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理念的《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
2020-12-24弓亦婧
弓亦婧
随着SPOC理念的产生和混合式教学的发展,《会计信息化》课程也逐渐改变传统实验室教学模式,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更多地采用线上教学,借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各种线上教学软件,走进教学课堂,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途径更加多元化,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改革。因此,本文以超星学习通为例,基于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会计信息化》课程,进行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一、《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现状
(一)《会计信息化》课程简介
《会计信息化》课程是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集会计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和信息科学为一体的主干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信息化概论、会计核算软件模块的应用、供应链管理软件模块的应用、会计信息化的实施与管理。通过该课程,使学生熟悉会计信息化理论,熟练应用典型会计核算软件完成会计信息化工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然而,本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综合实践操作能力不足、教学效果差等问题。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学生对基础账务处理程序与相关规范仍然不熟悉,在会计财务软件练习操作上的时间严重不足,最终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主要以单项实验内容为主,缺少综合实验的融会贯通和系统的成绩评定,导致最终实务操作成果不明显,实践能力评价和反馈较差。因此,如何将新型SPOC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会计信息化》课程中,提高学生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和教学效果,成为此课程教学的主要难题之一。
(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会计信息化》课程开设于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专业培养计划的第二年第一学期,本课程为2学分的实验实训课程,课程总学时为72个,其中实训课时为54个,理论课时为18个。实训包括12个基础性实验和3个综合性实验,包括财务模块的总账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模块的薪酬管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课程主要在学校实验室进行,以理论和实训相结合进行教学,主要以线下教学为主。
二、SPOC混合教学模式
(一)SPOC混合教学模式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被称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对课程和选课人数有一定限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支持和帮助,将其与微课、智慧教学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SPOC混合教学模式。基于SPOC开展混合式教学,能够让教师更加灵活地运用课堂时间,针对财务软件实际操作进行现场指导和讨论;同时SPOC模式更加强调赋予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激发其参与度,提高其会计实训能力,最大限度地优化了资源利用效果,使学习更有效率。
(二)超星学习通
超星学习通是一款由超星公司推出的交互式教育平台,它集资源、课程、学习、评测、交互为一体,教师通过平台发布相关课程资料、进行主题讨论、上传教案、发布问卷、进行分组任务等,通过这些功能,教师能够将教学空间灵活化,教学时间延伸化;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线上课堂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答疑,参与课堂活动,在线下向教师问询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此平台在SPOC混合式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以《会计信息化》课程中的总账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内容为例,对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过程进行分析。
(一)教学理念设计
课程既包括线上教学,也包括线下教学。开课前教师根据会计专业学生的前期专业课水平调整学习通平台资源,创建班级,加入分组后的学生,创建班级邀请码,而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申请注册,获取用户名和密码后方可参加课程学习。此环节为课程限制性进入环节,通过学生分组创建不同课堂,每个课堂的微课视频、课件、相关资料等均不同,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课前预习,随时随地通过消息功能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还可进行各分类课堂的协同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在开始总账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教学前,教师在超星学习通上预先进行关于基本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的线上知识考核,例如凭证的填制内容,凭证的填制方法等,对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进行了解,通过考核分数等级创建不同班级,然后发布班级邀请码给每位学生,学生即可进入相应课堂进行课程内容预习,不同小组之间可以就预习内容进行组间讨论,巩固原有会计专业知识,并对新的学习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和掌握。
(二)教学过程开展
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线上教学过程。线上教学通过“视频+闯关练习+在线讨论”模式进行。教师根据期初教学周历计划,上传相关会计信息化网络资源,学生进行自主上网预习,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在线讨论。第二阶段:线下课堂教学过程。线下教学通过“任务讲解+任务讨论+任务展示”模式进行。教师对学生预习阶段共性问题进行集体指导与解答,并梳理实验任务中的相关疑难知识点,指导学生进行财务会计软件具体操作,可以同时进行课上演示和线上演示,使学生熟练软件相关操作。第三阶段:线下课后教学阶段。根据实践任务,进行小组竞赛和“主题讨论”,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财务会计软件的掌握,通过线上互动情况,优化线下面对面的课后讨论,以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根据课前预习情况发布总账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的相关课程资料,资料涉及填制凭证、出纳签字、审核凭证和记账的相关内容,资料主要为讲义、微课视频、网络视频资料链接、课外拓展资料等。每部分内容均会发布相应任务点和闯关练习,学生必须通过教师设置的任务才可完成初步的线上课程学习要求。除此之外,教师对其中重要知识点进行在线讨论并设置讨论时间,如哪些凭证需要出纳签字,然后统计学生的答案并进行在线点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在线下实验室同步进行相关操作的实地指导,查看每位同学实验操作情况,然后教师可利用白板功能指定学生进行线上操作演示,并随时利用班级讨论群进行点评和指导。在课程结束前可进行小组竞赛和作业发布,检验每位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三)实践教学评价
以往教学中,《会计信息化》课程的评分主要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由学生课堂表现、实验任务的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的撰写来评价,期末考试采用机试和笔试相结合进行考核。此种成绩评定方法,注重学生的最终实践成果,而忽视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的过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关注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知识运用和软件操作、课后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评价,根据学习通教学平台提供的数据记录,对其登录课程次数、讨论互动频率、课堂问题回答频率、在线测试成绩等进行全面衡量,从而建立起一套科学和规范的可操作评价体系。
在总账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教学完成后,教师发布最终需要撰写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步骤和实验问题分析。同时,教师在平台中利用统计功能进行课堂报告、学情统计和成绩统计,分析学生的线上参与讨论情况、知识了解掌握情况、学生课后反馈情况等,便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使用SPOC混合教学的效果。同时,学生也可根据平台生成的学习数据,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况,更加清楚在班级中的排位,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SPOC课堂,找到更适合自身的专属课堂。
四、SPOC混合教学应用分析
根据超星学习通《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实践,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SPOC混合教学应用的分析,调查样本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会计学专业学生。调查时间为教学周第18周,调查问卷主要针对教师使用SPOC混合教学应用状况、学生学习参与情况和平台使用了解情况进行统计。
(一)教师使用SPOC混合教学应用状况
在调查中,87%的教师认为SPOC混合教学模式对《会计信息化》课程有很好的改进,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设置差异化课程内容,通过学习通平台的应用,可以设置所有章节的发布时间,灵活控制学生学习进度。76%的教师认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教学反馈和学情统计管理。在考核阶段,可以更全面地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二)学生学习参与情况
在调查中,53%的学生表示会完成学习通上的任务点,45%的学生认为SPOC混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财务软件的学习和应用,56%的学生同意SPOC混合教学模式更加有助于实时和教师进行互动,课程考核更加公平和全面。
(三)平台使用了解情况
在调查中,89%的师生反馈对学习通平台较为了解,基本可以掌握学习通常用的功能,教师常用功能包括在该平台上发布学习资料、讨论主题、作业、考试内容等,学生常用功能包括在线完成任务点、观看视频、查阅资料文档、课堂签到、参与讨论、在线考试等。
总之,基于SPOC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以超星学习通为媒介,通过教学多个环节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进行应用与探索。同时,针对会计专业不同学习基础学生设计的“专属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资源,对学生学习有更强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于财务会计软件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实训教学过程的参与度。基于SPOC理念的《会计信息化》课程,有效促进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需求,满足了会计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要求,是会计实验实训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