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提升的路径探索

2020-12-26梅韫芳

关键词:思政课心理学思政

梅韫芳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积极心理学是上个世纪末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方向,它将关注重点由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等消极层面转向人类潜能、美德和积极心理品质等积极层面。积极心理学自产生以来广泛应用于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积极的研究取向和在多领域应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1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思政课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未尽人意之处:首先,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功能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教学内容思想性、理论性、政策性较强等原因,部分大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抬头率不高。其次,思政课教师的教研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学模式缺乏新意。第三,考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当前思政课考评中存在考评主体单一、考评形式僵化、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考核结果难以反映学生各方面的真实表现。

2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提升路径

2.1 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1)以学生的需求为本,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情感。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需要的满足与个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情感成正比。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感知社会的能力和求知欲望都比较强。教学实践证明,思政课教师如果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大学生自身实际,分析学生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回答学生心中疑虑重、难度大的现实问题,就能满足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明显增强,课堂抬头率显著提升。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被称为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大学生在独立面对学习、交友、恋爱、就业等人生重大课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面临这样或那样困惑。这时候,如果思政课教师能及时发现他们面临的困惑和遇到的难题,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就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激发他们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可见,高校思政课教师以大学生的求知需求和情感需求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情感,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积极人格品质。积极人格品质既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研究内容之一。要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引导学生。所谓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就是教师要用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包容、开放、接纳等积极心态去理解学生;用表扬、鼓励、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力量。所谓以积极的情感引导学生,就是思政课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合理调控情绪,促进自身心理健康;注重情绪管理,避免把自己的消极情绪情感带到教学工作之中,并用自己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顽强的意志、高尚的品德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

2.2 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1)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比如在讲授“坚定理想信念”这一内容时,我们选用中国创业新生代榜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崔万志的先进事迹作为教学案例,组织学生结合崔万志实现理想的艰辛历程,对其面对逆境表现出的乐观、自信、肯吃苦、不放弃等积极品质和人格力量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在榜样的力量和自身感悟中培养积极、进取、执着、坚韧等积极品质,潜移默化为前行的力量和动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积极心理辅导等教学方法,较好地实现了知行统一的教学目标。再比如,在学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我们通过问题导入“什么是爱国主义”“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爱国”“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爱国”;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开展课堂讨论、观后感分享、演讲比赛等,有效运用问题导入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积极组织系统法,将学生置身于各种相关的爱国情境之中,营造了积极的实践教学氛围,实现了理实一体的教学目标。

(2)构建研究体验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得到发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价值,注重个体的主体地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思政课研究体验式教学模式,其具体实施步骤为:学生根据教师事先设计的项目体系确定合作小组成员、选择研究主题、制定研究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研究式学习,最后在课堂上通过讲授、演讲、小品、情景剧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体验不同角色。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时,学生们根据老师事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查阅资料、开展问卷调查、拍摄小视频,制作诚信广告等环节,边研究边体验,不仅很好地理解了教材理论内容,认识到诚信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具有的重要意义,而且还将这种认知外化为考试不作弊、申请助学金、评定奖学金不作假等具体行为。与此同时,学生们在研究体验和成果展示中展现了自身优势和潜能,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认可和赞赏等心理享受类体验。整个教学过程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作用,也更好地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

2.3 融入积极评价元素,完善思政课考评机制

(1)开展横向多元化考评。首先,拓展考评内容。即把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课程参与度、日常行为表现、知识掌握程度、能力提升情况等都纳入考评范围,改变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不良现象,体现考评的客观性。其次,采用多种考评形式。将教师考核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辅导员和其他教师反馈等考评形式相结合,改变思政课教师单方面认定学生成绩的传统做法,增强考评的公正性。第三,实现考评过程与考评结果的有机统一。将考评过程与促进学生学习相结合,使考评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改变思政课教考分离的不良状况,提升考评的有效性。

(2)开展纵向个性化考评。横向多元化考评是学生之间考核结果的横向比较,而纵向个性化考评强调的是学生自身在不同阶段知识能力水平、道德素质、法律素养、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在纵向个性化考评形式下,学生可以通过对照不同阶段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了解、分析自己的成绩变化情况,明确自身优势和努力方向。教师也可以结合考评结果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在后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3)开展鼓励性评价。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个体拥有的积极体验越多,就越容易看到事件本身蕴涵的积极意义。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开展横向多元化考评和纵向个性化考评时,都要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参与、努力和进步,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积极情绪体验和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自信和成就感,并在此基础上塑造乐观、进取的积极心理品质。

3 结束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心理学虽然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不同学科,但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理念相通、方法互补、目标一致等关联。将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对于化解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实效提供了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

思政课心理学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