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12-25付玲玲耿继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7期
关键词:面神经面瘫针灸

付玲玲,耿继君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中蒙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我院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面瘫患者100 例,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患者50 例中,男33 例,女17 例,年龄35~76 岁,平均(43.5±2.5)岁;病程2~43 d,平均(25.5±5.5)d;面瘫位于面部:左侧25 例,右侧23 例,双侧2 例。观察组患者50例中,男32 例,女18 例,年龄36~75 岁,平均(42.5±3.5)岁;病程3~42 d,平均(26.5±4.5)d;面瘫位于面部:左侧23 例,右侧24 例,双侧3 例,两组面瘫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治疗时可肌内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6,地塞米松,口服,10 mg/次,1 次/d;口服阿昔洛韦片,0.4 g/次,3 次/d,连续5 d。

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取穴牵正、翳风、地仓透颊车、合谷、侧三里、侧下三里。配穴风寒外袭配风池;风热者配曲池;抬眉困难者配攒竹、阳白;闭眼困难配鱼腰、丝竹空;流泪者配四白、太冲;鼻唇沟变浅者配迎香;人中沟斜配水沟;颏唇沟斜者配承浆。牵正为经外奇穴,其功能可使斜的面部而复正,故名牵正,是临床所用的有效穴,用之则能祛除面部风邪,疏通面部之经络。翳风为手少阳之腧穴。有极强的疏散头面风邪作用,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常用要穴。《针灸大成》中有载:“翳风主口眼斜”。地仓有疏风散寒、荣筋通络功能,是面瘫常用主穴,对面瘫之疾有良好的调整作用[2]。《玉龙歌》中云:“口眼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左泻右依师正,有泻左莫令斜”。合谷是大肠经原穴,为循经远端选穴,具有面口合谷收之用,与局部穴位相配,祛风通络、行气活血。侧三里、侧下三里处于胆胃经之间,用之对阳明、少阳二经合经之病甚效,刺之既可调理阳明之气血,又能祛风解郁。

发病早期局部穴位宜浅刺,并且多取用健侧穴位,患侧局部宜少取穴;发病中后期局部取穴宜用透刺法;在恢复期多加用灸法,或用火针法;在急性期,面部患处取穴采用轻刺法。肢体远端的腧穴,无论早、中、晚期,均采用深刺法、强刺激。发病早期每次留针30 min 左右,中、晚期留针时间宜长,多在45~60 min,或90 min 以上,一般10 次为1 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痊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患侧眼闭合完全,口角恢复,面肌恢复正常[3];显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表情动作时略感迟钝或偏歪;有效:经治疗后,症状减轻,外观有所改善,体征明显[4];无效:经治疗后,症状无变化。

采用H-B 面神经功能评分,每级评定1 分,健康评1 分,完全面瘫评6 分。采用面部残疾躯体功能(FDIP)评分及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进行观察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中的结果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检验,以P<0.05 表示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5 0 例,痊愈2 8 例(5 6.0%),显效1 6例(3 2.0%),有效5 例(10.0%),无效1 例(2.0%),总有效率为98.0%,总显效率为88.0%。

对照组患者5 0 例,痊愈1 1 例(2 2.0%),显效1 7例(3 4.0%),有效8 例(16.0%),无效14 例(28.0%),总有效率为72.0%,总显效率为56.0%。

针灸治疗的观察组总显效率为88.0%,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分别为56.0%和72.0%;观察组疗效更为显著,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 评分、FDIP 评分及FDIS评分

观察组50 例,治疗前H-B 评分(5.83±0.09)分,FDIP评分(15.35±2.50)分及FDIS 评分(13.90±2.57)分;治疗后H-B 评分(1.24±0.26)分,FDIP 评分(21.42±3.48)分及FDIS 评分(10.19±1.96)分。

对照组患者50 例,治疗前H-B 评分(5.79±0.15)分,FDIP 评分(15.25±2.32)分及FDIS 评分(14.32±2.21)分;治疗后H-B 评分(4.24±0.19)分,FDIP 评分(18.05±3.04)分及FDIS 评分(12.10±2.13)分。

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治疗前各观察指标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H-B 评分和FDI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DI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对面瘫的认识很早在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的记载,面瘫在中医学中又称为“口眼斜”“口僻”,在西医学中称为面神经麻痹,俗称为“吊线风”。其主要表现为,突然口眼斜,一侧眼睑不能闭合,露睛流泪,不能皱眉皱额,鼻唇沟歪斜变浅,鼓腮漏气,不能吹口哨,流涎,患侧常留有食物残渣,面颊麻木不适,多发生于面部一侧。发病年龄以20~50 岁为多,男性略多于女性。本病的发生常与劳作过度,正气不足,风寒或风热乘虚而入等因素有关。基本病机是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5]。

面瘫在西医学中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在临床中主要以周围性面瘫为多见。一般所说的面瘫多指周围性面瘫,在临床诊治时一定要正确区分。周围性面瘫的预后与面神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由无菌性炎症导致的面瘫预后较好,由病毒导致的面瘫预后较差。

针灸治疗面瘫具有极佳的疗效,是目前治疗本病公认的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但在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本病的疗效有着重要的作用。(1)治疗越早,疗效越佳;发病时间越长,疗效越差,甚至难以恢复;(2)在发病急性期,治疗时应尽量减少局部用穴,取穴宜少,手法宜轻,不宜过早用电针;(3)久病顽固性患者,宜用透刺法,并且宜加用灸法、刺络拔罐法;(4)在治疗期间,患者要避风寒,忌用冷水洗脸、漱口,加强局部保暖,注意生活起居,忌食生冷辛辣之物,多做局部按摩;(5)一定要结合刺血疗法,刺血疗法对本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中,应用针灸治疗总显效率为88.0%,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西医治疗效果,针灸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治疗后观察组H-B 评分和FDI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DIP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总之,对面瘫治疗时应取穴针灸治疗,安全效果显著,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面神经面瘫针灸
术中面神经肌电监测对腮腺切除术后面神经麻痹发生率的影响Meta分析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针灸推拿与中药联用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蜂蜇医治面神经麻痹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大型前庭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针灸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