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促进作用效果观察

2020-12-26郑州儿童医院450000郑子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内科处方疗程

郑州儿童医院(450000)郑子华

近几年,我国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但因多数呼吸内科疾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便导致了滥用抗生素药物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本研究将探究临床药学干预措施施行后对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况的促进效果,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4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就诊治疗的20例患儿作为参照组被选取对象,其中男11例(55.00%)、女9例(45.00%);年龄1.4~12.8岁,平均年龄(7.35±3.64)岁。另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20例患者而作为观察组,其中男8例(40.00%)、女12例(60.00%);年龄1.3~13.1岁,平均年龄(7.66±3.37)岁。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发现差异不显著,P>0.05,符合本研究的比较标准,研究通过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且所有患者知情本研究自愿参加。

1.2 方法 在观察组20例患儿治疗期间施行临床药物干预。首先,在对患儿进行处方开具前应当进行药物试敏和病原学检查,处方上也应当严格注明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等信息,并对处方信息进行记录,方便后续查阅。其次,应当定期组织呼吸内科工作人员抗生素药物使用知识培训,强化工作人员的抗生素相关知识储备,促进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1]。并且,还应当应当定期组织抗生素知识交流与考核会议,强化医护人员的抗生素安全使用意识,增强医护人员的抗生素知识掌握情况。最后,建立完善的惩处制度。根据药物使用指南等规章制度对我院呼吸内科的抗生素滥用行为进行管理,并设立相应的惩罚制度,严格审核每名医师所开具的处方,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惩处,最大限度地抑制抗生素滥用现象。

1.3 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疗程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整理归纳后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验证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被选取对象的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疗程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1.0)处理,以(±s)表示平均住院时间和抗生素疗程,%表示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利用n(组员例数)表达计数资料,P <0.05表示组间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住院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 观察组2 0 例被选取对象的平均住院时间(9.84±2.25)d,抗生素疗程(6.55±0.84)d,均低于参照组的(15.13±1.94)d、(12.36±2.03)d,P<0.05。

2.2 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20例患儿在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占比10.00%,参照组20例被选取对象在治疗期间则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占比45.00%。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参照组,X2=4.5141、P=0.0336。

3 讨论

呼吸内科疾病多为细菌感染疾病,因此需要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杀菌消炎治疗。但因抗生素药物的抗菌谱较广,部分医生在未对患者的感染菌株进行检查时便开具了抗生素药物处方,从而致使不能对症用药,延缓了患者的治疗,甚至致使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另有研究表明,滥用抗生素药物还有能够导致患者体内的致病菌株产生耐药性,不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为此,我院呼吸内科于2018年10月开始施行临床药物干预措施,发现临床药学干预措施施行后住院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和抗生素疗程均显著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更低。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临床药物干预措施的施行显著促进了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帮助患儿更快的摆脱了病魔的侵扰,有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发育。

综上所述,临床药物干预措施在呼吸内科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抗生素药物滥用的情况,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具有极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内科处方疗程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治子宫脱垂
传染性软疣
处方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