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策略

2020-12-25邱海云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科室应急人力资源

张 莺 邱海云 肖 植 梁 辉 李 磊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例,并迅速在全国范围传播。为有效抗击疫情,完成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工作,作为开设发热门诊和定点收治医院,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在承担常规医疗工作的同时,一方面要组织人员承担院内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要组织人员支援武汉抗击疫情工作,这对医院在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现结合本医院工作实践和应对策略,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人力资源调配和管理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思考和建议,为疫情救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 人力资源调配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应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面临新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速度,病毒的传播渠道和人群易感性,对救治的医护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远超医院日常人力资源应急管理能力。医院常规储备的应急专业人员远不能满足需求,需调拨其他部门和科室,尤其是护理人员[1],同时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需求评估困难,团队经常是临时组建,难以保证人员组成的专业性、层次性等要求。

1.2 人力资源调配培训任务重 医院正常期间日均门诊量约1.4万人次。在疫情初期,医院开设发热门诊,并作为安徽省定点收治医院,随着疫情扩散,需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增援武汉,人员需求陡增,与新冠肺炎诊疗密切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的技术力量有限,在保证正常诊疗秩序的同时,难以支撑不断扩大的抗疫战线。因而涉及到其他专科医护人员的抽调、培训、排班和管理等工作。医务人员均需接受相关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和考核。

1.3 部门磨合缺乏时间 疫情初期,各部门、科室对于疫情的掌握和反馈存在出入,从而导致在人员准确配置和管理上有一定影响,医院里的专业技术人员常规分属于各科室和部门,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在人力资源调配上需要多部门、多科室的协同配合,而目前医院现有的组织架构对于人员的快速抽调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

1.4 工作部署转换紧迫 医院从常态突然转变为疫情战时状态,医务人员对于新发传染病的防护意识、思想观念和手段措施均需要强化管理[2],同时还需要结合疫情的发展以及医院日常诊疗工作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抽调和储备应急人员,在调整期间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工作部署中需要时间来调整和适应。

2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措施

2.1 成立专项小组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安徽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要求,医院第一时间成立新冠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医院新冠肺炎诊疗和防控工作方案,统一领导,做好防控救治协调工作。医院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专家组和医疗救治专家组,分管领导牵头,呼吸与危重症科、感染病科、重症医学科、急救医学、影像医学、临床检验、医院感染等相关学科、部门的近40位专家组成院内MDT(多学科会诊)专家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及疫情防控组、诊疗救治组、社会捐赠组、物资保障组、选派援鄂医疗组、宣传教育组、督查督办组、专家咨询组、教学防控组、后勤保障组等10个专项工作组,组长由分管院长担任。

2.2 提前谋划,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一方面在摸清呼吸与危重症科、感染病科、重症医学科等重点科室人员情况的基础上,及时研判疫情,先后抽调184名医护人员负责发热门诊和定点救治医院(感染病院区)的诊疗工作。另一方面,医院提前谋划,委派院人事处组建援鄂医疗队,先后多个科室医护人员主动请战,递交请战书,共产党员、青年专业骨干成为请战主力。针对医疗队的组成,一是选择合适专业人员,从专业、年龄、技术水平等方面考虑,同时储备同等人员配置的后备医疗队;二是院感、医务、护理等业务管理科室对队员进行防护和专业知识等培训。三是医工处及时筹备援鄂医疗队的防护物资,保证队员安全。医院共计派出161名医务人员支持武汉抗疫工作,圆满完成了抗疫任务,做到无一人感染。

2.3 发挥党组织作用 根据院党委统一部署,以分党委、党总支为片区,成立协同推进小组,负责临时抽调人员的宣传和发动,协同推进防控措施督导和检查,及时反馈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持续改进疫情防控工作。援鄂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支部,负责组织党员开展政治学习,教育、管理、监督党员,与当地医疗机构配合协调,及时向卫健委和医院报告情况,充分发挥好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援鄂医疗队员中共有中共党员69人,17人火线入党,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

2.4 抓实培训宣教,分类分步全覆盖 加强人员培训,做到疫情防控知识全员知晓。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的要求,根据全院工作人员的岗位和工作实际,将全院培训工作分为重点岗位医务人员培训和全院全体员工培训,分批实施,提高防控和诊疗能力。对因疫情原因,不能集中学习的人员,医院利用钉钉平台,发布学习内容,包括国家发布的诊疗方案(第一版到第七版)、发热门诊相关制度、感染防控规范等,后台及时将学习内容推送给每个职工,并开展阶段测试。

2.5 加强医务人员激励关怀 一是第一时间落实一线抗疫人员相关补贴,二是第一时间保障抗疫人员一日三餐饮食,三是第一时间将爱心企业捐赠物品发放至医务人员手中,四是第一时间维护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成立院内心理疏导小组,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心理援助等倾诉渠道,减轻医务人员心理压力[3]。特别是对于援鄂人员,随时与他们保持对接与联系,及时关注队员们的生活与防护需求,每周快递一次所需物品,并了解他们的如父母赡养、小孩看护等家庭困难,提供后勤支持,消除医务人员后顾之忧。

2.6 加强日常管控,及时完善整改 对在职职工开展每日报送新冠肺炎疫情“零报告”工作,内容包括本科室、部门所有在职人员有无发热情况,返程人员的流调情况。对博士生、进修生、实习生等集体宿舍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对一般员工明确家庭、单位“两点一线”纪律要求,减少非必需外出活动。严控会议、检查等聚集性活动。同时医院成立督查组每周督查一次,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立即整改,对暂不具备条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的,限时整改,并及时总结经验做法,适时开展典型宣传,引导学习借鉴。

3 思考和建议

3.1 构建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预案 医院需构建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4],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在疫情发生时,医院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分组开展医疗救治、人力资源调配、后勤物资保障、宣教、督查、总体协调等各项工作。同时医院与科研机构联合攻关,发挥科研优势,总结救治中的临床治疗和管理经验,逐步完善工作预案以指导今后工作。

3.2 动态调整人力资源配置 现阶段医院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大多是根据事前制定的静态应急预案或者主观判断来调配人力资源,极易造成人力资源匮乏或浪费,对此需要通过各种科学手段,如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应对突发事件仿真模型[5]、基于智能系统仿真构建应急流程[6]等量化分析方法,通过定量描述医院应急流程环节,帮助医院快速、动态地进行人力资源调整和配置,克服一般应急资源配置的静态性。

3.3 组建应急队伍,加强团队建设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成立应急救治组,由职能部门牵头,相关科室为主,其他部门和科室配合的应急队伍,并明确小组成员工作职责和流程,为突发传染病疫情、成批伤员救治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医院设置专门技能培训中心,可以使应急人力资源得到内容多样的专业应急培训服务[6]。

3.4 制定科学考核指标,重视对一线职工的待遇和人文关怀 目前医院对医师的考核是按照“德、能、勤、绩”进行的,但在防治重大传染病状态下,明显不适合。对应急状态的人力资源的考核,应选取技术水平、工作质量、医德医风和协作精神4个指标开展。考核周期则要根据突发卫生事件的持续期来确定,对于持续时间很长的,可以设置阶段考核,结束后开展总评。建立特殊津贴和补贴制度,独立于医院现有的薪酬体系,并在职称评审、晋升和编制聘用方面有所倾斜,落实到位。同时加强对一线抗疫职工的人文关怀、安全防护、心理疏导[7]。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医院通过完善管理机制、提前谋划人力资源调配、发挥党组织作用、严格岗前培训、加强医务人员激励关怀等措施,科学合理开展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提升了人员工作效率。据不完全统计,春节至今(3月20日),医院有近三千名医务工作者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对新冠肺炎防治工作顺利开展起到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科室应急人力资源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爱紧张的猫大夫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