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观的理论特质

2020-12-26黄晓妹汪功平

关键词:现代化制度国家

黄晓妹,汪功平

(1.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厦门361000;2.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改革开放是引领中国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引擎,更是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作为全党探索改革之路的经验总结,习近平的全面深化改革观,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深度对接人民要求、党的主张,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全面且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改革开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改革思路:具有鲜明的问题指向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习近平的全面深化改革观生成、发展于解决问题的现实运动中,其要解决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后发现代化国家中,“为什么改革、改革什么、怎么改革”这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主要解答的是在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制度、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根本命题。

(一)提出“为什么改革”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和生存本体,人的生存状态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制度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固定化表达,也要随着实践发展、人的需要的变化进行相应地建构与革新。改革的动因只能在实践中并由实践来解答,首先必须科学回答改革的本源性问题,即回答“为什么改革”这一前提性问题。习近平立足新时代,从我国社会存在出发,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都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把改革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解决我国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2]5,由此从客观依据和主观诉求两个方面论证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习近平深刻认识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新常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习近平的全面深化改革观,既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过去改革开放历史经验上形成的理论结晶,也是在深化改革规律性认识基础上着眼新时代改革进行理论创新的必然结论,体现了我们党对时代问题保持政治敏锐力的历史自觉。

(二)明确“改革什么”的问题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习近平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问题产生背后的深层次根源。习近平认为,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我国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主要集中在发展不平衡、协调性差、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上,不仅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而且从产业结构、发展方式上看,我国发展还处于比较落后粗放的状态,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各种社会矛盾明显增多[2]6。其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表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制约性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次根源,主要是思维定势的障碍、固化利益的藩篱以及各种体制机制的弊端。所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决破除这三个方面的改革壁垒,“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3]习近平的这一重要论断,不仅指出当前阻碍改革的主要问题症结和问题的实质所在,而且明确了中国新一轮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取向,是要从根本上找出答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与问题。

(三)解决“怎么改革”的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即解决“怎么改革”的问题,主要涉及改革的具体举措以及推进改革的方法论。在谋划新时代改革的过程中,习近平汲取全党智慧提出了许多着实有效的新谋划、新举措,为新时代的改革提供方法论指引。他认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点依然是发展,只有以解决发展问题为轴心和牵引,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才能使生产关系更好适应生产力发展,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互动支撑中走向协调发展[2]48。习近平特别注重运用系统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审视布局党和国家各领域建设,强调新时代的改革必须注重基层实践,深入调查研究,同时以顶层设计有效引导“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探索,把人民主动创造与党的理论总结有机结合起来。基于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九大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制度建设、国防与军队制度建设等各个领域均出台了系列重大改革举措[2]8。习近平在制定改革举措、运用改革方法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体现了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改革逻辑和内在机理,是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改革思路在改革方法论上的具体体现。

二、改革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观最鲜明的特质。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都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改革原则,贯穿于新时代改革顶层设计、全面部署、贯彻落实的全部环节中,起着为改革定方向、夯基石的中坚作用。

(一)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当今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无不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紧密相关,无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艰苦奋斗获得的。过去一段时期,一些基层党组织核心意识不强,党的领导弱化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显现,给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造成了负面影响,成为阻碍改革持续纵深推进的重要掣肘。对此,习近平有着清醒的认知,他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触动最深层次的利益关系,必须建立超越部门利益、集团利益、地区利益的高层面的领导机制来有效推进[2]138-139,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起着引领航向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改革原则,实际上是在改革方向上划定底线和边界,防止改革走上歪路和邪路,以此发挥中国制度建设的核心优势,为改革提供最坚强的组织基础和政治保证。

(二)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

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严格管党治党、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各项本领。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从严治党不力等宽松软现象依然存在,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如果不能有效化解这些风险,不仅会弱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而且还会影响人民对改革开放的信心,甚至威胁国家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习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从各个方面对做好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更严要求[2]146,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海纳百川的勇气,跳出各种条框限制,克服利益部门化,积极主动地把改革推向纵深发展[2]139,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在习近平看来,全面从严治党、敢于自我革命是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关键环节,提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关键指向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旗帜鲜明讲政治,使全党自觉服从中央,坚持集中统一领导,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政党是与特定社会阶级、阶层相联系的组织,代表这些阶级、阶层的特殊利益,通过掌握国家政权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施加全面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政党利益就是金融财团的利益,是资本逐利剥削剩余价值的工具,政党越是宣称自己代表整个国家的利益,就越是与人民疏远,走到人民的对立面,因为“虚幻的共同体”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委员会罢了。相比之下,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不仅没有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党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认为,改革开放是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改革,尊重并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的要求与党的主张有机结结合起来[2]138。习近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视作全党奋斗目标,把人民与党的关系塑造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强调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在人民认同拥护的基础上更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旨在为实现“四个伟大”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改革目标: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习近平提出完善发展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4]104,有着三个维度的指向,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侧重于从制度建设层面实现制度现代化;二是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强调从制度执行力层面实现治理主体的现代化;三是国家治理方式的法治化,也即促进全面依法治国与新时代的改革同频共振。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改革规律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性运用。

(一)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马克思认为:“要想站起来,仅仅在思想中站起来,而现实的、感性的、用任何观念都不能解脱的那种枷锁依然套在现实的、感性的头上,那是不行的。”[5]任何社会问题的出现既有思想观念上的原因,也必然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要实现新的发展就必须对制度进行改革创新,推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与发展以后,中国改革在制度建设层面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改革成果丰硕。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发展变化,改革进入到全面系统变革的历史新阶段,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制度改革从过去服务于物质基础层面的经济建设转向对上层建筑的全面革新。习近平提出,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及时改革旧体制并建立新的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4]92,构建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与定型,准确把握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质内涵。

(二)主体提升: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现代化理论中,人的现代化是比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更难攻克的难题。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人的现代化。其中,培养人的现代化的治理能力,是真正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更为重要的方面。在顶层设计改革总目标的过程中,习近平特别强调制度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生活的获得,都离不开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4]92,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善于把制度优势转化成治理国家的实际效能,提高党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2]25。习近平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定位,不是提高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能力,而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关涉深化改革的全过程全领域。人的能力的发展程度越高、越全面,社会发展的程度就越高、越全面,人的自由度也就越高,社会的现代化水平也就越高,也就越接近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目标。习近平把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力建设统一起来,形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完整性思考框架,同时意味着改革已经进入到制度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相统一的全新阶段。

(三)范式转换:实现国家治理方式法治化

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法治取代人治成为治国理政的主要方式。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已经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一个新制度的建立固然克服了旧制度的内在矛盾,但不可能立即摆脱旧制度的影响,必然还带有旧制度的“痕迹”。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尽管我国国家治理的法治化程度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两千多年人治的影响依然存在并发挥作用,“熟人社会”的存在和“关系庇护网”的形成使“人情”“关系”成为政治生活中的“绊脚石”。为此,改革必须剔除国家治理中残余的“人治”因素,习近平指出,“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2]46,逐步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习近平的全面深化改革观更加突出依法治国的地位,强调发挥依法治国的重大作用,对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的目标价值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四、改革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改革就是要完善制度给人的各方面自由发展不断创造现实条件、开辟现实通道,让人民群众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红利,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习近平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本在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2]96,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意蕴,以及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改革价值坐标

改革是人们改造现实世界的社会历史活动,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内在要求把人放在改革价值坐标体系的核心位置,也即坚持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习近平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新时代政治制度改革的重要推进方向,强调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在改革的各个领域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唯物史观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价值规定。在习近平看来,改革越往纵深发展越要依靠人民支持参与,善于以正确改革措施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实践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2]149。习近平的全面深化改革观,把人的发展看作是改革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坚持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强调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在中央顶层设计的科学引领下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创新和探索,蕴含了对人的主体性发挥的现实关怀和理论关照,充分体现和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革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

(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价值定位

改革必须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改革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完善制度趋近于公平正义的动态演进运动过程,改革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通过完善上层建筑,扫除生产关系的障碍,为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当前,社会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公平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制度的不完善、滞后性,受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落脚点,强调改革必须创新制度安排,使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和落实,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2]94。习近平提出的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制度建设新方略,要求抓紧建设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蕴含着对利益增进和利益调整的双重兼顾,对改革目标和改革价值的双重追求”[6]。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人本价值取向,符合人民群众的最新期待。

(三)聚焦人民利益得失的改革价值标准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利益相关。改革作为一种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价值运动,改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利益分配问题,利益得失是改革利益调整的客观必然结果。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以维护少数人的利益为目的,而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代表着多数人的利益,代表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其价值实现必然以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利益为前提。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各种矛盾交织缠绕异常复杂,如何处理好改革中的重大关系,权衡利益得失是改革怎么也绕不过去的重要问题域。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认为,改革过程中要认真思考群众实际情况如何、期待什么、利益如何保障、是否满意等问题,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也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失作为判断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突出了人的价值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其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五、改革格局:着眼世界发展的全球向度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7],共产主义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习近平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前沿和制高点,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全面部署新时代的改革,以改革促进中国积极参与、合理引导全球治理实践,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世界情怀。

(一)在世界图景中谋划新时代改革

诚如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所说,以领土来界定的社会领域的时代形象正在走向解体[8]。全球化的出现,使世界历史发展的格局大为改变,人们的交往关系实质性地突破了狭隘的地域限制和民族界分,转向更加普遍化的公共性交往。国际社会发展的新变局会对国内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冲击,引发新情况,提出新要求,只有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国内改革才能“有的放矢”。习近平对此深谙于心,他强调新时代的改革必须适应时代和世界的发展,构建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必须“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2]130,依靠国际市场消化过剩产能,向国外转移国内产能过剩的现实矛盾[2]135。在全球化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环境既构成各个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也是各个国家寻求发展的重要参照坐标。习近平在新时代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正是以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国际大背景为前提的。

(二)参与推动全球治理

全球化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也是一种人类行为的主观能动选择。实际上,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推进的,凭借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优势,西方国家通过全球化运动控制和操纵其他非西方国家,把广大发展中国家纳入自己的“超额利润”提取库。如果只是被动地“顺应”这种西方操纵下的全球化,广大发展中国家难免会沦为鱼肉、任人宰割,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在全球治理实践中,习近平认为,中国不能做旁观者、跟随者,而要做参与者、引领者。过去,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集体失语”的缺席状态,这就使得发达国家借助于“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固化并扩大自身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有着更加突出的贡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应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多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为发展中国家谋福利、为世界人民谋幸福。为此,习近平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成功举办了多场重要的主场外交,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为全球治理实践贡献了中国智慧。

(三)在全球化中寻求自主性发展

全球化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发展深深嵌入全球的历史版图之中,但是以何种姿态应对全球化,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自主选择,关系其发展全局。一些拉美国家在“被全球化”的过程中不仅没有促进本国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使自身利益受损,成为西方发展的附庸,主要原因在于放弃了发展的自主性,走上了一条依附的道路。与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相比,由于发展背景、发展起点、发展条件以及所处国际位置的差异,决定了中国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而应当根据本国发展实际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建构方式和改革路径。后发现代化国家要想获得发展,除了要融入世界全球化吸收借鉴世界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以外,还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中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正确处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融入世界与独立自主的关系,是习近平在世界场域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着眼点,蕴含了丰富的底线思维。

猜你喜欢

现代化制度国家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某些单位的制度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