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20-12-25河南省兰考第一医院475300刘新冬郑颂浩户俊建王高猛
河南省兰考第一医院(475300)刘新冬 郑颂浩 户俊建 王高猛
踝关节骨折治疗关键在于解剖复位、良好固定,手术内固定为主要治疗手段。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为常见术式,可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但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等不足[1]。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MINI)为微创术式,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2]。本研究选取我院踝关节骨折患者102例,探究MINI对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踝关节骨折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1例。对照组女16例,男35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39.06±7.09)岁;对照组女15例,男36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39.75±7.36)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ORIF治疗。仰卧位,硬膜外麻醉,常规使用止血带。外踝骨折固定,踝关节外侧做切口(纵形,10~15cm左右),逐层切开,使外踝及腓骨干远端显露,保护腓浅、腓肠神经,复位骨折,将解剖形钛板置入。内踝骨折处做切口(弧形,5cm左右),逐层切开,使骨折端显露,骨折复位,固定(空心螺钉或螺钉)。观察组给予MINI治疗。仰卧位,硬膜外麻醉,常规使用止血带。透视下(C型臂X线机)手法复位(受伤机制反方向),使移位骨块复位。旋前型骨折:内翻,足部90°背伸位,两手挤压两踝;旋后型:足部90°背伸位,外翻整复。复位满意后行骨折内固定,顺序为外踝、内踝。外踝:选定螺钉固定部位拧入(由前向后),使骨折块间产生加压作用。内踝:1枚克氏针(1.0mm)维持复位,针尾折弯,选定固定位置,将导针穿入,拧入空心螺钉(不需攻丝),若仍存在旋转倾向,加用1枚空心螺钉。随后行C型臂X线机透视或X线片检查(踝关节正、侧位),以证实复位固定满意,缝合包扎。两组术后均制动4~6周(石膏),保证损伤韧带愈合;术后2~3d行足趾、膝关节主动活动。两组术后均随访6~15个月。
1.3 观察指标 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以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足踝评分系统评分评估,包括疼痛、踝关节功能、步态、踝-后足稳定性、后足活动度等指标,90~100分为优;75~89分为良;50~74分为可;<50分为差,将优、良计入优良率;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踝关节功能 观察组优42例,良6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4.12%(48/51);对照组优40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2.16%(47/51)。两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无显著差异(χ2=0.000,P=1.000)。
2.2 并发症 观察组切口感染(0.00%)、骨折愈合后外踝疼痛发生率(1.96%)均较对照组(11.76%、23.53%)低(P<0.05)。
3 讨论
ORIF为治疗踝关节骨折常用术式,效果确切,但术中骨膜血运、骨折周围软组织进一步遭到破坏,一定程度影响骨折愈合。MINI为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先手法复位,然后以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对骨折对位进行维持,具有闭合整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优势,且切口小(0.5cm左右),有效减少术后伤口感染、皮瓣坏死等发生。MINI操作相对简单,无需剥离骨膜,防止骨折块周围血液供应损伤,利于伤口、骨折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MINI、ORIF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均可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同时,观察组切口感染、骨折愈合后外踝疼痛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MINI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可减少并发症。
综上所述,MINI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可取得等同于ORIF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且可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