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初中后进生转化问题
2020-12-24哈玉梅
哈玉梅
【摘要】农村初中后进生问题,和一定的社会环境及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谓“后进生”,就是说在班级中经常违反纪律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以及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不能够很好地去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也不能够及时地完成自己的学业任务。由此看来,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的话,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这些后进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初中后进生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我们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采取一些具体适宜的方式方法来改善这种现象。
【关键词】农村初中 后进生转化 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7-0003-02
农村后进生转化问题是当前农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由于农村地区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缺陷,老师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可能对农村初中后进生学习和生活问题关注不够,从而使得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同时,又由于这些初中生正处于一个青春叛逆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会有一些过激行为,如果老师不能够很好地注意到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这些变化,就不能够很好去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帮助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向优等生行列靠近。因此,面对当前农村初中后进生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将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阐述,并对此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问题一、这些初中后进生的思想觉悟不够高,自主学习意识比较淡薄
这一部分初中生往往思想觉悟比较低,他们对学习的认知仅仅停留于表面,依然不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学习对于他们自身的重要性。因此,这些后进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比较淡薄,他们在课堂中不能集中注意力去进行有效的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相反还会产生开小差、睡大觉的现象,更严重者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厌学现象。同时,除了后进生群体对自己学习缺乏正确的认知之外,大部分老师还缺乏一种对后进生群体的关怀意识。他们虽然正确认识到了这些后进生在思想上觉悟的落后性,但是老师却没能够及时地给予他们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久而久之就会加重后进生群体在学习上的意识偏差。特别是近年来,这些情况在农村初中后进生群体中越来越严重,由此看来,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学习,而且也会对老师正常的教学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问题二、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比较差,班级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不强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对一些事情的认知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是非判断,很容易偏执和走极端。另外,初中后进生因为对问题的认识比较单纯,因而在日常的行为表现方面也往往不尽人意。因此,他们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日常生活习惯,也不能够很好地去遵守班纪班规,甚至是校纪校规,更有甚者明知其错而故意犯之,对这些初中生守则熟视无睹。尤其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些后进生群体往往会因为自己不学习而去捣乱其他同学,甚至公然捣乱课堂纪律,他们这种不当的学习行为和处理方式则更容易触发老师对他们的愤怒情绪,进而导致对这种现象的不管不顾或者是过分处理。同时,由于班级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不强,他们的行为还会使全班的荣誉受损会成为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厌恶对象。综合种种现象来看,由于这些初中后进生群体日常行为习惯比较差和学习意识淡薄,不仅会对他们个体产生一种不良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利益。
问题三、学校对这些学生的关注不足,让他们形成一些不良的观念和习惯
对于大多数农村中学来说,老师往往对这些后进生的关注不足,才使得他们在后进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近年来,由于农村初中学生中的后进生现象越来越严重,因而受到相关教育教学部门的高度重视。而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往往只注重对优等生的教育和引导,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后进生的引导和教育,从而让他们渐渐地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观念和学习生活习惯。再加上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及时有效的指引,他们的这种观念和行为就会慢慢滋生,影响着他们的日常行为表现。而老师作为他们学习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引导人,老师对学生的正确教育和有效关怀对他们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家长作为他们的第一责任人,他们的教育和引导更是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更加直接的推动作用。如果我们不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引导责任,则会产生一系列后进生问题的存在。
针对农村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上述问题,我将从以下三个大方面来进行有效的方式方法的阐述。
策略一、定期开展合理有效的思想教育,不断增强这些后进生的思想觉悟和学习意识
学校要定期组织开展合理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动,加强对这些农村初中后进生的思想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只有在思想上達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些学生才能够更清楚地意识到知识带给人的一种熏陶和引导,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去进行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以此来不断增强他们自觉的学习意识。因此,思想教育可以从学习认知、德育培养和行为引导等方面来进行,让这些后进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思想上、学习上和行为上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对他们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去渐渐地改变自己思想的惰性和行为的懈怠。同时,老师还可以充分发挥班级中品德兼优学生的榜样作用,让这些优秀的学生来带动这些后进生群体在思想和学习上的变化。所以,老师可以利用优秀学生在不影响自己学习成绩的前提下来给这些后进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思想教育,努力为这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来解决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疑难问题,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老师和来自同班同学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作为青年一代群体,我们应该让这些初中生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引导他们不断改掉自己学习、思想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坏习惯,并培养他们形成一系列与新时期课程教学改革标准要求相适应的好习惯,让他们不断朝着优等生的行列积极靠近。
策略二、培养这些初中后进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不断加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
这些初中后进生之所以被称为“后进生”就是因为他们往往不愿意去学习,思想比较消极,不能够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不愿意配合老师去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因此,我们就更应该关注对这些后进生的学习习惯的引导和学习观念的强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的教育和引导责任,让这些后进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习的价值在哪里等一些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对这些后进生群体进行具体的引导。同时,我们的课程构建还要尽量兼顾到这些后进生的学习进度和接受情况,日常的教学设计要循序渐进的开展,充分考虑到这些后进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应该对他们进行耐心的问题解答,同时还可以积极地鼓励优秀的学生来给这些后进生讲解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而针对组织观念不足和纪律意识淡薄的后进生群体,我们要通过温馨友爱的教学环境的创建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来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班集体的温暖。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还可以在班级内设置有奖惩性的班级制度,尽量使这些管理能夠人性化和具体化。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及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班集体荣誉感,提升他们的组织纪律意识。
策略三、学校要及时关注这些后进生的身心发展变化,并对他们进行具体有效的引导教育
对于大多数农村后进生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得不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足够的关心和关注,因而往往会形成一种心理落差。同时,又由于这些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在心理上的一些发展变化更加强烈。他们可能会因为缺乏父母一定的呵护和关爱,缺少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以及同学之间的帮助等,从而让他们在某种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下而产生一些过激的意识和行为,从而在学习上产生一种厌学情绪,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离群行为,这些情况的发生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由此看来,学校的引导和教育,以及家庭的关爱与呵护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老师不仅要及时关注这些后进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并给予他们积极有效的解决策略。同时,也应该及时关注这些后进生群体的心理变化,并做到与学生家长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学校角度和学生家长角度来双管齐下,共同解决这些后进生群体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正是由于学校和家长缺乏对后进生群体的关注,才会使得他们产生一系列不良的问题和现象。所以,在新时期的后进生群体管理和教育过程中,我们只有让这些农村后进生在充满温暖和关爱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成长,这才能够更好地去为他们营造一个后进生向优等生转化的一个环境,不断增强他们向优秀学生群体靠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他们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差等生转化过程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农村地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缺陷,从而针对上述思想觉悟不够高、学习行为习惯比较差,以及学校关注不足的三个大问题,我据此进行了相关的方式方法的阐述,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策略来进行改善,从学校层面的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温馨有爱班集体的创设,到学生家长的有效关心和爱护,再到学生自身对于自己学习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正确认知和有效解决,才能够积极促使这些农村后进生群体向优等生群体迈进。
参考文献:
[1]杨建萍.融洽师生关系,发挥集体作用——浅谈后进生的教育[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师生思想建设),2008(16):228. [2]王小琴.爱心育人,“朽木”可雕——后进生教育点滴谈[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5-96.
[3]陈友林.后进生思想转化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