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0-12-24郑莹谭丽涛王立平

科技资讯 2020年20期
关键词:保障措施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

郑莹 谭丽涛 王立平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持续加大,国际经贸数量快速增长,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增加。这就要求相关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体系,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各项相关内容,提出构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化建议,保证专业人才的质量,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教学体系  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7(b)-0100-03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ZHENG Ying  TAN Litao  WANG Liping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China's opening up,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is growing rapidly, and the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professionals is increasing. This requires the relevant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 build the teaching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find out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in time, improve the relevant contents,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build and improv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provide talent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urs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major; Teaching system; Safeguard measures

國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开设,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国际经贸人才,为繁荣我国的对外贸易做出突出贡献。但在当前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一些专业教学体系构建问题。该文在这种背景下,深入研究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人才体系构建提供保证。

1  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逐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与学术型本科院校有着一定的区别,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应用理论基础和相关实践能力操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多数都会进入外资企业进行工作,绝大多数将直接进入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进出口贸易等相关工作,所以对该专业的应用型要求更为严格,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型能力。同时,应该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能力的掌握状况,全面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涉外和进出口贸易工作知识,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应该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性管理,培养学生的各项实践活动能力,提高学生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性知识,也能丰富学生实践能力,锻炼驾驭复杂学术问题的水平,增强学术创新意识,为完善自身的学业水平提供保障。加强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意义重大,也是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的基本要求。

2  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不重视实践教学的培养

很多高校都在使用同样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于教学的目标和相关课程体系设置环节都没有引用高校应用型专业的办学特色。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学校将精力放在理论课程的体系中,经常会忽视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影响人才计划的培养。

2.2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不够重视实践教学,这样就会造成全部的计划出现衔接问题。虽然有各项教学设计,明确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形式,但是从本质方面来讲,还是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方面没有行成独立的体系结构,各项教学计划应该得到进一步升华和调整。高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要进入外资企业进行应聘工作,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一情形使学校把重心都放在了专业技能方面,只注重加强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的学习,却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忽略了教学内容和环境与生产实际的结合,这样就会导致很多的毕业生不能满足外贸企业的用人要求。这些问题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未来就业,很多高校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建设了一些校外培训基地,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帮助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2.3 课内实践教学的形式安排不够合理

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时,会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内实践教学中的其他引导作用,如利用各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来补充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和提高实践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认识,缓解单一从教材中的理解,加深对未来从事行业的能力掌握。学校应该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际各项实践环节中,特别是有些院校结合校企培养模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由于缺乏相关协调机制,没有完全建立一套完备的利益协调体,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合作项目,学校的职责主要是负责服务社会的一个组织,其中服务职能扮演更重角色,为社会提供更加完备的人才体系是根本任务。企业与学校就有不同的特征,企业的目的更加重视经济效益,经济利润是企业最为关心的地方。这个问题就说明校企双方开展合作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都侧重考虑各自的利益,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这种观念就不能达到完整的重合,过分看重自身的利益就使合作不能产生共识。校企合作就会产生分歧,导致双方失去合作的热情,容易发生误解,造成一定的误会。还有一些校企的培养理念不同,造成合作的终止,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双方的合作。

2.4 师资能力方面应该增强

教师的能力直接决定教学的水平,也是影响学生能力的重要因素。一些高校的教师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很多教师不是“双师型”教师,造成教学成绩不能提高。一些教师虽然有高学历背景,但是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和外贸企业的工作经历,这样也会导致缺乏实践教学能力,影响教学效果。

3  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高等院校要加大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力度,这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能力,同時还要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加强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平台建设,重点在能力提升、实训教学、实习管理和毕业论文(设计)方面进行管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3.1 强化实验教学管理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逐步增加形式新颖的实验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可以引进开展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重视实验软件和器材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各种器材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满足教学需要。在教学软件的应用上应该匹配更多先进性教学服务系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强化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逐步开设实践能力训练的渠道,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 强化实训环节管理

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实训过程中主要采用网络技术教学与实际教学结合的形式,通常利用先进的软件系统帮助培训学生综合软件操作技能与综合业务处理技能,经过模拟一个虚拟仿真的场景,让学生了解到国际贸易交易的流程,整个过程实现全部仿真模拟,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讲,尽量多地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积极参与各项比赛,特别是国际贸易交流大赛,掌握实际应变能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全面锻炼,能力达到全面提升,实现教学目标。

3.3 合理安排实习环节,加强校外实习

应该加强学生的实习管理,统筹安排学生的就业实训,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强化校企共建模式,深度与合作企业进行沟通,编制合理的教学实习计划。企业应该安排实习学生进行顶岗培训,全程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院校双方应该主动为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支持,其中包括教学计划的安排、相关专业计划设计,全面按照教学计划的实施,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相关技能方面的培养,实现学生在实习训练中收获职业技能。在校企合作中,应该强化院校联建形式,这样也能降低和缓解学校的实习建设压力。可以采取两个或多个学校联合实习到企业实习的办法,这样能够相互发现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达到教学实习的目的。

3.4 严格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写作

毕业论文作为高校学生学习结业的一项重要环节,应该严格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及时指导,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融入论文设计中,集中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应该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加强对题目的理解,深入外贸企业进行学习,尽量做到内容充实,避免没有实际内容和雷同摘抄的现象。

4  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4.1 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实践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教学质量,因此要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第一,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满足实践教学需要选择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第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做好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三,实现校内校外教学基地的相结合,做到互惠互利,为我国经济贸易做出突出贡献。

4.2 开放实验室的优势

实验室是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优势,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可创新研究的学习平台,学生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利用实验室所带来的有利条件提高整体实践教学水平,为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3 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优秀的教师是培育出人才的关键,建设一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皆强的、能传授高等教育任务、能培养和造就卓越的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

5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能够看出,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专业担负着培养国际贸易人员的重要责任,应该强化人才培养流程,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贸易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爱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4):218-220.

[2] 江丽.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3):57-59.

[3] 王茁,范群鹏,刘娜.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衔接贯通的优化路径分析[J].科技资讯,2018,16(35):162-163.

[4] 刘秀,苗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9(19):34.

[5] 刘阳,谭珺隽,王传林,等.试点学院框架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8(1):44-45.

[6] 严复雷.普通工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J].科学中国人,2018(1):56-58.

[7] 侯学娟,傅炜,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5):180-182.

猜你喜欢

保障措施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浅谈在校大学生兼职权益侵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