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西洋歌剧在现代化排演中的机遇与挑战
2020-12-24赵越超
歌剧作为一种经典的舞台表演艺术,已经存在并发展了四百余年,并且在当今艺术领域仍旧占据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其影响力与受众不断变化,社会大众对其认知、体验的程度与角度也在随时代发展而有所改变。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作品,歌剧兼具音乐与戏剧、歌唱与表演,集中了多种艺术形式。而其中最重要的单一特征便是音乐,它“不仅触动着观赏者的思想与感知,更能激发其情感与冲动”①。21世纪到来,随着物质社会的急剧变化与20世纪现代主义流派的不断深入发展与深刻影响,文学艺术领域中发生了种种现代化方向的改变,现代化特征有所增强,歌剧亦然。而自然主义所热衷的对现实世界和此时此景的记录式描绘也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歌剧排演的发展。同时,“歌剧市场在这几百年的时光流转中大大缩水,目前演出中能叫座的大部分作品也已都为一百多年前时人所创作”②,歌剧的发展似乎已值暮年,并面临着巨大瓶颈。这样的艺术流派发展背景与时代背景共同催生出了经典西洋歌剧现代化的排演方式,使得“歌剧仿佛从‘着戏服的歌手节中解放出来,呈现着多种多样的形态,并为观众提供着多元的视角”③。诚然,现代化的排演为歌剧发展创造了珍贵的机遇,也为之带来了风险与挑战。
一、现代化排演的表现形式与角色转变
经典西洋歌剧的现代化排演层出不穷,形形色色,其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现代元素的融入、现代主旨的表达和现代风格的使用。
在经典西洋歌剧中融入大量现代元素是现代化排演最普遍、最基础的形式。2005年在萨尔茨堡艺术节上演的《茶花女》这一版本作为经典西洋歌剧现代化排演的经典案例,便将薇奥莱塔在19世纪巴黎的住处改造成了工业社会中的现代简约公寓。黑白极简的圆形表盘,几张或单色或蒙上花布的现代沙发,画着鬼脸的气球,连同演员们的着装也都是现代人每日穿着的连衣裙、衬衣。而2013年在拜罗伊特瓦格纳音乐节上亮相的新版《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德克萨斯州66号公路的加油站,东柏林的亚历山大广场,连同纽约华尔街的股市都在舞台上被一一展现,令观众不禁疑惑,自己所观赏的是否真的是瓦格纳笔下那个权力、欲望、爱情相互交织的神话故事。这样现代化的背景、服装、道具等已被普遍地运用在了近些年的歌剧舞台上,无不体现着“时移”的特征,即:将歌剧故事的发生时代挪移到另一个时代,歌剧舞台上的所有视觉展现也都向现代社会靠拢,使得初次观赏这部歌剧的观众或许以为,该歌剧情节的发生均与自己同时代一般。
而同样也表现出“时移”这个特征的还有歌剧排演中现代主旨的表达。2013年拜罗伊特音乐节《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导演曾表示,希望这个经过现代化排演后的版本“能够反映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影响,提醒人们能够思考德意志的没落乃至世界的衰败”④。而这层思想内涵与主题表达则是原始的版本中丝毫未提及的,更与创造原歌剧的时代背景无法统一。导演们通过对经典西洋歌剧的现代化改造,在原作的基础上或是增添一层,或是覆盖并代替剧作家通过情节、唱段表达的原主题思想,向观众传达出了此类饱含现代精神的主旨与个人意志。
此外,现代风格的使用也是经典西洋歌剧现代化排演的另一表现,主要体现在抽象、简约风格的使用中。现代化排演中,歌剧的服装与道具不再始终拥有繁复的纹样和色彩,其线条减少,形状也趋于基础和简单,舞台效果的冲击力也常常极端化。就视觉感官而言,观众很难感受到导演在舞台布置上力求还原现实的努力。然而,风格的简约并不完全意味着一切的简化,更不会使舞台展现趋于平庸与乏味。反之,数量层面的减少令意义层面的承载量大大增加,暗示、暗喻的运用更加广泛而频繁。简约式舞台往往赋予每一个道具、每一件服装尽可能多的意义与功能,或推动舞台情节发展,或象征人物生命状态、情绪、情感的变化等,要求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思考舞台上每个元素的实际意义,无限地延展、丰富其想象维度。因此,歌剧的舞台制作也发生了角色的转变,由以依附和还原为目的的“陪同”变成了“向导”,引导观众借助或依靠舞台视觉展现的线索,探索唱段的内涵和情节的发展进程。
这样的三种基本表现形式使如今的歌剧舞台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观众的注意力不再仅聚焦于歌剧演员的唱功、唱段的含义等等,而越发被变幻多端的现代化舞台展现所吸引与影响。现代化排演由此为歌剧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机遇,也孕育了不可避免的风险与挑战。
二、经典歌剧现代化中的机遇
创新推动着发展,经典西洋歌剧的现代化创新式排演自然也为之带来不可错过的发展机遇和突破口,在艺术传播广度和发展维度上带来了些许惊喜。
多数民众对于歌剧舞台表现的认知主要停留于努力逼真化的布景道具和华美绚丽的服饰,伴着不断变换、恰到好处的灯光处理,更有重中之重的音乐,一切都是传统而踏实的视听体验。而现代化排演中常使用的“时移”手法则将那些经典传统的故事挪移到观众所生活的现代社会中,往往隐含着多重意义,或是形成与原作的疏离化,打破该作品的原本视角与常规表现模式。完全颠覆式的创新排演手法使观众不禁怀疑,自己所欣赏的究竟是几个世纪前所创作的歌剧还是一场描摹现代社会百态的新作品。现代化排演使歌剧内容与现代社会的面貌更为贴近,似乎歌剧中的情节正是发生于欣赏者所处的21世纪。同时,“时移”的处理方式也增强了歌剧情节的代入感,催生大量的时代共鸣,部分降低了欣赏难度,吸引了更多的非專业观众;此外,就对某些特定年龄人群而言,青少年因其特殊心理状态,常对新事物感到好奇,并更易于接受创新、反传统的事物,将经典西洋歌剧通过现代化的排演方式展现,是一种比机械灌输更有效的引导方式。因此,舞台表现形式的现代化创新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扩大歌剧的受众面和传播广度,有助于观众以不同角度了解、审视经典,从而最终接纳这些离现实世界有一定时间隔阂的经典作品,不失为一个将歌剧艺术之经典与现代结合,向现代社会推广并使之接纳的发展良机。
经典西洋歌剧的现代化排演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舞台各个环节的多处细节,为如今的歌剧表演增添了许多意外惊喜。简约的现代风格不仅起着拓展观众想象空间的作用,更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恰当地凸显音乐这个核心要素。正如《尚书·虞书·舜典》中所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⑤,其中“歌永言”即歌延长诗的语言,舒缓地徐徐地咏唱,以突出诗的意义。音乐对于情感含义的表现一直具有加强和突显的作用,舞台的简化与画面的聚焦使观众更专注于演员们动情唱出的咏叹调,便能更好地发挥音乐“永言”的作用。当观众在欣赏歌剧时更依赖于听觉,便能够更为清晰且充分地感受到音乐表达中对“所言”的细节处理,比如花腔女高音和抒情女高音的不同,演员情绪随咏唱的起落等。
同样在萨尔茨堡音乐剧上,另一部经典西洋歌剧《茶花女》的现代化排演版本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设计之一便是舞台右侧巨大的圆形表盘。在其他版本中,我们只能够通过女主角维奥列塔的唱词和动作表现,以及音乐的风格急转和色彩变化等方式中获悉她身体状况的改变,而该现代化版本通过表盘上表针的运动象征时间、生命的流逝与消耗,以具象可见的形式向观众暗示剧情和人物变化。这种现代元素的增添以一种更具象征性、更委婉的方式表现了抽象的剧情变动,也更直接地表现了主题。观众省去了一定的思维运作过程,受其引导着进行情节与内涵意义的探究,得以快速而深层次地获悉主题,增强了欣赏收获感、也提升了欣赏效果。巧妙的增添并没有对歌剧剧情和音乐本身形成干扰与阻碍,反而因导演的巧思而显得合情合理不突兀,对歌剧内容的表现和对观众的正确引导也有着积极意义。另外,该版本舞台的半圆形布景也对声音进行了巧妙的加工,更充分渲染了歌剧演员吟唱中饱含的感情色彩,“成为演员们可利用的另一个表演工具,像是波普拉夫斯卡娅就借此在最后一幕,制造出回音袅袅、离尘出世的感觉”⑥,现代化的舞台重排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为音乐与剧情服务。
三、现代化排演下的风险与挑战
在全新时代背景下,新灵感注入深入人心的经典歌剧作品,陌生的舞台排演与一段段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共同展现在观众眼前时,不免会引起阵阵嘘声,甚至招来尖锐的批判。经典西洋歌剧在排演不断现代化的趋势中,的确面临着多重风险,也给表演者和观众带来了挑战。
首先,现代化的排演方式会给歌剧艺术本身带来一定的风险。歌剧表演者与乐队所演绎的音乐始终作为歌剧艺术最核心的部分,也一向是歌剧作品质量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近年来现代化排演的不断拓宽与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目光纷纷聚焦于舞台布景艺术、表演方式等其他方面,而音乐的地位正面临着被威胁、被削弱的风险,新歌剧作品的创作者以及观众对其重视程度也可能会因一味欣赏并追求新颖独特的舞台表现,而降低对于音乐水准的要求。同时,在一些不够恰当巧妙的现代化舞台排演中,音乐无法与其现代化处理后的整体风格相适应,则会平增突兀感,受到现代化排演带来的消极影响。
现代化排演对经典西洋歌剧的另一大改变则是对其思想内涵的修改。许多现代化的巧思虽使歌剧更易于理解,引发观众对剧作家在经典艺术作品中潜藏的思想光辉、宏大主题的深思,也会导致一定的意义偏离,或造成歌剧内涵表达不完整的缺陷。一些情况下,现代化的排演使对歌剧原有意义的表达受限或缺失,造成了“旧瓶装新酒”的现象。虽然音乐没有改动,但由于“时移”等手法的使用,以及情节上的偷梁换柱,歌剧作品的原本精神内核已被偷偷替换为导演自我的主观思想与演绎。原剧的主旨即使没有被完全删减并替换,但也因为新主旨层次的加入而被削弱,其展示也不再充分,经典西洋歌剧的原汁原味性遭到了破坏。虽然绝对的“忠于原作”不应当作为歌剧艺术发展的终极使命和根本目的,但忽视原作、消减原作更不应成为发展趋势而受人追捧。
新的主旨层次的增添,有时会与原主题相互成就,从而达到契合,但就目前所出现的现代化排演版本而言,更多的则是对原歌剧主题的消解和偏离。2013年拜罗伊特音乐节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上演之初便收获了观众的高声倒彩和各路批判,正是因为这个现代化版本是导演卡斯托夫通过对于原版歌剧作品方方面面的解构、拼凑以及删减而进行的重新创作。原本应在河底溪水的莱茵仙女变成了美国66号公路边汽车旅馆前的泳装美女,第二部《女武神》中赫然出现了高耸的石油井架,而第三部本应该用宝剑与法夫纳作斗争的英雄齐格弗里德却用一把手枪轻易地取得了胜利⑦。在这个现代化版本中,不仅歌剧剧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主要人物的气质与品格塑造也完全偏离原作,可以说,瓦格纳笔下的这些神话英雄人物被毫不留情地抹杀了。卡斯托夫虽与剧作者瓦格纳一样,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大胆反思和警示社会现实,继承了其创作意图,却未能延续瓦格纳创作该歌剧时希望表达的意义,仍旧只是一次具有“行为艺术”意味的颠覆式创新尝试。某种意义上讲,这既是对作者瓦格纳创作精神最忠实的继承和致敬,又是对该部歌剧本身精神内核的亵渎。
现代化排演除了对歌剧作品本身造成变动与影响,也为歌剧艺术未来的创作发展带来变数与风险。歌剧表演的核心仍旧是对音乐的创造与演绎,音乐也始终占据着歌剧艺术最重要的核心,因此歌剧艺术未来的发展不能够仅依靠舞台制作创新等现代化改变来追求极致。过度看重、依赖现代化排演而忽视歌剧本身的内容质量会对未来的歌剧新作品创作产生不良示范,其歌剧艺术的发展方向也容易出现避重就轻、本末倒置的状况,未来歌剧在创作维度面临着重心偏失的风险。同时,根据Karl-Heinz Reuband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更多的观众仍旧偏向于欣赏传统而经典的歌剧编排与表演。对于“时移”这个手法,一些人尽管是持开放甚至偏爱的态度(占比10%—20%),但一半以上的观众还是倾向于与剧情时间背景相符合的舞台制作⑧。因此观众取向与歌剧现代化排演间的冲突令人不禁担忧,如果当前的西洋歌剧制作一味执着于挖掘新的呈现形式,而忽略观众的審美传统与欣赏偏好,经典的传承是否还能得到保证?那一幕幕经典是否还有机会被大众欣赏和赞叹?与此同时,歌剧的受众群体在数量、结构层面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毕竟,凭借创造新鲜感赢得更多观众并非长久之策,就目前的观众偏好而言,这些现代化的改变并未始终带给观众惊喜与再次走进歌剧院的兴趣及动力。另外,对于原本对歌剧了解程度浅的欣赏者而言,良莠不齐的歌剧现代化改编,加之先入为主的心理趋向,不负责任、偏离主线的经典西洋歌剧改编版本对于现代人通过歌剧这一途径了解历史以及历史时期中的思想精华产生了消极作用,长期而言,观众对歌剧这种经典高雅艺术形式的形象认知也会逐渐发生变化。
当然,歌剧艺术与受众偏好间的矛盾也反映了一个始终存在争议的论题,即艺术应该迎合还是引领?如何使该艺术形式在其大众化传播过程中保持自我,避免庸俗化和艺术水准的降低?诚然,歌剧艺术在现代化的表现过程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却也不时因为一些歪曲化的改编影响了观众的欣赏体验,给予了错误的引导,这并非一种正确合理的普及。同时,在当代社会背景与大众审美体系下,那些所谓的“非艺术”或“不受大众欢迎的艺术”是否应当被鼓励与支持?对于这些一直存在的矛盾,还需要更多的实践与理论探讨。
现代化排演不仅为歌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一定风险,也增大了对欣赏者的挑战,对观众欣赏歌剧的要求也随之有所改变。现代化的排演因其简约而抽象的表现方式,加之频繁的暗喻性舞台表现,常常需要观众以多元视角挖掘歌剧的多层深刻主旨,更加细致、全面地欣赏歌剧作品。此外,歌剧欣赏者也需要适当改变理解习惯,不再是简单地通过文本故事内容,而是更多地借用被解构后所展现出的一些元素或物体,来理解人物的情感和作品的精神内涵。
对于歌剧演员而言,现代化排演自然也增大了对他们的挑战。歌剧演员与影视、话剧演员一样,同属于通过“表演”进行艺术创作的人群,而所谓“表演”则是通过自己的肢体、表情、语言等多种媒介向观众创造并展现人物,以自己真实的反应搭建虚拟的人物形象。具体针对歌剧演员而言,其表演则应是一种“下意识的音乐回应”⑨。即:在理想状态下的舞台演唱实践中,歌剧表演者能够完全且准确地理解唱段主旨和人物情感,并通过彩排训练熟悉表演流程与应向观众展现的整个故事,并最终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感知,通过周遭其他表演者、灯光、道具、布景各方面的感染与共同调动,将自己被激发出的真实情绪和情感状态融入歌唱中,“这种被提升的诗意状态,会令人类的语言在感情强烈的瞬间变为歌唱”⑩,在那一瞬间,表演者在歌唱中所表現出的情感与情绪都是真实且符合歌剧人物的,尽管其所代表的角色是虚构的。但当传统的舞台制作改变后,现代化的元素与主旨融入进了歌剧作品中,歌剧表演者所需要的气氛还是否充分,被调动出的情绪与情感还是否饱满?
正如2002年萨尔茨堡的现代化《图兰朵》中,人物Ping、Pang、Pong都由封建社会的官员变成了安装着机械臂和铅灰色钢铁钳子、锯子的刽子手,整场歌剧都在一座杀人工厂中上演着,阴森恐怖作为主基调充斥了整场演出。这给人带来的时空错乱感,以及阴暗的舞台布景所营造的恐怖气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歌剧表演者形成阻碍,也对观众的歌剧理解产生了限制。在这样的环境下,男主角如何通过饱含深情的演唱向公主求爱?观众又该通过何种形式认识理解到《图兰朵》古老东方的故事背景以及歌剧人物的一些重要形象特征?歌剧表演者未获得足够的场景渲染,则会有更大可能无法积攒起充分的情绪和情感,表演便会更显生硬和空洞,无法达到理想的表演效果。这对于歌剧表演者来说,是对表演能力的考验和对其舞台表现力的极高要求。因此,经典西洋歌剧的现代化排演对于歌剧作品及歌剧表演者、欣赏者等各层面发展都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艰难挑战。
四、艺术永恒辩题中的思考与态度
针对以上经典西洋歌剧在现代化排演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歌剧艺术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应积极作出调整与适应,笔者也将就此展开三点自己的思考与态度。
其一,无论是歌剧艺术的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应对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现代化排演尝试和实践予以宽容,毕竟真正意义上的“忠于原作”是不存在的,而“忠于原作”也不过是保留了原作品的基础架构和基本元素,“诠释”的存在是必然和必要的。艺术孕育在当代社会环境之下,所以现代化社会的今天自然会孕育出该时代背景下的现代艺术成果。歌剧艺术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包容的艺术门类,也应当容纳当代思潮指引下的艺术创作。面对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在学术理论上更应述尽其优劣,提供建议,不断优化,以求完善。
其二,笔者认为,无论艺术如何变化,对美的追求始终应当是艺术领域的永恒命题之一。对于歌剧的意义,有一种声音认为:“如今,歌剧不是尼古丁,而是有关于批判性的反思。”11他们认为艺术家应借助艺术来引发群众的思考,而思考这一举动才会给予人们真实的快乐,而非麻痹的快感。对此笔者无法完全赞同。诚然,异化、时移等现代化处理方式可以引发观众更深层的反思,这种思考与批判可以冷酷,但不一定要丑陋生硬。深层意义的美的享受虽不易获得,但也不应被抹灭。对于美的追求、视听的享受仍应兼顾,美不是麻痹头脑的尼古丁,不应被艺术的发展所摈弃。因此无论是何时代,即使是一切都被现代化了的今天,歌剧在经历了这样的现代化改变后,也应有责任继续给予观众美的享受。具体而言,歌剧之美不仅在于传统舞台中的繁丽服饰或宏大布景,更在于舞台表现与音乐表达的和谐融洽与相互补充。对于故事情节的增加和演员动作、姿态的现代化处理,则更需谨慎斟酌,始终坚持自然、合理、通畅的原则。而同时,对于缩减音乐篇幅、减少音乐篇目的改造方式,则是不可取的。现代化处理过后的歌剧应该在听觉上与原版本基本一致,因为是永恒不变的音乐旋律,才赋予了歌剧不老的灵魂。
其三,则是对于导演自我定位的思考。19世纪时,大多数歌剧的演出还都属于首演,作曲家等创作者与观众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甚至同种社会背景下。而当时代发生了改变,歌剧的创作与表演轨道逐渐相互偏离,诠释性排演的地位则更为突出,直至20世纪70年代,戏剧评论界出现了“导演式戏剧”(Regietheater)的概念,导演的理念——相对于剧作者、作曲家、表演者的意志而言——对演出产生了极大或过大的影响。对此,我们不应苛求导演们遵守完全的“忠于原作”,但一些导演们不自知地增添了过多个人理解,却因水平、高度不够而无法与原作并驾齐驱,便使许多现代化诠释显得过犹不及。因此,作为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桥梁,导演们不应只一味思索如何在原作中增添自己的意志与理解,最终过于自我;而如何用自己的创造力将原作者的意志更充分、更精巧地表达出并为观众所接受,则更为可贵和重要。
结语
对于经典丰富的西洋歌剧而言,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展、重绽光彩,如何使现代观众认知并体验歌剧之美,现代化的排演方式不失为一种探索途径。《茶花女》《图兰朵》《尼伯龙根的指环》等经典歌剧的现代化演绎版本为我们提供了成功借鉴,也引发了无数批判思考。对于经典西洋歌剧在现代化排演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学者对如今歌剧排演实践的不断审视;对于现代化表现的创新方式与创作态度,更需要理论与实践上的不断探究。笔者作为歌剧的欣赏者,对经典西洋歌剧的发展始终怀有着积极期待。
【注释】
①②⑧Karl-Heinz Reuband,“Erneuerung der Oper aus dem Geist der Moderne? Das Regietheater und sein Publikum,”in Karl-Heinz Reuband hg.,Oper,Publikum und Gesellschaft,2018,S.287,S.303,S.314.
③Hagedorn Volker,Jeder Rollkoffer bringt uns weiter,http://www.zeit.de/kultur/musik/2014-09/laurenz-luetteken-regietheater. 2020年2月28日访问。
④⑦杨燕宜:《是否应该喝倒彩:2013年拜罗伊特观〈尼伯龙根的指环〉》,《人民音乐》2013年第12期。
⑤张鲁原编著:《中华古谚语大辞典》,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第252页。
⑥谢朝宗:《大都会之“进口”〈唐卡洛斯〉与〈茶花女〉》,《歌剧》2011年第2期。
⑨孙红杰:《经典歌剧的现代制作:一个渐成主流的剧场现象的外在表征与内在诉求》,《中国音乐学》2017年第1期。
⑩Uwe Schweikert,“Sprechen und Singen in der Oper:?ber die ?sthetik der Dialogoper und die Schwierigkeiten im Umgang mit ihr,”in Erfahrungsraum Oper:Portr?ts und Perspektiven,2018,S.200.
11Beyer Barbara,Warum Oper?:Gespr?che mit Opernregisseuren,Berlin:Alexander Verlag,2005,S.14-S.20.
(赵越超,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