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践之维*

2020-12-27干成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建设文化

干成俊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凝聚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筑牢万众一心的思想根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逻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挂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1]文化自信的增强,不是来自理论之维的独角戏,而是源于实践之维的创造力。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聚集其厚重底气,需要我们在实践的维度上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创新文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着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权。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结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身份标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只有高度自觉、始终不渝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道路不偏向、制度不动摇、理论不糊涂、文化不迷失。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在思想文化领域确立共同思想基础,凝心聚力的压舱石,是抵制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锐利武器,是统领多样性文化发展繁荣的旗帜。

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把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放在最高位置。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和自由发展的学说,其奋斗目标是致力于建构这样一个人类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422中国共产党秉承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立场,始终把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风吹浪打,这个初心从未改变。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并不意味着拒斥其他文化。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在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创立的,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知行合一的品格,因而有着极大的开放性。所以,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逻辑上就要求我们以平等的姿态,包容的气度同其他文化交流和对话,在良性互动中求得共同提高。如何同各种异质文化相处呢?首先,要坚守自己的初心,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迷失方向;其次,不能夜郎自大、闭目塞听,要兼容并蓄、放眼世界;再次,批判地对待不同理念,辩证地取舍不同文化的长处和短处。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力举措,这个工程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经过16年的努力,该工程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当下亟需总结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成败得失,立足新时代的现实,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重大现实问题,透析重点理论问题,总结重要实践经验,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逻辑说服力、实践创造力。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锻造中国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培养接班人、指导新实践、筑梦新时代。

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固占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抵制和批判各种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其一,今日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3],新问题、新矛盾、新风险层出不穷,意识形态工作承受着来自敌对势力和异己分子的空前挑战,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非常必要。其二,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急需主流价值观的引领,急需正确思想的指导,急需科学理论的武装,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既专又红地茁壮成长,方能肩负民族复兴的大任。其三,今天的意识形态领域,形形色色的思潮鱼龙混杂,各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混淆着人们的视听,模糊着是非丑恶界限,深刻干扰着人们的判断,腐蚀人们共同的思想根基,造成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层次危机。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锐利武器,我们就能拨开迷雾,澄清朗朗乾坤。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党领导人民复兴民族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是全体中国人奋力前行的的精神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应该从四个方面着力:一要牢牢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二要确立正确的历史观,三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四要建立正确的价值标准。

人民有信仰,民族就会有希望,国家才会有力量。文化自信来自何处?一方面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一方面来自坚定的理想信念。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5]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力量之源,是一个民族步调一致前进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作为文化的核心要素,理想信念越高远,我们奋进的步伐就越有力。回首革命历史,我们党以星星之火燎原,沐腥风血雨重生,经千难万苦终获成功,其根源就在于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个高于天的理想,前赴后继,锲而不舍,从而赢得人民的信任和追随。源于这份坚信、坚持和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才能更坚实、更持久。当然,理想是有层次的,必须运用辩证思维,把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既不忘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踏踏实实完成每一个阶段性的目标。

重视历史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要求,历史教育关系到国家的认同和民族身份的标识,说它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也不为过。黑格尔说:“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乃是由于我们有历史。”[6]7-8这句话表达了一个重要观点,即认为现时代所具有的一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历史的基地上生成和发展出来的,历史遗产构成了现时代的灵魂。牢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今天加强历史教育,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教育,贯穿其中的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要素,是以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精神。明史方能知今,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理解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难历程,明白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我们就能更加自信地走向未来。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维护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纽带,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繁荣与强大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是一个56位成员和谐相处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之所以能够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多年,其重要秘笈就是共同尊奉爱国主义。中华历史一再昭示,团结统一的时候就会蒸蒸日上、八方来朝,分裂争斗的时候就会江河日下、外寇入侵。时代变迁一再印证,社会发展需要中华传统美德,时代进步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在全社会实施国民道德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民族复兴伟大目标,高扬中国精神,力倡中国价值,汇聚中国力量,用共同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凝聚人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正确的价值观是人生的风向标,是国家的压舱石。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确立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主要表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就是要确立文化体系赖以良性运行的价值标准、价值追求和价值导向,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贯穿于国家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渗透到社会文化建设的细微处,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落实到个人行为修养的方方面面。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安邦治国之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包含着法治与德治的精神,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既讲刚性的制度也讲柔性的管理,既有外在的强制也有内在的感化,其中处处体现着正确的价值标准和核心价值观。

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现实状况和对未来的期盼,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导向,切实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文化建设只有将通过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结合起来,才能切实保障人民创造文化的权益、建设文化的权益和享受文化的权益。不忘文化为了人民这个初心,我们就能汇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是文化事业的推动者,也是文化成果的享受者。在文化建设中讲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关心群众的喜怒哀乐,就要反映人民的心声和愿景,就要鼓舞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就要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一切优秀文化的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化都会得到人民的喜爱,究其缘由,就是这些作品深深植根于脚下的土地,洋溢着为人民代言的热情,积极反哺社会民生。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这里的“乐民”“忧民”就深刻道出了人民情怀的重要性。每一个文化工作者,只有具备这种“乐民”“忧民”的深厚感情,潜心基层、潜心群众、潜心实际,了解群众的物质生活,体察群众的精神状况,才能为人民创造出优秀的文化作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具体表现在文化领域,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要着力解决文化发展的不充分不均衡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才能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一,文化工作者要潜心创作,多出快出各种形式的文化精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身份群众的文化需求;其二,文化职能部门要务实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服务,最大限度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大力实施文化民生工程,着力补齐乡村文化短板,才是保护弱势群体享受文化成果权益的最有力措施。要关爱弱势人群,关心特殊人群,关照重点人群,关注乡村文化建设。完善高质量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乡村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让公共文化服务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百姓,扎实推进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制度化,尤其要注重扩大工程覆盖面,增强惠民工程实效性,让文化成果持久地发挥效应、温暖人心。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富有个性的,要努力翻新文化形式、丰富文化业态、创新文化消费模式,以丰富不同群体的精神世界,以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求。

四、不断完善正确导向的舆论工作机制

新闻舆论建设是影响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也是增进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凝聚思想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推动媒体整合发展;面对互联网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时代特点,着力建设清洁有序的网络世界,保障网络文化安全,繁荣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强国。

一个国家没有思想共识,就会沦为一盘散沙,一个民族没有共同体意识,就无法拧成一股绳,难以形成强大合力。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制度保障。思想共识离不开正确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心聚力、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7]43-44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什么时候我们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什么时候就比较容易达成思想共识,比较容易形成共同体意识。近代中国历史表明,只有紧紧围绕在党旗周围,中华民族才走出了一条光明之路。对于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团结的重要保证;各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存续之根;各族人民相互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之维。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8],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不动摇,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压紧压实,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把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任何时候都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丝毫不放松,努力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新闻传播要遵循自身规律,创新传播手段和方法。对于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要混淆和错位,既不能把小事说大、搞“泛政治化”,也不能把大事说小、搞“去意识形态化”。新闻传媒要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化解消极因素,以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凝聚党心民心、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核心。

今天的虚拟世界已经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道奇观。网络空间的治理、网络文化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网络文化建设的成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首先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亿万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是新时代网络文化建设的初心和使命。其次,网络文化建设必须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是网络文化建设的驱动力,协调是网络文化建设的统筹力,绿色(即安全)是网络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开放是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共享是网络文化建设的最终归宿。再次,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要努力掌握社会各方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凝聚网络文化向心力,描绘网络文化的最大同心圆。最后,着力保障网络文化安全,维护国家网络核心利益。“网络安全是网络发展的前提,网络发展是网络安全的保障”[9]15,要掌握网络核心技术,突破网络前沿技术;准确把握网上舆情引导的时、度、效,树立网络文化建设的法治思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家园。

五、改革创新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进文化自信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破除种种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必须营造有利于文化建设与创新的制度环境,着力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必须树立文化建设的市场意识,为市场提供优质文化服务,文化体制改革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时代在进步,需求在更新,旧的体制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必须创新。也只有打破旧的体制机制的束缚,才能大大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新的历史方位进行文化建设,必须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必须健全文化立法和执法,建设优良的文化生态。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发展,走独立自主发展之路,“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10]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改革,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效统一”,加快转变文化行政职能,让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从而繁荣文化市场,更大范围惠及黎民百姓。

我们党历来重视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11]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体制环境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推进文化创新的根本要求。文化生产经营的主体是人,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是人,文化生产力的最积极要素还是人。优越的制度既是对人的约束,也是为人服务的。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完善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制度。一方面,要求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导向。一方面,营造宽松健康的创作氛围,充分调动和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赋予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的权利,鼓励它们各尽所能、公平竞争,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在全社会健康有序地流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文化生产经营的关键平台是市场,市场既是文化生产的策源地,也是文化生产的归属地,文化生产的成败得失最终都要经受市场的检验,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基层生活和人民群众是文化市场的两个方面,文化创作的源泉是生活,只有植根社会生活的沃土,文化之树才会根深叶茂,文化创作的源头活水是人民群众,只有同人民群众共命运,文化事业才能永葆青春。文化体制改革既要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属性主导地位,也要兼顾不同层次多样化需求的产业属性。既要追求高效率眼见的经济效益,也要看重更持久无形的社会效益。文化建设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搞自娱自乐,文化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需要,文化进步的动力是人民的鼓励,人民的接受度、满意度是衡量文化成果的尺度,文化事业的发展目标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话语权

在西方意识形态占强势的今日世界,我们要掌握国际话语权,就要着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智慧,尤其要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要着力繁荣文学艺术,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精品力作;要着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着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放眼世界舆论格局,西强我弱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别、文化传统的差异、价值观的不同,国际社会对于当代中国存在很多误解、曲解或不解。所以,对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尤为重要:既要讲好中国道路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还要讲好中国人民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历史故事。让世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了解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梦的价值合理性。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世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给世界,把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奉献给世界。

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艺术是时代风貌的镜子,是时代精神的投射仪,是鼓励人们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12]122文艺在实现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有着独特的重要价值。文艺创作要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重要位置,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既要能够彰显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体现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又要具有人民喜闻乐见的新颖形式。坚持“双百”方针,在创作方法上,鼓励流派不同、题材广阔、风格多样、手法各异的作品;在创作理论上,倡导不同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平等对话。创造更好条件鼓励作家创作更多符合人民审美情趣的、雅俗共赏的,能够深深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品力作。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能否称得上强国,能否登上人类文明史的高峰,不仅取决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形态,极大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要遵循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原则,着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造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影响力,它同物质硬实力共同构成国家的综合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体现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决定着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所以,增强文化自信,牢固树立价值观自信,是我们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现实途径。今天,人类面临着种种艰巨挑战,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而独善其身,需要人类同心协力共同应对,需要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需要求同存异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

让我们肩负起时代重托,努力推进中华文化自信满满地走向世界,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上以梦为马、笃定前行!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