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闭式引流术带针胸管引流治疗气胸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2020-12-25丁世陆

安徽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闭式气胸引流术

丁世陆 陈 松

气胸为胸外科常见的急症,大多需通过胸腔闭式引流紧急排出胸腔内气体以促进肺复张、改善呼吸[1-3]。一次性带针胸管是一种细的胸腔闭式引流管,临床常用于自发性气胸和创伤性气胸的治疗。研究[4]显示,使用带针胸管相对既往使用大口径引流管操作简单、疼痛轻微、患者耐受性好,皮下气肿发生率低,但该疗法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鲜有文献报道。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术一次性带针胸管治疗的52例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其对患者ADL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一次性带针胸管引流治疗的52例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5例,女性7例;年龄17~84岁,中位年龄51(43,62)岁;自发性气胸36例,创伤性血气胸16例。纳入标准:病例资料完整;患者入院时均通过急诊胸部CT检查确诊为气胸[5]。排除标准:患者存在肺大泡,伴有颅脑损伤、胸腰椎骨盆及四肢骨折需外科手术治疗者。

1.2 方法

1.2.1 胸腔闭式引流术 常规选择患者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或第3肋间隙置管,少数合并胸腔积液者在腋中线第5肋间隙或第6肋间隙置管[规格:8 mm(24Fr)×360 mm]。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下一肋骨上缘局部浸润麻醉至胸膜腔,注意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及神经,回抽注射器有气体进入注射器。做一平行于肋骨的切口,长约1 cm,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刺入一次性带针胸管,置入深度约10 cm,抽出针芯,连接胸腔闭式引流瓶,嘱患者咳嗽,可见气泡从胸引瓶内溢出,一根7号丝线将引流管缝合于胸壁上,妥善包扎固定。术毕,予预防感染、止咳化痰、加强呼吸道管理及对症支持治疗。

1.2.2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统计分析患者出院时的疗效、住院天数、治愈率、术前和术后当天以及出院时的ADL评分。①疗效判定[7]:治愈,指血气胸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已完全消失,呼吸功能已恢复良好,胸部CT可见患侧肺完全复张,胸腔内无明显的积气积液;有效,指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已得到显著改善,但呼吸功能尚存在短暂性障碍,且胸部CT可见患侧肺复张良好,存在少量积气或积液;无效,指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呼吸障碍加重,胸部CT提示气胸或液气胸无好转或加重。治愈率=报告期内治愈例数/同期出院例数×100%;有效率=(缓解+治愈)例数/同期出院例数×100%。②ADL判定:分别于患者入院时(术前评估)、术后当日和出院前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8]进行评估。该量表总分100分,包括洗澡、修饰、进食等10个项目30个小项。ADL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自理能力越高。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52例患者住院5~21 d,中位住院天数10(8,15)d;治愈38例,治愈率为73.08%;有效52例,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出血加重、伤口感染等并发症。

2.2 ADL评分情况 患者术前ADL评分为(70.00±19.93)分、术后当天ADL评分为(55.10±17.48)分、出院时ADL评分为(84.33±11.59)分,不同时间点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28,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术后当天ADL评分低于术前,出院时ADL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气胸是临床上常见的急需处理的急诊,因为气胸可对肺组织进行压迫,甚至使纵隔内的心脏及大血管移位,由此可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不及时处理,患者可出现缺氧、异常呼吸、肺不张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因此,及时引流积气解除肺压迫及纵隔移位是治疗气胸的关键。胸腔闭式引流术一次性带针胸管引流是目前治疗气胸常用的治疗措施,与传统的闭式引流方法比较,它具有简便易行、操作时间短等优势,大多数急诊患者在急诊科即可完成该治疗;其次是切口小、管径细,可有效减少对肋间血管、神经及肌肉的损伤,减少了疼痛、出血、耐受性差等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一次性带针胸管带有显影线条,术后复查时能够准确调整刺入胸腔的深度并能及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和引流方向,对观察治疗效果非常重要。本文探讨该方法治疗气胸的疗效及对患者ADL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一次性带针胸管治疗气胸的有效率100%,治愈率达73.08%,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发生,这与朱振治[7]的报道相似,可能与带针胸管具有管径粗细适中、操作方便、创伤小及患者依从性高有关,可弥补传统方法操作复杂、术后易感染等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当天ADL评分低于术前,出院时ADL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带针胸管治疗能有效改善血气胸患者的ADL情况。这可能与带针胸管引流气胸时,切口很小,仅需切开皮肤及皮下脂肪,刺入带针胸管后,针芯自行分离肋间肌层及胸膜有关,且带针胸管与皮下组织及肋间肌层紧密接触,减少空隙,避免了皮下气肿及出血的发生,因此创伤小、疼痛轻微、出血少、患者易耐受;相对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需要使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肋间肌层,且需要撑开胸膜,在血管钳引导下将胸引管插入胸膜腔,由此可导致患者疼痛加剧,分离肋间肌层可导致出血增多,增加胸膜腔感染的机会,由于胸引管与皮下组织及肋间肌层接触不如带针胸管接触紧密,容易导致皮下气肿的发生,可进一步导致患者ADL不同程度受限,尤其是创伤性气胸患者,使用带针胸管治疗可及时进行引流,减少了对肋间神经的刺激同时也减少了对肋间肌层的损伤,使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增强,从而改善了患者的ADL[8-9]。

综上所述,一次性带针胸管治疗气胸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且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患者的ADL。但操作过程中,需选择合适规格的胸管与置入部位,严格掌握操作规程。

猜你喜欢

闭式气胸引流术
更正说明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探讨主动挤压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有效性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常闭式防触电插座的研制
1000MW机组闭式水温度控制优化
气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