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排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效果
2020-12-25刘欣波程彩虹刘丽娜刘争杨马宁王鑫鑫
刘欣波,程彩虹,刘丽娜,刘争杨,马宁,王鑫鑫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53)
0 引言
就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来说,其实在经过周围静脉后实现快速注射的造影剂方法,可实现在靶血管内充盈高分期,将螺旋CT 进行应用,促进快速的容积数据采集,保证对动脉内造影剂充盈高分期的原始断面图像进行获取,并在计算机计算的辅助下,得出重建的血管三维成像技术,就这种技术来说,其具有无创伤性等特点,使得其应用逐渐被临床所接收,并在头部,胸部,血管系统等检查工作中得以广泛应用,尤其针对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方面,其应用优势尤为显著,在冠状动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此方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研究则以此技术为主要内容,在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的同时,探究此技术应用时的有效护理技术,现做出相关分析工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7 月至2019 年7 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患者,共选取患者50 例,其中,男29 例,女21 例,年龄35-78 岁,平均(54.64±4.30)岁。
1.2 方法研究。本研究主要将飞利浦CTBrilliance64 排螺旋CT 进行应用,在将其进行应用对患者的心脏进行扫描时,其具有更薄更快的特点,而且在Z 轴上所对应的空间分辨率相对较高,对应的冠状动脉小分支显示效果较为明显,对应的检查准确率较高。将上肢静脉作为主要的注射点,就造影剂来说,其这主要应用非离子型造影技术,并将碘海醇进行应用,其应用剂量在每千克体重1.5-2.0 mL,并注意对其注射速度进行控制,将其控制在3.0-3.5 mL/s。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首选需要给予所有患者小剂量实验,先注射20 mL 的造影剂,然后进行扫描测试,将时间密度曲线进行应用,得出其中的动脉强化时间峰值,然后将相应的扫描时间进行确定。就冠状动脉CTA 的Z 轴扫描范围来说,需要将其控制在从气管隆突水平开始,到心脏隔面以下的2 cm 处,在进行扫描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指导,叮嘱患者进行正常呼吸,然后屏气,并选择0.5 s 螺旋进行扫描,并在工作站实现对冠状动脉和主要分支血管的最大密度投影,进行多方重建,实现二维曲面的重建和血管仿真内镜重建。
2 结果
1 例患者出现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心率控制不良,而进行重做,其他患者的检查效果均较好,重建图像良好的显示了动脉血管的主动脉和分支,实现诊断的根本目的。多层螺旋CT 冠脉造影将冠状动脉狭窄进行准确显示[1]。就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和主要分支血管中度和中度以上的狭窄情况来说,其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分别达到95%和86%,满足诊断和介入治疗筛查工作的需求,所有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
3 护理
3.1 检查前护理。给予患者病情评估,将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明确,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肝肾功能损坏,是否具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问题。并给予患者碘过敏试验,要想避免造影剂过敏问题的发生,需要在造影前,给予患者地塞米松干预,并注意将检查工作开展的实施目的和效果为患者进行介绍。能够从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出发,结合患者年龄,对患者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保证说话语气温和,将患者存在的担心问题进行消除,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从而保证患者的配合程度。并注意叮嘱患者取下会对检查造成阻碍的饰品,提前对患者的心率和心律进行检查,如果患者的心率在65 次/min 以上,则需要报告医生。并需要在患者接受检查前,帮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对其进行有效指导,将屏气的重要性进行告知[2]。
3.2 检查中护理。将相关物品备齐,帮助患者选择体位,促进其平卧于检查床,并以足前仰卧位为准,帮助患者将手臂放在头部上方,将各项心电监护仪进行连接,叮嘱患者进行屏气,时间控制在20 s 左右,并选取较粗,质量较好的血管,尽量避开关节部位,并减少局部渗漏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在操作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无菌操作,保证进针效果,尽量实现一次性穿刺成功,并注意,将穿刺针头控制在静脉腔内1.5 cm 以上,同时要对回血情况进行观察和控制,注意对针头进行有效固定,减少患者的痛苦。就穿刺部位来说,其通常不可进行两针以上的进针次数,一旦其存在穿刺失败的情况,则需要训着另一根静脉进行二次穿刺。在进行注射液测试前,需要将注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进行告知,加强患者的心理准备,避免其出现担心和焦虑等请情况,像注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发凉,发热,或是注射枕头前存在发胀的感觉情况等,完成测试注射液操作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询问,确定其在注射过程中是否存在不适情况,在冬天操作时,还需要注意对造影剂进行加热处理,将其控制在36℃,从而实现将患者色临床耐受性进行提高的目的,进而减少其粘稠度,同时注意对患者是否存在针头脱出的情况进行观察,查看其是否具有移位,阻塞和局部皮肤肿胀,过敏等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异常,则需要停止注射。在完成造影剂注射工作后,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持续性观察,针对轻度碘过敏反应的患者,需要给予其有效的过敏处理,针对存在恶心,呕吐的患者,则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帮助患者放松紧张心理,在其得以有效休息后,对应的症状通常会得以消失,如果患者表现出瘙痒,荨麻疹等情况,这可以将地塞米松进行静脉推注,推注剂量为10-20 mg,并注意对其静脉通道进行保留[3]。如果患者为重度碘过敏,则需要给予其立即抢救操作,并告知医生。
3.3 检查后护理。在扫描工作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叮嘱,使其在候诊室内进行休息,休息时间在30 min,避免患者出现迟缓性过敏反应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针对碘过敏患者来说,其在出现症状消失后,可离去。
4 讨论
就多层螺旋冠动脉血管检查来说,其是一种无创性的摄影诊断技术,在对冠状动脉展开形态学评价的过程中,其对应的价值表现为优良,对应的应用安全性较高,可被临床应用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诊断和介入治疗筛选方法中,也可以被应用在冠状动脉支架和桥血管评价工作中,实现对传统冠脉造影技术的取代[4]。就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来说,其实在经过周围静脉后实现快速注射的造影剂方法,可实现在靶血管内充盈高分期,将螺旋CT 进行应用,促进快速的容积数据采集,保证对动脉内造影剂充盈高分期的原始断面图像进行获取,并在计算机计算的辅助下,得出重建的血管三维成像技术。对影响冠脉血管造影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心脏脉搏和呼吸运动的伪影,如果患者存在心室率较快的情况,则会导致明显的心脏脉搏伪影的出现,患者通常难以在一次屏气中实现检查工作,而且会导致造影图像不连续等情况的发生。需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5]。
综上所述,64 排螺旋CT 冠脉造影技术的应用优势较为显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给予患者精心护理干预的情况下,可保证检查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