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与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比较

2020-12-26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454001崔新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融合术退行性椎间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454001)崔新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我院84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2017年2月~2019年1月接收),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42)与B组(n=42)。A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4.58±7.36)岁。B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6~66岁,平均年龄(43.10±6.97)岁,两组资料均衡可比(P>0.05)。所有患者签订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规对症治疗,术前检查明确手术指征,择期行手术治疗。B组行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麻醉消毒铺巾,俯卧位,并垫高双肩,于腰部后正中作纵向切口,剥离椎旁肌至需固定节段小关节突外端,X线下置入椎弓根钉,检查安装良好后选择性开窗椎管狭窄部位,切除关节突,缓解全椎板压力,髓核钳刮匙清理软骨终板至骨面渗血,植入自体骨椎间融合器,凸侧加压,改善腰椎前凸角及Cobb角,冲洗,止血。A组行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侧卧位,明确病变椎间隙位置,腋中线处标记,此处斜向切开(约2cm),间隙腹膜,定位针明确手术节段,置入手术通道,分离腰大肌,将腰椎神经丛脱离手术区,在Neuro VisionEMG系统监护下经腰丛神经进入手术区,X线透视位置无误后置入扩张器,病变腰椎间盘组织切除,处理软骨终板,置入自体骨椎间融合器,术区止血,切口缝合。两组常规抗感染。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②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疼痛与颈椎功能,以疼痛视觉模拟(VAS)评估疼痛程度,10分制,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价颈椎功能,总分17分,颈椎功能越好分值越高。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A组手术时间(35.69±3.47)m i n 较B 组 (1 6 2.1 0±1 0.1 1)m i n 短(t=76.643,P<0.001);A组术中失血量(52.10±8.69)ml较B组(288.69±25.10)ml少(t=57.725,P<0.001)。

2.2 VAS、JOA评分 术前两组JOA、VAS分值无显著差异(P >0.05);术后3个月,A组VAS分值(1.50±1.14)低于B组(2.71±1.01),JOA分值(14.23±1.01)高于B组(10.21±1.56)(P<0.05)。

3 讨论

手术矫正脊柱畸形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主要方式,既往常规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可达到纠正和改善病变目的,但创伤严重,不利于术后功能康复。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性高、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对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治疗尤为重要[1]。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自脊柱侧方入路行椎体间融合微创治疗,既能确保腰椎体间有效融合,又可减少椎管内组织干扰,对减轻脊柱后方肌肉、韧带等损伤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结果发现,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失血量少于B组(P<0.05),其原因主要在于极外侧椎间融合术中定位针快速明确手术节段,并采用Neuro VisionEMG系统对腰丛神经进行监护,协助术者快速确定病变脊柱,有利于缩短手术用时;同时无需分离神经丛及大血管,并经扩张手术通道及2cm小切口即可切除椎间盘、融合椎体间,具有明显微创优势,可显著减少术中失血量。本研究还发现,术后3个月A组VAS分值低于B组,JOA分值高于B组(P <0.05),可见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可显著缓解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可能与术中无需切除椎间小关节,避免破坏脊柱稳定性,可维持脊柱融合节段支撑及支撑稳定性,利于恢复颈椎功能相关。

综上所述,相比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缓解疼痛,改善颈椎功能。

猜你喜欢

融合术退行性椎间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