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心召唤、主体自新与文化高质量发展

2020-12-25

关键词:匠心工匠精神

管 宁

(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一、背景:历史转型与格局重构

现今,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历史转型期的时代趋势和诉求,被广泛讨论和研究,同时也成为我国新时代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 从总体角度考量,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宏观的战略思路,还要有中微观的策略选择;既要推动体制改革和政策优化,也要关注创新动力与人才提升。 探索高质量发展问题,不仅要靠精品创作、品质提升的具体层面,更要从最基本的问题和深层次的面向进行探讨,同时还必须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背景之中,密切联系新技术发展现状。文化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经济和科技的支撑,文化发展也为经济社会转型提供精神动力和智慧支持。 互联网时代不仅将经济各领域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将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其他产业糅合为一个彼此交融、互补共生的有机整体。

文化自觉作为沉潜于一个民族意识深处的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反省和审视,构成对民族文化的清醒认识和价值觉醒,并在探索中逐渐提升、完善[1]。这种自觉在面临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命运。全球化时代,国家与地区间经济贸易关系日趋密切、相互交织、彼此牵制、互为促进,但竞争亦无处不在。 各国都想方设法抢占发展制高点,竞相在价值链高端与未来行业投入巨资、全面布局,极力维护现有优势,赢得未来发展之先机。 是否具有前瞻性竞争意识和理念,标志着一个民族危机意识的强弱和文化自觉的程度。 德国在掌握了全球制造业中众多行业标准(全球先进机械制造国际标准有2/3由德国制定)并拥有30%的产品属于独家制造、无竞争对手的情况下[2],依然持有深刻的危机意识,最早考虑和谋划在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如何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率先于2013 年提出工业4.0,试图通过利用信息物体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简称CPS),一方面将生产过程中的材料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以实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另一方面将互联网、人工智能引入制造业,实现互联网与制造业更密切的结合,最终达到生产的智能化。 德国工业4.0 的战略核心,就是意欲谋求互联网时代国际产业分工的新变局。 作为头号发达国家的美国,则提出先进制造业伙伴(AMP)计划,从该计划的内容看,与德国工业4.0 有相近的战略考量,即试图通过将产业界、学界和联邦政府部门联系起来共同投资新兴技术,提升美国产品质量水平,继续保持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 美国这项计划的最大特点是突出产、学、政的密切合作,体现了美国一贯以来注重应用与实效的精神;同时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注重借助政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两者相较,美国更多关注的是先进制造业,未像德国那样强调互联网与制造业的结合;就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而言,美国不及德国有更明确的定位。 为摆脱正在丧失全球竞争力的困境,法国也于2013 年公布“工业新法国”,并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迅速调整了重点方向,于2015 年5 月公布“未来工业计划”,将主要发展目标聚焦于工业工具更加现代化,建立互联互通、更具竞争力的法国工业,并重点推动数据经济、智能物体、新资源、智能电网、未来交通、未来医药和数字安全等,以数字技术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法国这项计划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及时调整战略重心,精准把握未来经济发展方向。 日本提出再兴战略,力图从国家层面建立相对完整的研发促进机制,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的发展,将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作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核心,并提出超智能社会5.0 战略,将人工智能作为核心支撑,以适应信息社会之后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

在主要发达国家为应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先后制定“再工业化”战略,试图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背景下,我国于2015 年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同时着眼于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塑的时代契机,力争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 相比较而言,我国除了注重人工智能、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之外,还强调推行绿色制造、基础工业和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形成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发展构想。

这个由新一轮技术革命引发的各国经济宏观发展的战略调整,将深刻改变世界经济发展走向与格局,由此还将构成对全球政治局势的重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大变局之中[3],这个变局就包含着世界经济转型过渡期所带来的各国经济实力变化,由此引发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大变化、国际格局大洗牌和国际秩序大调整。 这些变局也必将深刻影响着文化领域,包括文化生产传播、话语建构和文化软实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保障各自民族文化身份与特征不被他国文化所同化。 东西方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目的都是在积极推动和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优势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各国也对外来文化的强势输入抱有警惕。 法国针对美国的强势文化,提出文化例外法案,以保护本土文化拥有必要的生存空间。 从文化发展自身规律而言,多样化乃是文化的本质特征。 在互联网时代便捷的文化交流中,各民族本土文化应当凸显自身特色,以差异性来体现民族认同,抵御文化的趋同,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多样性本身就是文化生命力所在,“经济越是全球化,也就是说金融或投资的方式、产品制造、物流结构越偏向世界级规模,我们对于文化之个别性与独创性的要求便应该随之提高。 ”[4](P238)

互联网时代要维护民族本土文化尊严,就必须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 中国五千年不间断的文化源流, 成就了独树一帜的东方文化与美学体系。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21 世纪, 随着互联网普及带来的文化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但这并没有造成对中国东方美学特质的根本改变。 当然,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在今天,这种有别于世界各大文明体系的中华文明的特质与差异性,不应当只是从传统中移植过来,不应当只是原始文化基因的简单复制,而是要在继承中融入时代元素,并具有被世界所认可、接受的特质,“旧的东西和新的东西在这里总是不断地结合成某种更富有生气的有效的东西”[5],但这样的结合必须是一种对传统内在精神的继承和对当代需求创造性满足所形成的特质与差异,是对前人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 这是新时代中国应当创造的有别于我们先人的文化,也只有这样的当代中国文化,才有可能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 因此,构建当代中国国际话语体系不仅是新时代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

新一轮世界产业变局中,新技术发展对生产关系、营销方式等的重塑,势必因人际交往方式、社会组织架构的改变而引发文化领域深刻变革:文化创新理念与文化生产方式的更替,不仅受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制约,也深受技术革命的影响;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不仅局限于传播手段的变化,也扩展和依赖于非文化领域的进步;文化社会功能与使命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对众多领域的介入渗透,也呈现于对国家战略与顶层设计的深刻影响。 如何把握这些变化,需要就相关战略性宏观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信息化与文化创新如何深度融合? 文化怎样利用新技术资源? 文化如何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品如何实现向艺术品的转身?如何加快弥补工业设计的短板? 技术与艺术结合怎样获得更大空间?如何走好工业文化普及之路? 总之,中国当代文化创造还需要不断注入创新理念,工业设计与品牌还需要更多文化涵养与智力支撑,而夯实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则是着眼未来、行稳致远的要义所在。

二、匠心召唤:构筑创新基石

在世界产业格局变革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构筑以当代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创新基石、增强创造主体的理念更新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工匠精神自古有之,主要产生于传统手工艺时代并延伸至工业社会以机械制造为主的时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丰富的内涵:专注执着、死磕较真,是一种工匠精神;严苛缜密、探幽发微,是一种工匠精神;追求极致、达臻完美,是一种工匠精神。在此,我们不深究于既有工匠精神的阐发,而聚焦于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或者说在后工业时代需要怎样的工匠精神, 以及它对于今天文化创造的意义。 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回溯传统工匠精神的历史流脉,并试图在延续匠心传统之中探索新的精神内涵。 后工业时代是一个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社会,其工匠精神因“直接连接当下社会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而“精准地表达了这个时代的现实需求及未来方向”[6],由此必然表现出新的内涵与特征。 首先,从创造行为看,不同于手工业时代工匠的重复性、被动性特点,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完备的独立创造的基础条件与可能,后工业时代工匠具有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特征,不再被某个工序环节或标准所束缚,个人创客空间、工作室、自媒体、小众文创品牌等都具有独立创造、 自由发挥的广阔平台与空间。 其次,从生产消费方式看,手工业时代工匠技艺以师徒口传心授方式实现代际传承,工匠精神更多体现为对既定工艺标准的完成精度与完美度,以此达到行业的标杆水平并赢得用户的赞誉;而后工业时代则不仅要求达到产品与服务的精良,更多地还体现为能否依据特定用户的需要进行创造性生产,体现了一种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与对应性、小众化消费的特征。 再次,从主体素养看,与传统手工艺终身致力于某项技艺不同,后工业时代虽然也要求术有专攻、专注执着、深耕细作,但同时更需要拥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科技革命现实、时刻关注并掌握和运用新技术、不断进行自我重塑与提升的能力。 最后,从实现形式看,与传统手工业依靠相对简单的工具、分工形式与社会资源不同,后工业时代更依赖复杂精密的工具、更大范围的社会网络系统,以及更复杂多元的分工协作体系,许多专业化很高的分工也都是被预先纳入一个整体系统之中,为一个终极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很显然,互联网时代的工匠精神已经具有全新的内涵,但这并不等于说传统工匠精神就过时了,新内涵在许多方面依然需要传统工匠精神的滋养,这种精神本身就是人类在创造实践中不断积累与丰富的结果。

进入新时代以来,工匠精神首次在官方文献中出现是2016 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在新时代召唤工匠精神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新技术革命创新驱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精造和中国创造转化的关键所在。 古代中国文化创造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造物财富,其中包括为世人称道的工匠精神。 当代中国赓续传统文脉和精神,在许多领域创造了世界之最,如动车、天眼、港珠澳大桥、5G 技术、航天飞船等。 但从全球视野和现实角度看,当代中国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影响世界的包括造物文化在内的文化创造高原,既没有国际性文化大家、设计大师,也缺乏世界级文化名作、设计名品。 在拥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力支撑下,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影响力和创意设计水平正处于新的越级和超升的前夜。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不是依靠资金、资源能够成就,而是凭借匠心、恒心才能达成;不是模仿、效法能够奏效,而是需要创新、创造才能实现;不但要借助传统文化资源,还要借助科技创新之力。 在众多影响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中,匠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召唤匠心应当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 我们不仅要从民族文化发掘匠心精神,而且要从外来文化汲取匠心元素,还要从生活实践中提炼匠心内涵。

工匠精神不仅关乎造物(设计)文化,精神文化也同样体现出匠心。 通常意义上,匠心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主观姿态,是人们在精神创造与造物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行事方式和内在诉求,体现着源自内心的坚定信念、严苛态度、执着追求和心性情怀,甚至是一种人生标尺与精神信仰。 匠心不只是诉诸于某种职业和谋生的需要与手段,更是心中理想的执念,是超越功利之心、名望之求的淡泊心境,也是拥有无限创造动力的生命原力,即如理查德·桑内特所说的一种“持久的、基本的人性冲动”[7]。 但匠心不是与生俱来的,不仅需要长期培育和修炼,而且需要不断坚守与坚持。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匠心的内涵不尽一致,体现在精神文化创造与造物文化设计中也不尽相同。

从艺,观古今之执念。 中国古代文人留下的绝美诗文、千古名篇,无不是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结果。 将吟诗作赋作为表达内心情感与生命理想的方式,而不是作为附庸风雅、谋取功名的手段,使文人艺术家对自身作品总是精耕细作、千锤百炼,因为那是他们精神理念和人生理想的承载,是内心追求的审美象征。 杜甫在诗歌艺术上所抱持的一丝不苟精神,成就了其不朽诗作,也使他“语不惊人死不休”[8]成为千古名句和艺术执念的最佳表达。 他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恰如金圣叹所点评的“不必于江上有涉,而实从江上悟出也”那样[9],以虚写方式表现江水具有大海之气势,更是不落前人俗套的创造性呈现,足见杜甫构思之精巧和意欲达到艺术最高境界的追求。 但这种执念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仇兆鳌就曾评价杜甫“少年刻意求工,老则诗境渐熟,但随意付与,不须对花鸟而苦吟愁思矣。 ”[10]足见唯有长期养成的精雕细琢的创作心性,才有可能达臻出神入化、妙手成春的艺术境界。无独有偶,卢延让也留下一句表现刻意求工精神的著名诗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11]当代画家吴冠中视艺术为神圣事业,倾注毕生精力而欲达臻艺术之至美境界,这使他在成名后求画者络绎不绝的情况下,却对但凡不满意的画作一概撕毁,这种源自内心自我对品质的严苛要求,恰是将艺术的崇高与完美作为人生最高追求的体现,超越了一般世俗的从艺目的和准则。动画大片《哪吒之魔童降生》的导演杨宇(饺子)以他的传奇经历完美诠释了何为匠心。 他不惜资金、时间甚至人生前途,硬是以“死磕”精神从事创作,只为追求极致的完美。 他凭借热爱和坚守,杜绝浮躁与诱惑,以慢工出细活的淡定,用3 年8 个月打造出16 分钟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却一举震惊整个动画界,一口气拿了30个奖。 然而为了心中更大梦想,成名之后他竟然销声匿迹了6 年。 在国产动画最萧条的时候,他坚守做原创精品,因为他始终秉持作品决定论。 《哪吒》光剧本就磨砺了2 年多,易稿66 次,制作又花了3年多。 他亲自上阵按最高特效标准制作,每一帧特效、每一句配音都要出最棒的效果,几乎逼疯了团队人员,无数次透支经费。 现代平面设计作为一种实用型艺术创造, 也同样能体现出创作者的执念。无印良品的宣传海报并不为人们所熟悉,然而但凡见过的人都会留下深刻印象。 其以地平线将画面分割为上下两部分,以达到设计师让画面成为一种“容器”的视觉传达效果。 为此,设计团队携带最先进的摄影器材,远赴万里之遥的南美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湖和蒙古大草原去实景拍摄,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张设计师认为最理想的照片。 这种近乎不可思议的行为,正是源于要把视觉效果做到极致的执念心态,同时也为实践无印良品所追求的“终极设计”——将无谓的设计彻底减至最低, 是极简的商品群;是经过千锤百炼、完成度极高的设计[12](P91)。

造物,观科技之匠心。 精神文化的创造需要精益求精的执念和完美主义的理想,造物文化的创造则需要精雕细琢、 刻意求工的专业姿态和工匠精神。 二者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体现在造物文化中的匠心有其独特内涵, 尤其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科学精神是造物所需要的一种基本素养。

传统造物领域的工匠精神可以从《庄子·达生》中的一则记载见其真谛,人们惊叹梓庆何以有如此“惊犹鬼神”的绝世技艺,哪知是梓庆凝神聚气、沉浸心绪、放空心灵的结果,他斋戒七日的目的,乃是为了将一切功名夸誉、世俗非议、荣辱得失弃之脑后,不为一切外物所困扰与羁绊,达到心与神游、淡然自若、无欲无念的境地[13]。 梓庆这一行为足见工匠精神之一斑,在今天,强调这种工匠精神则更多是对急功近利商人精神、 功利主义的反拨与对抗。在科学突飞猛进、技术频繁更迭、经济转型加快的背景下,我们更是特别需要强调摒弃浮躁、淡定心气、淡薄功利、遵从内心的匠心情怀。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沉得下心性,不浮泛夸饰,耐得住性子,不急功近利,从容自若,淡然自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一批著名设计师也以他们的专注、执着诠释了今天的匠心精神。 在贝聿铭设计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中,施工团队为了实现他对蜂巢天花板工艺与效果的严苛要求, 历经半年多时间反复试验、调整、打磨,最终呈现出无与伦比的极致美感[14]。 曾任职苹果公司艺术总监的乔纳森·伊夫, 对产品设计品质的要求达到近乎苛刻的程度,为实现乔布斯提出的设计一款世界上最轻薄的笔记本电脑的想法,他竟然可以远涉重洋专程拜访日本一位铸剑大师,仅仅为了期望从中获得灵感启发。 这事实上已经不是完成一项商业产品的设计,也不只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实现和表达一种存在的价值——正是这种现代工业社会的工匠精神成就了苹果。

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之于造物的深刻影响催生着新的工匠形态与内涵,赋予匠心更丰富的精神特质。新技术背景下的工匠精神体现为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造物手段、技艺和生产方式的谙熟,以及对文化与科技融合方式、途径的把握。 当今时代诸多产品设计已全然不同于农耕和工业时代,对工匠精神也有了新的要求,工业设计已迈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阶段,体验设计成为造物的重要内容。 这些带给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更加丰富的内涵,在工匠精神传承方面也带给艺术设计教育新的内容;而传统工艺代际传承制度也将面临新的调整和变革——如何保障当代新工艺、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作为一种全新技艺代代相传并确保日益精进,是我们今天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同时,面对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文化交往互动更加密切的全球化趋势,我们更需要善于汲取他国匠心文化精髓,结合本土工匠文化传统,探索形成适应时代需求和国际认可的中国当代工匠精神,并借助理论提升与话语建构,形成承接悠久传统、体现时代内涵的中国工匠精神与话语体系。

不论是文艺创造还是造物设计,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创造,但创新不是急功近利地搬弄新花样、玩个新噱头,而是要有久久为功的雕琢磨砺、精心构筑。 匠心作为创新基石,还有一层意义,那就是任何好的创意设想,必须有相应精湛的工匠技艺去实现。 高端芯片生产不仅仅是设计问题,还要有高水平工艺的支撑。 因此,挖掘、弘扬传统工匠精神,不断提升现代科技条件下的工匠技艺,在新时代文化创造中丰富匠心内涵,建立系统完善的匠心匠品匠艺传承机制,是实现文化与造物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主体自新:理念、姿态与修为

工匠精神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也是文化创造主体内在品格的重要构成。 匠心修炼应当成为当代文化创造主体的自觉行为,匠心召唤需要纳入新时代文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建设之中。 文化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意味着文化创造主体必须紧随时代发展,不断创新理念、研习新知、自觉修为,始终立足时代潮头、保持前瞻视野、致力开拓创新。

理念创新能力是文化创造主体不可或缺的品格素质之一。 如果说工匠精神解决的是产品品质,那么理念创新是关乎产品的原创性。 高品质需要依靠工匠精神的打造, 但仅有高品质而缺乏原创性, 便只能步他人后尘而难以形成自主文化品牌。原创需要创意灵感,但原创不像灵感那样只是电光石火的一瞬间,而是对灵感的充实丰富、扩展和实践,这个过程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则依赖于坚韧专注的工匠精神的支撑。以工匠精神致力于原创性研发,高质量发展才有实现的基础与可能。 对传统工艺如何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再设计,始终是文化创造主体面临的难题。 设计师张雷基于他的深入实践与思考,提出“还乡”理念,致力于从实践层面追溯在地性传统工艺制造流程,并以此为出发点,形成赓续传统工艺基因的现代设计,实现产品制造基因可追溯与设计现代感的完美融合。 这一方面内在地承接了传统的核心技艺,另一方面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力求在语言、功能、视觉上具有鲜明的现代感,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又颠覆传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再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工匠精神在他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他与团队成员不急于求成,不惜耗费精力和财力,凭借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历时4 年多深入乡村民间,遍访传统手艺师傅,力图破解传统手工技艺密码,以达到“重新解构余杭的传统手工艺,将其与当代设计相融合,制作独特的产品”的原创目的[15]。 他将经由复活的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以竹为原料的原浆纸作为材料,并向所有设计师开放其做法,期待他们携带不同的创意构想来点化这一古老的技艺和材料。

创新对于文化而言,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最重要的体现与标志莫过于独特性。经济全球化能实现更有效的产业分工、更畅通的贸易往来、更快速的规模扩张、更迅捷的资本流动,而这一切都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其结果是形成了世界各地类似和雷同的物质生活场景与日常休闲形态:智能手机、私家汽车、电视、网络新媒体、CBD和CCBD、主题公园等。 文化在此背景下则扮演着区隔和差异化的角色,在相同的经济规则和物质生活行为中表现出内在差异和方式差别,这就是文化独特性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的全球化是一种假象或是少数强势国家试图以自身文化统领世界的一厢情愿。 从文化创新角度看,需要警惕的是,倘若一个民族不注重发展本土文化,就势必陷入被他国强势文化殖民和同化的危险。因此,强调文化的独特性应成为国家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 对文化创造主体来说,立足本土文化进行创新应当成为一种自觉,甚至是一种内在需求。 原研哉清醒认识到:“所谓‘全球化’的文化其实并不存在,‘文化’应该是要与地域共存,也必须与悠久的历史传统共存。 换言之,踩在自己所生所长的土地上,该如何极尽所能地促其开花结果? 乃是文化的本质。”[12](P91)也就是说,独特性是从本土和在地文化中产生的, 当然这种独特性不是原样照搬和模仿,而是要在传递其文化基因的前提下有所创新和发展,并成为今天人们所需要、为世界所接受的东西。 面对本土文化,“只有在不破坏其独特性,并有能力将它搬上世界舞台之时,此文化才能首度在世界中展现价值,并散发耀眼的光芒。 ”原研哉还特别强调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表达和再创造:“所谓‘文化独特性’,也并不是仅仅依靠继承此国家或地区之传统固有符号(icon),便能被保守下来。 我甚至以为,我们必须排除已然被‘符号化’的浅层文化,反以今日的美学意识去更新与取代也是十分重要的。”[12](P91)事实上,基于本土文化基因的再创造、再设计,形成符合当代审美趣味和生活需求的新文化, 才是真正有独特性和生命力的文化。后工业时代,个人与组织的创新有了更多可能与方向,但必须警醒的是,在文化创造领域众多的可能性中不能丢失一个民族的原始基因和优秀传统,中华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审美体系与美学表现方式,应当在传承中延续、在创造中发展,而不是截然加以隔断。 贡布里希在论及西方艺术史时指出,那是一个“无休无止的实验的故事,就是追求前所未见的新颖和独创效果的故事”,也就是说西方艺术格外喜欢求新求变,而“中国的艺术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雅致和微妙,因为公众并不那么急于要求看到出人意表的新奇之作。 ”[16]那么,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该如何创造有着“雅致和微妙”美学特质的当代中国文化,就成为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索的重要问题。

另一种打开“再设计”空间的方式,是以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为母本,在简约、环保、人本理念下的原创设计。 消费社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致使人与自然关系持续紧张甚至恶化。对现代化带来环境与浪费问题的反思,改变了众多设计师们的理念,低碳环保设计、简素质朴风格成为设计界呼应生态绿色潮流的实践取向。 在日本著名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眼里,世界各国造物设计皆可成为他借鉴的对象,但这一切又都被纳入他自己对设计的独特理解。 他所秉承的“无意识设计”理念,是试图“让设计自然而然地融入人们的行为模式中”[17](P8),以达到设计与人的高度契合。 这一理念是源于他人本主义的理解与考量:“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通过身体、感官和行为能力来认识这个世界,”“身体认知所呈现的认知行为,帮助我们完成对世界上很多事情的认知,因为身体认知是无意识思考。”该理念体现在他参与的无印良品的产品设计中,同时又体现出与生态环保意识的内在贯通。 无印良品奉行的“简约、简素,这样就好”的设计理念,正适应了当今消费领域逐渐盛行的注重环保的简约之风。 那么,如何在简约简素中见舒适、见品质,就构成对设计师工匠精神的考验。

谦逊而又自信、好奇并能深究,这是创造主体始终保持探索热情和创新能力应当具备的素质。科技革命正在改变人们的认知结构、刷新已有的知识版图,尤其是突破学科界线的创新成为常态,由此催生和促进了诸如机器学习、智能设计、脑机连接、生物与仿生科技等在生产、生活领域中的运用,文化新业态也在信息技术、3D 打印、人工智能等日趋成熟的高科技支撑下,如春笋萌发般竞相涌现。 研习新知、博采众长、融合创新是今天文化创造主体应有的姿态,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智力保障。

是否拥有科技新知应成为文化创造主体内在修为的重要构成。当科技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不仅遍布于各行业和生产领域,而且通过产品深刻嵌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悄无声息、具体而微地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文艺创作还能对此视而不见吗? 艺术家还能局限于风花雪月、乌篷夜泊的传统意境营造吗?人工智能技术造就的机器人既超越了顶级围棋大师,也挑战了有数千年历史积累的诗歌美学和诗人的创作智慧[18]。 工业化催生了工业美学的发展,并逐渐形成现代设计美学中成熟的话语体系, 打开了一扇人类审美世界的新窗口;而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后工业美学渐成气候,并引领着当代设计的先声。 然而,我们在传统工艺美术领域,保护传承的观念与方式显然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论是在工艺创新还是审美创造以及生产方式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与工业及后工业时代的脱节。 保护传统工艺,不等于固守旧艺而举步不前;利用传统文化,不等于模仿沿袭先在符号而不更新发展。 传统家具装饰时常“以草龙为主题内容,又有灵芝、如意、祥云、蔓叶卷草等作点缀”,形成“统一格式化的经典样式”[19],这些装饰符号如何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家具设计之中,并形成一种属于今天的装饰符号? 中国非遗宝藏的发掘,不仅要有“盼望催生文化更新之冲动 ”[20],还要有深刻体悟本土文化、重塑审美形态的自觉,以及表现自然奥妙、呈现科技之美的追索。 如何萃取传统工艺精华,以现代金属材料设计制造出不亚于传统天然材质的精美雅致、富有温度的家具? 怎样将高科技和功能强大的电子产品打造成具有极简之美的艺术品? 由恩里科·阿斯托里主导设计的意大利品牌Driade, 借由技术的改进,“发布了在工业化商品中不可能实现的具有微妙精细工艺品感觉的设计”[12](P91)。 这表明借助现代设计、工业材料及工艺,极致的美学效果亦可在工业品中实现。 深泽直人与贾斯柏·莫里森用铝制D 型管这种现代材料,设计了一张精致的椅子在米兰家具展上发布,虽然没有引起预期的反响,但著名设计师奥谷隆则认为是表现出人们记忆中的某个东西,因而具有不同寻常的“超常规”感觉,由此成为一款借助金属材质来呈现美感的设计佳品。 扎哈·哈迪德不仅是建筑设计界的“女魔头”,在产品设计上也善于运用现代材料创造出充满想象力和诗意的作品,她为萨瓦尼和莫罗尼设计的“旋涡”吊灯,就以舞动流畅的线条表现出奇异的诗性。 她还受自组织系统和纳米技术的启发,为施瓦洛士奇设计了足以挑战枝形吊灯既有概念的新款式——吊灯不再是悬挂于天花板的物品,而是占据一定空间的物体:由86 根电缆组成的缀满数千只水晶灯的旋涡造型,从地面一直延伸至天花板,颠覆性的悬挂方式辅以浅蓝色光晕,散发着极强的科技感,并以全新的方式营造出轻盈曼妙的氛围[21]。 而凯瑞姆·瑞席更是鲜明地主张要致力于用设计创造诗意的世界,他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将普通的塑料材质运用于产品设计,并赋予其独特的美感,甚至能将扫帚、垃圾桶这样的普通日用品设计成散发着梦幻般诗意的产品[22]。苹果电脑iMac 打破人们习以为常的外观印象,“机身以明亮的白色与半透明的‘邦迪蓝色’聚碳酸酯塑料相结合,带来了区别于其他所有个人电脑的视觉新鲜感。 在这个里程碑式的设计中,伊夫将有机本质主义语言又推进了一步,同时也把功能清晰感提升到一个非凡的高度”, 实现了乔布斯提出的让用户凭着自觉就知道下一步怎么做的设计理想。 从此,日用电子产品开启了一个以苹果公司为新标杆的极简设计时代,而这个过程中极简美学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苹果设计总监乔纳森·伊夫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清而透的设计美学”[23](P510),在一个新的层面上诠释了现代主义设计简约风格。

随着3D 打印技术在精度、速度和材料应用方面的突破和日臻完善,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发展有了新的可能。竹编工艺具有独特材料质感与审美意趣,能突出手工编织的温度及触感,形成特殊的韵味。 但传统竹编产品种类有限、耐用度差、制作效率低、不利批量生产。 年轻竹编设计师结合3D 打印技术进行灯具设计,在主体框架用工业新材料整体打印成型基础上, 运用竹编做出镂空透雕效果,达到光线漏网透射需要,古老竹编被赋予了现代美感,同时能实现定制化的批量生产。 爱马仕子品牌“上下”运用钛合金高科技新材料制作的明式靠背椅的现代版,有效传达出明式家具简洁空灵的韵味,实现了明式家具审美意趣上的延续,不啻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而深泽直人不仅从明式家具“独特的优雅和尊贵”中汲取营养,设计了无印良品系列椅凳橱柜,而且从宋代汝瓷精美绝伦的色彩质感中,寻得与无印良品风格的契合点,在“汲取其精髓后做了重新设计”,并“调整了产品规格,使它适合大规模生产,可以在当今的日常生活中使用。”[17](P232)事实上,包括北欧汉斯·瓦格纳在内的许多西方设计师都深受明式家具影响,设计了畅销欧美市场的现代家具,如瓦格纳设计的不同款的圈椅,成为当代欧美家具的畅销品。

四、路径探寻:从理论之思到实践之途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涉及体制、政策、市场、消费、环境、教育和人才等诸多方面。 文化创造主体是其中基本和关键性因素,在上述部分我们着重从文化特殊性和互联网时代如何弘扬发展工匠精神、提升创作主体内在素质角度探讨当今时代之需。 从实践层面看,新时代要实现匠心召唤与主体自新,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

密切艺术与造物之结合。 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具有重艺轻器的思想,因而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24]之说,虽然此说论及的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但其中也透露着重精神文化而轻造物文化的思想,由此形成文人千古留芳、匠人默默无名的历史现实。 但在造物实践中,中国古代尤其是明代艺术家参与造物活动不乏其列,对提升造物品质、丰富造物文化内涵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明代的榫卯家具与园林,是文人写意精神与工匠水准达到了一个程度后,才能合作出来的东西。 ”[25](P210)古代由画家、书法家参与园林、家具和文房用品设计曾一度成为普遍现象,这直接丰富了中国园林和明式家具的美学内涵,成为迄今仍然具有美学生命力的造物文化。 也因此,使得“器物之中浸透着更为深广的人文情怀”,也使得明式家具拥有“超时空、超民族、超国界的永恒艺术之美”[26]。 从古至今,造物到了高端和极致的程度,必然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甚至哲学意蕴;或者说高水平的造物离不开艺术和美学的支撑。 “文化并非只有在美术与艺术的面向上才能孕育,”“从现在起的世界已经不再是金钱万能的时代,而是结合文化影响力的时代。 ”[4](P20)王澍则甚至认为造物的文化内涵并不逊色于形而上的精神文化:“我们说文化形而上,但实际上它的根基一定是形而下的,形而上的东西无形地浸透在所有形而下里, 这才是更重要也更持久。 ”[27]西方众多奢侈品牌均邀请著名艺术家参与产品设计,为提升产品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可谓不遗余力,既提高了产品品质,又扩展了品牌知名度,成为高尚生活的符号象征和时尚潮流的引领。 因而,现今艺术家与设计师相分离或者缺乏密切合作的状况必须改变,应建立艺术家与设计师更为紧密交流互动的机制,让艺术最新理念和成就深刻地嵌入艺术设计、工业设计领域,打造属于中国的奢侈品牌和工业设计国际品牌。

造就国际设计明星群体。 中国在文化供给方面与物质生产一样,已经实现了从短缺到富足的转变, 大众文化消费层面已不再缺乏文化产品和服务,甚至存在结构性供给过剩的情况[28]。 但高质量、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依然存在短板,即有效供给尚显不足。 在艺术设计领域,尤其是平面设计领域,中国设计师逐渐跻身世界一流行列,但工业设计领域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全球排名前15 位的顶级设计师均来自欧美和日本,尚未有中国设计师入列。 对此,我们要特别注重造就一批国际文化大师,并借助他们的高端设计形成文化的“涓滴效应”①。 是否拥有一个国际著名设计师群体,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设计水平和地位,而且意味着大众化文化产品能否得到整体提升, 更关系到一个国家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国际设计明星通常致力于精英主义的、小众化产品的设计,具有原创性、前卫性强的特征,正是这种引领性和风向标性质的设计实践,才能成就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并引领和拉动大众化、批量性产品的全面升级。 这种文化的“涓滴效应”恰是我们长期忽略的,也是现代艺术、前卫设计在中国缺乏受众,更不被投资者看重, 导致生长土壤贫瘠的根本原因。国际设计明星群体存在的另一个意义,是有助于拓展文化创造新领域新空间,引领和激发一批文化创造主体、文化企业去开辟和创造更多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以最大限度实现“供给创造需求”的法则[29]。

营造浓厚艺术环境氛围。德国制造今天已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这是由其国家自上而下的重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国民艺术素养所决定的。国际设计明星群体的造就离不开浓厚的艺术环境与氛围,而这方面我们显然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不仅社会生活领域文化氛围不浓,就是高校也存在“整个美术学院系统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完全建立起建筑是一种艺术活动的意识”的状况[25](P131)。乔纳森·伊夫曾回忆在纽卡斯尔理工学院求学时的景象:“我在艺术与设计学院觉得很有兴趣的事情之一,就是你能与平面设计师、时尚设计师和纯艺术专业的学生亲密接触。这确实是我读书期间的一个特点。而我认为,如此稠密的创意多样性,也是伦敦拥有那么多的能量与活力的特殊之处所在。 ”[30]设计师是否具有国际化视野,在今天往往决定着其艺术造诣与设计功力,并直接决定着他能否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与风格。 “由大型国际企业制造的设计品在这一时期开始努力加强建立一种全球化的物质文化;传统的、国家性的特征都消失了,重要的设计师越来越国际化,”英国设计师迈克尔·扬行走穿梭于各国之间,“为全世界的企业工作”[23](P504)。 浓厚艺术氛围不仅能提升设计素养,更有助于拓展视野, 因为人们从事设计实践,“还是要有一定的视野, 如果没有的话, 是学不到新东西的。 ”[31]

推动民间艺术设计启蒙。中国完整、系统、自足的传统审美体系,很大程度规约了今天国人的审美习惯、标准和眼界,形成对于古典美学的痴迷陶醉,而多数人对当代形态的美学缺乏热情与判断。 “因为中国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所以还是保留手工艺时代或者农业时代的这种审美习惯”[25](P207),因而,无论从文化创造还是消费主体角度,审美现代化、设计现代性都是需要不断塑造和建构的。 现代设计美学体系的确立,非常需要一个全社会的艺术设计启蒙过程。 德国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设计的巴萨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之所以被称为20 世纪伟大的标志性建筑, 就是以现代主义风格与手法,“将钢铁、玻璃等现代主义工业材料与传统的昂贵的大理石、玛瑙石、石灰华和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平板式的屋顶由不锈钢管支撑,产生悬浮的感觉,使它“开放式的房屋更像一个现代主义的空间符号。”[23](P302)这个建筑及其内部陈设不仅充分体现了密斯“少即是多”的著名观点,而且证明了“只要布置安排得当, 工业材料和现代主义的搭配也一样可以直击人们的内心。 ”[23](P303)也就是说,他以现代工业材料为主进行设计,并创造出不同于传统古典建筑的现代美学语言,由此所产生的广泛影响, 使得现代主义和建筑获得了一个新的美学高度。而这样一种现代主义设计语言(风格)尽管在许多中国年轻设计师那里被广泛运用,但大多数还停留于模仿、沿袭阶段,尚未形成具有当代中国自身风格的现代主义设计语言。 同是现代主义,不同国家、地区各有其自身特色,北欧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美国现代主义、日本现代设计、法国现代设计、意大利现代设计等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为丰富现代主义美学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德国虽是欧洲历史悠久的大国,但其工业文化十分发达,全国6250个博物馆中竟然有800 多个与工业相关[2]。 中国工业文化历史短暂、积累不深,“中国现代设计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工业设计,而工业设计又恰恰是现代设计的关键”[32],足见现代艺术设计启蒙任重道远。但一些学者已充分意识到工业设计遗产的重要性,并探讨“工业设计遗产的多维互动”,以“塑造中国工业设计文化遗产的新型社会体验”[33]。 而民众的消费修养也需要提升,“很多中国人在享受高品质生活方面的经验是不足的”[25](P18)。 因此,在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文化供给侧和消费侧的同步提升都是不可或缺的。

注:

①“涓滴效应”原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或认为政府财政津贴可经过大企业再陆续流入小企业和消费者之手,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我们这里指的是通过精英主义的设计,如主流时尚界的高级定制影响和促进大批量的文化产品生产。参见(英)夏洛特·菲尔,彼得·菲尔.设计的故事[M].王小茉,王珍时译.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520.

猜你喜欢

匠心工匠精神
三十载坚守匠心传承“非遗”名菜
姚建萍:始于初心,臻于匠心,成于决心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老艺人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