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创能力为导向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分级培养体系

2020-12-24曹陆晴张文鹏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曹陆晴 张文鹏

摘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手段。本文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以现有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为基础,从学习精神的角度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内容,以科创能力为导向构建科研能力训练与双创能力培养的分级培养体系。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科创能力;分级培养体系

一、创新创业动力学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动力分析

1.就业形势严峻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8 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到 820 万,就业形势严峻且复杂。根据2018 年麦可思研究院举行的“2018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发布暨十周年研讨会”发布的数据,2015—2017 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从 92.2 %降低到了 91.6 %。2017 届受雇全职工作的约占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 77.1 %,就业满意度约 68 %。据此,应届毕业生认为受雇的全职工作基本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仅占约 52 %,有创业潜在动力的应届本科生约占 48 %,应当引导这部分有潜在动力的大学生创业。

2.国家政策支持

目前,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国务院和各部委文件已有 21 份,从小微企业贷款、税收、经营成本,到产业园建立等方面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也给予了大量的指导。

3.高校重视双创

2017年10月9日,科技部发布的《中国普通高校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6》显示,截至2015年,中国高校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为35.5万人/年,比2006年增长46.7%,居世界第一。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不断提高,2015年达998.6亿元,是2006年的3.6倍。本科生从大学二、三年级开始参加科技竞赛、科研课题或者依托发明专利的自主创业等科技创新活动已经非常普遍。高校的科研工作还同时支撑着164万硕士研究生和34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截至2015年,1 762所高校共计支持开展创新创业项目8.4万项,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奖3万余项。

(二)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阻力分析

1.经济基础薄弱

从各类调查可以看出,本科、硕士毕业生一般较难获得投资,主要由于经济基础较薄弱,创业意愿不明显。而博士(特别是理工科博士)由于有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则容易获得投资。

2.创新能力不足

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上,由于中小学阶段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学阶段主观上缺乏创新的意识,习惯于接受答案而非寻求答案;客观上,本科阶段掌握知识相对匮乏,即使想要挖掘答案,也存在“铲子不够锋利,臂膀不够有力”的问题。

3.双创教育欠缺

目前中国的双创教育,不是量不多,而是质不高。课程主要集中在创业上,而非创新上,但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大学生而言,在获得资金前,公司的构架、运营等都是空中楼阁。双创教育课程应当设計为基于项目的创新能力培养与基于创新成果的创业项目实训,而不仅限于公司经营管理类课程。必须意识到,许多创新未必能进行创业的转化,所以普适的双创教育更应当侧重于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以科创能力为导向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分级培养体系

从创新创业的动力分析可发现,目前阻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问题中,经济基础薄弱可以通过增强创新能力解决,一旦大学生拥有了具有高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融资就不是问题。减少大学生创新创业阻力的关键在于,根据学生特点,考虑工科专业特色,总结实践经验,构建以学习精神为引导、科研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分级培养体系。

(一)培养体系构建的基础

1.国内外现有双创教育模式

目前,国外的斯坦福大学 D-School 项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CITRIS 项目和麻省理工学院CDIO 模式[ 1 ]在体系设计、培养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较为突出。国内双创教育体系,多为论文提出,少见高校发布,以清华大学“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2]最为完善。这些模式比较值得借鉴的是对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动手实践的强调和老师指导的把握。

2.国内双创教育受众特点分析

对创业意愿和专业热情方面的调查文献综合分析,大一到大四学生的创业意愿在逐步递减,硕士研究生的创业意愿整体虽维持在较低水平,但仍高于除本科一年级外的其他年级本科生,创业意愿在博士研究生阶段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就专业热情而言,不论从大一到大四,还是从研一到研三,整体都呈下降趋势,但硕士研究生整体高于本科生,博士研究生的专业热情显著高于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3]

知识的积累是创新的基础条件之一,学历高低和创业意愿强弱呈显著的正相关。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专业精神,并进行应用。本科生教育应当尽量模拟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且在培养过程中,应着力引导整体正相关性增加,减少向负相关分化的个体数量。

3.教学体系改革的经验

对于工科专业而言,研究生的培养更注重的是大量的科研实验和项目实训。与本科生的验证性实验和小的课程设计相比,科研实验和项目实训更强调解决问题而非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就是创新的过程。因此,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也应让本科生接受科研训练,基于项目进行学习。

所谓量变引发质变,创新往往是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了解决本科生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教学体系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利用网络和文献获取知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体系难以达成该目标,简单采用翻转课堂模式也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知识储备。

(二)培养体系的构建内容

以科创能力为导向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分级培养体系应注意使各类别课程在不同年级分配的比例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应在大一设置大量的专业基础课,在大二设置专业课,并开始安排科研实践;在大三设置核心的专业课程和部分科研实践课程;在大四强化科研实践;在前三学年修完主要的通识教育课。大一应强调学习精神。多请业内有名的专家学者给学生开讲座,内容未必要和学术完全相关,但一定要强调学习的意义,学习对创新的作用,创新对创业的意义。利用新生创业意愿強、专业热情高的特点,让新生快速完成从中学被动学习到大学主动学习的转变,激发其接受科研训练的欲望,帮助其克服畏难情绪。建议将 80 %的专业基础课程于大一年级开设。

大二大三应增加实训项目和课程设计,减少实践性课程的理论课。改变目前实验完全照书做的模式,将验证性实验改为基于项目的学习,增加科研训练在培养计划中的占比,并逐渐增加训练难度。这类项目的方案设计应该有一个相对成熟的实施方法,但实施结果可以是未知的。教师只需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的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完成。项目的成果可以是一篇由小组合作完成的论文或是一个产品。通过这种“给定范围内创新”的训练方式,可以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训练提高其解决设定问题的能力,最终发展成解决全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新的能力。此阶段课程设置应以专业课为主,两学年的专业课均占该课程总数的 40 %,同时,让学生开始接触科研实训,逐渐加大科研实践课程的占比。

大四阶段应在合理使用学校有限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尽力满足考研和踏入社会求职就业的不同需求。可以让考研的学生下半学期进行毕业设计;让准备踏一入社会的学生上半学期进行毕业设计,下半学期进行创业或就业。为让毕业生有能力做出一份有创新性,甚至有创业价值的毕业设计,课程设置应以科研实训为主,理论授课为辅。在进行培养方案设计时,应使通识教育课贯穿始终。通识教育课不仅指思政类课程,还应包括创新创业课程、科学界科研人员及工业界技术人员的讲座。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育时,理科应体现实验和研究,工科应体现实验和设计。

参考文献

[1]杨建新,孙宏斌,李双寿等.美国高校创新教育实验室和社会创客空间考察[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5):27-32.

[2]李双寿,李乐飞,孙宏斌等.“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111-116.

[3]时昱.当代中国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实践———基于全国12所高校调查数据的经验发现[J].青年研究,2017(3):1-1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曹陆晴,女,汉族,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在校大学生。

第二作者:张文鹏,男,汉族,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

项目名称:本项目受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02011047083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在线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分析
在线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