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二十年张爱玲研究述评
2020-12-24伍志恒
一、张爱玲小说艺术的本体性研究
本体性研究指就张爱玲小说文体、艺术构成及其特点的研究。
1. 小说意象、色彩等文本特点及其艺术效果研究。王文参的《张爱玲小说意象论》①从意象本体及意象的美感、生成方式出发,将张爱玲的小说意象作为一个专门的论题进行多角度的透视;李继玲的《悲剧·人生·世俗·语式——张爱玲爱情文本意蕴技艺谈》②,着重从浓厚的悲剧意识、人性的深刻挖掘、世俗人生的执着、孤寂苍凉的叙述语式等四个方面来谈张爱玲爱情文本的思想意蕴与艺术特点;娄秀荣的《月亮·玻璃·墙——张爱玲小说意象小议》③,指出在张爱玲的小说作品中时常出现的意象具有“张爱玲式”的独特魅力,是其内心思想独特的表现方式;杜丽琴的《张爱玲小说“意象化”客观叙事》④多角度考察剖析了张爱玲小说意象,总体把握张爱玲小说的文体风格及其对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贡献;黄大军的《论张爱玲小说意象叙事的悲剧功能》⑤认为张爱玲利用意象叙事将日常生活的“多重声音”凝聚为精神哲学隐喻,进而达到一种非个人的大悲境界;翟兴娥的《〈小团圆〉中的色彩意象分析》⑥,辩明了《小团圆》所体现出的张爱玲在色彩使用上的特点及其成因,探照了色彩意象所体现出的小说的自传性。
上述选题认为,意象乃至色彩是张爱玲小说艺术的突出特征,体现了张爱玲独特的人生经验与审美追求。她裹挟着内心深处库存已久的温淡与热望、决绝与妥协,在永远的黑暗中,一直走,真实真实再真实,到最后就是地老天荒。她笔下参差林立的繁复意象,似一座座森森丛林,很多时候,读者是迷途在里面左右奔突的白鹿,辨不清方向,认真检阅俗世的酸惨琐屑,然后又抱有不甚其多的执拗,肩窝盛满一地的惘然。这类研究论述集中紧凑,往往能于管窥一豹间由点带面,深入细致地勾勒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恰若一幅落色轻巧的工笔画,透彻明晰。
2.叙事特点、时空、结构以及语言特色及其艺术效果研究。秦弓的《奇崛冷艳与淡雅俗白之美——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⑦从知人论事的角度分析了张爱玲通身遍体的苍凉、感觉的怪谲、叙事的别致等文本特征及其成因;刘保昌的《“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张爱玲家庭小说综论》⑧,认为张爱玲的家庭小说在哲学观念、情感结构、叙事模式和精神承传等方面,整体上为中国现代家庭小说写作开辟了新境界,达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精神深度;王德威的《雷峰塔下的张爱玲:〈雷峰塔〉、〈易经〉,与“回旋”和“衍生”的美学》⑨,经由比较阅读得出了张爱玲以重复书写发展出一种“衍生”(derivation)、“回旋”(involution)的美学、颠覆传统家族历史的大叙事、独特的文学史观的结论;林幸谦的《张爱玲“新作”〈小团圆〉的解读》⑩,将小说中有关女性情欲书写、堕胎叙事和主题意旨等问题,与相关的传记资料联系起来,进行了缜密的“重组表述”;吴娱玉的《肉身的救赎:张爱玲的身体诗学》11,从“生命体验中的肉身”“作为情欲表征的身体”“世俗的逆袭:身體的‘享用”“自主的身体:启蒙的另一种声音”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肉身在张爱玲小说中是如何被打捞与呈现的;李梅的《张爱玲的小说传统与文学中的日常叙事》12,深入分析了张爱玲小说所创造的日常现代性,并抽丝剥茧地辨析了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日常生活叙事的艺术特点;张彩霞的《论张爱玲小说时空结合的叙事方式》13,认为非线性叙事方式的运用与语言心理的精细模拟,使张爱玲小说既兼顾了故事性,又具有感染人的力量;周魏的《张爱玲小说的语言特征》14,深度论述了张爱玲小说语言特征形成的原因;李庆的《论张爱玲小说的否定结构》15,提出了自己关于张爱玲小说结构的命名——否定结构及其有机构成、产生的原因和文本存在。
随着20世纪语言论转向、西方叙事学、语言诗学、空间理论等介绍到中土并发生较大影响,张爱玲小说学理性研究乃至艺术特性的深层挖掘遂成趋势,相关论文不胜枚举,我在此仅列出几篇有代表性的研究加以阐说。这些研究虽多多少少有各自粗糙迟钝和缠绕遮蔽,但镶嵌在一块儿,起起落落中,却使此类研究臻于完善。那些把灯背在背上的前人,却把他们的光线投在了身后。所有学人的孜孜矻矻,都是由许多细碎的探索点点连成的,就像一串亮着迷蒙微光的小灯泡,静静地俯伏在脚边,灯火阑珊,宴席已阑。
二、翻译研究
这类选题与文化研究氛围和思路相关,与张爱玲到美国后用英文写作和汉语作品陆续翻译到英语世界事实相吻合。印证了张爱玲在华语世界和英语世界均具较大影响。这类研究涉及作品双向翻译形成的交叉检验效应,值得注意且有横纵向拓展的趋势和必要。王晓莺的《张爱玲的中英自译:一个后殖民理论的视点》16,探讨了在后殖民的语境中,该如何解读张爱玲的中英自译、其英译过程是否受到东方主义的影响等问题;陈吉荣、张小朋的《论张爱玲女性主义翻译诗学的本土化策略》17,认为张爱玲女性主义翻译诗学呈现出一种迥异于西方激进的女性主义翻译的新面貌,表明了其追求女性主体性体认的努力;游晟、朱健平的《美国文学场中张爱玲〈金锁记〉的自我改写》18,明确张爱玲对该文本的自我改写主要是基于惯习操纵,并认为其是张爱玲在异国被边缘化的因由;芦文辉的《基于关联翻译理论下的〈老人与海〉中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19,对比解析了“关联翻译理论”在翻译中所起的枢纽作用;何珊的《浅析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多元系统论中的作用——以张爱玲小说〈桂花蒸·阿小悲秋〉的自译本和他译为例》20,认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着译者,制约着翻译成果的表达,并与其他客观因素一起,影响着翻译进程;刘爱兰的《张爱玲〈秧歌〉自译中的改写研究》21,条分缕析了张爱玲创作和自译《秧歌》的动机及译本《跋》中对故事真实性进行辩护的目的,探究了改写背后的话语权利表现,并对改写的效果进行了简要不失精当的评价;黎昌抱、孟洁如的《译者主体性视角下张爱玲小说〈等〉自译研究》22,认为《等》的自译言简意赅、自由洒脱,译者主观介入较为明显,译者主体性比较张扬;刘艳玲、谭幸的《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析张爱玲自译〈桂花蒸·阿小悲秋》23,从适应选择论视角出发,探讨了张爱玲自译《桂花蒸·阿小悲秋》的翻译策略。
张爱玲以五十载不间断的写作变迁、以上海、香港、洛杉矶等地不停歇的空间转移、以灵活转换于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双语写作能力,诠释了自初登文坛即被誉为“有能力向外国人诠释中国人”的世界性作家形象。此类研究有的运用翻译理论从张氏译作整体着眼,高瞻远瞩,提出并部分解决了其翻译过程中显现的症结性问题;有的则从单篇入手,情理兼备地剖析了张爱玲的译文。温一壶月光下酒,好的批评是文学的化妆。有的作品如此隐晦暧昧,批评者的心要像大圆镜,一次又一次被文本内容的负荷辗转过,收放自如不知疲倦,凡所鉴照,尽皆清明。
三、 作家生活经历和感情遭遇、海外境况
及著述出版、版本的求真性研究
林幸谦的《张爱玲未公开书信中的蚤患书写考察》24,提出了“研究张爱玲的蚤子/皮肤病不但是重构张爱玲生平/传记的重要工作,也是研究张爱玲疾病书写及其创伤叙事的重要参考”的观点;陈子善的《记忆张爱玲》25《看张及其他》26《研读张爱玲长短录》27《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28《说不尽的张爱玲》29《现代作家全集编辑与手稿研究之关系:以张爱玲为例》30《沉香谭屑:张爱玲生平与创作考释》31等,几乎皆从故事的讲述、文学史料的考证、文学发生学的还原、文学层面与学术层面等视角研究批评张爱玲,这也是陈子善先生惯常研究张爱玲的思路,他对张氏轶文的“打捞”做出了突出贡献;张慈宜的《“出名要趁早”:张爱玲之成名情结?》32,论证了张爱玲急于成名的心理驱动力何为又是如何形成的问题;杨青泉的《论张爱玲与友人的书信》33,论证了张爱玲的书信在“张学”研究中举重若轻的意义;程业久的《传里看张:张爱玲传记研究》34,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张爱玲在传记文学领域是如何被解读和接受的问题;付丹宁的《张爱玲后期创作中的“真实”观念》35,探讨了“真实”这一张爱玲后期创作的核心观念的内涵、转向的原因,考察出了这一观念的实践及其边界;杨国强、张聪的《〈十八春〉与〈半生缘〉版本比较浅析》36,发现了张爱玲前后复杂的心理变化轨迹,及导致这种变化的社会背景和意识形态变迁,为读者在文化角度上更宽容地理解作家的人生选择和文化选择做好了铺垫;刘晓溪的《文化环境的变迁与艺术的不懈追求——试论张爱玲小说的版本变异》37,聚焦于《金锁记》《十八春》《小艾》这三部小说的具体版本变异情况,分析了作家做出这些修改的内因和外因;龚明德的《张爱玲〈金锁记〉文本勘订》38,以版本学的相关要求为基准对目前流传较广的几个《金锁记》的版本进行了仔细的勘;宋以朗先生“身为张爱玲文学遗产的执行人”,也做了大量这方面工作,集中在他于近年新版《雷峰塔》39《易经》40《小团圆》41等作品的“引言”或“前言”部分。
从张爱玲的生平切入,是研究其人其作躲不开的壁垒。张爱玲终其一生都在爱的凌迟里伤惨面对黑暗深渊断崖绝壁,雨雪呼啸,不能保全。有些爱要用一生去忘记,恨,一样会模糊时间。成熟就是不断地抛弃形式去看本质。这个身披华美却爬满了蚤子的袍的天才型作家,其生命路途的沟沟壑壑、浓烈诡谲与创作的变幻多端、华丽凄绝,有太多值得我们深挖细赏的味道。属于她的那些日子像动人的风笛声飘散在山谷,当世人追忆它时,听到的只是弥漫着苍凉的风声。或许她应该感谢小时候阁楼上默默的月光,它们把她脸上的忧伤、疲惫、温柔、坚毅的神色清楚地映照出来,正是这种复杂的神情打动了在尘世中翻滚的饮食男女。刘川鄂和余斌的《张爱玲传》公认是最好的两部张爱玲传,随着新的资料的逐渐发掘,希望还有更全更新的张爱玲传记在张爱玲100周年诞辰的时候出现。
四、张爱玲小说、散文等各类文体流布、改编为各类艺术样式、传媒情况及大众化研究
此类研究是近20年大众文化研究及海外华人文学研究潮流,全方位立体化研究趋势的体现。刘川鄂的《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的张爱玲现象》42,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张爱玲热”,成为一场较大规模且持续不断的以张爱玲为品牌为文化符号的消费活动。而过渡“消费”张爱玲的结果,是张爱玲被平面化、庸俗化;王文硕的《解读张爱玲文学作品的电影特质》43,通过探寻诠释张爱玲主要文学作品中的电影特质及其产生的原因,折射出文学与电影的关系;王东、王寒松的《大众文化诉求与文本改造“套路”生成——以张爱玲小说的影视剧改编为例》44,认为张爱玲的深刻思考和文学个性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被转变为一种基于大众文化诉求的影像叙事“套路”;苏丽的《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中的流变》45,揭示出不同性别主体创作的影像文本在性别问题上的深层意识形态结构和文化内涵;刘越的《传播学视野下张爱玲作品影视改编研究》46,探讨了张爱玲作品影视剧改编的传播学以及影视改编对张爱玲作品文学风格的消解;邢向楠的《张爱玲现象:从热到冷》47,剖析了张爱玲热降温的因素;张志慧、贾知洵的《论张爱玲小说〈色·戒〉的影视改编》48,凸显了此片在张爱玲作品影视改编方面的艺术成就,表现了张爱玲作品影视传播注重大众审美心理的特点;徐付美智的《许鞍华对张爱玲〈半生缘〉之电影改编》49,明晰了许鞍华的电影主要在政治意识和结局上区别于原著;王一丽、刘学义的《升华还是浮华——电视剧〈倾城之恋〉改编的现实语境解读》50,认为比附原作,电视剧《倾城之恋》的神韵气质已悄然位移,作品的基调由苍凉转为温情,小说中鲜明的女性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解了;李艳葳的《重寻张爱玲——电影版与话剧版〈红玫瑰与白玫瑰〉之比较》51,寻觅发现了张爱玲小说独特的精神世界和艺术空间,找出了制约影剧改编接受水平的不同原因,并對文本改编的方法进行了相当的求索;周颖的《海上传奇对照记——论王安忆话剧〈金锁记〉剧本对张爱玲原著小说的改编》52,阐述了王安忆对原作小说的变动与延续。
张爱玲小说由于呈现出极强的镜头感,蕴涵丰盛的影视元素,常年来,被大量改编成电影、话剧、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可以说,张爱玲带动了最早的一批IP剧热潮,在影视改编井喷的时下,称其为“IP鼻祖”也不为过。随着张氏作品被不断搬上荧幕,相应的在学术界则是掀起了探讨其作品改编的风气。影视和文学的语言及形式要求不同,对两者的优劣高低评判自是仁者见仁,不过此类热议倒在客观上推动了学界对张氏创作的再关注与研究。单纯混沌中有理,剧烈偏执中有理,百无禁忌中有理,谦卑克制中也有理,这些原本属于批评者对作者创作的处理和完善。只要有那一瞬间的惊动谅解,就如同封闭黑暗的盒子,忽而掠过微薄的光线,稍纵即逝,却幽邃得让人心里无限通透。探究,是一种记忆的方式。时代更迭,充满需要小心分辨的真理般的存在感。
五、置张爱玲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
乃至俗文学发展史等宏阔视野的研究
此类研究有较为自觉的联系和比较意识。张黎的《中国文学传统的现代回响及其与“现代性”之关系——以赵树理、张爱玲为中心》53,梳理了从“晚清—民初—‘五四—四十年代赵、张两位作家”这一条历史脉络中,不同时期的文坛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小说“现代性”方案的设想、实践、具体的成败得失及其相互之间交织纠结的复杂影响;苏盈盈的《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54,认为文化环境对作家及文学作品的影响最终使张爱玲及其作品在两岸有着不同的定位与读者期待;鹿义霞的《文化场域与创作转型 ——海派作家的香港时期》55,分析了在1937—1952年间,因内地的战争与政治因素赴港的作家的异同,说明对于徐訏、张爱玲、刘以鬯等人而言,其笔下的上海已转换为一种寄托,一种改写,一种精神风标,一种浪漫想象;邓梦珊的《海派青楼文化流脉与张爱玲的创作》56,认为张爱玲通过自己的创作复活了《海上花列传》所着重表现的书寓文化中书寓场景的空间功能以及其间流露的情爱意识,并消解了新感觉派创作所突显的舞厅文化的狂躁;左秀秀的《张爱玲及其“传人”王安忆、朱天文都市写作异同关联研究》57,从多重角度比较了张爱玲及其“传人”都市书写的异同;王卫平、陈广通的《现代海派小说叙事结构的流变》58,指出至张爱玲告一段落的海派小说叙事,表现了对晚清到五四中国小说叙事结构模式转变过程的某种超越,重估了海派小说在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张鸿声的《海派文学的“小叙事传统”》59,将张爱玲的创作纳入海派文学的大谱系中,厘清了海派文学的深厚传统、特征及其与海派文化原初的起源、发展之关联;刘志华的《从“参差的对照”看张爱玲小说的俗与雅》60,认为“参差的对照”使张爱玲的小说既具有通俗文学的趣味,又能进入高雅文学的领域,使她在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红极一时,又得以在90年代的大陆文坛重新登场;吕文翠的《五详〈红楼梦〉,三弃〈海上花〉?——张爱玲与中国言情文学系谱的断裂与重构》61,梳理出了张爱玲自觉建构自身文学地位的曲折心理脉络;罗慧林的《中国文学“启蒙现代性”的三种走向——兼论“张爱玲热”的原因》62,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张爱玲是将艺术现代性和现代性主题结合得最好的作家。
在此类研究中,研究者开阔视野,在文学流派、艺术追求、启蒙现代性等多重维度将张爱玲与其他作家作品充分比较。研究结果虽然不尽相同,但从诸多相左的看法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露出研究地表。单个的研究犹如一滴水,虽小,但清浊、冷暖,尚能自知,只要常保一片孜孜矻矻的心,既不显露,也不遮掩,与浮躁的肉身只是淡淡地擦身而过,到底能流回惊艳无涯的学术海洋。青山元不动,白云自去来。
结语
毋庸置疑,新世纪以降二十年的张爱玲研究取得了不凡成绩,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为过。撇开上述诸多方面,张爱玲进入文学史可视为研究深入的更深刻体现。除海外夏志清教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等文学史给予张爱玲以极高文学史地位之外,中国大陆文学史编写也相应给予了她颇高地位,文学经典选本均有张爱玲作品入选,张爱玲研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故此,海外华裔学者高全之更是将张爱玲研究称为“张爱玲学”。从20世纪40年代走到现在,随着文学理论的更新与发展,不同的意识形态与不同的思维模式都促使着张爱玲研究不断地前行再前行。
一个世纪菲薄的流年,当时曾有一只白鹭鸶飞过秋天的湖泊,她的名字像四月的蔷薇,她所有的故事都如九月的江水。她喜欢站在老地方,过往行人偶尔与之目遇,好像一个在看上辈子,一个在看下辈子。可是,就这么望着吧,直到她把浮世望成眼睫上的尘埃。在原始的蛮荒里,她是一只扰攘的夜莺,停栖在暗光中的一颗枯木上,抬头低语、梳理记忆,拾掇那些在行走过程中让她眉宇微湿的旧事。最后,翻出一两件事、一两个人,带着它们跨过世纪门槛,提灯夜行,在新世纪里安顿。她是烧成一片的红玫瑰,也是清淡的不成形状的白玫瑰,她这样一个令人欢喜的人,水杯不應该为任何人而空。“一百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一百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一百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注释】
①王文参:《张爱玲小说意象论》,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1。
②李继玲:《悲剧·人生·世俗·语式——张爱玲爱情文本意蕴技艺谈》,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3。
③娄秀荣:《月亮·玻璃·墙——张爱玲小说意象小议》,《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④杜丽琴:《张爱玲小说“意象化”客观叙事》,《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
⑤黄大军:《论张爱玲小说意象叙事的悲剧功能》,《名作欣赏》2007年第20期。
⑥翟兴娥:《〈小团圆〉中的色彩意象分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8期。
⑦秦弓:《奇崛冷艳与淡雅俗白之美——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1期。
⑧刘保昌:《“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张爱玲家庭小说综论》,《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
⑨王德威:《雷峰塔下的张爱玲:〈雷峰塔〉、〈易经〉,与“回旋”和“衍生”的美学》,《现代中文学刊》,王宇平译,2010年第6期。
⑩林幸谦:《张爱玲“新作”〈小团圆〉的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4期。
11吴娱玉:《肉身的救赎:张爱玲的身体诗学》,《南方文坛》2018年第3期。
12李梅:《张爱玲的小说传统与文学中的日常叙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3张彩霞:《论张爱玲小说时空结合的叙事方式》,《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14周魏:《张爱玲小说的语言特征》,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4。
15李庆:《论张爱玲小说的否定结构》,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0。
16王晓莺:《张爱玲的中英自译:一個后殖民理论的视点》,《外国语文》2009年第2期。
17陈吉荣、张小朋:《论张爱玲女性主义翻译诗学的本土化策略》,《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8游晟、朱健平:《美国文学场中张爱玲〈金锁记〉的自我改写》,《中国翻译》2011年第3期。
19芦文辉:《基于关联翻译理论下的〈老人与海〉中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晋中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20何珊:《浅析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多元系统论中的作用——以张爱玲小说〈桂花蒸·阿小悲秋〉的自译本和他译为例》,《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
21刘爱兰:《张爱玲〈秧歌〉自译中的改写研究》,《怀化学院学报》2017年第7期。
22黎昌抱、孟洁如:《译者主体性视角下张爱玲小说〈等〉自译研究》,《外语与翻译》2016年第2期。
23刘艳玲、谭幸:《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析张爱玲自译〈桂花蒸·阿小悲秋〉》,《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第12期。
24林幸谦:《张爱玲未公开书信中的蚤患书写考察》,《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第7期。
25陈子善:《记忆张爱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6陈子善:《看张及其他》,中华书局,2009。
27陈子善:《研读张爱玲长短录》,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
28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29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上海三联书店,2004。
30陈子善:《现代作家全集编辑与手稿研究之关系:以张爱玲为例》,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传奇·性别·谱系:张爱玲诞辰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2010。
31陈子善:《沉香谭屑:张爱玲生平与创作考释》,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
32张慈宜:《“出名要趁早”:张爱玲之成名情结?》,见《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第63-104页。
33杨青泉:《论张爱玲与友人的书信》,《文艺争鸣》2014年第4期。
34程业久:《传里看张:张爱玲传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15。
35付丹宁:《张爱玲后期创作中的“真实”观念》,《汉语言文学研究》2018年第3期。
36杨国强、张聪:《〈十八春〉与〈半生缘〉版本比较浅析》,《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第10期。
37刘晓溪:《文化环境的变迁与艺术的不懈追求——试论张爱玲小说的版本变异》,硕士学位论文,漳州师范学院,2012。
38龚明德:《张爱玲〈金锁记〉文本勘订》,见《华文文学评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第155-159页。
39宋以朗:《雷峰塔·引言》,见《雷峰塔》,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第1-6页。
40宋以朗:《易经·引言》,见《易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第1-6页。
41宋以朗:《小团圆·前言》,见《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第1-13页。
42刘川鄂:《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的张爱玲现象》,《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43王文硕:《解读张爱玲文学作品的电影特质》,《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4王东、王寒松:《大众文化诉求与文本改造“套路”生成——以张爱玲小说的影视剧改编为例》,《当代文坛》2011年第2期。
45苏丽:《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中的流变》,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9。
46刘越:《传播学视野下张爱玲作品影视改编研究》,《中国报业》2016年第4期。
47邢向楠:《张爱玲现象:从热到冷》,《文艺评论》2015年第3期。
48张志慧、贾知洵:《论张爱玲小说〈色,戒〉的影视改编》,《电影文学》2014年第13期。
49徐付美智:《许鞍华对张爱玲〈半生缘〉之电影改编》,《名作欣赏》2014年第30期。
50王一丽、刘学义:《升华还是浮华——电视剧〈倾城之恋〉改编的现实语境解读》,《名作欣赏》2012年第6期。
51李艳葳:《重寻张爱玲——电影版与话剧版〈红玫瑰与白玫瑰〉之比较》,《电影文学》2012年第4期。
52周颖:《海上传奇对照记——论王安忆话剧〈金锁记〉剧本对张爱玲原著小说的改编》,《名作欣赏》2018年第24期。
53张黎:《中国文学传统的现代回响及其与“现代性”之关系——以赵树理、张爱玲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5。
54苏盈盈:《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硕士学位论文,闽南师范大学,2017年第1期。
55鹿义霞:《文化场域与创作转型 ——海派作家的香港时期》,《文艺争鸣》2018年第7期。
56邓梦珊:《海派青楼文化流脉与张爱玲的创作》,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8。
57左秀秀:《张爱玲及其“传人”王安忆、朱天文都市写作异同关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宁波大学,2017。
58王卫平、陈广通:《现代海派小说叙事结构的流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9期。
59张鸿声:《海派文学的“小叙事传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60刘志华:《从“参差的对照”看张爱玲小说的俗与雅》,《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61吕文翠:《五详〈红楼梦〉,三弃〈海上花〉?——张爱玲与中国言情文学系谱的断裂与重构》,《华文文学》2011年第1期。
62罗慧林:《中国文学“启蒙现代性”的三种走向——兼论“张爱玲热”的原因》,《文艺争鸣》2009年第1期。
(伍志恒,湖北大学文学院。本文为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当代文艺创作研究中心”2019年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