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度农业农村部系统财务能力建设征文三等奖)对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议及未来方向的思考
2020-12-25刘红英
刘红英
财务信息化是以会计电算化为前提,借助先进的管理方法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使得财务核算、分析、决策和监督等模式和单位各项职能,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管理信息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投入逐年增加,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工作不仅是简单的记账、收款、付款等,它应在数据的智能化、多维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尝试。这对财务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为了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需要,构建科学、统一、规范的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财政部于2017年正式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并相继印发了固定资产、会计调整、负债等具体准则。2017年10月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要求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对信息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可靠性、相关性、全面性、及时性等,
政府会计制度实行“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构建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相对应的会计记账模块、财务报告模块、预算执行模块等均需要更新。
近年来,科研规模日趋增大,课题经费的来源渠道出现多元化,项目资金逐年增加,对科研项目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借助财务信息化手段解决事业单位快速发展过程中工作量的增加、人手不足的问题极为迫切,利用财务管理软件,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全面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
二、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一般是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履行公益性服务职能、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履行相关单位及有关部门在社会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具体职能,为社会服务的服务性组织,财务信息化管理容易被忽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财务信息化的安全意识淡薄,存在安全漏洞
财务信息化主要依赖于网络技术,操作平台和网络技术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主要表现:一是内部控制不够严格,制度不健全,缺乏配套的安全管理机制,防火墙更新不及时等;二是外部攻击的风险,在财务信息通过内部网络共享交流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就会趁机利用计算机病毒攻破财务管理系统,造成数据破坏或者丢失;三是财务人员操作不当导致信息缺失,随意插入移动设备,不及时进行数据备份等。
(二)复合型的财务信息化人才短缺,水平参差不齐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限制,一方面财务人员虽然具备较高的财会业务知识,但对于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较为缺乏;另一方面计算机能力较强的人员财务知识又不太精通。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流动性不强,年龄差异较大,一些老职工仍固守以往一贯的账务处理方式,不愿去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得过且过,对于新技术存在抵触心理。
(三)传统财务信息不能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
财务信息化起步较晚,对财务数据的分类、归集、分析等不能满足主管部门的管理需求。财政资金的使用按照年初预算完成支出,年底编制决算报表,没有成本核算的要求,单位内部也没有成本节约的意识,信息化主动性不强。2019年1月1日已正式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单位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报告中增加了反映资产负债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相关内容,信息化下的成本管理势在必行。
三、加强财务信息化的措施
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应逐步适应信息化的管理理念,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一)建立健全单位财务信息化制度
事业单位应根据有关法律、部门规章等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起适应财务信息化的制度体系。制定相关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内部控制规程,对财务信息化的安全性、数据准确性等明确分工,将单位内部相关部门联系起来,加强风险防控、规范操作流程。将信息化制度在单位内部宣传,使得单位职工全员积极参与,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财务软件的管理,聘请专业人员定时升级杀毒软件,避免网络攻击,提升安全性能。
(二)全面提升财务人员履职水平
财经法规不断更新,需要财务人员紧跟改革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财务知识。聘用一些既具有财务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注重具体工作能力的要求,落实竞争上岗制度,推进财务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和水平,对单位一些老职工,提供机会让其参加财务信息化技能培训,用“走出去、请进来”、“一帮一互助合作”的方式,定期组织业务学习交流会,总结汇报新技能、新思路,加强财务信息化人才队伍。
(三)高质量的数据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需要
财务信息化的实时动态数据,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需求,为财务部门负责人了解单位财务状况,进行风险预警提供依据,并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数据。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成本核算,如水、电及车辆管理,及时跟踪发现问题,找出不利于成本节约的因素,逐项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财务信息化建设未来方向的思考
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成果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深刻变革,财务管理方式、理念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财务人员的作用发生着变化。
本文以某单位购买资产为例,阐述未来大部分财务工作将交由智能机器人(以下简称“小智“)完成,财务人员只需要将相关制度嵌入智能系统,分析、设置初始数据、复核等工作,在解放科研人员的同时,财务工作效率也将大幅提高。
前期准备工作:①将各种发票类型嵌入智能机器人系统;②将单位内部差旅费、会议费、出国费、政府采购等制度嵌入系统;③将单位内部审批权限、部门职责分工嵌入系统;④收集审批人员的电子签名并嵌入系统等。
具体操作流程:在申报课题时,确定购买资产的预算,申请人在购买之前,网上填写资产购买计划,列明购买设备名称、金额、开支渠道等信息,提交相关部门负责人系统审批。在此过程中,小智将自动判断是否为政府采购目录产品,给予提示;根据部门预算控制系统辨别预算类别,推送给不同层级的领导审批,审批之后,通过短信或者邮件的方式告知申请人审批结果。
申请人购买设备进行报账,小智只推送与该项资产有关的科目、项目等信息,申请人只需核对即可,填好单据后,交给小智进行初审。在此过程中,小智根据发票系统辨别真伪,直接调取资产购置预算、计划等关联数据,如果是政府采购商品,则连接到政府采购系统进行核实;如果审核有问题,小智将发送补充信息到申请人,申请人将原始发票从小智凭证箱取走进行补充。如果核对无误,小智将推送给单位财务人员复核。
复核完毕后,出纳将根据小智提供的供货商信息进行汇款,相关信息小智会直接推送到银行汇款系统;如果为公务卡消费,则直接推送到公务卡还款系统,出纳进行还款操作。资产部门提取审核通过的资产数据,小智将该项资产的信息导入到资产系统,为打印电子标签,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处置资产等提供数据,还可以将每年度的资产盘点交由小智完成,减轻工作量。
财务人员通过小智将该笔业务生成会计凭证,转化为财务数据,为报表分析提供基础资料。项目负责人可以自主查询执行情况,对于执行进度慢的项目,小智进行智能提醒,并同时抄送相关业务管理部门,提早采取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各项业务均实现网上审批、电子会签功能,增加微信等移动客户端,减少因为审批人员出差、请假等情况造成的不便。
通过一笔业务将各部门的职责串联起来,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将审批事项与执行情况相结合,将项目计划数与执行数相连接,彻底的解放科研人员、财务人员。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和审计监督不断深化,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影响较为深远,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的现状,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措施,更好地适应政府制度改革,提高财务精细化管理需求,提出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