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20-12-26胡海林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材活动

胡海林

(宿松县实验中学 安徽安庆 246500)

尽管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日益多样化,但目前最常态化、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必然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绝不仅仅在于它传授知识的本质属性。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该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以生为本”这一理念贯彻到底。作为教师,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学生,“备”好学生这本教材

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主导者,作用不言而喻。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对象对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增加对学生的了解。首先,应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比如学生刚升初中学习数学时,对列方程、列代数式非常不习惯,宁愿用小学学过的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此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尽量避免知识的负迁移,打破原有知识的束缚。其次要了解班级学生的整体结构,在设计教学时要让全体学生活动起来,不能每堂课都只是几个优秀学生的个人秀。只有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才能预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有思维定式,有多少学生积极参与等。教师亦要善于根据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对课堂活动的节奏和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二、备教材,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

教师要用好教材,以教材为载体,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结合本地学生实际对现有教材进行适当重整,熟悉学生的生活实际,把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优秀的课堂活动必然是结合课外教学的,让学生在吸收课堂知识的同时亦能够积极参与合适的社会实践。同样地,教师一定要对教材有透彻而准确的把握,要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准确地把握住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如何突破。“因材施教”绝不只是一句悦耳的口号,要依据每个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的教学方案,使得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定位,并且得到充分的调动,进而真正做到参与并享受课堂,在数学课堂中各得其所,在各自接受能力范围内有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备教法,选择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一名优秀的教师绝不只是人们口中的“教书匠”,与传授知识并重的是学习方法和学习内驱力的提升。而前者即让学生真正接近甚至达到“举一反三”或是“触类旁通”的境界。这一成果无疑会极大地提升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和学习内驱力,进而让整个教学活动都充满着自主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主探究知识和科学规律,最终脱离老师,从而真正实现自我学习和终生学习,这亦是一种教学境界。比如我校市级课题“四段自主教学法”在每一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学生观。整个教学分四个步骤:第一步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熟悉的问题情境设计,而不能脱离学生实际;第二步问题探究,可以充分地体现新学生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在此过程中,学生得以充分展示各自的优势并展开合作交流,各抒己见,最后通过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学生充分享受课堂,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比教师枯燥无味的满堂灌效果好多了;第三步获取结论,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猜想,然后通过科学认证才能成为结论;第四步迁移应用,学生要学会用得到的结论去解决相关问题,通过解答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

四、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习潜能

从相信学生开始,逐步构建平等且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预设时,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及有效参与方式;在课堂上,营造宽松的氛围,教师要如朋友般采取谈心的方式,这样可以大大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课堂互动不仅仅是师问生答,更多会如同伴交流般思维活跃并畅所欲言。在课堂活动中,我总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促使其敢于质疑和求证,勇于争辩和学习。这种民主宽松的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学生的压抑感和紧张感,使学生无所顾虑,思维灵动,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教学中还可允许学生发言不举手,鼓励学生自主组合学习小组,尝试与老师“转换角色”,培养学生生生辩论、师生辩论的习惯,大力提倡“思维无禁区”,允许犯错。让学生精神上自由、轻松,让课堂充满笑声,让学生放下包袱,乐于参与,最大限度地获得解放,激发其学习潜能。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教材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六小”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活动随手拍”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