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用于阴道炎患者中的体会
2020-12-26江西省进贤县人民医院331700赵婷
江西省进贤县人民医院(331700)赵婷
阴道炎作为妇科临床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因女性生殖道的自然防御能力受到破坏,导致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引起外源性致病菌入侵、内源性菌群改变等诱发炎症[1]。临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该症,但由于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护理干预已成为提高该症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2]。针对性护理能够视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对策,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合理性。本文特总结分析了我科室阴道炎患者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 受试对象与方法
1.1 受试者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89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阴道炎诊断标准,排除1个月内使用抗生素、依从性低、精神障碍等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研究组45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区间25~35岁,平均(29.8±2.9)岁;病程3~25d,平均(15.7±1.1)d;阴道清洁度:Ⅲ度23例、Ⅳ度21例。研究组年龄区间26~38岁,平均(30.4±3.1)岁;病程4~23d,平均(16.1±1.3)d;阴道清洁度:Ⅲ度22例、Ⅳ度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阴道清洁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用药指导、健康指导等。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①为患者讲解该症常见病因,给予健康宣教,指导自我卫生护理措施,保持外阴干燥、透气,勤换内裤并用肥皂彻底清洗,清洗后在太阳下晒干,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哺乳期患者在用药24h内避免哺乳。②由于阴道炎的发病部位较为隐私,加上疾病所带来的不适,容易造成患者恐惧、焦虑的负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交流,掌握患者的不良心理现状,针对不同心理困扰给予指导,消除焦虑等负性情绪,帮助建立治疗信心。③该症用药治疗方式较为特殊,护理人员应做好栓剂类内置药物的使用指导和注意事项告知工作,详细讲解用药方法,应将药物置入到阴道深处;口服类药物应每天晚上服用;对于伴随阴道溃烂的患者,可用止痛药+外敷紫草油;伴随瘙痒者,尽量避免抓挠,以免引起感染。并嘱患者在出现异常反应时及时就医。
1.3 护理疗效指标评价 采用自拟问卷调查患者疾病知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2]对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分,各项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均由笔者本人完成,并初步以EPiData3.1软件进行校正。纳入SPSS20.0统计学处理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形式录入,采取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评分为(95.7±9.3)分、自我护理意识评分为(96.4±14.8)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93.8±13.2)分,均优于对照组的(76.8±12.4)分、(73.5±13.4)分、(86.3±15.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健康女性阴道具有防御病原菌的作用,一旦这种防御功能被破坏,病原菌就可能侵入阴道引起阴道炎。作为妇科疾病中发生率较高的疾病,阴道炎不仅导致患者瘙痒等症状,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认为,阴道炎患者治疗中实施合理护理干预,是降低疾病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举措。因此,对阴道炎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针对性护理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式,通过针对不同患者心理现状进行指导,联合疾病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和不同症状表现患者的指导护理,确保每例患者都能获得合理护理干预,对于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本研究结果来看,研究组患者疾病知识、自我护理意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说明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积极改善了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这是因为针对性护理在患者心理、健康宣教、用药等方面给予了个性化的护理,为患者建立了正确的疾病认知,从而提高了患者配合度,帮助患者建立起治疗信心,提升了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能够帮助阴道炎患者形成正确的疾病认知,提高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