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2020-12-25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中学张长宏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7期
关键词:公式题目教学模式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中学 张长宏

从国际上来看,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并不是新出现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最早出现在18 世纪的英国,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受到传统思想的禁锢,所以这种学习模式在我国出现得较晚。但是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社会进步脚步的加快,这种教学模式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国家教育部门更是加大力度推进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模式的使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一、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就是合作,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更高,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的一种学习模式。基于小组合作学习重点强调学习形式的合作化,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多进行集体交流。这种学习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模式转变也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潜能,重点要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养成正确的思维模式,进而更加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数学学科本身逻辑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通过小组学习来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思想,教师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梳理出较为完整的解题思路。以初中常见的相遇问题为例,我们都知道相遇问题的基本公式是: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但是教师不能一股脑将这些抛给学生,而是先给5 分钟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最后教师统一讲解,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消化知识。

二、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1.设计学习情境

要想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要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让学生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无压力地进行学习,这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也意义重大。以初中数学课本利润问题应用题为例:商品的进价是每件30 元,某一时期如果以每件A元出售,就可以卖出100A件,问应该怎样定价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这道题很简单,就是利用二次函数解利润方面的应用题,但是教师如果这样介绍题目,就很难使学生快速进入数学思维模式,因为直接提问显得较为突兀,而教师如果在题目里加入主语,就会使得题目生动起来,也能够提高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的兴趣。比如可以说“小明正在卖服装,每件进价30 元,春节期间他以A元售出,卖了100A件,问他应该怎么定价才最挣钱?”这样学生就会融入具体情境之中,在小组交流时也更加方便。如果可以,教师还可以以班内同学作为主人公,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氛围,对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也起到帮助作用。

2.重视理念传授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应该直接将复杂的公式抛给学生,而是要对公式进行细心讲解,学生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运用,对以后解题也有帮助,如果一味地死记硬背,很容易会记错,也难以灵活运用。以完全平方公式为例,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用带有数值的公式进行引导,比如:(11+8)2=112+2×11×8+82,多举出几个例子,一步一步地引导,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举例子,既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最后一定不难得出“(a+b)2=a2+2ab+b2”。

3.形成组内竞争

所谓组内竞争,并不是学习成绩上的竞争,而是学习思维上的竞争。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虽然很多题目都有自己的套用公式,但是解答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有的题目可能有多种解法,以如下题目为例:

已知两个连续奇数积是323,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法一:设小的奇数是A,另一个就是A+2,则A(A+2)=323,所以两个数分别是17,19。

法二:设大的奇数是B,另一个就是B-2,则B(B-2)=323,得到两个数17,19。

其实这道题并非只有这两种解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不但要鼓励小组内的集体探究,更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每个小组经常发言的人思维较活跃,而不发言的人长时间会形成习惯,甚至逐渐不思考,这无论是对学生个人还是对教师教学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加快教师的教学进度,更快地实现教学目标,所以这种学习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当前,我国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整体上还不够完善,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实际,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根据学科情况采取不同手段,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教育发展培养更优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公式题目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追根求源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