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26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463000王千惠史建新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463000)王千惠 史建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院实施戒酒治疗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10例,年龄25~68岁,平均(42.3±10.5)岁;研究组中男32例,女12例,年龄25~69岁,平均(43.0±10.5)岁。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予以健康教育,讲解酒精对人体的伤害,并指导药物的用法、用量,督促患者积极参加戒酒互助会等活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内容如下:①人文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外,室内应光线充足,保持环境的温馨舒适。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时保持热情、和蔼的态度,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照护。②人文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生机制、治疗方式、按时服药的重要性、戒酒对身体的积极影响等内容。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摒弃传统的说教,了解患者的健康需求,分析患者饮酒的原因,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使患者理解到饮酒的危害及遵医嘱治疗的重要性。③人文心理关怀: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深入的沟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对患者实施语言疏导鼓励,指导患者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叮嘱亲友对患者予以鼓励和戒酒行为支持。④社会支持:举办戒酒互助会,邀请出院后戒酒成功者共同参加,提高患者的戒酒信心和希望,戒酒互助会在出院后可持续开展,每周1次。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依从性及复饮率。出院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的依从性,主要比较完全依从率。完全依从率=完全依从/总例数×100%。统计随访期间的复饮率。②对比社会支持情况。于出院时及末次随访时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社会支持情况,SSRS评分范围0~50分,分数越高为社会支持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5.0分析数据,以t检验计量资料(x± s),以X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依从性及复饮率比较 随访期间研究组的完全依从率为72.73%,高于对照组的45.45%(P <0.05);研究组复饮率为13.64%,低于对照组的31.82%(P<0.05)。
2.2 社会支持情况评分 出院时研究组SSRS评分为(34.01±3.35)分,对照组SSRS评分为(34.21±4.00)分,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 5),末次随访时研究组的SSRS评分增加为(39.01±4.00)(P<0.05),且高于对照组的(34.30±3.21)(P<0.05),对照组出院时及末次随访时的SSR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复饮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复饮率,末次随访时研究组的SSRS评分高于出院时及对照组,证实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予以人性化的关怀和照护,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需求,满足其对人格与权利的需求[1]。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环境护理中,提供温馨的住院环境,满足患者的居住舒适度需求,更利于患者尽快融入治疗的环境中。人文健康教育中体现以人文本,围绕患者对健康的需求开展,减少患者的抵触情绪,更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人文心理关怀中,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酒精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联合家属一起对患者予以鼓励和关怀,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更利于患者的恢复。并通过举办戒酒互助会提供社会支持,通过一对一帮扶,使患者感受到戒酒成功后的身心变化,提高患者的戒酒信心,更利于患者对酒精依赖的控制,从而降低复饮率,提高其社会支持度[2]。
综上,将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应用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不仅可提高依从性和社会支持度,还可降低复饮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