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经验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启示

2020-12-24■潘

上海农村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潘 苹

一、国外典型乡村发展模式

(一)因地制宜型模式

因地制宜型模式以日本“一村一品”模式最为典型。它是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保持本地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每个村子的居民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建设家乡,促进乡村社会可持续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加快社会的发展速度,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倾斜政策,着眼于城市工业的发展,单方面追求经济发展,以迅速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繁荣。这一系列政策,必然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为振兴乡村,率先倡导推行造村运动。该运动坚持三大原则:立足本地、放眼全球,自立自主、锐意创新,培养人才、面向未来。造村运动受到政府的青睐并得到大力支持,同时鼓励各地区根据自身的特色建立适合地区发展的特色乡村模式,从而形成举世闻名的“一村一品”。

第一,日本政府立足自身发展特色,通过对传统工艺品、农林水产品、加工品等地方特色产品的开发,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产品。第二,日本政府积极引导予以财政支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以配合,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引导和服务,不断开拓市场,中央政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共同促进日本农业现代化。第三,日本农协组织保障,提供服务。各级农协提供信息供需、市场销售、信贷保险、人才培养等服务,保障产品市场的有序运行。第四,培养人才面向未来。日本政府开设人才培训班,注重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提升农民精神风貌,通过文艺活动,营造文化氛围。第五,深化加工打造品牌。日本在“一村一品”运动中,重视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注重品牌宣传,严格把控农产品加工环节,扩大产品影响,占领市场。

(二)综合发展型模式

综合发展型模式以法国农村改革最为典型。它是指通过集中化、专业化和大型化的农村建设方式,满足农村现代化的需求,从而促进乡村综合发展。法国的农村改革体现为“一体化农业+领土整治”。“一体化农业”是建立在生产专业化和协调基础上,工商业资本家和农民使用控股或缔结合同等形式,并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企业方式,将农业及同农业相关的工商业、交通、信贷等部门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一体化农业”的实施可以使农业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汇聚在一起,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指导,推动农业建设,并支持和反哺农业。

法国为发展“一体化农业”出台了土地整治的相关法律,支持和发展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实现资源合理化配置,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循序渐进型模式

循序渐进型模式以德国“村庄更新”最为典型。“村庄更新”是将乡村治理视为一项长期的社会实践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通过制度层面的法律法规调整来规范和指导农村改革,逐步促进乡村的发展与繁荣。

德国乡村治理开始于20世纪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村庄更新”是德国政府倡导支持的。政府先后出台相关法律保障德国的“村庄更新”模式发展。1936年颁布《帝国土地改革法》规划农村土地建设、生产用地和荒地。1954年明确提出“村庄更新”的概念,同年颁布《土地整治法》,提出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改善,促进乡村建设。随后德国的“村庄更新”发展计划在巴登威滕堡州和巴伐利亚州相继出台。1976年德国在保持农村社会环境的独特优势基础上,首次将“村庄更新”在修订后的《土地整治法》提出,从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保护乡村社会环境。“村庄更新”在20世纪90年代融合科学生态发展元素,将乡村的文化价值、休闲价值和生态价值提升到与经济价值同等的重要地位,并实现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四)自主协同型模式

自主协同模式以韩国“新村运动”最为典型。上世纪70年代初,韩国政府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局面发起了“新村运动”。第一,为改善乡村面貌,全国范围内积极修建基础设施,涵盖公路修缮、住房条件改善、环境整治、建筑改造等方面。第二,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同时开展相关教育讲座,提高农民的农业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第三,大面积绿化规划,保护大自然。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推进山地绿化、森林防火、耕地整治等计划的执行。第四,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服务业、旅游业,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五)精简集约型模式

1954年荷兰颁布第三《土地整理法》和《空间规划法》,规定除农业生产外,如自然保护、休闲娱乐、村庄改造、改善景观等乡村景观规划受到法律保护。

荷兰政府在1970年后重新制定了农业土地整理的目标。政府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规划农用土地,避免土地零散化,从单一目标发展转变为多目标发展,从而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保护了自然环境、发展了乡村旅游、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农地整理”,荷兰乡村不仅拥有良好的环境和优美的风景,而且拥有先进的农业经济和日益改善的农民生活条件。

二、国外乡村模式经验借鉴

(一)日本因地制宜型模式经验借鉴

日本因地制宜乡村发展模式重视地区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发传统资源,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创新地区品牌。由于农村发展长期缺乏标准的乡村治理模式,因此采用因地制宜的乡村治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有助于提高农村社会的整体效益。

(二)法国综合发展型模式经验借鉴

法国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离不开各部门的自主协调和相互联系。通过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完善合作机制,构建利益共同体,学习国家科学指导精神,整合部门资源,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共同促进法国乡村社会发展。

(三)德国循序渐进型模式经验借鉴

德国循序渐进乡村发展模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很多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构建制度框架体系,重视宏观乡村经济规划和综合治理,不断调整治理目标和手段,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有序发展。

(四)韩国自主协同型模式经验借鉴

韩国自主协同乡村治理模式能缩小城乡差距。一方面,改革农村有利于政府树立良好的形象,维护自己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缺乏经济收入,生活质量低,通过自主协同型乡村治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变贫困现状。

(五)荷兰精简集约型模式经验借鉴

精简集约型乡村发展模式是一个国家在农村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通过集约化耕作和对农村地区的多种方式精简利用来获得大规模专业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方面,精简集约乡村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保护环境,提高资源运用率。另一方面,它也实现了乡村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启示

纵观美国、西欧、日本和韩国等国的农村建设经验,尽管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但每个国家的乡村模式对于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这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一)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要促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应该保护生态环境。乡村振兴不仅局限于乡村经济振兴或工业发展,还包括促进文化、环境、资源和人的全面发展。一是重视乡村战略中传统村庄的地位。我国的村庄不论其规模如何,都有悠久的历史,不亚于世界各国。需要制定正确的政策和评估标准,明确村庄适合人居的“文化定义和取向”,重新焕发文化生机。传统的农村社区需要修缮农村建筑,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完善农村现代化宜居功能。打通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吸引优秀人才,创造就业机会。三是鼓励农村发展多种产业功能,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直接融合。

(二)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乡村振兴立法体系

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完善立法体系作为农村发展的基础。我国乡村振兴立法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乡村振兴的立法经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和保障乡村振兴的有序进行。首先,《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提出符合乡村振兴时代发展要求。目前,在农村地区共制定了15部有效法律、28部行政法规、148部部门规章和600多部地方农业法规规章。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有法可依的依据是农业农村法律体系的建立,该法律体系以《农业法》为核心。但是,这些法规大多集中在产业发展上,而关于乡村发展的法规仍然缺乏。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村文明,要达到总体要求需要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建立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等多种制度体系。其次,加快各种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倾斜,以确保投入和措施到位。政府要提供财政支持,将公共事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金融投资予以经济补贴,同时加强监督和管理,制定相关立法,保证财政支持的安全。最后,将农村地区的教育培训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运转纳入立法体系,从而完善整个乡村振兴的立法体系。

(三)重视农民主体作用,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

乡村振兴要重视农民的主体作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修养。首先,重视农村教育设施建设,建设农村体育馆、图书馆、文化活动室等,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改善农村住宿条件,提高师资水平,确保农村儿童可以接受高等教育。政府和社会团队举办农民培训班,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并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其次,不断创造农村的就业机会,鼓励相关专业领域的毕业生投身于农村创业,培养一批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开设相关培训讲座,增加农民的农业知识。最后,明确农村技术员的培训评估标准,对培养计划期满的农民实行考核,不断调整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与时俱进,确保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

(四)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实行农村振兴政策引导

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重视政府职能作用,政府起着支持和指导作用。首先,明确政府在农业规划、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信贷保险等方面的职责,划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界限,理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其次,充分发挥税收政策作用。税收是调节农民收入的重要工具,所有国家都为农业就业人口制定了特殊的征收程序、优惠税率和减免额。我国不妨根据当地情况采取措施,并通过征税或减免措施来保障农民的收入。最后,坚持改革创新完善管理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增加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资,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