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审美能力 增强艺术表达
2020-12-24成承
成承
摘要:审美教育是听障学生小学阶段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审美兴趣的激发、自然环境的营造、正向的评价等多种形式,能够有效落实审美教育的价值,促进听障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听障学生;小学美术;审美教育;表达
小学美术学科的有效教学,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能够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让学生逐步形成一双发现生活中美的眼睛。因此,在开展听障学生的美术教育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逐步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让听障学生能够真正地认知到美术学科的学习价值,促进自身的美育发展。
激发审美兴趣,拓展思维空间
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的动力,与其他普通学生一样,听障学生对趣味性的活动也会抱有积极的兴致,同时会主动耗费自身的精力,参与到活动当中,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所以,在对听障学生开展美术学科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偏好,创建竞技比赛等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增强艺术表达的动力,在发展思维空间中,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例如,在《穿穿编编》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竞技比赛活动的创建,激发听障学生进行审美的兴趣。在课堂中,教师先带领学生认识穿编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对应用不同材料制作的穿编作品进行欣赏,使得学生从色彩、造型等多个角度体会其中的美感。随后,教师设定让学生自主进行穿编的竞技活动,对于编制效果最佳的学生,教师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而学生为了获得奖励,会自主参与到穿编的活动中,并对作品进行思考,在拓展自身思维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完成艺术表达的目的。
显而易见,在开展听障学生的审美教育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活动的优化,创建竞技类的教育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审美教育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追逐胜利中主动拓展自身的思维,实现艺术表达能力的发展。
营造自然环境,实现艺术熏陶
“自然界”是浑然天成的艺术,无论是参天的大树,还是险峻的地貌,无不彰显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而将自然引入美术教育之中,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透过自然,发现美的存在。因此,在向听障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教师也应当向学生营造课堂中的自然环境,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的美好,从而主动地亲近自然,体验自然当中的美感。比如,在教学《风景如画(一)》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向学生引入自然环境,促使学生在感受自然中,逐步体验其中的美。在课堂的开始,教师使用现代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我国的险峻地貌以及河流大川,让学生在直观的画面中体验我国的自然风光。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你是否留心过生活周围的自然风光呢?”等问题,让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出发去发现美和感受美。随后,教师再使用多种多样的图片,向学生展示草原、山坡等场景,让学生围绕这些自然风光进行作画,促使学生表现美,实现艺术表现力的发展。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听障学生小学阶段开展美术教育中,教师引入自然环境,实现课堂氛围的创建,能够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主动探索其中的美,增强艺术表达的能力。
正向评价鼓励,促进美育发展
教育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评价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反思自己的学習流程,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能够基于教师的评语,肯定自己的学习效果,建立学习的信心。所以,在对听障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教师也应当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学生正向的评价,让听障学生能够从教师的鼓励性评价中获取养分,从而更加主动地进行美的探索,提升艺术表达的能力。以《对比的艺术》的教学来说,教师就可以通过正向的评价内容设计,满足听障学生的心理需要。通过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赏析,认识到对比的表现手法,并且能够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等,进行富含对比趣味的作品创建等。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的理解,进行富含对比趣味作品的创建。之后,在学生自主创造后,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并采用“作品中的对比体现明显,且使整幅作品富有活力”等评价内容,让学生获得鼓励,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激励中,更加主动地进行艺术的表达,主动感知对比手法当中所产生的美。
不难看出,教师对听障学生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能够让学生肯定自身审美鉴赏的效果,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审美的学习中,逐步实现艺术表现力的发展。
培养听障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对听障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当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围绕听障学生的特点,创建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步提升听障学生审美教育与综合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娄竞文.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浅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
[2]丁檬娜.构建开放式课堂,优化小学美术教学[J].学苑教育,2019(20).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