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课堂构建与反思
——以“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为例
2020-12-25安徽
安徽
一、案例背景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是《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第二框题,主要讲述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运用规律。
首次上课前,我仔细研读教材,上网搜索资料,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信心十足地走进教室。由于教材提供的案例很典型、活动较丰富,基本上按照课本上的案例和活动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课件中图片、文字、视频等应有尽有,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然而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一直不高,只有少数同学“礼貌性”地附和我,大部分学生无精打采,课堂十分沉闷,还有几个学生干脆趴在课桌上睡觉。我不禁反思:为什么会把一个自以为准备得相当充分的课程,上成“一潭死水”呢?通过课后学生反映,我才知道,课本上的案例和材料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熟悉,无法有效激发其兴趣。第二次上课我尝试着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优秀古诗、经典故事创造学习情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过程描述
导入新课时,让学生阅读明代大诗人文嘉的《明日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并讨论下面话题:“诗人在诗中感叹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悟?”这个开放性的话题一下子就把学生讨论的兴趣激发了出来,他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了一个课堂小高潮。
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时,课本选取的是王夫之、欧布里德的名言,由于学生对这些不是很熟悉,很难激发学生兴趣,如果选用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回乡偶书(一)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同样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而且学生比较熟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提出了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探究:
1.你知道诗中为什么说诗人现在的头发已经稀疏变白了吗?
2.诗人少小离家老年回,即使口音没变,但村里的孩子已经不能认识他了。那么,诗人的家人、朋友还认识他吗?为什么?
3.第二首诗表达的是诗人久别返乡时发现家乡的人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勾起对往事的感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诗人门前的镜湖水仍然浮光跃金,诗人却说没有改变,那是不是镜湖水的水波不会改变呢?
4.诗人说镜湖水没有改变指得是什么没有变化?
这些话题紧紧围绕着古诗内容,贴近生活,为学生所熟悉,激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每个答案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学生在讨论、争辩的过程中懂得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以及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通过对古诗的分析,由小见大,进而联想到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同时也深化了对“运动与静止”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这也为讲授“运动是有规律的”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讲解“运动是有规律的”时,我舍弃了教材中“永动机”的案例,而是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断鹤续凫”,并播放了视频,然后让学生讨论:
1.《断鹤续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3.我们制定的规则等同于规律吗?
4.请运用今天你所学的规律的相关知识,为建设美丽颍上建言献策!
学生聚集在一起,争相发言、激烈争辩,以至于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还在面红耳赤的讨论和争辩着。这时,答案的正确与完整似乎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已经认识到思想政治知识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学习思想政治对我们成长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帮助我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样的生活案例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拉近了学生与思想政治课堂之间的距离,强化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与时俱进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三、教学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其成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为此,本课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想状况的基础上,尝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并收到较好的效果。
1.思想政治课堂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我们现行的高中教材中有346 个案例,涉及传统文化的只有86 个,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有效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而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需要以承载优秀文化传承的青少年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基础。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青少年在成长中易受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的影响。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形成蕴含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素养,引领青少年抵御社会不良信息和负面现象的影响。比如本课引用贺知章《回乡偶书》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使学生在欣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掌握学科知识,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素养,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奠定中华民族在当前乃至未来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石。
2.思想政治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注重实效性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融入,一定要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确保教学有的放矢。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的内容博大精深,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深刻,所呈现的形式灵活多样,也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些特点让思想政治课教学能进行选择的素材也极其丰富。然而,思想政治课教学毕竟是一门德育性质的课程,需要筛选出最能够达成教学目标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施教。比如本课在讲规律的相关知识时,运用“断鹤续凫”的故事,就能很好地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分析规律的内涵,即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达成学生明白做事情要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目标。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融入更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筛选合适的传统文化内容,以恰当的形式展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在兴趣引导下的学习过程中去积极地构建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知识与观点。比如,本课在导入新课时运用《明日诗》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奠定了基础。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此,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有针对性的安排以提高教学过程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