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的研究进展
2020-12-25杨奇霖
杨奇霖
(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骨科,广西 百色 533400)
0 引言
胫骨平台骨折在所有骨折疾病中占据的比例为1%,且其占据着老年人群体骨折疾病的8%比例,胫骨平台骨折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患者受到高能量创伤引发的,这也是比较典型的关节内骨折疾病,其表现存在着复杂多样的特点,尤其是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疾病而言,其通常合并有严重的软组织和半月板损伤及关节面塌陷并骨缺损等疾病,在患者疾病诊断及治疗的时候存在着一定难度。膝关节承受约85%的人体重量,属于比较重要的负重关节,因此促使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成为膝关节创伤外科的重点内容。漏诊和治疗不当等情况也可能造成患者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等不良结果的发生。这就需要患者手术治疗之前得到正确诊断,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
1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
1.1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X 线平片诊断。X 线平片属于骨科常规应用的辅助检查方式,胫骨平台骨折的多种分型都是在X 线平片检查为基础的,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主要是Schatzker 分型,将胫骨平台骨折主要分为Ⅰ-Ⅵ型,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其中Ⅳ、Ⅴ、Ⅵ型,Ⅳ型指胫骨内侧平台骨折,而Ⅴ型主要是指胫骨内和外髁骨折,Ⅵ型则为胫骨平台骨折同时也包含着胫骨干骺端或胫骨干骨折情况等。常规的X线平片无法对关节劈裂移位程度及关节面情况准确确定,且X 线平片检查的伪影发生率明显比较高,其诊断的转却程度也无法得到必要保障,这也就需要联合应用其他辅助检查来合理评估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宫海燕[1]研究认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X 线平片和CT 扫描实施影像学检查方法,观察Schatzker 骨折分型方面的差异,能够得出CT 扫描对胫骨平台骨折的Schatzker 分型诊断准确程度高于X 线检查,使得临床治疗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具备更有效地保障。黄景玉[2]研究认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影像学中通常存在着膝关节外侧间隙的不对称性增宽等情况,且伴随有胫骨平台塌陷等症状,并发有局部压痛及胫骨平台外软组织肿胀等情况。
1.2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CT 诊断。现阶段国内外许多骨科医师已经将CT 检查作为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重要检查方式,其属于X 线平片诊断及分型的必要补充,在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的基础上,促使检查的结果更加准确。当前临床应用广泛的螺旋CT 及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更加直观立体及多个方面显示出骨折的具体位置及严重情况,为临床分型诊断提供较多参考信息。Yunqin Xu[3]等学者在观察ct 对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的时候,明确提出MDCT 对胫骨关节面塌陷情况和骨折粉碎程度及骨折移位的程度等方面诊断效果突出。对膝关节周围隐匿性损伤的诊断相对比X 线而言更为敏感。
1.3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多数情况下都伴随着膝关节软组织和关节韧带及关节软骨等方面的损伤,这些组织对人体的膝关节稳定程度及功能存在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处理不当或漏诊的情况下也就容易使得患者出现膝关节畸形及力线不正或关节不稳等问题,造成患者出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疾病。临床常规实施X 线平片和CT 对膝关节软组织及关节韧带等方面的分辨效果相对交叉。MRI 对这些组织存在着比较高的分辨率。Xavier Conesa[4]研究提出罕见的损伤与后外侧复合体损伤关系密切,在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基础上保留有两个交叉韧带。在胫骨平台骨合成术实施之后利用腓骨肌腱同种异体移植在单一手术中对修复外侧副韧带和肱二头肌肌腱加以补充。铁位有[5]研究认为MRI 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存在着较高的准确率,在疑诊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患者筛查的时候,可以将MRI 作为首选的筛查方法。杨慧[6]研究认为MRI 较CT 在TPOF 诊断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优势,而两者联合应用能够对不同类型骨折疾病实施诊断,可以促使患者得以尽早治疗,从而及早康复。
郭绣琴[7]研究认为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准确性及灵敏度都比较高,且在临床适当结合多种方法的基础上能够促使诊断准确性进一步得到保障。姜淑霞[8]研究提出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过程中配合MRI 技术存在着更高的诊断率,具有较高的诊断检出率和诊断满意度,这一方式值得普及推广。
2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2.1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时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关键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其选择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进行严重软组织损伤所造成的切口并发症处理,对于手术时机而言,相关学者认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需要实施早期手术治疗,尤其是对患者受伤之后的三天之内实施早期手术治疗的方式。但是其中较为统一的观点是进行开放性骨折手术治疗,且对于具有大血管损伤的患者而言开展急诊手术。其他的情况则需要待到血供恢复和肿胀消退,皮肤张力减小之后开展手术治疗。简蔚泓[9]研究认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式实施的时候,手术时机选取6-8d 的时候,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时机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欧锐金[10]研究同样提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伤后的6-8 d 作为手术最佳时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最低。
梁江山[11]研究选取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62 例,分为A、B 两组,A 组使用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实施治疗,而B 组使用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后6-8 d实施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
王文平[12]研究认为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而言,最佳手术时机主要是患者受伤后的6-8 d,这一阶段患者的局部软组织已经消肿,而患者的皮肤皱纹渐现,可以充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而陈新疆[13]研究认为伤后7-8 d 属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最佳手术时机,且在这一阶段以小切口或闭合复位外固定术作为首要的手术治疗方式,能够充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等。
2.2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
2.2.1 前外侧入路:前外侧入路比较适合用于内侧髁无明显移位且内侧关节面无塌陷等方面的治疗,而仅外侧平台塌陷或存在着不塌陷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疾病在治疗的时候,可以适度探查膝外侧间隙中间的半月板及前交叉韧带与外侧副韧带。前外侧入路需要在手术治疗的时候防止出现解剖上的相对缺血区,充分显露外侧平台及骨折断端,此入路下有丰富的肌肉组织,能够覆盖较大的内固定物,在这一基础上充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韩雪昆[14]研究认为扩大前外侧入路手术在胫骨平台骨折疾病治疗的时候能够充分暴露出骨折部位且实施复位处理,内固定的可靠程度也明显更高,但是可能会导致膝关节后外侧不稳定等情况,这就需要有效掌握好疾病适应证。刘燊[15]研究认为利用改良前外侧入路对Schatzker V 型及VI 型胫骨平台骨折疾病治疗,存在有术中软组织损伤较小的特点,Rasmussen 评分及HSS 评分说明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更满意。张辉[16]研究认为前外侧入路实施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疾病治疗的效果明显要比外侧入路的效果更加显著,且其本身存在着创伤更小及恢复比较快等优势。
2.2.2 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前外侧入路和后内侧入路结合在一起更加适用于累及双髁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在这一基础上实施适度探查膝关节内测和外侧半月板及内、外侧副韧带方面,但是无法充分显露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Jae-Woo.Cho[17]研究认为胫骨平台骨折中改良的前外侧入路的方式,在边缘钢板的辅助下,融合后外侧骨折碎片复位和固定技术可以促使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车滨业[18]研究认为对于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应用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的方式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可以显著改善,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李国盛[19]研究认为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实施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存在着显著影响,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陈凌云[20]研究认为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三柱骨折可以在对患者治疗的时候,充分使得手术显露出来,在这一基础上加强骨折良好的复位及坚强内固定的程度,其也属于安全程度和有效性都比较显著的方式。
3 结论
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时候,不同的方式存在着不同的优势,在X 线平片和螺旋CT 扫描及MRI 影像的综合检查等基础上可以对患者疾病情况更好地判断,且设计出更为优化的手术方式,在这一基础上加强患者情况评估,选取适当的方式和时机对患者实施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