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引领
2020-12-26张晶晶
张晶晶
从理论上看,后现代主义是西方进入现代社会的重要产物,是伴随科学技术和信息社会发展而来的一股强劲的社会思潮,本质上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综合反映”①杨生平.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综合反映的后现代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2).。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固然缺乏产生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土壤,但却不能因此而否认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自20 世纪80 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后现代主义迅速波及文学、建筑、哲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从而使得某些领域具有了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尤其是90 年代大众文化的崛起,在追求票房和利润的同时,也融入了“穿越”“解构”等后现代要素,使得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之间呈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看待后现代主义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正视后现代主义实质及其存在的合理价值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 世纪中叶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反现代性的突出特点,它不仅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矛盾,也在某种程度上呈现着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作为西方进入现代社会的重要产物,后现代主义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根源,本质上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综合反映。后现代主义自传入以来,深深影响着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发展。从影响广度上看,波及文学、哲学、意识形态和日常生活等领域,辐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从影响深度上看,后现代主义不仅是对现代性的内在批判,也是对整个西方哲学基础的深刻反思,更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谴责。虽然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没有为解决资本主义问题提供一剂良方,但其所阐发的某些问题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面对文化在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领域影响的日益凸显,以何种理念来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休闲娱乐方式,是我们无法回避且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后现代主义流派众多、思想复杂,总体上呈现一种否定和解构的文化倾向。它以逆向思维试图超越西方主流的文化理论,既是对近现代西方哲学体系的排斥,也饱含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文化思潮。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文化思潮,是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使得后现代主义获得了持久的影响力。自传入以来,迅速影响建筑、艺术、文学、美学和广告等领域,如波普艺术、超写实主义的出现等;而后涉足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史学和语言学等领域,对社会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正如伊格尔顿所指出,“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复杂和范围广泛的术语,它已经被用来涵盖从某些建筑风格到哲学观点的一切事物。它同时是一种文化、一种理论、一种普遍敏感性和一个历史时期。”①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幻想[M].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文学则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20 世纪90 年代,文学领域出现了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迹象,如先锋派文学和新写实主义等。他们开始质疑历史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试图以文学的虚幻性来解读历史。在后现代主义文学家看来,文学不应将理想束之高阁,恰恰相反,文学应走向人的现实生活,纯粹且真实地反映生活状态,在消解理想和宏大叙事中追求一种绝对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文学境界。后现代主义对哲学的影响主要通过后现代主义提出的哲学问题表现出来,如“否定本体论、弘扬现代西方哲学以及主张哲学应该走向生活世界等”②杨生平.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哲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如果说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上,那么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则突出表现在“话语”上,后殖民主义就是其典型代表。翁贝托·埃柯认为,“话语先于我们的一切言行而存在并将其置于语境之中,我们无法忽视话语,必须重新思考‘过去的陈词滥觞’。”③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M].李杨,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54.后殖民主义一词来源于赛义德的《东方学》,他在此区分了作为一门科学、一种思维方式和一门权力话语的三种“东方主义”内涵,并凸显了一种作为话语体系的东方主义概念,即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主要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关系问题,客观上对加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后殖民主义往往单纯注重话语建构,而忽略话语背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最终难以客观准确地评价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此外,后现代主义还试图将历史问题化,质疑我们就历史知识构成所做出的假设,以批评的态度回访历史,主要以海登·怀特、保罗·维恩和路易斯·明克等为代表。这种怀疑使得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所谓的“新历史主义”倾向,如保罗·利科的《时间与叙事》、海登·怀特的《元哲学》等。
(二)正视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
要正确理解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必须全面把握后现代主义实质,正视后现代主义存在的合理价值。而要把握后现代主义实质,必须首先理解现代性的内涵。现代性虽然发轫于西方,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已跨越民族、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现象。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一种制度安排;利奥塔认为现代性是关于理性和自由的知识体系。从广义上看,现代性是由资本、科技与理性等因素组合而成的,包括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理念体系和文化制度在内的完整制度体系。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在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与科技的融合,政治上是民主和法制结合,而文化上则是理性与主体的融合。作为一项制度体系,文化上理性和主体的融合既是政治和经济的衍生物,也是他们合理性的基础和内在的组织机理,在现代性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高宣扬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孕育于现代性中,并从现代性吸取养料而又试图超越现代性的复杂事物。”④高宣扬.后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98.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正是从资本主义制度的两大构成要素出发,开启了解构现代性的批判之路。他们开始向同一性和人类解放的观点宣战,认为理性是霸权,宣称主体已死亡,主张解构一切。这种颠覆性的批判动摇了现代理性和主体的地位,给整个现代性体系带来了深刻影响。
后现代主义这种批判和解构的思维方式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也反映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后现代主义实质在于用内在性取代客观性、用不确定性代替确定性。”①杨生平.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挑战[J].江汉论坛,1999,(5).我们必须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予以高度重视,而不是一味地拒斥,要全面看待后现代主义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教训和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切肤之痛告诫我们,“只有肯定现代性的整体性、普遍性和相对确定性,才能清醒地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把握文明转型的必然性,以此确定构建社会核心价值的基本方向。”②邹诗鹏.三十年社会文化思潮[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5.事实上,文化越是走向多元,越为自由创造提供某种可能,从而为真正的一元创造生存空间。后现代是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有机融合,对后现代主义不能一概而论,要注意把握其思想观念的复杂性,如提供理论基础的思想家和利用后现代主义解释和批判西方社会的思想家,前者以德里达、福柯为代表,后者包括哈贝马斯、詹明信和鲍德里亚等。后现代主义打破了人们对知识理解的禁锢,拉近与主体之间的距离。胡塞尔正是通过主体的“意向性”建构了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德里达通过对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揭示了本体论的内在矛盾,利奥塔则通过论证西方知识论的基础而质疑其存在的合理性。也许他们在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着一个真实的世界,但这种批判本身存在着思维方式上的偏颇,如过分强调理性主体,淡化现实生活主体,进而忽视人与外部世界的内在联系等。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后现代主义发展
后现代主义颠覆了传统社会的价值理念和思维范式,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深刻且持久的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既是激进的,也是保守的,它随文化交流传入国内,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并演变为一股强劲的文化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乃至个体价值取向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熔铸于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彰显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价值。正是这种“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内在的先进性和广泛的包容性,本质上决定了其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③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届四中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9:97.因此,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后现代主义发展,同时批判借鉴后现代主义合理成分,强化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实践。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核心价值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最深层次的内核,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在价值层面的最大公约数,是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它的提出“不仅澄清了后现代主义解构思潮所带来的价值迷茫和意义缺失等问题,也克服了后现代主义深度消解所带来的平面化思维范式”④葛晨虹.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J].教学与研究,2013,(5).,从根本上超越了后现代主义思潮某些局限,是弘扬主流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举措,彰显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核心价值关乎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现实要求,是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支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日益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但西方某些发达国家依然延续冷战思维,通过某种潜在的、隐蔽的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试图瓦解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根基。
“意识形态终结论”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早在20 世纪初,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与德国社会学家曼海姆等的观点就渗透着“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思想。马克斯·韦伯最早提出意识形态淡化理论,认为终极价值无法逃脱工具理性的祛魅,这是现代化的一个必然结果。曼海姆则延续了韦伯“诸神纷争”的命题,认为意识形态和乌托邦是一对范畴,意识形态在一定形式和一定程度上,通过牺牲客体客观性的方式满足主体需要。直到60 年代,这种终结论的思想初具雏型,主要以丹尼·贝尔、雷蒙·阿隆、李普塞特和希尔斯等为代表。“意识形态终结论”表面上宣称所有的意识形态都要终结,实则矛头指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雷蒙·阿隆通过分析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三种典型的意识形态,最终得出三种意识形态都在走向失败的结论。在他看来,随着经济和军事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民族主义正在走向弱化,自由主义也因无法提供共同体的意识而走向失败。而作为影响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却是虚假性的存在,它表面以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为名,实则却服务于权贵阶层,普通的工人仍然受着资产阶级统治精英的剥削和压迫。丹尼·贝尔更是从马恩的经典著作出发,以此寻找终结论的思想渊源,这种试图以马克思主义之“矛”攻马克思主义之“盾”的方法有着极大的破坏性和影响力。随后,这种终结论的思想又有了新的演变,如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以及近年来的“普世价值论”等,都在一个侧面反映了核心价值观确立的迫切性。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才能打破终结论的思维限制,夯实共同信念的价值根基,建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改造后现代主义某些负面效应,最大程度地规避后现代主义消极影响。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它不仅可以凝聚人心,汇聚民力,还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共同的价值信念。后现代主义作为一股强劲的社会思潮,其价值指向有积极的,也有保守的,需要结合特定的社会条件分析。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辨析后现代主义合理成分和消极影响,并对其消极成分进行有意识的改造和引领,以此最大程度地规避后现代主义弊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另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后现代主义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合理引导后现代主义发展。后现代主义之所以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原因在于迎合了人们日益多元的价值需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某种精神理想和价值信念确立的重要意义。任何一种文化要立起来、强起来,从根本上取决于凝结和贯穿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引领力。我们要唤醒文化深处的价值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二)批判借鉴后现代主义合理成分 强化核心价值观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不仅是文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深层次文化自信的价值基础,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也不能忽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大影响,尤其是伴随大众文化的发展,后现代主义辐射范围日益广泛。消费社会的来临,在某种程度上为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生存土壤,从而使得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我们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后现代主义发展的前提下,吸收、借鉴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成分和有益精髓。
1.在批判、反思的不断建构中注重个体自由发展
后现代主义主张用一种批判、否定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一切都是值得怀疑的。德里达作为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大师,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后现代主义解构思潮的理论基础。他认为我们不可能对事物作出最终的、精确的定义,即使是看起来最可信的定义,实则也是通过“语言游戏”加以界定的。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不是既定的,所有的语言和体系其实是一种文化建构的产物,在本质上是不可靠的。在德里达看来,西方传统的哲学建立在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相信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这种规律可以通过语言加以描述。但“逻各斯中心论”却虚幻地认为文字的意义起源于现实世界本身的结构,通过文字可以将这一结构的真相直接呈现到人的思维中,所有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一种谬误的“在场形而上学”①克里斯托弗·巴特勒.解读后现代主义[M].朱刚,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34.。德里达正是以此为突破口,借助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从概念的相对论出发解构了本体论的思维模式。这种注重批判传统的观念中也彰显着个体自由的价值。在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看来,自由是无法定义的,一旦被定义就会限定其内涵和个体行为,而自由更多的是一种非限定式的开放过程。在德里达的早期作品中,他用一种“延异”的思想来表达自由,后来又将其运用于社会分析中,提出“解构即正义”的思想,并且认为这种自由与主体运动紧密相连,所谓“自由”就是对现实主体生存条件的批判和对主体他性的追逐。而福柯则更多从系谱学角度,通过分析知识与微观权力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主体自由的实现方式,认为自由在于对现有知识和权力关系的深刻批判。后现代主义这种批判反思的思维方式及其对主体自由的追寻是其文化思潮最具革命性的组成部分,构成了后现代主义存在合理性的根据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注重个体自由的实现,在反思中不断完善价值观内涵。长期以来,受固有思维模式的限制,我们更多停留在对既定知识的合理论证上,缺乏应有的怀疑批判精神,甚至在论证其合理性的过程中也未能深入分析其内在机理。后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张扬了个体自由,也秉承一种高度负责的理念,在批判否定过后彰显一种反思精神,尤其是对既定事实的科学反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汲取这一反思精神,注重“反身性”研究,在批判反思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实践证明:只有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理论,才具有科学的真理性价值,才能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转变为一种物质力量,实现真理性与价值性的内在统一。
2.在对主体和理性的深化理解中倡导多元价值
后现代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尤其是对其合理性的内在根据,即理性和主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以主体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严密的理性论证形成了一整套相互配合的制度、组织和规则。后现代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得以建立的“理性”和“主体”基础,并试图以此来抨击资本主义制度。他们质疑“人类解放”的合理性,反对中心主义、理性主义、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认为理性是一种霸权,剥夺了现实社会中人的主体权利。哈布·哈桑在《走向一种后现代概念》中,通过对比现代主义,总结了后现代主义包括反形式、注重游戏和差异等在内的三十多个特征,认为“不确定性”和“内在性”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建构方向。在福柯看来,主体不仅不是一个自由的存在,反而是一种被构成性的概念,是一种被给予性的存在。在《词与物》中,他通过对16—19 世纪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现实考察,详细论证了生活主体的构成过程。在《规训与惩罚》和《知识考古学》等著作中,他更是通过知识与权力关系的分析揭示了西方社会如何凭借自身权力在知识、真理和道德之间作出分配,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社会各个层级的统治。实际上,福柯的反主体思想并非要否定现实主体的积极价值,而是“反对通过权力等方式对主体的施加的外在束缚,号召人们挣脱各种权力统治的枷锁,还原主体本真的自由、独立状态,任何以‘主体’名义召唤的解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②杨生平.试论后现代主义价值取向[J].哲学动态,2013,(5).。后现代主义者虽然质疑理性的存在方式,但却没有放弃理性的思维方式,更没有止步于理性的方式看待世界。他们在宣称主体死亡之后,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放弃人的主体追求,实则在否定解构的过程中追求一种多元价值。这种多元价值注重不同主体之间的现实差异,试图从质疑事物本身中汲取批判的力量,从而为倡导多元、注重差异的价值取向提供理论基础。王治河认为,“倡导差异、提倡多元是后现代主义的又一特征,具体表现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审美趣味的多样化,从而使得后现代主义在思想上推崇一种多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式。”①王治河.后现代主义辞典[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4: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汲取多元价值的合理成分,在坚持一元主导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多元的价值取向,切实考虑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在以核心价值引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兼顾现实生活差异和不同主体的认知水平,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为衡量标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推动核心价值观转变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活动。
3.在宏大叙事的不断反思建构中为未来留有空间
后现代主义反对一切哲学体系和宏大叙事,主张边缘叙事和小叙事。伊格尔顿认为,“对所谓元叙事的拒绝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决定性因素,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单一的元叙事,而是存在许多微叙事。”②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25 -126.实际上,一些主要的哲学流派,如康德主义、黑格尔主义等,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某种宏大叙事。这种宏大叙事构成了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内在依据,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任何一种宏大叙事的形成或瓦解都将改变社会存在的结构,甚至动摇社会制度合法性的根基。利奥塔主要反对两种叙事方式:一种是人类进步解放论——从基督教救赎到乌托邦;另一种是科学胜利论。在他看来,这种叙事方式不允许人们在价值观方面提出异议,即便是一种“共识”的价值,也有可能转变为一种可疑的、过时的价值体系,甚至还可能导致极权主义迫害,而知识分子的任务就是抵制这种共识。利奥塔所提倡的这种对元叙事理论的质疑,得到了包括德里达在内的众多后现代主义者的积极响应,有着很强的现实感召力,并衍生出一股强大的连锁效应,渐渐发展到种族、性别、环保等方面,甚至要求重新证伪科学,以全新的方式书写历史。虽然后现代主义反宏大叙事的理论不足以消解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现实基础,但这种对元叙事的批判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不仅提升了中产阶层的社会地位和参与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精英文化发展,为大众文化的崛起提供了重要平台。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的批判宣告了一个多元时代的到来,彰显着一种开放性的价值,强调为他者和未来留有空间。这种开放性“号召人们倾听他人,宽待他人,尊重他人,随时修正自己,向更好的意见和视角开放,从而为重新考察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③王治河.后现代主义辞典[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4:11.。赛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中深刻剖析了西方帝国主义宏大叙事模式对东方社会的扭曲,在强调理性、和平和秩序等行为准则时,把东方定义为一切的对立面,并坚信“他者”的描述终将占据上风。后现代主义在强调他者的同时,也凸显了某种可能性或不确定性的意义,这种不确定性无法被限定,永远处于希望之中,正如德里达永不放弃的“弥赛亚精神”和福柯的“自我看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处理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时,也应当秉承一种开放、包容的价值取向,为未来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社会空间。这不仅是理性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核心价值的内在生命力量。自此之后,再无一劳永逸的价值,必须为未来和他者留有空间,以一种开放式的思维方式进行理论建构。
三、在多元互动中增强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
后现代主义作为诸多社会思潮中影响力较大的一种,对其思想实质的深刻分析固然有利于深化核心价值观研究,但这并不排斥多元思潮存在的合理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走向国际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如何处理与各种思潮的关系,尤其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如何在多元互动中增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解释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充分汲取多元社会思潮的有益成分,加强各种思潮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在多元互动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全方位辐射作用。
(一)多元思潮产生的背景及其本质规定性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思想领域出现了极大变革,各种社会思潮异常活跃,竞相争取维系自身发展的一席之地。政治、经济结构上的变迁必然表现在文化思想领域,并通过社会思潮的形式加以呈现。梁启超早在1902 年所著的《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指出:“凡时代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①梁启超.饮冰室专集(第34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8:1.由此可见,社会思潮与时代变迁、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当代社会思潮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反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行甚广、影响较大的以某种理论学说为主导的思想倾向和思想潮流”②洪晓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导论.。主要包括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后殖民主义和新儒家思潮等。多元思潮并存既是现阶段社会存在的重要反映,也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前提。不同思潮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繁荣。
1.多元思潮反映了现代社会转型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重要反映。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源于社会的经济生活,是应对新矛盾、新问题的理论反思,反映了现代社会转型的现实需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日益深刻的变革,社会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各种利益关系处于不断调整之中,这种变化必然呈现在思想意识领域,从而催生了社会思潮产生的现实土壤。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皆与他们的利益有关。”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人与人之间在需要和利益的影响下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纽带,利益格局的调整必将深刻影响价值观念,最终导致价值观认知水平上的分化和一定范围内的利益冲突。加之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西方各种资本主义思潮不断涌入,使得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愈演愈烈,意识形态领域呈现着不同的话语主张。西方社会正在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信息科技优势,凭借互联网这一便捷的通讯媒介,对我们进行全方位的意识形态渗透,日益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严重制约着多元社会思潮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发展,正视多元思潮自身存在的合理价值。
2.多元思潮满足主体价值多元化的利益诉求
社会思潮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理论和群体意识活动,不仅是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矛盾的理论反思,也是不同阶层主体价值需求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社会需求多样化的特征。社会思潮往往围绕某一重大现实问题展开,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为指导,与人们的社会心理相结合,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矛盾冲突的产物,本质上反映某一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社会思潮借以传播的载体是知识分子,他们对社会发展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凭借自身分析问题的独特视角对现实问题展开深刻剖析。由于反思视角和立场存在差异,知识分子对社会结构的解读方式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各种社会思潮参差不齐、良莠并存,但这并不否认主体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不同的社会主体基于自身地位的认识,往往会呈现多样性、差异化的思想观念,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多元社会思潮恰恰迎合了不同主体需求多样化的现实需要,满足了社会日益多元的价值诉求,是一定阶层人们社会地位的表现。各种社会思潮之间彼此碰撞,有可能产生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亦可能导致彼此对立甚至相互冲突,我们必须加以科学引领和具体指导,才能发挥多元思潮的理论效应。
3.多元思潮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包容性
多元社会思潮并存是改革开放后文化领域出现的重要现象,彰显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开放与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随着文化在政治、经济乃至日常生活领域影响的日益凸显,文化正在由一种软实力慢慢转变为影响综合国力竞争的硬实力,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文化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我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亟需一种文化理念的指导。文化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制度形成,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理想信念,成为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科学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更是长期社会实践过程的必然选择。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道德世界,也增强了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成为引领多元思潮发展之必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高扬文化理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多元思潮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这种先进的文化以自身独特的理论优势吸引着各种思潮,并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价值引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包容性既表现为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为各种思潮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又表现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各种社会思潮的合理成分等。
(二)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摄和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填补了人们价值领域的空缺,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现实感召力的必然要求。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思潮发展是尊重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重要表现,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利益整合、价值整合的现实要求。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发展趋势,在尊重差异、包容多元原则的指导下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包容性。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各种社会思潮暗流涌动,有时甚至披着华丽的外衣,这极易造成认知上的混乱和思想领域的“荒漠化”,从而使得意识形态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
社会思潮的出现本身就是社会矛盾的表现,反映特定历史条件下某一群体共有的社会心理状态,难免会带有某一阶层社会利益的烙印,从而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并非简单阻止或者抵制,而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社会心理的调试和疏导,努力实现群众合理的利益需求。因此,我们要尊重意识形态发展规律,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标准,在正确辨别各种社会思潮性质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引领方针和解决措施。在多元思潮并存的思想文化领域中,有些思潮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具有正面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积极吸收其合理成分;有些思潮严重悖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轨道,甚至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我们要坚决摒弃并努力克服其消极影响;有些思潮的性质可能是中性的,并没有清晰明确的价值指向,对此我们要合理引导、有效调试,使其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更好地助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只有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因势利导,吸收其有益精华,抵制有害思想侵蚀,从而保持思想文化领域的生命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性和鲜明的实践指向性,这在本质上决定了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这种引领从意识形态发展规律本身出发,尊重群众的主体需求,在客观公正地评价各种思潮优势得失的前提下,努力挖掘社会思潮在政策与实践中的合理因素,坚持理论引领、价值引领和实践引领的内在统一,不断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最终在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吸收并超越各种思潮。其中,理论引领是规约社会思潮发展方向的思想旗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各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摄多元社会思潮,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价值引领是汇聚社会思潮发展合力的价值共识,要强化价值整合的理性自觉,增强对价值信念的理解和掌握,在重构、整合多元社会思潮的过程中达成最大的思想共识,以此实现统摄多元思潮的最终目的。实践引领是引导社会思潮舆论环境的重要支撑,要强化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发挥网络平台的正向引导价值,建立和完善多元教育和学术研究双向结合的引导机制,构筑安全、稳定的舆论引导空间。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尊重意识形态发展规律,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冲突,才能为多元思潮的发展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氛围,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主导力量。
(三)在多元互动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实践
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我们无法回避且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消极逃避与简单封杀难以奏效,唯有积极应对、直面现实,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在多元互动中推动核心价值观走向深度实践。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基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统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在相互激荡、竞争对立的社会背景下引领多元社会思潮健康发展。同时,对多元思潮进行综合评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自觉抵制错思潮的不良影响,汲取其中有益成分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多元互动、深化交流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社会思潮的跌宕起伏、风起云瑞,既是当代社会变革复杂性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发展脉搏跳动的标志,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实践的深入发展为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与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各种思潮在竞争、辩论的过程中,也在彼此渗透、相互吸收和借鉴。各种思潮呈现理性与非理性相容、进步与落后交织的发展态势,加之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塑造,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渗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并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活力。因此,我们要在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基础上形成最大的社会共识,在整合多样的社会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念的过程中,掌握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动权,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发展,形成主流思想共识。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就在与西化派、保守派的思想交锋中生存,其伟大的生命力在于在吸收、整合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将原有思潮的有益成分批判继承,对其糟粕则予以摒弃,从而实现对多元社会思潮的整体超越。对于社会思潮不能采取过去那种简单化的批判、取缔、群众运动等办法,必须从意识形态发展和建设的规律出发,制定引领社会思潮的正确方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发挥马克思主义全方位的引领和渗透作用,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另一方面,在多元互动中增强社会思潮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正确的引领方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实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要从人们思想中消除这些观念,就要靠改变了的环境而不是靠理论的演绎来实现的。”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4 -545.任何社会思潮的出现都有其现实原因,即使是某些错误的思潮,也会利用现实问题或社会矛盾的空间误导社会人群,尤其是利益关系调整所带来的思想观念碰撞更是异常激烈。从这个角度看,社会思潮可以帮助我们正视社会问题,把握社会发展动态,及时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从而完善社会治理。但思想上的引领归根结底依赖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全方位改革,要将改革作为引领社会思潮发展前行的动力。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成功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最终要看其能否解决时代发展所提出的现实问题,能否从最本质上实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各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分析社会思潮的本质及其传播规律,在批判、整合和改造多样化思想意识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其合理成分和有益精髓,最终实现一种包容性的和谐发展。后现代主义作为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之一,通过对其本质和核心价值观的对比分析,为我们正确处理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合理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人心,发挥社会各领域全方位的渗透作用,必须批判借鉴以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多元社会思潮的正面价值,在多元互动中增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最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深度实践,转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形成全民践行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