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80 例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2020-12-25邓建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6期
关键词:带状疱疹抗病毒皮损

邓建沧

(福建省政和县中医院,福建 政和)

0 引言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和疼痛。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蛇串疮,是因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所致,以成簇水疮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行,且疼痛剧烈为特征的一种临床上常见皮肤病。

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消炎、镇痛、保持局部、防止感染、缩短病程等。但临床上西医治疗,往往出现较多的带状疱疹后遗症。笔者收集了近年来收治的150 例病例,其中70 例患者为常规使用西医治疗,另80 例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二者相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较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组的病例更优,故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年来本院收治的150 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观察与研究,并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80 例,男46 例,女34 例;年龄40-60 岁26 例,60-86 岁54 例;病程3-7d60 例,7-15d14 例,15d 以上6 例。对照组70 例,男42 例,女28 例;年龄40-60 岁22 例,60-84 岁48 例;病程3-7d56 例,7-15d12例,15d 以上2 例。两组病例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8—94[1]。

1.2.1 肝经郁热

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治疗组中本型病例占62 例。

1.2.2 脾虚湿蕴

颜色较淡,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治疗组中本型病例占13 例。

1.2.3 气滞血瘀

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治疗组中本型占5 例。

1.3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都常规使用了阿昔洛韦或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及止痛、维养神经等西药,对照组使用阿昔洛韦软膏及干扰素乳膏等外用。治疗组的80 例患者按证型分别使用了龙胆泻肝汤加减、除湿胃苓汤加减、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等中药内服,三黄膏合新癀片研粉外敷,并配合针灸、微波照射治疗等。

1.4 疗效评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8—94[1]。

1.4.1 治愈

皮损全部消退,可遗有淡褐色色素沉着斑。

1.4.2 好转

皮损干燥,结痂,或消退30%以上。

1.4.3 未愈

皮损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1.5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使用SPSS1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进行χ2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P<0.05 表示。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68 例,有效12 例,无效0 例,总有效率100%;治疗时间5-14d。对照组治愈42 例,有效20 例,无效8 例,总效率88.57%;治疗时间10-21d。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时间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由于这种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故发病往往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2-5]。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他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但由于老年人及久病体虚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体劳累、感冒等诱因,则易发此病[6-8]。

带状疱疹中医历代医家称为甑带疮、火带疮、蜘蛛疮、蛇窠疮、蛇串疮等[9-11],又因其常发于腰肋间,故又有缠腰火丹之称。本病记载,最早见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甑带疮者缠腰生,状如甑带,因以为名。”此后,明·王肯堂的《疡医准绳》,明·申斗垣《外科启玄》,明·陈士铎《外科秘录》,清·祁坤《外科大成》等书中都有描述此病。其病因病机皆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甚而致;或因脾失健运,蕴湿化热,湿热搏结,并感毒邪而成;又或邪侵脉络,气滞血瘀所致[12-15]。

临床上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原则是抗病毒、减少疼痛、预防继发感染、缩短病程为主。中医治疗则以辨证施治,分为肝经郁热型,治以清肝泄热;脾虚湿蕴型,治以健脾理湿佐以清热;气滞血瘀型,治以活血理气止痛[16-19]。

本科对照组病例给予单纯西医的标准用药,偶有配以少量中药治疗。而治疗组不仅使用了西药的抗病毒药物,同时采用了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针对不同证型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中药进行内服调理[20-22],并使用了三黄膏及新癀片配合外用,辅以针灸、烫熨、微波等治疗手段,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有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中医在治疗带状疱疹中的优势[23-26]。

猜你喜欢

带状疱疹抗病毒皮损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