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2020-12-24谭思晴

科技资讯 2020年20期
关键词:育人环境目标导向三全育人

谭思晴

摘  要:“三全育人”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具体要求。当前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实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现实困境,对于培养更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产生不利影响。该文从评价体系、目标导向、育人环境这3个方面进行思路探索,对于高职院校开展“三全育人”实践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三全育人  评价体系  目标导向  育人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7(b)-0186-03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Three All-round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N  Siqing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ollege of Hunan Arts and Crafts Vocational College, Yiyang, Hunan Province, 413000 China)

Abstract: "Three all-round education" is a strategic measur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fully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a virtuous person. It is also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achiev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practical dilemma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ree all-round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has an adverse effect on the training of mor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This article explores ideas from three aspects: evaluation system, goal orientation, and education environment, which is of reference valu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e of "three all-round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ree all-round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Goal orientation; Education environment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教育综合改革在持续推进。高校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占据育人制高点,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高职院校更应在坚持办学特色的前提下,全面调动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挖掘育人元素、提升育人内涵、抓好育人实效,满足新形势下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需求和思政工作的时代发展需求[1],从而培养更多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1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现实困境

1.1 十分重视德育工作,但未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德育工作从党中央、教育部到各高校,已形成鲜明的育人导向和强烈共识,正强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旨在打通育人的最后1km。而高职院校培养学制为3年,时间短、任务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多、口号多,而落实落地的举措少、办法少,或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文件,加之一些思想痼疾和较难解决的现实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同时,育人实效在短期内较难显现,指标化衡量工作的实效难度大,发力点依然停留传统区域,未能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1.2 育人队伍力量单薄,形成的育人合力不强

当前“课程思政”教学已全面铺开。由于课时等因素,专业教师对于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往往不够深入,强行嵌套或点到即止,未能全面结合课程内容来开展教学,“课程思政”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同时,高职院校由于教师队伍规模所限,各职能部门均有较多的事务性工作需要处理以致对学生思政教育投入、融入不够,学校的协同育人思想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育人队伍大多为思政教师、辅导员等学生工作一线人员。

全方位育人的互通互联不足。微观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之间的互通互联不足;宏观层次,高校与社会、家庭之间的互通互联不足,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互通互联不足。育人队伍力量单薄,形成的育人合力不强。

1.3 配套育人资源较少,育人方法相对滞后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总数不断上升,2019年更是扩招100万人。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而教学资源、育人资源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扩充,加之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实状况,对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当前大学生以95后为主,00后也将成为高职大学生的主体。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高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道德价值观念正由单一、稳定、封闭转向多变、多样和开放,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是一群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极其敏感、互联网影响最深的年轻大学生群体,育人对象群体特征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育人办法不足以应对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2]。

2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思路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环节。高职院校新时代奋斗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青年大学生,迫切需要坚持育人导向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

2.1 齐抓共管促落实,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强化政治导向,旗帜鲜明讲政治树标杆应是最高原则与基本前提。学校党委是“三全育人”的总龙头,处于育人的核心位置。出台相应的文件和制度,明确各育人主体职责,确保育人工作团结一致、有的放矢,使得育人理念自上而下全面貫通,形成相辅相成、相互合作的育人体系。育人,不仅是思政教师、辅导员等人员的岗位职责,更是全体教职工的职责使命所在。制度下发后,应当全员调动、强力督办,没到位的必须落实,打折扣的必须处理,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育人工作应当是整合协同学校各项教育工作以及各项育人元素,调动一切育人主体,发掘、用好一切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打造全面立体的育人模式。

育人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生为本”的思政教育工作才有温度。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要引导好、教育好青年大学生,也要关心和帮助受教育群体。思政工作者、学生工作一线是学生思想的领航员,而全体教职员工也应是学生学业的辅助者、服务者。而当前,高职院校普遍以学生教育管理为主,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往往差强人意。高职院校应当加强服务育人理念,以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精简流程、有效服务,遇事想办法、不推脱,学生对母校才有感情、有感恩,从而将服务意识深种于学生心底,提升学生的爱心和奉献意识。

辅导员和学生联系较紧密,深入地了解和交流较多,但是其他岗位选择性缺位,难以从学生立场开展育人工作。应当深入学生内部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友关系,真实了解其思想动态和性格特点,加之有意识的价值导向,育人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3]。高职院校应该开展教职员工“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教育,进课堂、下寝室,建立由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等不同教育主体组成的网状结构,做到各大育人主体、育人要素之间的互通互联,充分发挥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的优势,实现育人队伍相互联系、信息共享,从而及时反馈、调向整改。根据“三全育人”的目标导向,建立教学、管理、服务等各类型岗位的育人标准和规范,不断健全工作标准和评价体系,筑牢制度保障,有据可依、掷地有声[4]。

2.2 全程跟进抓关键,目标导向促发展

育人是受教育者将内化的价值规范外化成行为,进而形成稳定、优良品质的过程。全程育人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还要融入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入学适应期、学期始末期、升级过渡期、离校就业期等均是成长成才的关键点、转折点。他们在这些时期往往会迷茫、焦虑,甚至迷失方向,荒废学业。思政教育工作者及时有效抓好这些关键时期的教育,专业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以“网格化”划分数据实现群体带动和帮扶,以外部驱动实现朋辈教育、自我教育,往往成效显著、事半功倍。“95”后、“00”后大学生主体意识强烈、学习能力突出,渴望自我表达与展现,高职院校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特点,以朋辈教育助推学生从“对象”向“主体”转变。抓好班团干部、学生党员等关键少数,通过实践、心理、管理、服务等途径实现引领示范、辐射带动,凸显自我教育的正面激励作用。自我教育是高职大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全员育人”理念的深化与拓展,更是增强育人合力的有效途径。

思政课“血统纯正”辅以强大吸引力,辅导员“春风化雨”教育引领,第二课堂“旗帜鲜明”锻炼提升,均以高职院校大学生成才和就业创业为导向,可以使得职业道德、社会品德、综合品质大幅度提高,是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目标。

2.3 优化育人环境,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任何人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和谐美好的环境更有利于人的身心发展。高职院校育人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校学习质量和育人成效。

建好、用好图书馆是打牢育人基石的重要支撑。高职院校的教育类型与其他普通高校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功能设置和服务模式与其他普通高校图书馆也有所不同。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当根据自身办学特色而设计功能区,包括常规阅读区、专业主题区、线上技能实训区等空间设置,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并留住大学生。图书馆应当成为除教室、寝室外的常驻场所,既是知识扩充库,也是育人实践场。“腹有诗书气自华”+“专业能力同提升”,若能汲取到更多知识养分,外加专业实操,则能提升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5]。

校园文化彰显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与特色,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也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充满朝气的良好氛围,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应当把握时代旋律、紧跟时势、与时俱进。例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应提前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对学校环境进行科学布置,营造浓厚氛围,让全校师生感受到国家富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等。其次,应当构建优良的寝室文化。寝室文化是同寝小团队表现出来的集体意志,具有“捆绑效应”。可以定期开展文明寝室评比、创意寝室评比等等活动来增强寝室的集体荣誉感,从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人际关系。

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占领网络育人新阵地。加强校园网建设是育人工作的必然需求。网络的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而“95”后、“0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更倾向于集知识与娱乐为一体的隐形育人资源,因此,网络育人既要把握重点,又要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同时,用好“两微一端”和易班网等网络平台,为其提供施展才艺的平台,能提升其综合素质。

3  结语

“三全育人”中心在“育”、重点在“全”。要统筹协调、汇聚力量、用好资源,由传统的点线面向网格化、实体化转变,实现育人主体、时间维度、空间范畴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亮.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平台建设与实践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38(9):24-26.

[2] 白晓东.“三全育人”理念下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嬗变与调适[J].思想理论教育,2020(6):91-95.

[3] 王鑫,陶思亮,朱惠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角色与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5):87-91.

[4] 梅纪萍,周蒋浒.三全育人“:五进五精”育人模式的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3):64-69.

[5] 徐斐.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职图书馆实体空间重构[J].情报探索,2020(5):110-114.

[6] 武贵龙.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20(4):144-148.

[7] 张冬,王飘.“三全育人”理念下目标教育模式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8(9):66.

猜你喜欢

育人环境目标导向三全育人
“君子文化”育人特色的创建
浅谈中职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目标导向在班集体管理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浅谈如何打造新建特殊教育学校育人环境和教学管理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对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的探索
目标导向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