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练笔”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2020-12-24孙菲丽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习作能力指导

孙菲丽

摘要: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可作文太长、太多的特点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厌烦的心理。而“微练笔”篇幅短、限制少、内容广泛、占用时间少,正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一个方向。设计丰富的微练笔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在技巧上针对性地指导提高学生练笔水平;多元高效的评展,树立学生的习作信心,对于提高小学高段学生的习作学习尤为适合。

关键词:微练笔;指导;习作能力

儿童写作能力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准备——过渡——独立写作,而这三个阶段正好对应小学三个学段。其实,很多高段学生害怕写作。而在教学中穿插小练笔训练,可以降低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丰富练笔内容,增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习作。

内容微中出新

生活中的情境和体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微练笔天地,练笔源于生活中的点滴,无处不在,生活与文学的艺术完美契合。

广博阅读线,畅微感 增加课外阅读量,进行课外积累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学期学校都有阅读节,班级也会组织阅读交流会,这时微练笔就是自己交流的依托。细心摘录,联仿写;体悟心得,倾感受;巧妙推荐,齐分享都是基于阅读进行练笔的好素材。

多彩活动圈,叙微事 习作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也是小练笔的沃土,生活中处处是素材。除了阅读之外,学生还会参加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学校活动、家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其实就是学生进行微练笔的素材,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练笔。

缤纷信息网,抒微论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非常发达的社会,每天都能从各种途径获取非常丰富的信息和资讯。而高段的同学,在接收这些信息的同时,不是一味地、被动地全盘接受,而是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评论,这些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好的微练笔。

技巧微中有法

生活为微练笔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但是,想真正写好练笔,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专门的方法指导,让微练笔可以有技可循。

一练:轨物范世之模仿 创新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在最初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模仿写一些段落。文章的主旨立意,潜心雕琢的精美词句,帮助表达的写作方法,无懈可击的严谨结构,都是进行模仿,提高写作的契机。在课堂中,运用语文书、作业本现有的资源,模仿结构顺序、模仿修辞方法、模仿写作细节,让学生学会写好段落的方法,学生生活中练习微练笔也就有新的角度了。

二练:独辟蹊径之创改 针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进行加工、改造、整合,加入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达到“旧貌换新颜”的效果。文学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散文、诗歌、小文言文,教师可以挑选适合的段落让学生改写,在改写中发扬自己的个性。除了着眼于文章的体裁进行变式改写之外,还可以转变人称进行改写,给学生提供一条不同角色的新的體验路径。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写作的兴趣与信心。

三练:玉尺量才之个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引导小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进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想要提高习作水平,学生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让内容插上想象的翅膀,变得更有可读性。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从空白处想象补写,于悬念处构思续写,在生活中体验联写,让每一个同学写出拥有自己感受的微练笔。

评展微学有成

有了微练笔的土壤,学会了微练笔的方法,还要给学生微练笔提供一个进行评价、展示的平台,而这既能激发学生进行练笔的兴趣,又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练笔水平。

微评价,多方法 微练笔的评价,要摒弃以前单一的评价方式,采用多样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自己、同伴、家长都参与到评价的队伍中来,从而建立以学生“微练笔”为核心,以“学生、小组、家长、老师”搭配批改为主的评价方式。其次,走出之前静态评价的泥沼,实行一篇多练,每次进步后就可改变等级,让评价成为动态的过程。最后,还可以将习作进行创意评价,比如取消“得分最高值”,设置“练笔星”等,使学生保有对练笔的兴趣。

微展示,大亮相 教师可以在班级黑板上专门开辟出一片领地,简单装饰成“展示栏”。每节语文课的前5分钟,坚持跟学生一起赏析这些微练笔。自己的练笔有了读者群,学生的写作劲头就会更足了,教室也会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写作气息。当“小小作家”越来越多,可以将优秀的微练笔整理、编辑,创办“班刊”。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班级钉钉群,上传有趣味、有新意、有想法的优秀作品,让学生的微练笔可以被更多人欣赏。

教师帮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素材,在课堂上给予方法上的点拨和指导,并通过多元的评价提升学生对练笔的兴趣,学生的习作水平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葛红梅.“小”中窥探,彰显练笔精彩[J].语文知识,2017(22).

[2]王书琦,王兰婷.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随文练笔设计有效性初探[J].名师在线,2018(22).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习作能力指导
多点开花,务实有效的举措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用“开放式”作文教学点燃学生写作激情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作文教学研究
以PDCA模式提高自主互助批改习作的能力
“弱连接”理论视野下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