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顺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保护与开发的SWOT分析

2020-12-26祝元梅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安顺市安顺旅游

祝元梅

(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新农村建设,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非遗是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根基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农业文明遭到削弱,民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转变,安顺的非遗正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已迫在眉睫。论文运用SWOT方法,详细剖析了安顺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保护与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安顺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

一、安顺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保护与开发的SWOT模型分析

(一)优势分析

1.非遗资源丰富

安顺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回族、侗族、彝族等20多个民族,夜郎文化、牂牁文化、汉文化等在这里交融、碰撞、积淀,创造了精彩纷呈的非遗。

从级别来看,安顺市国家级非遗名录有9项,包括“中国戏剧活化石”——安顺地戏、“东方第一染”——安顺蜡染、“苗族长篇英雄史诗”——《亚鲁王》等。截至2019年底,安顺市省级非遗名录有59项,市级非遗名录有147项。此外,还有尚待挖掘整理散落在民间未被纳入名录的非遗。从类型来看,安顺市非遗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别。其中,民俗类非遗所占数量最多,有71项;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类各有33项,并列第二;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民间文学类各为11项、13项、15项、17项、18项,共计74项;曲艺和传统医药类数量最少,分别有1和3项[2]。这些非遗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标记着民族的身份符号,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审美艺术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2.安顺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保护与开发区位、气候优势明显

安顺地处黔中腹地,地理位置独特,在历史上是贵州的商业重镇和军事要塞。安顺距离贵阳约90公里,且贵阳至安顺是贵州地势最为平坦的地区,交通便利,形成了航空、铁路和公路相协作的立体交通网。安顺作为黔中经济区核心地带和贵安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区位优势为安顺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和非遗保护与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安顺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年舒适期从3月持续到11月,非常适宜人类居住、旅游和避暑。近几年,安顺市政府结合当地气候特色、非遗特色、民族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按照“农村+文化+旅游”模式,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文化为动力,旅游为媒介,积极建设了一批文旅产业综合体,被誉为贵州布依文化“活化石”的镇宁县高荡村即为具有传承民族手工技艺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国家级非遗布依族铜鼓十二调、勒尤等融入了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3.安顺新农村建设中的非遗保护与开发初见成效

安顺的非遗大多分布在农村。它以农村为土壤,不断成长与变化,又以农村为载体,呈现出丰富的文化珍品。布依族吃新节、仡佬族打篾鸡蛋、苗族芦笙舞等都是根植于农村的活态文化,反映了安顺广大农民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文化成果。这些积淀深厚的非遗融入了农民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和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形式和内容独具特质、富于地域文化特色,是新农村建设的源泉和动力。

近年来,安顺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及部分民众对传统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技艺、民风民俗等进行挖掘、搜集、整理,完成了对部分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地方政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始尝试发掘非遗作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发价值,从民居建筑、节日活动、文学传说、特种工艺等方面进行开发规划,打造了石头寨、云山屯、鲍屯、大河苗寨等景区。地方政府的行为,为保护非遗提供了市场支撑,唤起了经济增长点,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改善了民众的居住生活环境。

(二)劣势分析

1.开发水平整体偏低

由于人们对非遗、新农村建设内涵缺乏认识,致使非遗尚未真正成为具有资源和资本价值的生产力因素融入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中,安顺市新农村建设中的非遗保护与开发水平整体偏低。

第一,产品大多属于观光旅游层次,参与性和体验性产品开发不足,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第二,产品品种单一,大多集中在苗族服饰、屯堡服饰、蜡染技艺、银饰、木雕等传统技艺类,一些无法以实物方式售卖的非遗资源尚待开发。第三,生产商主要为小作坊,产品缺乏研发设计,创新能力不强,尚未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需求之间找到好的契合点。第四,在经营模式上,大多数产品还处于小作坊的小、弱、散状态,缺乏市场经营理念,不利于利用现代化手段开拓市场。

2.保护与开发资金不足

安顺非遗的保护与开发主要靠“输血”式的政府投资,但安顺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地方财政拮据,投入到非遗的保护与开发的资金十分有限。2020年,安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用于文化项目支出的预算经费为1,130万元,其中,文化活动、文化创作与保护、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等预算经费仅为84万元,再分配到非遗的保护与开发经费可知甚少[3]。

由于政府经费难以落实与持续,社会资金难以充分吸纳,农民无力投入,这些都影响到了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比如,吉昌屯“抬汪公”活动,自2014年申报成为国家级非遗后,政府每年拨款3万元作为活动经费,但这不足以支持活动举行,还需收取村内摊位费、发动村属工厂捐款和村民捐钱,参与组织服务的人达六百多人,均义务参加,没有报酬。[4]

3.农民主体意识薄弱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非遗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享有者,但由于目前农村劳动力缺乏,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有效地发挥主体作用,制约着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比如,蜡染制作盗用他人作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事件时有发生。

现有非遗传承人年龄偏大。目前,安顺市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7人,年龄在60岁至90岁之间,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29人,年龄最小者为40岁。许多传统工艺制作难度高、经济效益低,年轻人不愿意学习,造成非遗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问题,从而影响新农村建设。

(三)机会分析

1.政策支持为非遗保护与开发提供重要保障

近年来,安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与开发,颁布了《贵州省安顺屯堡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安顺市亚鲁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文件,对全市非遗做了全面的摸底排查和整理申报工作,使得非遗保护与开发工作逐渐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为积极拓展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渠道,安顺市获批了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设立了市级非遗传承基地22个。

安顺把非遗的保护与开发作为带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注重把保护传承非遗和当地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为切实提高妇女收入水平,助推特色手工业发展,2014年安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落实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实施意见》,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发展,安顺市蜡染及民族民间工艺品实现工业总产值28.83亿元、工业增加值2.04亿元,手工协会及企业200余家。[5]镇宁扁担乡凹子寨蜡染创业者伍德芬成立蜡染工作室,聘用八十多名当地妇女,其中60人为贫困群众,每人月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6]

2.文化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国内旅游消费人数不断攀升,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近几年,安顺市旅游迎来“井喷式”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0,719.87万人次,同比增长28.72%;旅游总收入1,099.56亿元,同比增长28.27%。[7]

为了增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和精神文化需求,安顺市以文旅融合为契机,大力推动全域旅游格局升级,促进文旅一体化稳步发展。非遗作为优质的旅游资源,蕴藏深厚文化底蕴,彰显独特气质,备受游客欢迎。安顺市积极发掘和培育精品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培育了蜡染、木雕、银饰、茶叶、草编等八大类20余种文化旅游、非遗文创商品,推荐山里江南等申报省级非遗小镇,打造非遗工坊非遗传承展示基地建设。

3.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机遇期

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文化先行。非遗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乡村振兴战略息息相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8]这为非遗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背景下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文化灵魂,提供了重要依据。

安顺市把美丽乡村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创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强化农村产业发展,推进农旅互动。它大力推进各级各类非遗传承基地建设,推进非遗特色小镇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激活旅游、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发展,以非遗撬动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来保护非遗。

(四)威胁分析

1.非遗资源正日渐消失

非遗是依附于人而存在的活态文化,人在则在,人亡则亡。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文化生态发生剧烈变化,诞生和发展于传统农业社会土壤的非遗正面临严峻形势。虽然政府对非遗越来越重视,非遗保护体系也日益完善,但消亡的速度并未因此减缓。一些非遗由于形式陈旧,内容单调,发展非常艰难,活动范围不断缩小,后继乏人,存在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情况。

以安顺市级非遗“屯堡丝头系腰”为例,它是屯堡凤阳汉装的主要装饰元素,是当地妇女必不可少的装扮。这项编织技术只为鲍屯村民所掌握,产品销往周边三百多个村寨。目前,鲍屯村有约40人在从事这项工作,且多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了保护和传承丝头系腰这一传统技艺,2014年鲍屯村成立了服饰协会。但生产丝头系腰的工作量大且重复枯燥,收益不如打工工资高,因此村里的年轻人大多不愿重操父辈旧业。年老的传承人逐渐离去,年轻人又不愿入行,致使一些非遗文化濒临失传。

2.开发利用过度商业化

当前,国内掀起了非遗保护与开发的热潮,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借保护之名、行旅游开发之实。非遗成为了具有经济利益因素的商品,呈现出浓厚的商业化色彩。为了吸引游客和谋取利益,不少非遗被折腾得不伦不类,甚至面目全非。非遗的确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但非遗更重要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则往往被忽略。过度商业化,致使非遗变得庸俗乏味,非但没有保护非遗,反而加速了非遗的消亡。

20世纪80年代,安顺地戏从中国偏远村寨走向国际舞台,声名大噪,广受海内外人士的关注。地戏成为屯堡村寨旅游开发的一张名片,同时也作为商品被推向了市场。旅游业的逐利行为,让地戏从娱神舞蹈变为娱人活动,从农闲节庆仪式变为赚钱的商业表演,逐渐失去了个性和神秘感,真实性和整体性遭到了破坏。

3.生态环境发生改变

安顺一些新农村建设呈现简单城镇化的倾向,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非遗赖以生存的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非遗逐渐脱离传统的生态环境而向城镇靠拢,可供开发的资源价值日益减少。比如,部分民众为了求新,大拆大建,摒弃传统文化因素,修建与城镇相仿的小高层。建筑趋同,缺乏地域特色,导致农村地域文化衰退甚至消失。

村落公共服务条件差,旅游设施落后,接待能力弱,这也是制约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因素。近年来,安顺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契机,创建了鲍屯、天龙、大寨和石头寨等一批美丽乡村,改善了基础设施,优化了生活环境,提升了民众的幸福指数。但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等因素,仍然存在卫生环境差的问题,随处可见牛棚猪圈和鸡窝鸭舍,牲畜粪便和沟渠污水异味刺鼻,游客旅游体验感差,印象大打折扣。

二、安顺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对策研究

(一)保护优先,合理开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9]坚持保护优先原则,科学合理开发非遗不仅可以激发其生命力,让其焕发光彩,还可以助力乡村振兴,为新农村建设拓展空间和内涵。

安顺非遗扎根于农村,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为当地旅游、服饰、手工艺品、饮食、制药业等发展提供不竭源泉。保护和开发利用非遗,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制定保护和开发策略;第二,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思路,注重可持续发展;第三,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培养人才,加大研发,创新产品;第四,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传承人,让老百姓切实体会到非遗保护与开发带来的好处;第五,积极推动“非遗+旅游”,将非遗融入安顺全域旅游,提升旅游档次和品位。

(二)深度挖掘,培育精品

安顺是一块被文化浸润的土地,积淀了深厚的多民族文化遗存。乡村散落着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非遗文化,亟待收集、整理、保护和开发,加大政府扶持和非遗申报力度;已申报项目成功的非遗,亟需深度挖掘其经济文化价值,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让非遗真正地活起来。

国家级非遗“布依族勒尤”是一种双簧竖吹乐器,被布依族小伙用来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情,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民族乐器。但面对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年轻人已不再热衷于用勒尤表情达意,只有部分60岁以上的老人能熟练吹奏,一些勒尤曲调已经失传。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勒尤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勒尤数据库;让勒尤进课堂,实现传统技艺的传承;打造勒尤演艺产品,让传统音乐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开发勒尤演出道具,做成旅游纪念品,还要提炼精华,培育勒尤精品演奏曲调,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形成特色品牌,对外推广有效输出,从而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共赢。

(三)培养人才,多元传承

传承人是非遗保护与开发的重要载体,处于核心地位。然而非遗传承人多为民间艺人或农民,虽然他们身怀绝技,在各自领域内是专家,但由于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平台较低,很难得到外界的关注和认可。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重视非遗传承人,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和稳定的生活保障,给予宽松的创造和发展环境,增强传承人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让传承人切实体会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为了延续非遗文化,解决非遗后继乏人问题,需要拓宽传承人才培养途径,形成师徒、学校和社会多元传承机制。首先,非遗传承人应解放思想,冲破“密不外传”“传男不传女”等传统观念束缚,广招符合条件的学徒。其次,让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向儿童和普及青少年非遗知识,激发他们学习非遗的兴趣,在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大力推行非遗教育,培养专业的技艺精湛的非遗传承人才。再次,有学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民间协会、研究会等社团组织培养传承人,以此壮大传承人队伍[10]。多渠道进行非遗展演、体验,让民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感受非遗魅力。

(四)加大投入,强化宣传

非遗项目发展、传承基地建设、传承人补助经费等仅靠安顺地方财政拨款是不够的,需要积极争取国家、贵州省对安顺非遗保护传承的专项资金,整合农村扶贫开发、文化产业发展等各方面的资金,加强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人的抢救性工作,加大对非遗保护和开发的经费投入,提高非遗保护利用基础设施的覆盖面,形成一定规模的投资,并加强督促落实,及时拨付到位。

安顺非遗大多地处偏僻的农村,村民非遗保护意识普遍薄弱,逐渐丢弃了传统习俗和传统技艺。同时,大众缺乏对非遗的认知,甚至认为非遗是陈旧落后的东西。为了营造良好的非遗保护和开发的社会氛围与舆论环境,提高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走进校园、编撰乡土教材、社区活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文艺汇演等方式加大对非遗的宣传教育工作。例如,安顺政府利用2020年非遗宣传日活动,采取“非遗+直播”方式,让20多万网友在“云端”欣赏到了地戏、蜡染、银饰等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加强了民众对非遗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结 语

农村是非遗成长的摇篮,而非遗保护与开发是否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安顺在新农村建设中进行非遗保护与开发,应该在借鉴省内外和自身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丰富的非遗资源和区位、交通和气候优势,正视开发水平偏低、资金不足、传承人老龄化的劣势,抓住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的机遇,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挖掘非遗,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促进非遗的保护,推动安顺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安顺市安顺旅游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安顺市关工委到市民族中学看望赴京获金奖的民族合唱团同学们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安顺市第二十一届老年人运动会门球、乒乓球交流活动在普定县老年活动中心成功举办
安顺市 安顺市老年大学与市红十字会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旅游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风景这边独好
——安顺旧州浪塘村掠影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