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合力论

2020-12-26王江波戴钢书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竞争力要素价值观

王江波,戴钢书

(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一、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国家核心竞争力并非是个人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从已有的条件下继承与发展,在社会历史条件下造就的,“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1]。”

要素,即构成系统与活动的基本单位,又称“元素”或“组成部分”。系统或活动的有效实现依赖于要素在实现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属性。国家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一要素作用的结果,“要素有效性在系统功能及活动有效性实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决定了我们从要素出发进行系统或活动有效性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2],涉及从生产到发展的众多方面。

如何决定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罗国杰强调“从事物的规定性来看,核心就是一个事物赖以存在的依据,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相对于中心来说,是中心中的中心”[3]。确定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就是明确我国国家竞争力的发展基础与动力以及区别于他国的独特竞争优势。

我国的国家核心竞争力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科技、创新四个核心要素构成。四个要素在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过程中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但在不同条件下,每一个要素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各要素之间形成了这样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要素,科技是根本要素,人才是关键要素,创新是决定要素。在这一关系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引导方向,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优秀部分的实现力量,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相较企业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国家核心竞争力与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各要素可以独立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各个构成要素对于核心竞争力都是不可或缺的,任何一方面都可能形成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同时缺少任何一点,都将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生影响。”[4]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会濒临破产或倒闭,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家未必会灭亡。

二、以结构主义分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关系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国家核心竞争力是由内部四个要素构成的整体,是基于国家整体竞争力的系统而产生,以结构形式讨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关系有其可行性。

其一,结构主义强调整体性、层次性,“一个理论体系不仅仅是一个要素系列,而且是一个有结构的概念体系,改变、增加或减少一个要素会影响其他要素,进而影响作为一个整体的框架结构[5]”,这种整体性利于揭示国家核心竞争力内部的牢固关系——各要素间紧密联系。在《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No.1》中,在横向对比各个国家竞争力中总结了8点共性,包括注重增强主体素质、重视培育供给要素、重视强化国家内部联系[6]。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四个要素是对这三项重要共性的集中反映,且各要素处在不同的层次和维度上:在主体素质中越来越重视公民的素质,如自然素质、智力素质和社会伦理道德素质,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融入其中;在供给要素中,鉴于人力、科技对国家竞争能力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科技和创新的突出作用,人才、科技、创新要素是对此的呼应;国家的内部联系强调经济体内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协同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该方向的价值保证。在《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No.2》中,将国家竞争力划分为十项核心竞争力,即经济、人才、科技、政府、社会凝聚力、金融、文化、环境竞争力[7]。最新的国家竞争力报告不仅深化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意识,还具体了核心竞争力的内容,这为确定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组成要素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国家核心竞争力要素的选择与确定中,既反映硬实力,又体现了软实力;既从国家竞争力中强调基础能力,又结合社会发展和我国现实突出重点内容。

其二,“结构”在寻求某一整体与其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时,特别强调各元素的位置由整体决定。根据该思路理解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关系时,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理念统领于人才、创新与科技之上,具有方向引领的地位;人才作为对科技与创新的实现力量,处于关键位置(人才作为国家核心力的整体力量,强调的是非单个人力量与意志,也符合结构主义主张的非个体性);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创新起决定作用,没有创新因素的助力,国家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则仍然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所以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按照“结构”思路来进行构架是有意义的。

结构主义为探寻国家核心竞争力内部关系提供了理想的暂时性研究切面,这为具体研究某一时间点的国家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方法论,然而也暴露了局限性。结构主义倾向于对事物、现象及其性质同时存在领域的关注,是对事实的静态研究方法,“静态研究方式都是一种理想化的研究方法,它假定时间因素t=0。所谓理想化,就是把事实放在一个时间切片之中”[8],这样必然否认历史性,忽略事实的运动或动态的方面,即忽略因果性规律。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动态发展的,一是体现在受到世情国情的变化时构成要素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要素,因时代与机遇的不同内涵也有新变化;二是实现过程是动态的,通过其要素实现效能是以点到面再到整体动态过程;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是竞争优势更代表竞争的潜力,在时间上不仅立足于当下,更突出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

综上来说,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及内涵的变化将导致内部关系的变化、以及要素在关系中的地位与关系存在形式的变化,而且使国家核心竞争力整体提升的实现过程在未来发展中没有固定性。由此表明,如果用“结构”主义思想揭示与定义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则忽视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性特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国家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形成的合力关系

相较结构主义,合力论更符合国家核心竞争力内部关系的诠释。根据历史合力论,实现国家核心竞争力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科技、创新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动力因素,融入在核心竞争力的整个系统中,科学分析各个因素作为动力所发挥的作用、存在的地位,深入研究各个动力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与规律,调整方向、效率,协同发挥最大合力效果。根据平行四边形理论,两个力的方向越接近,合力越大。当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因素之间的联系越密切,适应性越强,方向越一致,则合力越大;反之,合力越小。

(一)历史合力论强调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合力制约和规定着各个分力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国家核心竞争力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它有“软”的方面,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硬”的方面,即人才、科技;既有可测量的科技、人才、创新等要素,也有无法测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其次,国际间竞争中人才、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的制约因素。国家核心竞争力作为赢得国际间竞争的超常发挥的能力,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科技、创新这四个要素。文化以软实力作为竞争力量是国际竞争间高级阶段必经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具有强化国家内部联系的作用,从精神动力的角度起到凝聚作用;人才作为拥有创造性劳动的担当者,一切行为要借助人才这一要素来实现;科技作为生产力必然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与竞争优势的持续保持,都需要创新来支持,所以国家核心竞争力规定了四个要素的发展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引导,人才是实现力量,科技是根本力量,创新是决定力量。再次,我国的现状决定了国家核心竞争力对四个要素的发展方向和质的规定性。“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有所提升。为了保持这种发展势头与继续提升竞争优势,国家核心竞争力作为竞争的主要担当和保障,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支撑的优势,将其转化为人才对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发展进步和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内核,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价值引领,融入科技与创新发展的方方面面;注意我国双重转型中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的兼顾,以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与提高就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缩小地方收入差别的民生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人才要素、科技要素和创新要素的发展目标与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核心竞争力自身的动态性特点与国家发展结构优化也影响了四个要素的内容与作用。结构优化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现阶段的结构优化方式不能取代对以后经济调整的认识与方式,所以结构优化具有相对性。面对结构调整长期进行的现实状况,目前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四个要素要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摒弃高污染、高耗能的发展理念,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朝着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方向进行结构调整。为此,依托我国人口红利和高等教育投入,培养造就一批现代化人才,发展与改进技术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经济转型,重视与推动创新,全方位的实现结构调整。

对四个要素现实规定性主要体现在:对于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要增加文化自信,增强道德规范的魅力与活力,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以其强大生命力推动一切实践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各种挑战,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对人民群众思想信仰的凝聚力、在国际文化舞台的竞争力以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感染力和影响力”[9];对于现阶段的人才要素,人才自身要建立新常态意识,主动适应新常态带来的变化与挑战,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最终实现人才资本的优化,确保科技、创新的质量发展;对于现阶段的创新要素,要适应新常态,融入新常态,诠释新常态,成为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不断推进在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创新驱动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创新驱动与开放发展的关系、创新与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关系、要处理好改革创新与历史传承的关系”[10],协同推进中国经济形势向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对现阶段技术要素,不能一味追求某一领域的单方面进步,更不能盲目追赶科技潮流,要始终将协调、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融入技术发展,考虑国家发展大局,对技术研究领域有计划有重点,注重技术在地区间(如东部向西部)、行业内部或之间(如行业领域内先进技术的溢出者与落后技术的吸纳者)以及技术自身的转移,带动技术的全面与可持续进步。所以,四个要素在回应现阶段结构调整诉求时其内容、作用、目标以及原则具有现阶段的特点。

(二)合力大小取决于分力的性质,方向和协调程度

合力大小取决于各个分力的性质、方向和协调程度;各个分力具有自觉能动性,对整体系统产生影响;合力大小取决于各个力方向的一致程度、联系的紧密程度和协调的关联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创新、科技间的互相协调与联系的紧密性决定了国家核心竞争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创新、科技分别具有独立性,拥有自主发展的能力。然而,只有拥有一致目标的自主性,才能使四个要素自觉能动地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内部系统产生影响。作为统领方向的要素,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融入人才发展的全过程,不作为创新与科技的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只是一句空的口号,是空中楼阁,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归旨。作为实现力量的人才要素,如果不时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标尺、心理认同和精神追求,无法将科技与创新的发展融入自身使命中,那么人才的发展与进步将脱离国家现实发展需要,人才发展没有现实规定与目标,则不会走得更远。作为根本力量的科技要素,如果不依托人才的实现,不借助创新的推动,就无法长久与可持续的发展,而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把控,则会出现违反科技道德、败坏科技伦理的结果,短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长期则可能起到危害人类安全的严重影响。作为决定力量的创新要素,如果脱离人才就失去了实现力量,如果脱离科技就缺少了重要的载体,如果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就无法体现时代声音、适应时代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核心竞争力最深层次的反映,两者的各自提升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过程就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过程,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过程。就个人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洞察社会、反观人生、明辨是非的基本标尺;就民族而言,是形成民族共同的心理认同与一致奋斗的精神依据,凝聚民族团结之心与促进民族振兴的推动力量;就国家整体发展而言,“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9],确保价值取向,这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在决定与影响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发展的方面具有一致性。

四个要素在价值观的凝聚下保持方向的一致性,实现相互协调。其一,四个要素在价值选择与方向上褒有一致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一方面,以核心价值观稳定性与长期性的特点,铸就人才为国家竞争力提升所需的奋斗热情、持续动力与价值追求,以核心价值观具有的感召力与凝聚力的特点,保证人才为国家竞争力提升所需的团结一心、无私奉献的稳固性。另一方面,科技与创新在发展方向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选择上的一致性,有利于科技与创新中所涵人文精神的增强,充满发展活力;有利于人才对科技与创新的重视,加强自身对两者的关注与投入,培养奋斗方向。其二,四个要素在各自实现过程中褒有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过程也是人才、科技、创新三个要素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之中,渗透在人才、科技、创新三个要素中,服务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共同凝聚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四个要素整体的实现过程也是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过程,四个要素共同统一于中国梦的道路实现,相互联系、相互贯通。虽然四个要素可以独立发展与把握各自的方向,但总体必然贯穿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方方面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理念、价值导向、实践要求与目标准则中,始终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以价值观的道义力量、真理力量引领各要素致力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既展现了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引领性,又强化四个要素的协同一致性。因此,四个要素在实现与发展的一致性中保证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实现与提升速率。

(三)各个分力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融合为整体力量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意志导致相互交错的力量,这些力量相互交错和作用最终实现历史结果,而国家核心竞争力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科技与创新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为合力作用结果下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和遵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内含的四个要素,不仅符合国家现状与发展趋势,也产生对国家政策与理念的响应和指导,并关注自身在国际中的影响力。人才本身具有奉献精神与创造性劳动的特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才之间的关系,既表现在前者对后者的引导、带动、推动作用,也表现在人才作为所有社会主义建设者中优秀代表对培育、践行价值观的模范带头作用上;创新、科技与人才的相互促进,表现在共同围绕发展所需的第一动力、第一生产力与第一资源,人才优势助力创新优势、科技优势,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生产力的解放需要人才推动。

四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利于四个要素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消解各自单独发展所产生的弊端。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则无法使全体人才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无法关注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更无法体现与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诉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约束,人才失去道德保证,无法避免科技与创新造成伦理危害。没有人才优势,则无法实现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不管是科技的解放乃至生产力的提高,还是思想的解放乃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都是人的解放,需要人才克服思想观念的障碍,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塑造创新精神。因此,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增强科技发展活力,丰富科技发展模式和弥补科技发展不足,更重要的是实现科技的创新,没有创新的科技就没有未来,所以科技离不开创新。

猜你喜欢

竞争力要素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