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策略

2020-12-26康中琴吴晓英宋敏冉坤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3期
关键词:污染区隔离病房防护用品

康中琴,吴晓英,宋敏,冉坤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

0 引言

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作为2019年12月新发现的一种传染病,明确存在飞沫与接触传播,该病传染性强且来势汹汹,短时间内大量患者涌现。据报道[1],湖北武汉等地已有三千多医务人员发生感染,并有数名医务人员殉职。虽然国家卫健委已出台系列诊疗与防控指南,但仍存在一些未知风险,需要验证。CoVID-19隔离病房一线医务人员来自不同的岗位,传染病防控知识参差不齐,如何做好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保障医务人员零感染,是目前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作为重庆四个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之一,历经40余天工作实践,实现了医务人员、患者零感染目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设有编制床位1420张,在岗医务人员1800余人。医疗服务辐射重庆市渝西及四川相邻区域约1000万人口。设立有两栋独立的隔离病区大楼,有隔离病房69间、床位150张,其中负压病房8间、床位18张。累计进入隔离病房工作人员116名,其中医师44名(支援队5名)、护士72名(支援队15名)。截止2020年3月30日,累计收治确诊CoVID-19病例90例,其中入院时危重症1例,重症3例,治愈出院90例,无死亡病例。

1.2 方法

1.2.1 设立三区两通道,落实物理隔离

根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第一版)》[2],迅速完成感染科大楼(隔离病区1)和相对独立的一栋内科大楼(隔离病区2)隔离病房的布局流程设计、标示,落实隔离病房“三区两通道”的改建工作。改建好的两个隔离病区“三区两通道”布局流程基本合理,能够较好地落实物理隔离。隔离病区1能完全实现人流、物流、洁污无交叉,医护人员进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通道分开,在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设有卫生通过间,医护人员沐浴后进入清洁区。隔离病区2基本能实现人流、物流、洁污无交叉,医护人员进出污染区通道分开,进出潜在污染区通道未分开,在清洁区设有沐浴间,医护人员沐浴后离开清洁区。

1.2.2 制定与实施感控细则

一是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及国家卫健委出台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要求[2-4],制定本院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实施细则。二是对一线医务人员实行初始阶段、强化阶段、解惑阶段“三阶段职业安全防护培训”与考核。三是合理排班,护士连续4-6h一班,医生8-24h一班,每周均休息2d。四是合理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PPE),派专人进行督导。五是关注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建立隔离病房员工健康监测制度、集中驻地休息管理制度、员工患病诊疗应急预案,员工在驻地宾馆集中休息1人/间,每日监测员工有无发热等CoVID-19的症状体征,员工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并休息,上满1月原则上离开隔离病房,到驻地宾馆隔离,进行医学观察14d,体检无异常回原科室工作。

1.2.3 反复培训树立隔离意识

每位员工均需要树立强烈的“隔离”意识,反复培训训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个人采取的感控措施、诊疗行为要与布局、流程相匹配。配备院感护士5名,负责现场指导、监督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穿脱等,确保各项感控措施的有效落实,保障医务人员安全。

1.2.4 制定新冠肺炎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

1.2.4.1 手套破损且有皮肤损伤→在相应区域的缓冲间实施手卫生→脱外层手套→手卫生→脱内层手套→伤口局部清洗、消毒、包扎(伤口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用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5]→重新戴双层手套→按流程脱摘防护用品→脱工作服→沐浴更衣→接受专业评估与指导→预防用药(必要时)→登记、上报、追踪随访[6]。

1.2.4.2 其他黏膜血液、体液暴露、呼吸道暴露参照1.2.4.1处置。

1.3 观察指标

根据隔离病房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位员工每日测量体温2次,如发现任何不适均应报告,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观察指标包括:发热(腋温>37.3℃)、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腹泻、胸闷、血常规、胸部CT、鼻咽拭子核酸检测。

2 结果

在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的116名一线医务人员,在工作期以及医学观察期结束,至少经过两次核酸检测和其他与新冠肺炎的相关检测,均未出现新冠肺炎感染,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

3 讨论

3.1 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3.1.1 根据国家卫健委《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第一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等文件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适合本院的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实施细则,该细则对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常用可复用防护用品目录及消毒指引,对隔离病房及驻地宾馆医务人员防护细节指引作了详细规定。

3.1.2 对隔离病房医务人员进行“三阶段职业安全防护培训”与考核。初始阶段对全院重点科室、重点人群、各科室院感兼职人员进现场培训;强化阶段对将要进入隔离病房的所有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进行点评与指导,考核合格方能进入隔离病房,解惑阶段,因疫情发展,迄今国家卫健委已出台了六版关于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我院顺应疫情发展要求积极开展网络培训学习,利用医院的钉钉系统、微信群、QQ群组织新冠肺炎一线医务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知识及防控措施的培训学习。

3.1.3 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PPE是感染防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疫情期间防护用品紧缺,社会捐赠物资质量良莠不齐,配备PPE专职岗位,通过与库房隔离人员及时沟通联系,查看每批次捐赠物资的质量与性能,保证隔离病房医务人员使用的PPE质量,保证有效防护。

3.2 预防一线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3.2.1 进入污染区进行“短小精干”管理,即医护人员进入高风险区域时间要短,则暴露的人数、暴露的规模、范围就小,进入人员要求身体健康,技术精湛,能处理在污染区发生的职业暴露。

3.2.2 做到合理防护,防止污染。从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再到污染区,个人防护用品随之增加,从污染区到潜在污染区再到清洁区,防护用品则随之减少。穿戴PPE时需检查防护效果后才进入下一个区域,而脱PPE是从污染区到清洁区,PPE已被污染,还有可能是一个人离开污染区,防止脱PPE时对自身的污染就成了重点需要注意的事项。对进入隔离病房前的一线医务人员实行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与考核,就成了必须条件。

3.2.3 制定隔离病房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预案,经过培训学习,让他们掌握如果发生职业暴露的正确处置方法,避免恐慌心理。李春辉,黄勋,蔡虻等[6]提出制定防护用品异常的防范及应急处理流程,可以提高医务人员识别和处理风险的能力,规范出现异常后的应急处置,最大程度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保证医务人员健康。

3.3 做好防控策略,最大限度杜绝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发生

3.3.1 通过对隔离病房的改建,落实“三区两通道”,实现人流物流、洁污无交叉,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3.3.2 在管理上通过制定防控实施细则,对一线医务人员实施分阶段的防护培训,让其树立强烈的“隔离”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3.3 感控人员现场指导与督查,增加了一线医务人员正确穿脱防护用品的信心,确保医务人员有效防护,保证了医务人员安全,保障院内感染零,医务人员零感染。

猜你喜欢

污染区隔离病房防护用品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
——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 检查要点20 为劳动者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和良好维护(连载六)
广州两名隔离病房高考生双双上线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内医务人员应激(压力)反应与心理韧性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确保职业健康安全
浅谈传染病医院给排水设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区通风空调方案
仁心仁术 大爱无疆
郑州市不同污染区主要绿化树种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
污染区环境质量监测的报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