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藤、红薯藤、青贮玉米秸秆饲喂梅花鹿对鹿茸生产及茸血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

2020-12-25吴光松胡远洲唐才果罗金木燕志宏

贵州畜牧兽医 2020年6期
关键词:鹿茸梅花鹿精料

吴光松, 罗 晓, 胡远洲, 唐才果, 罗金木, 陈 露, 燕志宏

(1. 贵州省开阳县畜禽品种改良站,贵州 开阳 550300; 2. 开阳县南江苗族布依族乡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开阳 550300; 3. 开阳县双流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开阳 550300; 4. 开阳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贵州 开阳 550300; 5. 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省野生葛藤和红薯藤产量大,分布范围广,是家畜特别是草食动物的良好饲草资源。野生葛藤是1种高蛋白青绿饲料,粗蛋白16.5%~22.5%,粗脂肪2.65%~4.87%;红薯藤氨基酸含量丰富,必需氨基酸含量较多;葛藤、红薯藤均含有黄酮类物质[1~3]。黄酮类物质能够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可使鹿茸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组织[4,5]。相关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能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6];用精饲料配合葛藤饲喂马鹿能够增加马鹿茸产量,提高马鹿的抵抗力,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7]。贵州省饲养梅花鹿起步较晚,养殖技术落后,饲养方式粗放,加上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鹿茸产量低。本试验以贵州地区常见青粗饲料葛藤、红薯藤、青贮玉米秸秆进行对比饲喂,以寻求贵州省养殖梅花鹿的增茸方法,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选择4~6岁吉林双阳梅花鹿1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分别为葛藤组、红薯藤、青贮玉米组。3组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单圈饲养。试验地点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丁家溪梅花鹿养殖专业合作社。

1.2 饲喂方法试验从2018年2月开始,饲养期184 d。每天定时定点喂食,于早上8:00、下午15:00给梅花鹿饲喂相同精料,饲喂精料45 min后各组分别添加野生葛藤、红薯藤、青贮玉米秸秆,2 h后清除料槽内剩余饲料。

1.3 日粮配方及采食量计算根据本课题组前期试验,梅花鹿鹿茸生长期间(长茸期),精料最适粗蛋白为20.0%[8]。精料配方见表1。采用能量等量的原则计算采食量,精料量计算方法为:通过1个月的饲养实验,记录每组鹿每天的采食量,最终得出每头鹿需要精料的量为4.03 kg/d。青料量的计算方法以葛藤组梅花鹿采食葛藤的量为基准,按照能量等量的原则添加青料,添加青料比例为:葛藤∶红薯藤∶青贮玉米秸秆=1∶1.04∶1.15。

表1 梅花鹿的精饲料配方 %

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1.4.1 鹿茸生产指标测定梅花鹿割茸均以割二杠茸为主。割完茸后立即测定鹿茸的鲜茸总重、茸直径、盘直径、茸基围、茸干长、茸干围、茸头围等基础指标。(1)鲜茸重:将鹿茸的锯口端斜向上放在电子秤上称重。(2)茸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鹿茸中间部位的直径。(3)盘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鹿茸开始生长部位处的直径。(4)茸基围:用皮尺沿锯口处绕1圈的周长。(5)茸干长:沿茸主干后侧用皮尺测量锯口边缘至茸顶端的自然长度。(6)茸干围:用皮尺沿鹿茸中间部位绕1圈的周长。(7)茸头围:用皮尺沿鹿茸顶端绕1圈的周长。(8)经济效益:结合鹿茸产量和市场价格,计算分析1个产茸周期的经济效益。

1.4.2 茸血指标测定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用改良赖氏比色法;ALP(碱性磷酸酶)采用染色试剂盒;AIB(白蛋白)、GLB(球蛋白)用自动生化分析仪(AU480,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LDH(血清乳酸脱氢酶)用LDH检测试剂盒;α-HBDH(α-羟丁酸脱氢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AU640)。

1.5 数据统计将所得数据输入Excel表格处理后,用SPSS2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t检验对各组数据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梅花鹿鲜茸重由表2可见:(1)头茬鲜茸重:葛藤组比青贮玉米组增加0.34 kg,差异显著(P<0.05),红薯藤组与青贮玉米组差异不显著(P>0.05)。(2)二茬鲜茸重: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葛藤组最高。从整体上看,葛藤组鲜茸增重较高,红薯藤组次之,青贮玉米组最低。

表2 各组鲜茸重 kg/只

2.2 鹿茸生产指标由表3可见:(1)各组茸基围、茸直径、茸头围、盘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2)茸干长:红薯藤组与青贮玉米组差异显著(P<0.05),葛藤组与青贮玉米组差异不显著(P>0.05)。(3)茸干围:葛藤组与红薯藤组、青贮玉米组差异显著(P<0.05),红薯藤组与青贮玉米组差异不显著。从总体上看,葛藤组的鹿茸生产指标最好,红薯藤组次之,青贮玉米组较差。

表3 各组鹿茸生产指标 cm

2.3 茸血生化指标由表4可见:(1)AST、α-HBDH、ALT、LDH含量:葛藤组>红薯藤组>青贮玉米组。(2)GLB、ALP含量:葛藤组<红薯藤组<青贮玉米组。(3)AIB含量:葛藤组>青贮玉米组>红薯藤组。其中:ALT、ALP含量青贮玉米组与红薯藤组差异显著(P<0.05),与葛藤组差异极显著(P<0.01);α-HBDH、AST含量青贮玉米组与红薯藤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葛藤组差异显著(P<0.05);GLB、AIB含量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LDH含量青贮玉米组与葛藤组、红薯藤组差异显著(P<0.05)。

表4 各组茸血生化指标 U/L

2.4 鹿茸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由表5可见:经过184 d饲养,鹿茸产量葛藤组>红薯藤组>青贮玉米组。扣除饲料成本,葛藤组、红薯藤组、青贮玉米组分别获得22 407.04、18 001.72、17 134.20元毛利润。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葛藤组经济效益最高。

表5 梅花鹿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青粗饲料对鹿茸产量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葛藤组的鹿茸产量高于红薯藤组和青贮玉米组。分析原因可能是葛藤中含有黄酮类物质,能够促进骨细胞的增殖,进而促进鹿茸生长[5,9]。此外,葛藤组的茸干围、茸干长指标总体优于另外2组也表明饲喂葛藤能促进鹿茸生长。

3.2 不同青粗饲料对鹿茸血相关指标的影响血液中抗体蛋白和各种酶的含量体现出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和代谢情况。本试验3个组中的GLB、AIB含量无显著差异。AIB含量比刘蕾[10]测定马鹿茸血液的结果低,可能是由于品种和饲养方式不同,以及不同区域环境影响所致。本试验3个组的ALT、ALP、AST、LDH、α-HBDH含量相差较大,说明不同饲料对梅花鹿的这些茸血指标影响较大,分析原因可能是不同饲料中所含营养物质差异较大,因消化代谢导致这些酶的分泌相差较大。

4 结论

与红薯藤和青贮玉米秸秆相比,在贵州地区利用野生葛藤饲喂梅花鹿能够促进鹿茸生长和增重,并且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鹿茸梅花鹿精料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小尾寒羊春季节气饲养法
鹿茸炖服效更佳
鹿茸如何食用才好?
贪玩的小梅花鹿
附表3 湖南省获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生产
最佳代言
鹿茸高效加工方法
骄傲的梅花鹿
湖南省获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