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育人教育
2020-12-26翟曼
翟 曼
(吉林工商学院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130507)
一、理论架构及教学理念
产出导向法是由我国语言学家文秋芳提出的教学理论,对任务型教学进行了理论上的升华,以“产出”为目标指导教学环节及设计内容。产出导向法指出教学理念应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教学过程涵盖“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教学环节由“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阶段构成,在整个流程中教师要恰当地发挥如同“脚手架”的中介作用。教学理念是其他两个部分的基石,教学假设是教学流程的理论支撑,教学流程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的实现方式。教师首先通过线上课程为学生搭好脚手架,提供语言、知识、价值观、情感等各方面的输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从内容、语言形式和用语言表达内容的话语结构三个方面对输入材料进行梳理,才能形成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培养,听说读写各个部分都是相辅相成、有机连接的,绝非孤立自主的。在此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逐步降低自己的脚手架作用,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在综合评价阶段教师对学生在进行选择性学习和产出任务练习的过程中的学习效果给予评价。首先师生共同学习评价标准,然后在线下(课前课后)及课中共同对学生提交的产出成果进行评价,最后布置学生依据评价标准在课下进行同伴互评、师生互评和自我评价。
写作教学贯穿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始终,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以教师为中心的写作技巧讲授,而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理念的教学则扭转教师角色为中介性质,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习主体的授课者,以“导入输出”为起点,把“促成假设”作为主体环节,最终形成“产出及评价”,此理论架构可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润物无声地融入育人教育元素。
二、育人教育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目标
(一)课程人才培养定位
大学英语写作是高校通识必修课之一。以吉林工商学院为例,目标学生是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其入校成绩达到二本分数线,具备非英语专业三级水平。学习态度饱满,热情较高,乐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未知,渴望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对词汇、句法、语法等未形成系统性认识,缺乏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缺乏高效、系统化的英语学习方法,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教学大纲要求其形成良好的英语沟通与应用能力。养成知识体系、交际能力和情感协同发展的综合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把“育人”和“育德”与语言教育相结合,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培养能够服务区域经济及社会、国家建设的合格的具备一定英语写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育人教育融合下的课程总体目标
大学英语写作是吉林工商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基础必修课,课程总课时36课时(一学期),每单元6课程,共讲授教材6个单元的内容。总体目标是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形成目的明确、高效而自律的良好学习习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语言能力、人文素养、综合素养的提升。学生在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发现自我的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加文化理解力、思辨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的统一,形成具备一定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德智协同发展的满足社会职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1.语言目标。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和英语写作技能。系统掌握英语基础语言知识,包括词汇、搭配、语法、篇章、修辞、写作等,利用U校园、ITest、IWrite、外研随身听等教辅软件,实现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混合式学习模式,以全面提高学生对基础语言知识的掌握。基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的综合能力提升。(1)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扩大词汇量,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读懂四级水平的阅读篇章。(2)通过单元写作和翻译技巧的讲授,能够写出300字左右结构完整、论述清晰、观点鲜明且语言错误较少的文章与实现四级翻译难度的篇章翻译。能够达到《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SE)四级写作和翻译水平,在价值观书面表达方面,具备一定程度的语言能力。
2.能力目标。在英语写作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加工与选择的能力、判断和思辨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和科学思维的能力。提升科学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使学生具备自我督促自我成长奋进的能力,具有积极主动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沟通会话的能力,理性地认识到中西文化和思维法的差异性,具备以多元化视角认知事物的能力。
3.育人目标。在产出导入法的架构下,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内容使学生了解跨文化沟通的基本礼仪和规范,正确看待中外文化的基本内容,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具备文化平等、求同存异、差异共存、尊重包容的意识。具备正确认识自我,和谐自洽并能考虑他人感受、合理奉献的能力。具备把握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立志高远、兼容并蓄的能力,促进人格养成。通过比较分析中外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备一定的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备能够让异质文化更好地理解并接受中国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的能力。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寓德于课、寓德于教,通过课程内容的精心设计,找到“语言习得”到“立德育人”的恰当切入点,深入挖掘外语课程中的文化内涵与价值理念,实现对授课内容逻辑自然地过渡与升华,使得本课程的教育真正触及学生默会知识的深处,成为他们认知和实践的隐性根源,将教学与学生的人生际遇和心灵感受相结合,从而对之产生积极的影响。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教育导向与本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育教书育人的作用[2]。“育人”以“育德”为基石,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
三、产出导向法框架下英语写作与育人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课下输出驱动与课中输入促成
以英语写作单元social behavior,comparison and contrast为例,课前即输出驱动的环节为:通过U校园布置多样的课前任务;让学生完成UMOOCs上指定的相关章节的在线学习任务;课中即输入促成环节:让学生做课文变形的完形填空题;开展针对询问最喜欢的休闲项目的对话练习;课后即评价环节:完成“介绍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中国原创的选秀节目”作文,比较中国和英国酒吧文化的异同点。课前(输出驱动):通过U校园发布听力音频测试,是关于一位社会名人的事迹介绍,让学生猜出人物并作答听力配套选择题。课中(输入促成):对社会名人应具备的品格top5 进行投票及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口述汇报。课后(评价):通过IWrite平台发布“榜样的力量”为题的作文作业,运用所学的说明文写作技巧来描述一位社会名人。
(二)语言习得与立德育人的融合点
通过英语写作精读课文TV Talent Shows—the Good and the Bad?的学习,对内容的深入挖掘,分析选秀节目的优缺点,有些是弘扬正能量的,而有些则是在哗众取宠作秀。教学内容的育人视域:真正的“秀”是高尚的情操和非凡的品质,以及贡献和专注等等美德,绝非外在颜值统领价值判断,从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评判标准[3]。通过泛读课文British Pub Culture的学习和课后练习作业的讲解、讨论与评价等系列活动,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陶冶其兼容并蓄、包容有驰的态度,提升其用国际视角多元地看待事物的能力。审美观判断力国际视野。第一篇写作导入语料课文You’r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是苹果公司前CEO史蒂夫乔布斯的著名演讲,通过对文章语言点和篇章层面学习,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的涵义。并结合线下和课上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养成对知识的科学态度、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对真理的无限渴望。纠正学生“为应试而学知识”的认知误区,从而形成“格物穷理、求知若渴”的知识获取观念。按照良好的人格养成路线成长。泛读课文Jack Ma’s“Crazy”Management Style的学习及配套活动旨在教育学生了解、欣赏名人优良品质,以榜样的力量为召唤,从而内化为不断奋进的品行目标。通过多模式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从名人品格、榜样力量、正确的求知观和人格养成等立德育人的方面进行思考和学习输出。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用多维度的形成性教学评价和总结性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多元和梯度评价标准,既包括学生在“学用”过程中的即时评价,也包括对学生产出的延时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将个人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终评相结合,同时利用学习通APP(U校园、云班课、Iwrite)中的课程积分、测试、作业、投票、头脑风暴、课堂讨论等功能实现量化评价,激发学生参与度与学习热情,全面、客观、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效。评价的理念主要是“以评促学”,方式主要采用机器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机器评价和课堂内的教师评价是即时评价,同伴评价和师生互评主要针对的是课后作业,自我评价针对阶段性学习反思。从而形成全面、公平、客观、有效又具备个性化的课程评价体系[4]。评价中语言与育人的融合:个人自测部分在自测量表中设计语言点能力点的项目,同时也加入对应的品德和观念上的项目,自测量表中除了“I can get the right answer for the listening tasks”“I can grasp the general idea of reading materials”“I can comprehend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new words”“I can adopt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writing skills”等针对语言习得的项目,还加入了“I can get the empathy ability”“I can understand and respec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I can have the confidence in Chinese cultural and value outlook”等针对本单元social behavior育人教育的自测项目,评价学生在兼容并蓄、包容尊重和文化自信方面的成长。在组间互评、师生互评等环节均加入本单元价值导向相关的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实现主体的环环相扣、主旨的层层递进,在每个维度的评价中都设计进“育人”点的考察条目,各类目占比如表1所示。
表1 评价各类目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