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得之”释义兼论音节助词“之”
2020-12-26王洋河
王洋河,冉 雯
一
《六国论》是宋代文学家苏洵的名作,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014)收录了该篇,注释甚准确。但“此言得之”释义存在瑕疵,本文不揣冒昧,略为阐述,就教方家。《六国论》第二段相关语句如下: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此段重在申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之观点,通过数量对比,提出诸侯之患与秦国之利根本上不在于战争,而在于贿赂。随后文中又谈论了赂秦的弊端,“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最后引用《史记·魏世家》“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佐证自己的观点,并评价这句话“此言得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此言得之”中“得”注释为“得当、适宜”①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85.。此注解甚精准。本文在此对“得”词义略作梳理。《说文·彳部》:“得,行有所得也,从彳声。”《玉篇》:“得,获也。”“得”本义为“获得”,是实义及物动词。其又有不及物动词性,《庄子·大宗师》:“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郭象注:“得,当所遇之时,世谓之得。”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以轻卒尝之,贱而勇者将之,期于北,毋期于得。”此“得”指获胜。再如《史记·管晏列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羇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此二例“得”指“满意、满足”。上述“得”皆不及物动词,后不接宾语。由其本义,“得”又引申出“充足、适合”等形容词义。《汉语大词典》“得”词条下亦引《六国论》“此言得之”句,释为“正确”②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3卷)[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988.。大意即“此言正确”,此注释与教材“适当、恰当”义近。类似的例句再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九卷:“杨诚斋云:‘古人之诗,天也;后世之诗,人焉而已。’此论得之。”此“得”亦“正确”义。
然“此言得之”中“之”应作何解?教材将“之”注为“指上面说的道理”③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85.,释其为代词。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褚斌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均未就“此言得之”作出释义。笔者认为,既然“此言得之”中,“得”乃适当、恰当,那“之”就不可认定为代词,此“之”应是助词,无实义,在句中补充音节。“此言得之”,“得”乃形容词“正确、得当”,其后一般不接宾语。类似例句如《尚书·大传》第二卷:“容貌得则气得,气得则肌肤安,肌肤安则色齐矣。”此“得”即合适、适当,《汉语大词典》释为“适宜、得当”。晋葛洪《抱朴子·君道》:“是以贤君惧不足,而改过恐有余,谋当计得,犹思危而弗休焉。”严复《原强》:“与之一成之砖,坚而廉,平而正,火候得而大小若一,则无待泥水灰黏之用。”此“得”亦“适当、适宜”,指火候适宜、砖大小一致,砌墙就无须泥水来粘黏。关于“得”之“准确、适当”义,诸家讨论已颇充分,再如以下例句(摘自《近代汉语词典》):
(一)解时却须正说,始得。(宋《朱子语类》卷七)
(二)咱有服制,谁人敢为做媒?须是叔叔为我主盟始得。(宋《五代史平话·汉》)
(三)那两个要做先锋,怎生区处是得?(元《秦并六国平话》上卷)
此三例“得”皆“合适、准确”义①白维国.近代汉语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358.。“得”乃形容词词性,其后不接宾语。由此,前文“此言得之”中“之”不表实义,乃音节助词。“之”的音节助词义在古文中亦常见。《玉篇·之部》:“之,发声也。”《正字通·丶部》:“之,语助。或句中,或语尾,或层出。”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鸲之鹆之,公出辱之。”杜预注曰:“言鸲鹆来则公出辱也。”注释甚恰当,“鸲之鹆之”中“之”是音节助词,无实义,乃单纯的凑足音节的助词。《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杨伯峻释曰:“‘鼓’为不及物动词,其下不当有宾语,这‘之’不是宾语,只是用来凑足一个音节罢了”②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7.。此释亦甚准确。《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杨伯峻释曰:“‘兴之’的‘之’不是宾语,和‘填然鼓之’的‘之’相同,因为‘兴’是不及物动词。”《汉语大字典》亦将此义“之”释作“表示语气或调整音节”③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1卷)[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49.。《汉语大词典》同样列出了“之”此义项,注为“用以调整音节或表停顿,没有实在意义”,并列举《史记·陈涉世家》:“顷之,又领益州牧。”《百喻经·斫树取果喻》:“此之树上将生美果。”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上述三例中,“之”皆为音节助词。《故训汇纂》亦列出“之”助词义,并举《礼记·乐记》:“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孔颖达疏为“助句辞也”④宗邦福,等.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8.。明《字汇》亦曰:“之,章移切,音支。《说文》‘出也’,又‘适也,往也’,又语助词。”在此须指出的是,《汉语大字典》“之”代词义项下,引用“久而久之”,并指此“之”乃“虚用,不指代具体事物”⑤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1卷)[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49.。此观点将“之”当做代词,不当。“久而久之”与上文所举“顷之”“久之”皆同类,此“之”亦应释作音节助词,无实义。
要之,“此言得之”应译为:此言适当、正确。“之”是音节助词,不表实义。其不能释为代词。当然,并不是所有“得之”短语中“之”都是助词。这主要看“得”的词义,如《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此句中,“得之”指得到政治情况的信息,“得”指获得,此“之”乃代词。
二
虚词是争议颇大的一个领域。如虚词“有”,吕叔湘、王力、杨伯峻等认为词缀,如王力指出:“‘有’字作为词头,用于专名的前面。”杨树达、郭绍虞等认为是助词。还有发语词、前附语、附加音节、语气助词、语助词等名称。助词“之”功能复杂,概念混淆,历来是学界颇具争议性的内容。马建忠《马氏文通》、王力《汉语史稿》将“之”归为介词,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称为关系词,杨伯峻《文言文法》列为小品词,黄伯荣《现代汉语》、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等将“之”归为助词。当代语言学界大致取得共识,将“之”归为助词。
“之”音节助词在古文中较常见,学界对音节助词“之”研究颇深,朱有明(1987)、汪泰荣(1992)、赵世举(1998)、张仁立(1999)、唐为群(2000)等都对音节助词“之”有翔实的论述。但称谓上亦存在分歧,向熹《诗经语言研究》将此类词称为“加字”,朱广祁《诗经双音词论稿》称为“衬字”,周秉钧等称之为音节助词⑥周秉钧.古汉语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391.。其还有音节衬词等名称。“之”助词功能甚繁复,分类标准亦不一致,杨树达《词诠》分为“句首助词、句中助词、句尾助词”①杨树达.词诠[M].北京:中华书局,1978:185.,向熹分为“助词(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助词(状语和中心语之间)、助词(主语和中心语之间)、句中助词”②向熹.诗经词典(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714.等。《汉语大词典》分为助词(表领有)、助词(表修饰)、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助词(虚用)。以此可见,“之”虚词用法甚多。在谈到音节类助词功能时,王引之言:“经典之文,字各有义,而字之为语词者,则无义之可言,但以足句耳。”张仁立也认为,以音节形式附着在单词或句子上,以起到增加音节,凑词足句的作用③张仁立.《诗经》中的衬音助词研究[J].语文研究,1999,(3).。此类“之”功能主要是补足音节,协调韵律,不表实义。本文从学界意见,称其为音节助词。音节助词“之”在先秦汉语中已出现,从语法搭配上看,音节助词“之”能够接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副词等后面。
(一)接在名词后。一是接专有名词后,这一功能在古汉语中常见,如清代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句中用虚字例》:“于人名氏之中用语助,此亦句中用虚字之例也。”如:
1.介之推不言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2.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僖公三十年》)
例1“介之推”,杜预注:“介推,文公微臣。之,语助。”例2“烛之武”原名烛武。二是接在普通名词后,如:
3.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诗经·裳裳者华》)
4.鸲之鹆之,公出辱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例3“左之”“右之”中“之”均音节助词。程俊英等注:“左,和下句的右,指左右弼辅,君子的帮手。之,语气词。”④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2017:518.此释甚确。但“语气词”之说不如音节助词更确切。例4“鸲之鹆之”指鸲鹆鸟,两“之”均是音节助词。从句法结构来看,名词之前的“之”多是指示代词,古汉语中“之”作指示代词,多与名词结合,用在谓语之前,组成“之+NP +VP”结构。如《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之”词义稳固,难以发展为表音助词。名词后的此类“之”,如“之”后还接有谓语,组成“N +之+VP”形式,则其乃助词。如果“之”后无结构,为零形式,组成“NP +之”结构,则“之”乃音节助词⑤本文在此讨论的“之”非指动词。。
(二)接在形容词后,如:
5.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
6.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龄《狼》)
例5 指近侍奉父亲,远侍奉君王。程树德《论语集解》未论此句“之”,王国轩释:“近则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则可以用来侍奉君主”⑥四书[M].王国轩,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89.。此释甚确。“之”接于形容词“迩”“远”后,起补足音节作用,无实义。例6“久之”中“之”亦音节助词,主要用来凑足一个音步。如单说“久”,则不符合汉语双音化习惯。
(三)接在动词后,如前文所举例。这类情况,多是“V+之”,如:
7.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礼记·乐记》)
8.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此两例前文已谈,在此作详细分析。例7“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中,“舞”为不及物动词。“蹈”为及物动词,“蹈”在上古汉语中可以接宾语,但在本句中,“蹈”指“顿足踏地”。《诗大序》:“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陆德明《经典释文》:“蹈,动足履地也。”此“踏”后亦不必接宾语。要之,“舞之”“蹈之”的“之”都是音节助词,不表实义。《中华字海》亦将此“之”释:“虚用,无实义。”⑦冷玉龙.中华字海[Z].北京:中华书局,1994:23.与此相对的是南宋黎靖德《朱子语类·训门人》:“若看得有精神,自是活动有意思,跳踯叫唤,自然不知手之舞,足之蹈。”此句中省略了“之”,于语义无损。再如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以趾塌拔泥上草秽,壅之苗根之下,则泥沃而苗兴。”此句亦与“苗浡然兴之矣”相对。杨树达《词诠》亦讨论了助词“之”,将“苗浡然兴之”的“之”释为“语末助词,无意”,其又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鸲之鹆之,公出辱之”①杨树达.词诠[M].北京:中华书局,1978:185.例。
另外,“之”还能接在程度副词后,如“天保定尔,亦孔之固(《诗经·小雅·天保》)”,“孔”乃程度副词,指“很”。《尚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伪《孔传》:“孔,甚也。”《诗经·国风·汝坟》:“虽则如毁,父母孔迩。”毛传:“孔,甚也。”“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中,“之”接于程度副词“孔”后,亦是补充音节,凑为四字句,无实义。类似句式再如《诗经·豳风·破斧》:“哀我人斯,亦孔之将。”《诗经·大雅·卷阿》:“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向熹释其为“助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必译出。”②向熹.诗经词典(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714.甚确,这类“之”主要是补充音节。“之”还能接在数词后,如《诗经·墉风·干旄》:“素丝纰之,良马四之”“素丝组之,良马五之”“素丝祝之,良马六之”。但这类“之”结构少见,多用于《诗经》中。就音节助词在句中的位置来说,音节助词“之”多置于句中和句尾。针对前文“此言得之”,本文再谈动词后音节助词“之”的区别问题。音节助词“之”多接于不及物动词后,在“(NP)+V+之”中,V若为及物动词,“之”充当宾语,其语义固定,一般情况下难以虚化。如:
9.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关雎》)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寤寐求之”指寤寐思念她。“求”是及物动词,其后的“之”充当宾语,意义实在,不能缺省。“学而时习之”,指学习并且按时温习它,“习”也是及物动词,其后“之”为宾语,意义实在,无法虚化。类似的结构再如“以礼节之”“一言以蔽之”“默而识之”“困而学之”“孰能一之”“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但动词谓语V如果为不及物动词,“之”即有虚化可能。
1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填然鼓之”,“鼓”指击鼓,是不及物动词,如《左传·庄公二十五年》:“鼓,用牲于社。”杜预注:“鼓,伐鼓也。”《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逸周书·大武》:“五虞:一鼓走疑,二备从来,三佐车举旗,四采虞人谋,五后动捻之。”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元戎启行,未鼓而破。”上述“鼓”即击鼓(或击鼓使进),为不及物动词③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12卷)[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1385.。“填然鼓之”的“之”未承担语义,词义虚化。再如“手之舞之”中,前“之”乃结构助词,连接主谓成分,此类助词的语义演变过程已论。后“之”即音节助词,“舞+之”中,“舞”乃不及物动词,其后“之”未承担任何语义,在此语境下“之”成了只表音不表义的助词。综上,音节助词“之”有如下特点:
一是凑足音节,能够成词足句。音节助词“之”主要功用在于凑足音节,成词足句。蒋绍愚言:“古人有所谓急言、缓言、长言、短言之说。”④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0.古汉语中省略、缩略现象突出,王筠《毛诗双声叠韵说》亦讲到古汉语“一言可抵连语者”,造成句子中单音节词增多,为满足句子韵律,须补充音节。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单说“久”不符合汉语韵律,因此加上“之”组词一个标准音步。再如“填然鼓之”,此结构为“2 +2”,若“鼓”后不加助词“之”,结构就成“2 +1”,不符合汉语韵律习惯。另外,汉语标准音步为双音节,在诗歌或骈文中,为押韵或对仗,凑成四字句,多用音节助词。如“鸲之鹆之,公出辱之”等。
二是不影响原语句间的语义联系。音节助词删掉与否,并不影响句子句意。如“苗浡然兴之矣”,删掉音节助词“之”,并不影响句意,从“则泥沃而苗兴”亦能看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是如此。朱有明(1987)等指出,对于“之”语音轻化,认为它只是表示一种舒缓的语气,跟现代汉语“啊、呢、吧”等相同。此言有一定道理,语气词与音节助词都是虚词,能够接在句尾⑤朱有明.《论语》“之”字用法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但语气词与虚词“之”不一样,语气词存在一定感情色彩,虚词“之”是纯粹的补充音节,意义空灵。黄伯荣指出,语气词长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如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等。语气词承载一定语义,删掉后会影响句义。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去掉语气词“乎”,影响了句子反问情感的表达。音节助词不承载语义,可删掉且不影响句义。
将音节助词看作词缀也不妥,词缀概念借自外语,指词的形态变化部分。汉语中词缀与词根已经融为一体,组成独立运用的单位,邢福义指出,词缀是构词的语法标志,不表具体词汇意义,有时表现附加意义,如感情色彩①邢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1:174.。朱亚军(2001)指出,词缀是词中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②朱亚军.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J].汉语学习,2001,(4).。如老虎、老头、老婆、老兄、老姐、老外等。音节助词“之”等是独立的语法单位,未与前后的词融合成新词,不能将其看作词缀。张仁立认为,衬音助词进一步语法化,一些能够成为词头、词尾,如“然”“果然”“忽然”等。此言有一定道理,部分“之”已融合成词,如汉语中“堂而皇之、兼之、引而伸之、假之、犹之”等。
三是“之”等音节助词在现代汉语中日趋消失。汉语大规模双音化开始于汉代,到唐代,双音词为主的词汇系统已经建立。程湘清(1992)认为这样形成了汉语以双音节为标准音步的特点。冯胜利(2013)指出汉语语流上的最小片段是由两个音节组成的③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69.。双音词的使用使得音节助词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空间。从前文语料来看,汉语中音节助词多是上古、中古汉语遗留下来的,语料文献多产生于先秦时期,如《诗经》《论语》《孟子》等,音节助词在凑四字句、凑对仗句方面有较大作用。另外,古文“语缓增字,语急减字,伸缩自如,从而造成长短交错,整散有致”(唐为群2000)④唐为群.“之”的一种特殊用法——衬音助词[J].学术研究,2000,(3).。音节助词在这方面有存在的价值。如“此言得之”,现代汉语中为“此言得当”或“此言正确”,音节助词“之”被抹去。据牟玉华(2004)统计,《诗经》中音节助词共有46 个,使用次数共计1139 次⑤牟玉华.《诗经》衬字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6).。辅助词(音节助词)还有“有、言、斯、思、越、止、来”等(龙又珍2002)⑥龙又珍.古代汉语里的音节助词“有”[J].语言研究,2002,(特刊).,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均丧失了音节助词功能。现代汉语中,音节助词缺乏活力,已逐步消失,《现代汉语词典》未列出“之”音节助词义。现代汉语中只有部分含助词的固定结构保留下来,依然零星的使用,例如“于是之”“堂而皇之”“加之”“总而总之”等。
综上,“之”本为实义词,本义是“往,到某地方去”,后通过假借,又有指示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等义,其又假借为助词。《六国论》“此言得之”中,“得”指适当、准确,“之”在此无实义,乃纯粹音节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