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喂养不当导致1例早产儿NEC的护理体会
2020-12-24孙江曼许雪利
孙江曼,许雪利
(宿迁市钟吾医院,江苏 宿迁)
0 引言
早产儿相比较足月健康新生儿,其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较低,吞咽功能较弱,胃肠道功能降低,因此在喂养中,受开奶时间、乳类选择、增加奶量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常出现喂养不当情况,这也是诱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发生的主要因素[1-2]。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获得性病症,主要发病于早产儿、患病新生儿中,在出生体重低于1500 g的早产儿中,其发病率可达7%~12%[3],临床中多表现为腹胀、腹泻、呕吐、便血等症状,对于新生儿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均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在早产儿喂养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尤为必要;在本次研究中,则基于此选择1例早产儿因喂养不当致NEC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讨论和分析。
1 病例资料
患儿男,出生后5 min,胎龄34周,体重2.45 kg;临床表现:呻吟吐沫、哭声弱、四肢末梢发绀,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10分,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10分。入院查体:体温不升,P150次/min,R52次/min,血氧饱和度86%,微量血糖3.2 mmol/L,精神反应一般,时吐沫,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四肢末梢发绀,肌张力低,原始反射弱,予清理气道,经口鼻腔吸出血性羊水样物质约1.5 mL,并行洗胃处理,自胃内抽出黄色粘液样物质液体约2 mL,并以20 mL温生理盐水洗胃至澄清。同时经血气分析提示患儿存在低氧血症,需给予远红外保暖,CPAP辅助通气,胃肠减压,并联合抗感染、止血、营养心肌、纠酸、静脉营养等支持治疗方法。患儿出生后第二日停止胃肠减压,试喂乳蛋白水解配方奶5 mL,q3h,吸吮强,且无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随后依照患者病情恢复状况逐渐增加奶量,于生后第7日奶量30 mL q3h喂养后,出现呕吐反应差,吃奶时脉氧下降伴口唇面色发绀,吃奶分次不能完成,时有呼吸暂停,解暗红色血便3次,腹胀,听诊肠鸣音减弱,血常规+超敏示RBC 4.52×1012/L,hsCRP 2.39 mg/L,WBC 19.84×109/L,提示感染立即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氧气吸入,静脉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患儿于26 d后痊愈出院。
2 护理方法
2.1 喂养护理
当患儿确诊为NEC后立即禁食,行胃肠减压3 d,确认患儿无腹胀症状,且经大便隐血试验检测呈阴性,存在觅食反射,临床基本情况有明显好转后,给予患儿温开水试喂1次,然后再次喂养10%GS2次,3 mL/次,若患儿未发生腹胀或呕吐反应可遵医嘱恢复开奶,以单纯母乳喂养开始,每次3 mL,以后逐渐增加,切忌增奶过快,导致再次复发,甚至病情恶化。
2.2 静脉营养护理
NEC因恢复喂养时间较长,为保护血管避免静脉炎发生,给予PICC置管,置管期间做好PICC护理常规,加强巡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现红、肿、硬、温度改变和渗出等感染征象,如有酌情及时处理,保证输液通畅。患儿输液维持24 h,以免发生低血糖。输液管道每天更换,同时观察患儿是否存在抽搐、低钾、低镁、四肢肌张力降低表现,注意监测电解质变化。
2.3 病情观察
①一般观察:对患儿展开心电监测,关注其面色、体温、脉搏、血压、神志、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尤其查看患儿呼吸与外周循环变化,若存在肢端冰凉、皮肤花纹状、呼吸暂停或是体温不升等反应,则需随时做好心肺复苏准备,必要情况下展开机械通气处理。同时观察患儿皮肤弹性、前囟凹陷程度、尿量变化等。②注意监测患儿是否出现呕吐反应,观察大便颜色、性状、粘稠度、有无坏死脱落的肠粘膜,是否为洗肉水样或果酱样,正确留取大便标本及时送检。帮助患儿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床头抬高20°,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详细记录呕吐物的色、质、量。③关注患儿腹胀变化,安排每班护理人员测量患儿腹围并详细记录,查看腹胀程度,包括腹胀如鼓、稍腹胀、腹壁张力、腹部花斑或板结症状等;以及行腹部触诊过程中是否存在压痛感,若患儿腹壁肌张力增高,触诊时有捻发感。
2.4 基础护理
将患儿置于暖箱内,根据患儿体重设置箱温度为31.5 ℃左右,箱内配备一次性口杯置灭菌注射用水,维持湿度55%~65%,减少水分丢失及氧耗,减少散热。每日洗澡并配合全身抚触,做好眼、口、脐、臀部基础护理,确保皮肤黏膜清洁与完整,每班更换床单、衣物,遇污染时随时更换。
2.5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确保病房每天通风2次,每次30 min,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调整适宜温湿度,室温22~24 ℃,湿度55%~65%;接触患儿前后做好手卫生,接触患儿的奶具、衣物应消毒灭菌。对暖箱每日清洁消毒,内面清水擦拭,外面则以0.05%含氯消毒液擦拭,水槽内每天更换灭菌注射用水。听诊器专人专用,地面物表每日清洁消毒2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患儿采取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根据医嘱应用第三代头孢或炭青霉烯类抗生素控制感染。
2.6 胃肠减压护理
留置胃管时通常以5 mL注射器将胃内容物抽出,以免压力过高,安排每班护理人员更换注射器,若患儿病情严重可进行持续胃肠减压;同时确保引流管顺畅,详细记录引流液量、性质、颜色等变化。
2.7 腹部按摩
对早产儿给予全身抚触配合局部腹部按摩,最大程度地减少胃潴留、腹胀等现象,操作方法如下:采取5 mL注射器抽取温的开塞露加温盐水(37 ℃左右),以1:1稀释,连接8Fr吸痰管,石蜡油润滑前端,缓慢插入肛门2~3 cm,注入5 mL开塞露稀释液后,抬高臀部并捏住肛门1 min后放平,润肤油润滑指腹按顺时针方向按摩患儿腹部2 min,时机在两餐之间,患儿腹软时避免在腹肌紧张时进行。
3 体会
早产儿因各个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胃肠功能与机体抵抗力较弱,在喂养中可能因不耐受造成患儿对营养物质摄取出现障碍,从而诱发多种危重疾病[4-5];而早产、高渗喂养、窒息等作为促使NEC发生的主要原因[6];尤其是早产儿自身胃肠粘膜屏障较薄,使得肠道正常菌群建立时间延长,最终促发炎症因子,加重肠黏膜缺血损伤或坏死情况[7];因此对于早产儿需要临床医护人员的细心观察与呵护,避免肠道NEC的发生贯穿于整个护理操作,从入院评估及处理到后期喂养,需保证每一个环节面面俱到。
通过对早产儿实施喂养干预、静脉营养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感染预防、胃肠减压、腹部按摩等措施[8],有效改善腹胀、便血、腹泻、呕吐等不良症状,降低低血糖、交叉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为患儿营造安全、舒适的诊疗环境,继而达到促进患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其机体抵抗力、确保早产儿的顺利喂养的良好效果。
本次研究选择1例患儿实施全方位针对性护理干预,有效改善喂养方式,患儿在26 d后痊愈出院,诊疗及护理效果理想;再次证实,加强对早产低体重儿的合理喂养管理,对于有效预防NEC有着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