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毛概课》教学路径新思考

2020-12-25李金霞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效果育人

李金霞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毛概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必须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予以改进。

【关键词】课程思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指在所有课程的课堂上都要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育人格局,与思政课共同完成育人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必须注重挖掘其他学科育人资源,实现其他学科与《毛概课》的合理互动,切实增强《毛概课》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思政背景下创新大学生《毛概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人才不可或缺的教育途径。其中,《毛概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创新大学生《毛概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实现课程与课程融合互动、协同育人。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创新《毛概课》教学,将不同课程、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有效地融合互动,进一步丰富《毛概课》的教学内容,并借鉴其他课程教学的优质教学方法,提升《毛概课》教学的实效性,最大程度的发挥《毛概课》协同育人中的重要角色作用,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是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一个学科的知识如果只在这个学科中进行传授,那无法完成这个学科的教育目标。因此,必须要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达到育人的教育目标。在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时,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毛概课》教学既要达到育人的作用,也要在主流价值观进行引导方面发挥作用。现如今我国面临着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公共安全问题、民生改善问题等。对学生而言,当他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或思考这些问题时,是否能够以正确的视角和态度来评判。这需要其通过深入学习《毛概课》,了解、把握和形成主流价值观念,形成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社会主流思想意识不被动摇。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出现的问题也是纷繁复杂的,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解答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因此,《毛概课》教学中,应当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毛概课》教学的实效性,发挥其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创新《毛概课》教学路径的具体建议

在阐述课程思政背景下创新大学生《毛概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基础上,下文将对创新《毛概课》教学路径提出具体的建议。具体如下:

(一)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师,还取决于学生。学生是否具有学习兴趣、是否能积极地思考、是否能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等都影响着高校《毛概课》的教学效果。大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意识,喜欢的课程他们会积极参加,不喜欢的也会表现出来,对教和学有了自己的选择和看法。教师教的好与坏,對学生的影响是外在的,而学生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影响是内在的。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也可以树立起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吸引学生加入进去,重点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精妙的互动主题。例如,可以通过作业完成互动内容,包括团队作业、作业展示、作业打分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使《毛概课》变得生动起来,促进《毛概课》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

(二)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地丰富《毛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生精神世界的思想文化重要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将教学内容变得丰富起来,包括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两方面,要将课程和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进行充分结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将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提高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严肃性,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只有给学生讲具体的案例,才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融入案例、故事等之中,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的实际意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高校《毛概课》的教学内容要不断与时俱进,同时要紧密结合现实,使理论更具指导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政课“实”起来。概括起来就是,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包括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成长的需求等多种需求。因此,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毛概课》的积极性,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教学理论,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

(三)遵循课程教学规律以及学生成长规律,合理融入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近几年来,高校《毛概课》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如,互联网+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提高了《毛概课》教学效果。《毛概课》课堂教学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且教学方法要丰富多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观看影片《战狼2》,从而让学生感觉到我国在不断发展壮大;给学生讲授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知识时,可以采用“互联网+”教学方法,给学生提出问题“现在我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什么”,从而让学生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因此,多种教学方法能促进《毛概课》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同时,在进行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不仅要遵循教学一般规律,也要遵循其本身特有的教学规律,从而进行《毛概课》教学方法创新,使《毛概课》教学变得更加科学有效。要注重发挥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丰富教学成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并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完善,从而使教学方法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必须要充分利用好《毛概课》这一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阵地,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思政课程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实起来”,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达到发挥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严九发.课程思政视域下翻转课堂在“毛概”课教学中的思索[J].教育现代化,2019,(49):241+253.

[2]冉亚.试论“毛概”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183.

[3]李红梅.“问题导向+专题教学”的“毛概”课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05):3.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德育体系构建的研究;课题来源:河北省规划办一般资助课题;课题编号:1903070。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效果育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