“忠,敬也。尽心曰忠。”“忠”作为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具体表现为:与人交往当诚实无欺,尽心尽力;替人办事须真心诚意,竭尽所能;事奉长上要尽职尽责,始终不渝。“恕”谓推己及人,以对己之态度对待别人。孔子将“恕”的内涵概括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恭”有两重涵义,一指对尊长恭敬有礼,待人处事严谨肃穆;二指以庄敬严肃的态度进行道德修养。“惠”为儒家实现仁的五德之一(恭宽信敏惠),意谓施予恩惠,在日常生活中引申为仁爱待人,慈惠处世。“耻”指羞耻感。孔子把“行己有耻”(《论语·子路》)作为士的道德行为准则。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并归于正道。

传统家训是传承中华文明、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国民人格和心灵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华优秀家训中蕴含的社会道德观念,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借鉴价值,对推进当下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深刻启示意义。

(二)国家为百姓制定的立身规范

在封建时代,君主为倡导忠孝之德,巩固政权,往往通过发布上谕来教化民众。如明太祖朱元璋就曾颁布“圣谕六言”①“圣谕六言”内容为:“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以“圣谕六言”的颁布为标志,中国封建统治者对民众的教化工作从此规范化、制度化。洪武三十年(1367),朱元璋因“吏皆狡吏,往往贪赃坏法”,又颁行以《圣谕六言》为主要规劝内容的《教民榜文》,要求派人到每乡、每里宣讲,“使众闻知,劝其为善,毋犯刑宪”。《教民榜文》也逐渐成为明代基层司法体系的基石。

3.社会公德:忠恕恭惠耻

顺治九年(1652),顺治皇帝将明太祖的“圣谕六言”钦定为“六谕文”,并将其作为教化士民的准则。康熙帝鉴于“风俗日敝、人心不古”的现状,决心“法古帝王,化民成俗”,继续加强教化,于康熙九年十月向全国颁发“上谕十六条”②“上谕十六条”内容为:“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穆。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诫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要求“晓谕八旗并直隶各省府州县乡村人等切实遵行”。雍正二年(1724),雍正帝对康熙上谕十六条“寻绎其义,推衍其文”,扩展为洋洋万言的《圣谕广训》,并在雍正七年(1729)下诏:“令各州县于大乡大村人口稠密之处,俱设乡约之所,於举贡生员内拣选老成有学行者一人,以为约正;再选朴实谨守者三四人,以为直月,每月朔望,齐集乡之耆老,里长及读书之人,宣读《圣谕广训》,阐明大义,详示开导,务使乡曲愚民咸生孝友敦睦之思”③《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卷126之20《硃批田文镜奏折》,《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4册,第619页。转引自施由明《清代江西乡绅与乡村社会治理》,中国农史,2015年第2期,第105页。。

在思想导向上,“上谕十六条”正式把士民道德教育纳入维护并服务封建统治的轨道之中。雍正以后,在统治者的大力倡导和基层社会的自觉施行中,“上谕十六条”最终发展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清王朝的普适伦理。受此影响,制订或重修于康熙以后的家训家规,多以践行“上谕十六条”为思想遵循。一些家族更是将“上谕十六条”的核心内容转化为家训、族规的具体条规,以期起到约束、化导和塑造族人的功能。

二、家国一体,移孝作忠

在家国同构的文化模式下,士人的学术和社会实践主要涵盖三个场域,即修身、齐家和治国。这三者之间的逻辑次序是:修身是齐家之基,身修才能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修”与“齐”的问题做实了,也就具备了实现立言、立功这两大理想的道德基础和能力基础。“在儒家看来,社会关系是家庭血缘关系的放大,社会不过是家庭的扩展。而家训文化最基本的功能实质上是伦理教化功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正是子弟通过道德等方面的修养而达到的自律和家庭的和睦,这就为‘治国’、‘平天下’提供了实现的前提和基础。”[3]因此,就社会和文化功能而论,“家训不仅是一个家族代代延续的文化基础,而且也是治国安邦的基础文化”[4]。从这个层面看,传统家训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巩固了家国整合机制,保证了家庭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在家庭伦理成为统治思想的古代中国,家庭是组成国家的基本单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基本信条。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1]。《大学》则把家庭教育提高到关乎国家兴亡的高度,其曰:“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故“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2]。

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组织是宗法制下的血缘氏族制,最终形成了“家”“国”合一的“家天下”式的政治统治模式。无论是“国”还是“家”,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二者内部的权力体系及运行机制高度相似,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家长制”既是家庭或家族的统治机制,也被用来指国家的统治机制。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观念中,“国法”植根于“家规”,是“家规”的扩展和放大。

在封建宗法制时代,家庭是仅次于国家机器而存在的权力系统,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被视为封建社会伦理基石的“三纲”中的后两纲就是通过家庭教化来实现的。因此,家庭道德建设对维系社会风化意义重大。在封建时代,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指引推进家风建设,有助于正风敦俗。

儒家思想中的这些个体道德规约贯穿于中华伦理文化发展历程之中,是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在中华传统家训中得到了全面体现。

总的来看,传统家训作为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列的三大教育形式之一,虽然在形式上是家庭的、家族的,但是在内在本质和功能上又是社会的、国家的,涵盖了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彰显了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文化情怀和价值导向。

三、以读书为天下第一等好事

对古代贤哲而言,读书不仅是出仕的手段,更是修身养性、在道德和人格上达到“内圣”境界的基础。这一思想在中华家训中表现得相当突出。《颜氏家训·勉学》指明读书之目的在于:“开心明目,利于行耳。”[5]203颜之推认为,人之所以要读书学习,是为了开发心智,提高识见,以利于自己的行动,而不是只为求取利禄。明人吴麟徵在《家诫要言》中说:“多读书则气清,气清则神正,神正则吉祥出焉,自天祐之;读书少则身暇,身暇则邪闲,邪闲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5]203读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正身养性。所谓“正”,就是直道而行,做正人君子。具体而言,就是在义利关头,要去利存义,做堂正之人;在生死关头,要舍生取义,做忠直之人。清人张英在《聪训斋语》中说:“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书卷乃养心妙物,亲适无事之人,镇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每见人栖栖遑遑,觉举动无不碍者,此必不读书人也。……故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一事也。”[5]203张英认为,读书为修身养性的第一要务,在势位之上。清人唐彪在《人生必读书》中说:“尝见人家子弟,一读书就以功名富贵为急,百计营求,无所不至。求之愈急,其品愈污,缘此而辱身破家者,多矣。至于身心德业,所当求者,反不能求,真可惜也。”[5]209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黄氏家训指出,读书是为了变化气质,培植德性,其云:“七岁便入乡塾,学字学书,随其资质。渐长有知识,便择端慤师友,将正经书史严加训迪。务使变化气质,陶镕德性。他日若做秀才、做官,固为良士、为廉吏,就是为农、为工、为商,亦不失为醇谨君子”[6]248-249。关于读书的目的和意义,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仙河陈氏家训做了更具体的阐述:

“仁”的原初含义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儒家以血缘之爱为行仁的心理基础,并最终使其成为最高道德准则。作为道德意识的“仁”体现为爱亲之心、恻隐之心、推己及人之心,其完成于“克己复礼”之实践。“义”的基本含义为“宜”,合于“仁”则为宜。具体表现为敬长尊贤、尚礼轻利、反对侵凌。儒家主张用“义”来规范求“利”的行为。“礼”原指区别亲疏贵贱的等级制度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准则,涵盖祭神仪式、交际礼仪、典章制度三个方面。儒家重视“礼”的建设,主张“为国以礼”,把礼作为施政治民的手段,借以达到德治之目的。作为处世之德行,“礼”表现为辞让之心、恭敬之心。“智”指明辨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惟有智者才能做到审时度势、通权达变,而不至于做出非仁非义、背天违命之事。“信”指待人处世诚而不欺、言行一致的品德。“信”不仅是普通人交友之道,也是做人、仕进和治国之道。

在古代贤哲看来,人不通过读圣贤之书修身养德,势必会放纵情欲,肆意而为,行事奸巧,损人利己,其志行操守往往会陷入卑污。这样的人即使富贵胜人,也不会受人敬重。

在读什么书及怎样读等问题上,中华家训中也多有经验之谈。明人姚舜牧在《药言》中说:“但读圣贤书”;清人朱柏庐在《劝言》中说:“若能兼通六经及《性理》 《纲目》 《大学衍义》诸书,固为上等学者。不然者,亦只是朴朴实实。将《孝经》 《小学》《四书集注》置在案头,常自读,教子弟读”[5]210-211。可见,中华家训高度重视对儒家元典的学习。

明人杨继盛在《杨忠憨公遗笔》中说:“读书见一件好事,则便思量我将来必定要行;见一件不好的事,则便思量我将来必定要戒;见一个好人,则思量我将来必要与他一般;见一个不好的人,则思量我将来切休要学他,则心底自然光明正大,行事自然不会苟且,便为天下第一等好人矣。”[5]211清人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说:“尔等读书,须求识字。或曰:‘焉有读书不识字者?’余曰:读一‘孝’字,便要尽事亲之道;读一‘弟’字,便要尽从兄之道。自入塾时,莫不识此字,谁能自家身上,一一体贴,求实致于行乎?童而习之,白首不悟,读书破万卷,只谓之不识字。”[5]211朱柏庐《劝言》中说:“先儒谓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所以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古人是如何?此才是读书。若只浮浮泛泛,胸中记得几句古书,出口说得几句雅话,未足为佳也。”[5]211清人陆陇在《示子弟贴》中告诫子弟:“非欲汝读书取富贵,实欲汝读书明白圣贤道理,免为流俗之人。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业。将所读之书,句句体贴到自己身上来,便是做人的法。如此,方叫得能读书人。人若不将来身上理会,则读书自读书,做人自做人,只算作不曾读书的人。”[5]211-212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尧氏家训》亦云:“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但能言之,不能行之,武人俗吏所共嗤诋。”[6]88

在如何读书的问题上,中华家训强调了学贵躬行的道理。这一方面的训诫对今人做好求学、教学与治学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四、借鉴吸纳,兼容并包,不存门户之见

虽然中华家训体裁、形式、风格不一,篇章也有多有少,但在制订家训条规时都自觉摒弃了门户之见,是在秉持儒家思想精粹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围绕修身齐家、敦品正行这一家庭建设实践中的核心任务而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彰显出各自家庭家族文化的特色,体现了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如南宋初期著名理学家刘清之编纂的《戒子通录》就是一部典型的集录式家训总集,该书搜集了西周至宋代各朝有关家庭训诫的言论、诗文、专著等共计一百七十余条。就文献来源而言,涉及《礼记》 《仪礼》,邴吉的《责子言》、阮籍的《戒子言》、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仁轨的《诲子弟言》、邵雍的《戒子孙》、韩琦的《戒子侄诗》、司马光的《训子孙文》、范仲淹的《戒子弟》、黄庭坚的《家戒》、吕本中的《童蒙训》以及陶侃母、张鉴母的教子言论等,堪称南宋以前家训的总汇大观。《四库总目提要》说:“其书博采经史群籍,凡有关庭训者,皆节录其大要,至于母训间教,亦备述焉。”北宋名臣司马光的《温公家范》有10卷内容,篇幅宏大,除了节录《颜氏家训》 《女诫》等家训文献外,还广泛引证《尚书》 《周易》 《诗经》 《孝经》《大学》 《礼记》等儒家经典中的相关论述,得出了家定而天下定、礼为治家之本的中心思想。

名士硕儒在编纂家训条规时尚且重视摘引、化用前代或他族家训精华,民间普通百姓家训中的抄录袭用现象则更显普遍。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黄氏家训》共计二十则,基本是辑录过去的名人家训,涉及王士晋的《宗规》 《朱柏庐劝言》、陆桴亭的《思辨录》、张杨园的《训子语》、史搢臣的《愿体集》、王浪川的《言行会纂》等。又如安康市宁陕县的《吕氏家训》,则完全仿照《温公家范》的体例编纂而成。

中华家训在治家思想、教子理念上的世代承袭、互学互鉴,有力地促进了以儒家精神为内核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化和生活化,为中华传统家庭建设机制的稳定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中华家训卷帙浩繁、内容丰富,虽然在作者、内容及编纂体例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思想导向上都投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挖掘并传承蕴含于历代家训中的中华优良传统,努力培育具有时代新气象的优良家风和民风,是传承中华传统人文精粹、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文化工作者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论述,聚焦新家风、新民风建设的现实需求,在阐释和传播中华家训的优良传统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家训道德读书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训伴我成长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