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多参数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分析
2020-12-25贾芳赵欣
贾芳,赵欣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 影像科,内蒙古 包头)
0 引言
乳腺癌是女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它无时无刻不在威胁全球女性的身体健康[1]。根据相关国际组织调查统计,全球每年女性新发乳腺癌高达一百三十多万,每年乳腺癌病死率高达33.3%,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为23.1%,而死亡率更是所有恶性肿瘤的13.9%[2]。现在我国已经将乳腺癌纳入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名单之中[3]。临床上,常将影像学检查作为诊断乳腺癌的主要诊断方式,在手术后疗效的评估以及乳腺癌的诊断等方面上,都广泛使用MRI检查方法[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7年4月至2020年2月30名临床触诊发现乳腺肿块或结节的患者,其病灶共有34个,年龄27~54岁,平均(43.8±9.7)岁。患者都具有完整病例病史资料,并且在MRI检查之前没有进行过任何临床相关的治疗。30例患者中有16例经手术病理确证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对其进行DWI扫描,以测定病灶的MR表观扩散系数值。
1.2 方法
Philips Achieva 3.0T双梯度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为本次研究用仪器,以双侧乳腺专用SENSE7通道矩阵线圈作为扫描线圈,两支顺磁性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72)为对比剂,15 mL/支,Philips Extended MR Workspace EWS工作站用作后处理工作[5]。
扩散加权成像TE为40 ms,TR为2500 ms,b=800 s/mm2。扫描序列和参数横断位TIWI:TR 400 ms,TE 10ms。动态增强扫描 TE 2.4 ms,TR 4.8 ms,TI 90 ms,重复扫描 6 次,每次的扫描时间为80 s。于肘正中使用对比剂Gd-DTPA,行静脉注射,流速2.5 mL/s,计量0.2 mmol/kg,然后再议1.5 mL/s的流速注射20 mL生理盐水来冲洗导管,完成此动作之后,开始无间断的5次扫描,扫描时间总共505 s。
1.3 资料分析与图像后处理
MRI图像由影像主治医师进行独立阅片分析。病理科医师对病理学资料讨论分析以及记录。边缘毛刺、模糊或者不规则的常规通常被MRI平扫图像分析作为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标准,而边缘光滑、分叶状以及类圆形则作为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标准[6]。
选择清晰图像进行分析与处理,感兴趣区(ROI)于病灶最大层面画出,最好避开坏死和明显出血区且将整个肿瘤包括的圆,生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将生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为流入型,平台型以及流出型[7]。流入型多为乳腺良性病变,平台型为乳腺可疑恶性,流出型多为乳腺恶性病变。本研究为了提升敏感度,将流入型作为良性诊断标准,平台型和流出型皆作为恶性的诊断标准。
ROI在MR表观扩散系数图上选出病灶最大层面画出,所选择的区域避开坏死和液化区[8]。ROI面积定为0.2 cm2,测量3~5次取得平均MR表观扩散系数值,采用t检验以及正态性检验两种方式进行检验。MR表观扩散系数值使用ROC进行分析,获得曲线下面积,乳腺病变的MR表观扩散系数值诊断阈值由最大约登指数来确定,定义诊断阈值大于MR表观扩散系数值即为恶性病变诊断标准,诊断阈值等于或小于MR表观扩散系数值即为良性病变诊断标准[9]。
Fischer评分法作为联合诊断标准的参考[10]。将病灶的形态学特征良性表现以0分表示,而1分则为恶性表现。TIC曲线流入型作0分,平台型为1分,流出型定义为2分。将诊断阈值≤MR表观扩散系数值定义为0分,诊断阈值>MR表观扩散系数值定义为1分。联合诊断将这三项评分相加后累积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作为恶性诊断标准。最终诊断结果以病例检查为准,比较此四项的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所采集到的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30例30个病灶均经术后病理或穿刺验证,恶性病灶有18个,其中包含12个浸润性导管癌,3个导管原位癌,3个导管内癌。12个良性病灶,包含6个腺病,1个乳腺炎症,5个纤维瘤。
2.2 MR形态学诊断效能
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形态学表现使用卡方检验比较,得到χ2=37.219,P=0.001。其诊断准确性为86.2%、特异性为71.2%、敏感性为97.8%。
2.3 DCE-TIC诊断效能
本组乳腺良恶性病变的TIC曲线类型差异,χ2=33.496,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其诊断准确性为83.2%、特异性为72.1%、敏感性为94.8%。
2.4 DWI-ADC值诊断效能
本组18例恶性病例组的MR表观扩散系数均值为(0.806±0.198)×10-3mm2/s,12例良性的 MR 表观扩散系数均值为(1.317±0.329)×10-3mm2/s,恶性组与良性组之间的MR表观扩散系数值有差异,t=7.788,P=0.001。DWI-ADC值诊断准确性为88.5%、特异性为90.2%、敏感性为86.1%。
2.5 联合应用诊断效能
以MR形态学、DWI-ADC值联合DCE-TIC作为诊断指标,其诊断准确性为92.8%、特异性为90.4%、敏感性为97.7%。
3 讨论
生物行为在癌细胞上会逐渐产生变化,并逐渐无限制的随意发展生长,从而形成恶性增生,医治乳腺癌的疗效主要取决于病期,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其中的关键。
DWI-ADC值的诊断敏感性是86.1%,DCE-TIC的诊断敏感性是94.8%,MR的形态学诊断敏感性是97.8%,以及联合应用的诊断敏感性是97.7%。四者的特异性分别是90.2%、72.1%、71.2%以及90.4%。最后四者的准确性分别为88.5%、83.2%、86.2%以及92.8%。
TIC与MR成像分别单独进行诊断时,两者的特异性低,而在联合应用时,反面的诊断效果最好。MR表观扩散系数值在鉴定乳腺病变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都较高,不过在图像分辨率呈现效果较差,需要同其他参数成像配合使用。诊断效果以及诊断价值最好的是联合应用,可以通过MR表观扩散系数值来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肿瘤分化程度,在乳腺癌病理分级判定上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次研究存在的问题是所选取的样本较少,且在选择方面存在偏倚。未将部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进行免疫组化标记,所以此次研究没有将生物学预后因素纳入其中。
综上所述,MR多参数成像联合应用在乳腺癌的诊断中,有较高诊断价值。IDC的肿瘤分化程度可以由MR表观扩散系数值来预测,在对乳腺癌的病理进行分级时,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