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五联检在白带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12-26河南省西平县中医院463900张丹
河南省西平县中医院(463900)张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我院疑似阴道炎患者137例(2017年8月~2019年2月),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38.67±6.09)岁;白带异常、阴道瘙痒病程2~14d,平均白带异常、阴道瘙痒病程(6.24±2.09)d;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24例,初中32例,高中41例,大专18例,本科及以上22例。纳入标准:均存在白带异常、阴道瘙痒等症状;一般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患者知情,签订承诺书。排除标准:娠期女性;经期女性;48h内有性生活者;绝经期女性;伴有严重认知障碍无法配合本研究者。
1.2 方法 均行常规镜检、五联检。
1.2.1 标本采集 使用消毒棉拭子,取阴道后穹隆处阴道分泌物(2份),棉拭子旋转10~20s,以可清晰看到分泌物附着棉拭子为标准,置于生理盐水试管,送检。
1.2.2 常规镜检 取检测标本,加入几滴生理盐水,使用棉拭子蘸取生理盐水,涂抹于清洁玻片,严格按照相关检验要求使用显微镜镜检。白细胞≥15个/HP为阳性;乳腺杆菌≥6个/HP为阳性;线索细胞每视野≥20%为阳性;高倍镜显示念珠菌菌丝、孢子为阳性;高倍镜下显示滴虫为阳性,其中任一为阳性即为阴道炎。
1.2.3 五联检 取检测标本,使用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检测过氧化氢(H2O2)、白细胞脂酶(LE)、唾液酸甘酶(SNA)、脯氨酸氨基肽酶(PLD)、乙酰氨基葡萄糖甘酶(NAG)水平,检测人员需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执行操作。H2O2不显色或淡黄色为阳性;LE呈蓝色为阳性;SNA呈红色、蓝色、黑色均为阳性;PLD呈黄色为阳性;NAG呈黄色为阳性,均为阳性即为阴道炎。
1.3 观察指标 以分泌物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常规镜检与五联检诊断阴道炎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本组137例疑似阴道炎患者中经分泌物培养结果证实为阴道炎131例,非阴道炎6例;采用常规镜检诊断出阴道炎96例,非阴道炎41例;采用五联检诊断出阴道炎125例,非阴道炎12例。
2.2 诊断效能 五联检特异度(83.33%)、误诊率(16.67%)与常规镜检(66.67%、33.33%)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五联检灵敏度(9 4.6 6%)、准确度(9 4.1 6%)较常规镜检(7 1.7 6%、71.53%)高,漏诊率(5.34%)较常规镜检(28.24%)低(P<0.05)。
3 讨论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阴道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常规镜检依靠肉眼分辨镜下组织,受主观性影响,易漏诊[1]。随临床医学发展,显微镜镜检弊端不断显现,不能满足临床实际应用需求。因此,临床应针对阴道炎探讨一种更理想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降低漏诊率。阴道炎五联检属于酶制剂,为新型阴道炎检测方法,操作便捷,但当前尚无较多报道证实其检测准确度[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疑似阴道炎患者137例,均行常规镜检、五联检,结果显示,五联检灵敏度(94.66%)、准确度(94.16%)较常规镜检(71.76%、71.53%)高,漏诊率(5.34%)较常规镜检(28.24%)低(P<0.05),可见五联检诊断阴道炎灵敏度、准确度较高,漏诊率较低。与常规镜检相比,阴道炎五联检具有以下优势:①检测不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影响,检测结果客观、科学;②检测操作便捷,能有效缩短检验时间,提高检验效率;③可克服湿度、温度、环境等因素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度较高,可为临床确诊提供更多准确信息。
综上所述,白带常规检验采用五联检,可提高阴道炎患者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并能降低漏诊率,可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提供更多信息支持,利于患者早期确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