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东北稻作发展:从20 世纪初到21 世纪初

2020-12-25芮琦家

江苏社会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稻作东北水稻

芮琦家 包 平

内容提要 因传统水稻栽种难以适应东北寒冷的气候,加上清王朝的禁边政策,东北稻作直到近代才开始发展。自19世纪中期至今的短短150年里,东北从荒漠之地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实现了惊人的发展。东北稻作的发展与两个节点有关:第一个节点是日本占领东北后,日本政府根据殖民侵略需要在东北进行了大规模水田开发,开发了东北稻作的产能;第二个节点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出于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大力开发水田,东北稻作产能急速提升。两个节点对东北稻作的发展均有推动作用,但是因为相悖的发展理念,不同的政权领导,东北稻作对社会的影响也截然不同。事实证明,先进的技术、人力、财力、物力的合理统筹,虽然短时间内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真正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和平的环境和一个正义的初衷。

东北地处高纬度寒温带和温带,北面毗邻西伯利亚,西面接壤蒙古高原,北冰洋的寒潮可长驱直入。在强大的蒙古高压推动下,极地大陆气团一泻千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东北的气温常年偏低,冬季寒冷异常。水稻是喜温作物,在东北种植水稻是一大历史难题。加之因“山海关外,系东三省地方,为满洲根本重地,原不准留寓民人,杂处其间,私垦地亩,致碍旗人生计”[1]转引自〔美〕邵丹:《故土与边疆:满洲民族与国家认同里的东北》,〔北京〕《清史研究》2011年第1期。,所以1681年到1860年大约180年的时间,清王朝实行了禁边政策。十九世纪中叶,清王朝的禁边政策逐渐放宽,但近代以前,少有东北水稻栽培的记载。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掌控了东北全境,掌握寒地稻作技术的日本希望在东北种植水稻,以满足大规模的农业殖民和侵略战争的需要。当时日本在东北南部、中部、北部地带建立了农事试验场,引进和改良了一批水稻优良品种,并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推广。1945年日本战败,4年后成立的新中国积极利用日本农事试验场的稻作品种和技术,在原有品种和栽培的基础上摸索前进。特别是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将东北指定为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并投入大量资金兴修水利,改良稻种和稻作栽培技术,直至今天。

如今的东北已经是中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7年东北稻作的面积为3,307,000公顷,而1912 年东北稻作的面积仅为400 公顷[1]潘文博:《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东北稻作在短短100 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八千多倍的惊人增长。那么,东北稻作到底是在什么时期得到了较大发展?当时是由于什么原因,又是通过怎么样的方式实现如此巨大的发展的呢?

笔者绘制了1912年至2007年东北稻作面积变迁图。由图1可以看到:1930年以前东北的稻作面积增长不大;自1930年开始,稻作面积出现了小幅波动性的增长;1945年至1980年,稻作延续了波动性增长的趋势;1980年后东北稻作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图1 东北稻作面积发展(1912—2007)[2]资料来源:《东北经济小丛书·农产(生产篇)》,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刊行,1948年,第93-95页;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各年版;农业部:《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农业出版社各年版。

1931 年日本占领东北后,开发了东北稻作的产能,稻作面积首次出现了一个小幅增长的态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东北稻作得到了一股强大的助推力量,呈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研究这两个时期稻作开发的历史背景和开发方式,对于推进东北稻作发展史乃至东北农业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日本殖民侵略的重要工具:东北稻作的产能被开发

1.作为侵略工具的东北稻作 日本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而且其国民对日本大米极度偏爱,甚至到了依赖的程度。在大米匮乏的东北发展稻作,有助于日本在东北建立起以日本人为“指导核心”的“日本秩序”。曾有记载,明治后期日本因米荒紧急从中国的南京大量进口大米,然而“无论南京米多便宜,日本人也无法接受。当时南京大米不用交税便可轻易进入日本,但即便如此,南京米也没能撼动日本的大米价格”[3]〔日〕津村秀松:《社会と経済》,東京宝文館1917年版,第329页。。可见日本人对于大米,特别是日本大米的执着。津村秀松曾指出,“日本人穿西服住洋楼都可以,但是食物如果不是日本米,就不能永远居住”。然而20世纪前,东北大米产量很低,更鲜少有日本稻米的栽培。为了在中国东北建立殖民统治,日本政府意识到必须在东北发展稻作,并且一定要把日本稻米种到东北的土地上。

朝鲜移民是日本扩大侵略的重要中介,而稻作是朝鲜移民赖以生存的手段,发展东北稻作有助于日本利用朝鲜移民扩大侵略势力。1930年居住在东北的日本人仅23万名,且其中90.6%聚集在由他们控制的关东州租借地、满铁附属地;而1931年朝鲜移民已经多达630,982人[1]参见〔韩〕金哲:《韓国の人口と経済》,〔东京〕岩波書店1965年版,第28页。,分布在东北各地。日本清楚地认识到,要扩大侵略势力,必须利用数量庞大且国籍身份认同感还不强的朝鲜移民。1913年5月26日,日本外务大臣牧野伸显在对奉天总领事落合谦太郎的命令中明确指出:“应不动声色地支援有信用的日本人经营水田,在关东州和满铁附属地以外地区,则应保护、补助朝鲜移民。”因战乱和饥荒逃入东北的朝鲜移民,唯一的生存手段就是他们手中的稻种和掌握的寒地种植技术。为了取得朝鲜移民的信任并扩大朝鲜移民的规模,日本极力为朝鲜移民的稻作生产提供便利,甚至曾遣警派兵、动用机枪武力加以“保护”,“万宝山事件”[2]万宝山事件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吉林省万宝山村策划的一起引发中国与朝鲜间冲突,为发动侵占东北三省的战争制造舆论的事件。日本和朝鲜的报纸故意捏造事实,煽动仇华情绪,在朝鲜平壤、汉城、仁川等地掀起排华暴行。该事件导致了109名华侨遇难,160余人受伤。就是其中的极端案例。

稻米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发展东北稻作能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提供军饷保障。1937年,关东军发动侵略战争,提出粮食的“现地调配”政策。1938年,伪满洲国公布了《米谷管理法》,次年11月又公布了《主要粮谷统制法》,并设立满洲粮谷株式会社作为大米和主要谷物的主管机关。日本政府在米谷管理制度中明确强调该政策的目的是“通过生产统治进行需求的分配,以便于军用物资储备和对日输出”[3]《米穀管理制度の実施に就て(上下)》,〔大连〕満州日日新聞1939年6月2日―1939年6月4日。。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曾在农林计划委员会生产计划会上提出《米麦增产计划书》《本年度临时应急米麦增产计划书》等一系列稻米增产计划,要求在增产的同时将增产的大米通过满洲粮谷株式会社统一收购、统一分配,并明确分配对象应包括一般消费者、制酒业者、关东军、满洲国军队、种子配给协会、满洲开拓青年义勇队训练所、开拓团等,保证侵略战争时的军饷供应[4]参见〔日〕日満農政研究会新京事務局:《主要食料農産物集荷配給の実績並に今後の方向》,1941年版,第42页。。

2.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开发东北稻作产能 日本在东北积极开展水稻品种改良,为进一步发展东北稻作提供了条件。自1909年起,日本陆续在东北南部、中部、北部的熊岳城、公主岭、佳木斯等地开设了将近20处水稻试验场,专攻水稻品种改良[5]参见芮琦家、包平:《日本在东北农牧业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变迁(1909—1945)》,〔南京〕《中国农史》2018年第4期。。据统计,1916年到1931年间,满铁农事试验场从日本和朝鲜引进了200余个品种(仅1923年一年就引进了56个品种),并从中选拔了“早生大野”“龟之尾”等优良品种在东北进行广泛栽培。在育种方面,日本向东北导入了“纯系分离”和“人工杂交”育种技术,育成了适宜在东北南部种植的“大原”“万年”以及适宜在东北中部和北部种植的“兴国”“兴亚”“弥荣”“国主”等耐肥、耐病、耐冷的改良品种,大大拓宽了水稻在东北的可栽培范围。

在研发品种的同时,日本也十分重视优良品种的推广。日本曾在1916年、1926年、1937年、1939年和1942年五次选定水稻推广品种。1940年,还专门成立农作物奖励品种决定委员会,负责农作物推广品种的选定。此外,满铁还在熊岳城、奉天、大榆树等地开设水稻扩繁基地进行水稻优良种的扩繁和发放。据统计,1935年日本政府发放的优良品种大约为6万吨;1934年以前,各年度优良品种的总发放量为634,697吨[6]参见《地方経営梗概》,〔长春〕南満州鉄道株式会社地方部1934年版,第223页。。1931年后日本政府还陆续在东北成立金融合作社、农事合作社、兴农合作社,为稻作推广提供资金支持。

除优良品种改良和推广外,日本还向东北导入大量人力资源以推动稻作开发。1936年8月广田弘毅在内阁决议上将《满洲农业百万户移住计划案》确定为重要国策之一。据资料记载,到1945年日本战败,日本移居东北的移民总数约10万户,30余万人。另外,日本还鼓励朝鲜移民进入东北。从朝鲜移民的增长情况来看,1921—1930年朝鲜移民仅仅从488,656人增长到607,119人。而日本占领东三省后,放开朝鲜移民政策,1931 年到1940 年同样十年时间,朝鲜移民人口从630,982 人增长到了1309,053人,增长了1倍有余。大量从朝鲜和日本而来的移民人口给东北稻作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

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使东北稻作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水稻单产来看,日本在东北培育的代表品种“嘉笠”较东北当地种“京租”增收22%,“国主”较东北当地种“光头儿”增收30%[1]芮琦家:《日本在中国东北水稻品种改良与推广研究(1912—1945)》,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18年。。从水稻耕种面积来看,1931 年东北稻作面积约81,800 公顷,1944 年稻作面积增长到了326,311 公顷,增长了3倍。随着稻作面积的增长,稻米产量也从1931年的158,640吨增长到了1944年的698,217吨,增产达到3.4倍。东北稻作面积和产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从水稻种植地带来看,由于气候寒冷,1931年以前东北北部鲜少有水稻种植,1941年东北的北部10地已经全部覆盖了日本品种,种植品种有北海、田泰、坊主6号等。1943年日本水稻种植的最北端是北纬45度的手盐町,而东北水稻种植的最北端到达了北纬50度的瑷珲县,而且1943年该地的水稻面积已达10,050亩[2]〔日〕中村诚助:《南满洲水稻作之研究》,〔大连〕满洲农事协会1943年编,第7页。。日本在东北的稻作开发,拓宽了东北稻作的纬度地带,东北稻作的最北端甚至超过了日本。

二、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东北稻作产能急速提升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措施,积极对日本遗留下的水稻品种和稻作技术进行了接收。20世纪50年代,日本遗留下的“陆羽132号”“农林1号”“弥荣”“兴国”等品种迅速得到了提纯和更新、就地繁殖与推广,东北的稻作生产逐渐得到了恢复。20世纪60年代,东北各科研机构积极展开自主研发,当时采用品种间杂交和系谱选育等方法,育成了早熟品种“长白”1—5 号,中熟品种“松辽”1—5号,产量比日本留下的品种高10%~20%,同时栽培技术也得到了改善,这一时期东北稻作出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大跃进”时期的水利兴修和水田管理存在冒进问题,导致水利工程质量差,耕种管理粗放,水稻产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水稻种植的进一步推广[3]张岩等:《吉林省水稻品种演变与生产过程分析》,〔合肥〕《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15期。。加上受技术条件限制,水稻生长易受冷害影响,70年代连年的低温冷害导致水稻减产,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许多稻农干脆放弃水稻种植,水田改旱田,种植高粱和玉米。这一时期东北稻作发展几乎停滞[4]参见任林举:《一粒大米中的东北稻作简史》,〔北京〕《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3日。。自日本战败到20世纪70年代的30余年时间里,东北稻作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受到战争的破坏、稻作技术的局限、“大跃进”的生产冒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挫,总体发展较为曲折,没有出现飞跃性的发展。这种情况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1.改革开放后东北稻作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扩张,东南沿海地带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对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政府为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将东北确定为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予以大力开发。东北稻作也因此被放到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位置。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后,政府逐渐放开了对东北大米交易的限制,东北稻米交易额迅速增长,逐渐在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东北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978年12月前,农产品的生产、种植(包括面积和品种)都要在国家严格的计划之下进行,农产品的流通是统一购买、统一销售的。1984年以后,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除了自家食用和卖给国家以外,还可以销售给第三方,这让农民从单纯的生产者变成了农业经营者,农民可以开始根据市场价格决定种植面积和种植品种。1992年开始,政府实施“保量放价,减购放卖”的政策,真正开始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和粮食经营的转换。

在新的经济政策下,东北农民可以以高价销售优质大米从而取得高收益。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收入上升,人们对东北优质大米的需求增加,这让东北三省的优质大米价格超过了一般大米和农作物的价格。许多农民将旱田改为了水田,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农民在收益性的驱动下,向市场上的第三方贩卖粮食的量也迅速增加,并占到了总贩卖量的大部分。这使得粮食生产进一步向东北三省集中,产地和消费地也开始发生变化,从1980年以前的“南粮北调”,逐渐变为“北粮南运”。在这样的趋势下,东北大米贸易为东北当地带来了巨额的收益,成为东北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此外,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大米参与国际大米市场竞争,东北优质大米的出口也成了国家创汇的重要手段之一。

2. 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大力提升东北稻作产能 引进和研发水稻品种为东北稻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0 年到1998 年,东北的水稻高产优良品种从20 个增长到了54 个。1980 年代东北各科研机构从日本引入“下北”“早锦”“藤系138”“秋光”等中晚熟种和晚熟品种,丰富了东北的水稻品种资源。与此同时,东北当地的水稻育种单位也积极开展自主研发,“双丰8号”“长白7号”“吉粳62 号”“吉粳63 号”等优良品种在这一时期被成功研发。进入1990 年代,东北的自主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发了“合江19 号”“合江23 号”“东农415 号”等优良品种[1]参见張越傑:《中国東北3 省における稲作の成長と技術進歩に関する経済分析-単収成長の要因分析を中心に-》,〔大阪〕《農林業問題研究》2002第146号。。这些优良品种成为东北稻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先进栽培技术的引进和普及推动了东北稻作爆发式的增长。东北特别是其中部和北部地区,六、七、八月的气温较高,但进入九月后气温会快速下降,如果水稻在九月前尚未成熟则极易遭遇冷害而无法收获。1940年到1980年初,东北稻作普遍采用直播栽培方式,每年的产量常常受冷害影响而有较大波动。东北当地政府和科研机构为解决这一问题,积极展开国际交流,1982年邀请日本人原正市到东北试验一种来自日本北海道的旱育稀植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技术能够成功让水稻的播种和移植提早15~20天,使水稻的成熟时间大大提前,有效降低水稻遭遇冷害侵袭的概率,而且还能让水稻的耕作地带大幅度向北推进。东北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技术,在农垦区大力进行普及和推广。据统计,1982年开始普及,1990年该技术的普及面积达到了120万公顷,1998年达到了220万公顷,占了东北水稻种植面积的9成[2]参见〔日〕伊藤喜雄:《米産業の競争構造》,〔东京〕農山渔村文化協会1998年版,第190-198页。。旱育稀植技术在东北的大面积迅速普及,推动了东北稻作产量的爆发式增长。

投入巨资兴修水利为先进的稻作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提供了重要基础。1988年开始,中国政府在东北平原施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解决当地的排水和灌溉问题。黑龙江省是东北平原水利兴修的主要区域,国家在黑龙江省的水利开发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致力于改良当地排水设施,防止水灾的发生。据统计,该阶段共投入资金8.48亿元,其中中央政府资金2.93亿元,银行专用融资2.23 亿元,农民集体资金3.32 亿元,共改良了55.3 万公顷的土地。第二个阶段着力于将旱田改水田,改善农业生产构造。这一阶段共投入资金11.3亿元,其中政府资金4.11亿元,专用融资1.67亿元,农民集体资金5.52亿元,这一时期有21万公顷的旱田被改为水田[1]〔日〕加古敏之、張建平、草苅仁:《黒龍江省農墾区における稲作の発展要因》,〔京都〕《中国経済研究》2001 第1卷。。国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整备了大量土地,为水稻品种改良和先进的栽培技术推广提供了基础条件。

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东北稻作获得了巨大的发展。1980 年到1998 年,东北稻作产量从408 万吨上涨到1,703万吨,实现了3.2倍的增长。其中黑龙江省的稻作发展尤为惊人:1983年以前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发展缓慢,全省水稻产量仅90万吨左右。1984年以后当地的稻作产量开始猛增,1996年稻作产量的增长率为35.5%,1997年的增长率为35.3%。到2000年,黑龙江省的水稻产量达到1,042万吨,水稻单产也从1970年的每公顷2~3吨增长到了1990年的7吨[2]参见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各年版。。此外,东北大米的品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01年日本从中国进口了6.6万吨大米,其中大部分为东北三省生产的大米。日本的从业者对这批大米的品质进行分析后公开发表论文指出:“这些从中国进口的东北大米无论是从价格方面还是从质量方面看都挑不出问题,很容易与日本大米混淆,如果关税税率降低的话,东北大米未来将会成为日本3~5类地区(日本难以种植北海道和青森米的地带)的威胁。”[3]福岡県稲作経営者協議会編:《中国黒龍江省のコメ輸出戦略》,〔东京〕家の光協会2001年版,第101-102页。可见东北大米的品质优良,让一向对日本大米充满自信的日本专家都感到了威胁。

三、相悖的稻作开发理念导致截然不同的社会影响

1.日本的稻作开发未助社会发展反致民生凋敝 日本对东北稻作的开发,并没有为东北人民和东北的经济发展带去好处。在实现稻米大规模增产之后,日本在东北殖民期间实行残酷的“粮谷出荷”与“大米配给”政策,将增产的稻米大量供给关东军和日本国内,大大增强了其殖民与侵略的实力。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期,曾通过兴农合作社从生产者手中低价购买大量稻米分配给军队和开拓团。据记载,1941年东北大米总产量为723,725吨,兴农合作社购买量约420,000吨,日本政府从农民手中购买的大米数量占总生产量的55%[4]《満州における米穀経済の発展過程》,〔大连〕满洲農産公社1943年版,第90页。。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关东军每年都要抽调100~120万吨大米用作军粮、120万吨大米作为劳需粮(劳工用粮)[5]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东北经济掠夺》,〔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版,第502页。。残酷的粮食出荷和粮食配给政策导致民需粮食所剩无几,东北人民食不果腹。

“检阅月报”是日本的邮政监察机关为了加强对民众的思想监管,扣查的“扰乱社会治安”信件的合集,其中有大量东北民众亲笔记录的生活和日常情况。从这些史料中可以了解到当时东北民众的生活状况。关于当时粮食的配给情况,“检阅月报”中有这样的描述:“1939年东北市场的粮食已经被控制了,粮食需要通过粮谷买卖商进行买卖,民众分配到的粮食质量非常差,而且配给的数量非常低,只能满足当地需求的三分之一,很多人还以为是运输车出了问题。”当时粮食不足无法从普通市场买到,只能从黑市购买,其价格是相当昂贵的,“高粱米的配给价格为一斤10钱,黑市的价格为1斤250钱,高粱米的黑市价格是市场价格的25倍”[1]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东北局关于城市工人店员工作的指示(1946年10月7日)》,〔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日本在东北的稻种改良和推广是以殖民与掠夺为根本目的的,通过“粮谷出荷”和”大米配给”政策,日本将增产的稻米大量配送给关东军和开拓团,致使日本侵略势力得以增强,加速了东北的殖民地化。带有殖民掠夺意图的技术没有使东北农民获益,大规模的掠夺和剥削更使得东北社会民生凋敝。

2. 新中国对稻作的开发让人民吃得上饭还有余粮 据统计,2010年,东北三省农民的平均收入是6,452元,平均支出是4,343元,全国农民的平均收入为5,919元,平均支出为4,382元。东北农民的平均支出和全国农民的平均支出差不多,平均收入要比全国农民的平均收入高,说明东北农民的经济条件除了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外,还能有相对的富余。日本学者2000年对黑龙江友谊县、密山县、鸡东县和汤原县的120 户农民进行了调查,关于农业经营满意度,对目前收入非常满足的农户占1.3%,大体满足的占到41.2%,认为收入一般的占到17.5%,对收入非常不满意的仅占到2.5%。六成的农户对现在的农业经营情况还算满意,这个满意度是比较高的。关于粮食流通制度,认为现在粮食定购制度有负担的占7.5%,认为没有负担的占88.7%。这说明国家的粮食收购并没有对农户们造成压力。调查结果显示,东北的农民生活有一定的经济保障,稻作生产压力也不大。

改革开放以后,政府鼓励科研机构引进和研发优良水稻品种,聘请日本专家宣传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投入大量资金兴修水利,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水稻品种的自主研发,让东北的稻作面积和稻作产量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农民生产的大米一部分卖给国家,用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一部分自主贩卖,让全国人民得以享用到优质大米;还有一部分销售到海外,帮助国家创汇。大量增产的大米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国家经济的发展,稻农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获得了益处,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和安逸的生活。

结 语

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了稻种改良和推广,并通过大规模开发水田、招募农民开垦,一定程度上开发了东北的稻作产能,并为后来的东北稻作奠定了种质资源基础,提高了中国寒地稻作的技术水平。但是,日本在东北的稻作开发是以殖民侵略为目的的,尽管东北稻作有所发展,但并没有为东北人民和东北的经济发展带去好处,大规模的掠夺和剥削更使得东北社会民生凋敝。而新中国成立之后,技术人员积极利用殖民时期的农业资源,努力学习和引进国外技术,并以解决国民粮食安全问题、提高东北农民收入、发展东北经济为初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使得东北的稻作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还让东北社会和东北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事实证明,运用先进的技术,合理运用人力、财力、物力,虽然短时间内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若发展的初衷是以对一个地方的掠夺和侵略为目的的,那这种发展将因为其局限性而阻力重重,难以为继。长远地可持续地发展离不开一个和平的环境,更离不开一个正义的初衷。

猜你喜欢

稻作东北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一季水稻
稻作村落建设:乡村振兴的新视野
——以宁波市为例
水稻花
大东北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