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0-12-26方翠敬张永顺蔡国庆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丁苯丹参注射液

方翠敬,张永顺,蔡国庆

(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广东 东莞 523560)

急性脑梗死发病急促,以肢体偏瘫、言语不清、头晕、行走不稳等为主要表现,治疗难度大,治疗重点在于改善缺血性坏死范围,缓解神经受损程度,从而促进疾病预后水平的提高[1]。丁苯酞为当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新型药品,对于脑血管的能量代谢、微循环系统功能起着改善作用,可促进患者认知水平的改善[2-3]。中医学强调急性脑梗死为患者身体中气血逆乱引起,且该疾病的发生与大脑、心脏具有密切联系[4]。丹参注射液属于中药制剂,其主要药用成分是丹参,具有祛瘀散结、活血化瘀及通脉养心之效[5]。当前,丁苯酞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案已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得到应用,可改善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细胞组织受损程度[6]。近年来,本院以丁苯酞联合丹参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分析其效果,现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病情满足《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节选)》中的“急性脑梗死”相关标准[7];②首次发病;③年龄18~80岁;④发病时间6~48h;⑤临床资料完整;⑥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研究,配合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性脏器功能障碍;②恶性肿瘤;③有房颤史;④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超过25分;⑤因病情恶化终止治疗,或者患者主动要求停止治疗退出实验;⑥过敏体质;⑦意识障碍;⑧精神疾病。

1.2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作两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49~74岁,平均(61.22±5.30)岁;病程7~34h,平均(18.87±1.52)h。观察组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47~73岁,平均(60.99±5.21)岁;病程9~36h,平均(19.02±1.47)h。此研究满足《赫尔辛基宣言》,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3 方法

入院后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强化他汀、补液扩容、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及10mL丹参注射液静滴,1次/d。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予丁苯酞治疗(丁苯酞注射液100mL静滴,2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14d。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疗14d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以《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8]为依据: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90%为临床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45%为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18%为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18%为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未降低,且增加>18%为恶化。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

(2)脑血管血流动力学:使用南京科进公司生产的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测患侧脑血管血流变化,包括脉动指数(pulse index,PI)、梗死侧大脑前动脉(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大脑中动脉( 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平均血流速度。

(3)认知水平及神经功能。治疗前、治疗14d后,分别以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表(MMSE)[9]、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HISS)[10]评定两组认知水平及神经功能。MMSE总分为30分,得分越低,即认知水平越差;NHISS总分为36分,得分越低,即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越好。

(4)安全性。统计两组尿路感染、消化道出血、皮疹、胸闷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5.12%,比对照组的78.05%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脑血管血流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PI、ACA血流速度、MCA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I均降低,ACA血流速度、MCA血流速度均增加,且观察组PI低于对照组,MCA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ACA血流速度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血管血流变化比较

2.3 两组MMSE及NHIS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MMSE及NH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NHISS评分则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MMSE及NHIS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是9.76%,比对照组的26.83%更低(P<0.05),见表4。两组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已消失或改善。

表4 两组安全性比较[n(%)]

3 讨 论

脑梗死为神经内科常见病,因脑部血液供应出现异常,引起缺血及缺氧症状,导致脑组织出现局限性、缺血性软化或者坏死而致,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要发生对象,不仅发病率较高,且致残率及病死率同样偏高[11]。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急促且病情严重,抢救时的主要措施为溶栓治疗,通过缓解脑组织受损程度,改善患者病情。然而,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多已错过溶栓时机,需及时予以补救治疗,通过缓解其微循环受损程度,改善神经细胞组织的缺血情况,从而挽救患者生命。

丁苯酞为抗脑缺血的一种新型药品,可促进缺血部位的微循环系统重构,通过增强缺血区的灌注量,改善神经细胞的缺血、缺氧程度,从而缓解患者病情[12]。丹参注射液中含有丰富的降香以及丹参成分,其中降香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使血流恢复通畅,而丹参则能抗血栓,且抗血小板聚作用突出,两者共同组成丹参注射液,对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物质产生作用,防止红细胞组织大量聚集,控制血液粘稠性,预防血栓形成[13]。此次通过丁苯酞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发现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而观察组PI低于对照组,MCA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丁苯酞联合丹参注射液有助于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改善其脑部血管循环。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脑部血管血液速度减慢,导致颅内血管血流灌注不足,影响脑梗患者的病情进展[14]。以丁苯酞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两种药品发挥协同作用,其中丁苯酞中的有效成分能对缺血区脑细胞组织产生直接作用,防止脑梗死受损组织出现病理性改变,缓解脑细胞受损程度,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功能改善,降低炎性程度,提升抗氧化酶活性,并对脑神经元产生保护作用,促进脑细胞组织功能改善。再联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发挥血管扩张作用,及时缓解脑梗死症状,使脑血管供血循环系统恢复疏通状态,有助于提升患者疗效,促进疾病转归,从而改善血液动力学指标[15]。

此外,此次通过丁苯酞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发现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比对照组高,而NHISS评分比对照组低,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提示丁苯酞联合丹参注射液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水平及神经功能,提升其治疗安全性。原因在于丁苯酞与丹参注射液联合用药,发挥协同作用,促使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不断增强,使过剩自由基被及时清除,缓解脑缺血受损程度,并对神经血管产生保护作用,促进脑循环系统功能恢复,提升脑部营养代谢能力,促使神经功能恢复,进一步改善患者认知水平,防止并发症出现,从而提升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丁苯酞联合丹参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其血流动力学、认知水平及神经功能,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但本次研究纳入病例数及观察指标均有限,同时评价体系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均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倚,因此尚需展开深入研究及探索,增加病例数展开大规模、多中心研究,同时创新研究方法,并增加观察指标,以进一步客观评价丁苯酞联合丹参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丁苯丹参注射液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