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万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对策

2020-12-25范良辉施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1期
关键词:防护用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范良辉,施梅

(成都市成华区万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四川 成都)

0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2019 年12 月出现在湖北武汉地区的一种新型传染病。随着疫情的蔓延,四川省于2020年01 月21 日出现了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1]。2003 年非典出现后,公共卫生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防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面对这种传播力较强的新型病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染防控策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面临着巨大挑战,暴露出许多亟需解决的难点。结合近期疫情防控实践经验,本文就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万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疫情防控方面采取的策略和遭遇的难点进行分析、探讨。

1 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

1.1 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2]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 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1.2 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潜伏期为1-14 天,多为3-7 天;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2]。老年人和患有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员感染病毒的风险可能增加[3]。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对策

2.1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根据新冠病毒特点和实际工作,中心科学分组,明确职责,集中资源开展疫情调查、病例筛查和密切接触者管理,使疫情防控工作得以规范、有序地开展。具体分组及职责:(1)防控领导组: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相关部门文件精神和指示,统筹安排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和调整应急预案,研究其它疫情相关的重要事项;(2)防控办公室:统筹协调沟通,合理调配人员及物资,包括中心内部各科室之间及中心与外部之前的沟通协调,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3)防控救治组:制定发热门诊、居家隔离期满解除隔离等相关工作流程,开展病人筛查、会诊、救治和转诊,及时清点、补充消毒药剂、抗病毒药物、防护用品等相关物资;(4)防控流调组:与疾控机构对接,对密切接触者和疑似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管理,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5)防控消杀组:负责中心内、外疫情防控消杀工作,做好病家、转运工具等特定场所的消毒和医疗废物的处理;(6)防控宣教组:及时传达学习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要点,宣传典型人物、先进事迹。

2.2 开展人员培训

利用线上线下对中心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医务人员、后勤人员、管理人员、保安保洁人员,针对不同岗位设定培训内容[4]。尤其是对医生、护士及高风险人员反复多次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筛查、诊断、治疗和防控能力;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培训方式,由单一讲解变成讲解、提问、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使每位职工掌握重点内容,切实提升培训效果和工作效率。

2.3 病例筛查处置

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是避免交叉感染,阻断疫情蔓延的关键措施。在疫情期间,中心只开放一个出入口通道,设置预检分诊,由两名工作人员对进出通道的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并询问流行病学史。将近14 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并且出现呼吸道症状、发热、恶寒、乏力、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者,作为重点风险人群筛查[5]。对疑似或确诊病例要及时引导或转运至定点医院的发热门诊做进一步检查,确保有新冠肺炎症状或流行病学史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早甄别,避免漏诊、误诊。

2.4 密切接触者的随访和管理

对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5]。具体做法包括:⑴联系核查:接到密切接触者名单后,及时电话联系,复核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现住址、体温等,详细讲解隔离医学观察的理由、隔离期限、法律依据、注意事项等。⑵做出判断:根据复核的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转运到集中隔离点,及时转运需要到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的对象。⑶居家隔离:中心和社区联动,做好居家隔离者的随访和管理,每日至少测量2 次体温,询问身体健康情况,如是否有发热、干咳、腹泻等相关症状;每日上门对居家进行消杀、收理生活垃圾。(4)解除隔离:对隔离期满的对象,严格核实时间,精确到14×24 小时,对符合排除的对象,医务人员上门测量体温、询问身体健康状况,给出是否解除居家医学观察的意见。

2.5 科学调配医用防护用品

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每日向中心主任、副主任报告,按照“优先保障高风险区域、高风险操作、高风险人员”的原则[6],根据各科室岗位的暴露风险,统一制定中心各类人员的防护标准,每天按需发放,做好登记台账并签字,合理使用,科学防护,避免发生感染,保障医护人员身体健康,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展开。

2.6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利用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网络授课和微视频等多种形式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指导群众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勤通风、带口罩;依托家庭医生团队深入社区现场示范七步洗手法和戴口罩的方法,使更多的群众能够做到正确洗手和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提高群防群控能力。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难点

3.1 人力资源紧缺

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7],现有职工60 多名,服务辖区7.7 万多人,开展临床诊疗、预防接种、儿童保健、慢性病管理等服务工作,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疫情暴发后,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增加路口卡点执勤、分诊检测、病例筛查、对密切接触者上门消杀与追踪随访等工作。同时,医务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欠缺,与疫情防控期间工作任务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在学习培训中,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个别人员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果不理想。

3.2 物质保障困难

医用防护物资存在有效期,中心在非疫情情况下,不会有大量的库存。面对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心医用防护用品需求量激增,导致防护用品极度紧张,尤其是医用防护服、隔离衣和医用防护口罩(N95)等一次性消耗用品。加上供货渠道单一,又遇春节放假,只能依靠上级卫生部门配发少量医疗防护用品。

3.3 春节加剧疫情扩散

此次疫情恰逢中国农历春节,我国人民有着回家团圆、走亲访友的传统,节后又有大量人员返城务工,加剧了人员的流动性和聚集性,极易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暴发,另一方面,各行各业放假停产停业,不利于医疗物资的生产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

3.4 群众配合度低

在疫情初期,部分群众重视不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新冠肺炎传播流行是极低的概率事件,防范意识不强[8],积极参加各种聚会;个别疑似或确诊人员害怕被隔离观察,不如实汇报自己的旅居史,不遵守隔离规定;随着疫情的加重,各小区实行封闭管理,部分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加之长时间呆在家里,产生心理焦虑,影响身体健康,这些行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疫情防控难度。

3.5 数据报表任务重

每天要向各部门报送各类表格数据和照片,表格频繁调整、临时要各类数据和文字材料,在人员极度紧缺的情况下,中心必须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数据、造表登记、上报信息等,工作耗时长、时间急,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剧了人员的紧缺。

4 结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医疗单位,在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9]。在新冠肺炎疫情来临之际,中心采取了各种积极应对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实践工作中,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难点。作为“健康守门人”的我们将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继续探索适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疫情防控对策。

猜你喜欢

防护用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我国已建成400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修改《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抓好四项任务加强采油厂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确保职业健康安全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曲阜行政服务中心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
浅析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的基本范畴与特征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