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拓宽渠道 积极促进就业创业
——对就业政策的理论分析

2020-12-25安徽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0年4期
关键词:题意劳动者农民工

安徽

【热点背景】

2020年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相关政策有关情况。

教育部表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 万人,将最大限度增加就业机会,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同时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今年还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预计分别比去年增加18.9 万人、32.2 万人。从今天开始,教育部还正式推出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高校毕业生,首批已上线80 余万条岗位信息。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将通过专车专列包车厢等方式,成规模、成批次组织低风险地区的农民工尽快返岗复工。动员返乡农民工就地参加春耕备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业。挖掘重大项目用工潜力,优先吸纳农民工。为懂技术懂市场的农民工提供创业相关支持。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劳动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

2.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有利于各种社会财富的创造和扩大内需,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提高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3.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4.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不断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着力消除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5.劳动者应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等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和素质。

6.企业应加强经营管理,承担社会责任,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就业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2.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稳就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3.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通过就业优先的宏观政策稳就业,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4.政府要加强社会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拓宽就业信息渠道,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

5.政府要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加强对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创业。

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重视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

三、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较多,就业创业环境不佳的现状,国家提出了相关的就业政策。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劳动者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利于促进就业和创业。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需要国家、企业和劳动者自身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

4.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通过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产生倍增效应,有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

5.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要求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实际,确定合适的就业目标。

【跟踪训练】

1.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 万人。从当前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这既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也离不开各类就业利好政策的频频出台。材料表明 ( )

①经济的健康发展是稳就业的根本

②就业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劳动者积极创业,以创业带就业

④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大背景。尤其是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用人需求出现下降趋势,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增添了不确定因素。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高校毕业生应该 ( )

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实现多种方式就业

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性弊端

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

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改善用工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教育部表示,积极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还正式推出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高校毕业生,首批已上线80 余万条岗位信息。国家采取这些举措促进就业是基于 ( )

①可以建设技能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②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③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④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将动员返乡农民工就地参加春耕备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业。挖掘重大项目用工潜力,优先吸纳农民工。为懂技术懂市场的农民工提供创业相关支持。这表明 ( )

①国家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鲜明阶级性

③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政府在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与解析】

1.B 本题考查劳动者就业的相关知识。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这既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也离不开各类就业利好政策的频频出台。表明经济健康发展是稳就业的根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①④正确;②强调了就业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劳动者积极创业,以创业带就业,③排除。故答案为B。

2.A 本题考查劳动者就业的相关知识。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增添了不确定因素,要实现就业,就需要高校毕业生转变观念,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性弊端的主体是政府,②不符合题意;改善用工环境的主体是企业,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3.C 本题考查就业的相关知识。积极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推出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就业,是因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②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①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④排除。故答案为C。

4.D 本题考查政府职能等相关知识。我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就业,表明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③正确;针对当前形势,政府动员返乡农民工就地参加春耕备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业,表明政府在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④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我国人民民主的阶级性,②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猜你喜欢

题意劳动者农民工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三角、数列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