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痔疮的研究进展
2020-12-25李建康梁晓辉农评皓李斯铠孙平良通讯作者
李建康,梁晓辉,农评皓,李斯铠,孙平良,2(通讯作者)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 广西 南宁)
0 引言
痔疮,是常见发病率高的人群疾病。女性在妊娠期、分娩期,由于腹压增高以及子宫体增大,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孕妇痔疮的发病率更高[1]。临床上痔疮的选择主要以手术和保守为主。中医在保守疗法上较为常见。痔疮有关的症状由排便期或便前出血,肿疼不适以及肛周瘙痒等组成[2]。面对严重影响生活的并发症,中医在预防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方面效果独特,传统中医疗法让医务人员多了一种选择[3]。由于工作生活压力、运动、饮食结构等调整,致使痔疮的患病者很普及[4]。因此,痔疮的中医治法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1 传统中医对痔的理解
祖国医学对痔病很深的研究。痔的命名最早被发现于《山海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记载“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理解为过度长时间的饱食,导致食物充满堆积胃肠内。久致肠胃筋脉松弛的变化。瘀久则内生燥热,下输大肠,致血运不畅[5]。《奇效良方·肠痔漏门》中载有“因人之不避风毒,恣饮醇酒炙爆之物,纵欲,脏腑郁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阴阳不和,热毒下注,血渗大肠”[6]。后世医家不断地发展、总结,完善其发病的规律。好发于人体的痔疮证型可总结为的是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脾虚气陷、风伤肠络[7]。
2 中医药对痔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痔的发生与全身气血、脏腑、生活行为(如便秘等)的变化相关,通过药物、针灸、物理等疗法疏通气血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痔疮外治用法,包括熏洗、结扎法、热熨等[8]。内治常见以中药汤剂为主,在辨证的基础上,通过去风凉血、清热利湿止血、活血消肿、升提补气固脱来用药。痔疮的治疗上可采用内服、外用以及相结合等不同的方法。
2.1 中医内治(辨证)
中医历来重视辨证施治,考虑人与自然、社会相结合。
风伤肠络临床症见:便后出血,色鲜红或深红。以去风凉血为法,王兴宝等[9]痔血合剂(院内制剂)治疗36例风伤肠络证患者,其余36例予以地奥司明片处理,各组痔核黏膜状态、疼痛、痔核大小、便血、的评分均治疗后明显低于处理前且治疗后处理组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处理组总体有效为(34例)大于对比组的(26例),治疗后脱垂方面2组无显著性差异。
湿热下注型多表现为肛门局部肿胀疼痛、大便黏滞、里急后重感,舌暗淡,齿痕舌,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止血。张全辉[10]等观察喻文球治疗30例老年嵌顿痔湿热下注型的效果,治疗组予经验方(生槐花30g,虎杖15g,白花蛇舌草20g,柴胡10g,苍术10g,地榆15g,赤芍10g,厚朴10g等),30例对照组以地奥司明片为基本治疗,观察组总体显著好于对照组。
脾虚气陷型治法为补气固脱举陷。肛门下坠多由脾气不升,不能托举脏器所致,此法适用于病程较长或痔疮伴有失血所致气血虚者以及便后痔脱出肛门外者。曾慧明[11]对产后脾虚气陷证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橘皮15g、五倍子15g、白术20g、黄芪30g、党参20g、乌梅20g、当归15g、升麻15g、仙鹤草15g、柴胡15g、、甘草10g、大枣3枚、山药15g),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的排便乏力、肛门坠胀感、痔核大小方面有显著差异,干预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进行跟踪随访,干预组31例中痊愈+好转例数为27例,复发率为3.7%;对照组32例中有效例数为23例,复发率为30.43%。
气滞血瘀型当以调气活血为治则。现代医学认为,痔疮的发病是久坐、痔丛静脉扩张、血管增生等原因,这中医气血理念相符合,瘀血所造成的。选用行气化瘀药,促使气血的循环从而使淤血得以消散。易满[12]等痔术后服用复元活血汤预防并发症,对照组采用(凝血酶针)治疗,术后7天统计以肛周水肿、便血、疼痛等指标,治疗组复发(总共发生6例)明显小于对照组(14例)。
2.2 中医的外治法
外治在治疗痔疮疾病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临床上经常选择熏洗法、外敷法、塞肛法、坐浴法、艾灸等不同的方法,方法虽异,但作用机制是一样的,中药外治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肛门皮肤和直肠黏膜等,促使局部病变血运流通加速,以达到化瘀止痛、消肿、促进伤口的愈合疗效。
2.2.1 熏洗法
中药熏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一般是药物和水浸泡后煮沸,患处熏洗的方法,效果显著。赵晓哲[13]等研究复方黄柏液对血栓外痔的临床表现,观察组在对照(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处理上将复方黄柏液20mL加入温毛巾上热敷,连续1个疗程观察。治疗7d后的VAS数值最低(P<0.05),以及6个月后,对照组的复发率20.0%远高于观察组复发率5.0%(χ2=11.745,P<0.05)。向麒积[14]血栓性外痔服用自拟活血化瘀方32例治疗。观察组患者(为1:5000的高锰酸钾)熏洗,治疗组(煅没药10g、黄柏10g、苦参10g、冰片10g、当归尾20g、延胡索10g、煅乳香10g、芒硝10g、血竭20g等。)治疗组无效2例(有效93.7%)明显少于观察组无效6例(81.2%)。熏洗能促进血液循环以及伤口的恢复、减轻血肿和水肿的症状,增加药物在体表毛孔的吸收,提高新陈代谢,具有消炎、缓痛的作用。
2.2.2 塞肛法
塞肛法是将栓剂塞进丰富血供的肛门内组织,通过肛门丰富的血液循环吸收药效,栓剂在肛肠疾病的很常见,有止血、消炎的功用。杨军义[15]等冰硼痔疮栓治疗80名痔疮疼痛出血的研究。对照组塞用麝香痔疮栓,冰硼痔疮栓对于疼痛24小时(P=0.042)、出血48小时(P=0.040)后起效更早,效果更好。
2.2.3 坐浴法
把中药放在水中煮沸,有效成分溶于水中,借助适宜水温打开毛孔作用于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中,加快伤口局部血液循环,达到痔疮静脉通畅[16],一般坐浴时间为15~20分钟。何晓微[17]等探讨壮药洗痔方熏洗坐浴治疗Ⅱ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4天(t=-3.053,P=0.003<0.05)、第6天(t=-2.738,P=0.008<0.05),洗痔方为总有效率为65.0%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处理组(总有效率为40.0%)。
2.2.4 灸法
灸借助于艾绒或针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的适度的刺激,或艾柱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温热作用,起到了温经活血,疏通经络,起到去除疾患的作用。纪翔[18]等电针加当归芍药散治疗肛门直肠痛30例,对照组(承山、长强、腰俞、上巨虚、太冲穴、大肠俞),实验组再加上当归芍药散口服,2个疗程。实验组VAS评分表、最大缩榨压、有效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郜娟梅[19]客观地评价雷火灸对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感,观察组36位患者采用雷火灸(艾绒、乳香、元胡、大黄等)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鲜明差异。
2.2.5 多种结合
当前中医外治法一般被中医院所接受,尤其是中医内服,多种疗法的共同作用下利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药性副作用低等巨大优势。李斌[20]等药针同用治疗炎性外痔的疗效,分为针药组、针刺组、外敷组,针药组在三组中能改善患者症状最为明显,最早缓解,且(χ2=8.524,P=0.014)针药组总体有效率82.6%大于针刺组(82.6%)和外敷(86.4%)。洪中华[21]等31例湿热下注型运用挑治痔点联合乙字汤治疗便血,痔点一般选择为第七颈椎C7到第五腰椎棘突范围内选取。治疗后第3、6天,2组痔核大小较治明显疗前减少,处理组显著小于对照组。
3 总结展望
关于痔疮,妇女认为是一个令人尴尬和比较敏感的问题,分娩后很大比例的妇女患有痔疮症状,其中许多她们容易被忽略这个问题[22]。在痔疮治疗中,体现具有中医“同病异治”的思维。中医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如痛苦小、出血少、复发率低等,既可单独运用,也可联合运用起到协同作用,但应用过程中有许多受限。痔疮的西医手术治法不断更新,结合或协同中医药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起到1+1>2的效果,尤其是在孕妇期间和术后降低复发方面。因此,在预防、运用药物和联合用法方面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现代疗法赋予中医新内涵,也是中医外科与时俱进的发展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