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上海地产蔬菜稳产保供的思考
2020-12-24周留昌
■周留昌 贾 佳
(周留昌系松江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贾佳系松江区政协委员、东方城乡报记者)
今年2月5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了2020年“三农”工作重点和路线图,“保供稳价”成为贯穿2020年农业发展的主轴。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疫情形势和经济形势,“三农”压舱石的区域性作用显现。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菜篮子”稳产保供效用尤为突出。目前全市规划50万亩蔬菜保有量面积,复种面积约为125万亩次,地产蔬菜年上市量250万吨左右,自给率40%-50%,以绿叶菜为主的蔬菜自给率在80%-85%。但按照现有生产状态,经常呈现“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市场周期性波动,陷于“多了农民跳,少了市长叫”的窘境,表现出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的不稳定不平衡问题。
一、上海蔬菜生产特殊性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上海水稻产业化体系发展较为稳定并日趋完善,已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向绿色生态、品牌化方向迈进。但是,蔬菜产业化体系依然比较脆弱,相较从前,虽然在基地标准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上有所提升,但距离现代化差距还很远。这与蔬菜生产所具有的特殊性密切相关,相对水稻生产而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械化水平低
当前,本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达95%以上,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而劳动密集型的蔬菜生产,其劳动强度高,作业效率低,目前机械化程度不足30%。
(二)承载的风险大
蔬菜产业作为与市场密切关联的产业,产销体系尚不够完善,其生产周期性问题突出。在抗御自然灾害、病虫侵害、市场波动等环节,蔬菜生产的风险远大于水稻生产,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三)经营者素质仍有差距
蔬菜作为园艺作物,其生产技术要求更高。由此,对从事本行业经营者的素质、能力要求更高,一般农户难以参与其中。
(四)成本高补贴少
水稻生产为一年一茬,其种植补贴每年每亩为450元左右,每亩土地流转费年成本在800元左右。而绿叶菜生产一年可复种4-6茬,补贴为每年每亩210元左右,折合单茬补贴仅几十元,而设施菜地的每亩流转费成本在1800-2500元之间。
蔬菜生产除了以上特殊性以外,在今年疫情期间,许多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产销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其产销体系的脆弱性更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物流、交通等因素影响,多家蔬菜合作社遇到销售“肠梗阻”。田头蔬菜产量过剩无法运往市场,不仅价格下跌,且折损比例大幅增加。二是疫情期间农资、运输等多方面成本上升,导致合作社生产效益明显下降,多数合作社亏损严重。三是从往年来看,春节期间是销售黄金季,全年时段中蔬菜价格利润较高,但受疫情影响,今年“黄金期”消失。四是受停工、停学等因素影响,蔬菜供应客源群体发生结构性变化,致使许多长期稳定供应学校及企业的产加销一体的蔬菜合作社,不仅短时间内在供应链调整上带来巨大压力,又因产品销售量骤减,造成严重亏损。
当前,蔬菜生产所体现的特殊性及疫情期间呈现的问题,都暴露出了上海地产蔬菜产业发展脆弱的一面,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从事蔬菜生产一线的劳动力,“三个菜农200岁”的现象相当普遍。“谁来种菜”比“谁来种粮”的问题显得更为严峻。对此,我们要思考,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究竟应当构建怎样的现代化蔬菜产业体系。我们认为,重点在于突出“绿色、安全、便捷、高效”的产销方式。在生产环节,要重点突出基地化、机械化生产,强调生产的便捷和高效;在加工环节,要推动实现工厂化加工,实现加工环节的便捷、高效;在销售环节,要强调标准统一,面向诸如社区、超市、电商平台等搭建多元化的产销对接平台,实现市场服务的便捷、高效。通过各环节的便捷、高效,为市场提供绿色、安全的优质蔬菜产品。
二、相关建议
(一)严格落实行政一把手负责制
将“菜篮子”作为一项更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强化市长负责制的机制作用,确保各涉农区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到实处。市、区两级同向发力,把蔬菜稳产保供,统一到建设都市现代化蔬菜产业体系的目标任务中来。
(二)建立科学可行的财政、保险扶持政策
深入研究和发挥好保险、金融及财政政策的杠杆调节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蔬菜补贴力度应高于水稻。在蔬菜补贴标准上,应根据蔬菜生产实际,考虑以“每茬每亩”予以种植补贴。
(三)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把提升蔬菜机械化作业水平放在更紧迫的节点任务上来。目前,适合于大棚作业的机械品类较少,适用性和可选择性并不多。要加大适用蔬菜机械化财政扶持和推广力度,重点研究引进和推广适合上海地区作业的小型、高效机械,特别是在采收、移栽等环节,真正实现机器换人,提高蔬菜全程机械化水平。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通过产业化项目重点扶持和鼓励本地龙头蔬菜合作社发展。目前,标准化设施菜地普遍存在基础生产设施陈旧,使用年限过长,甚至设施设备“超期服役”问题,微薄的维修保养费用补贴对于设施更新需求来说,仅仅是“杯水车薪”,严重限制了蔬菜生产效能。
(五)构建产销联盟体系
重点培育支持品牌蔬菜合作社发展,推进地产蔬菜产销联盟模式。由点带面,以品牌合作社带动小规模种植户抱团联合发展。鼓励蔬菜从生产加工、配送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加大支持蔬菜产业链配套项目建设。
(六)倡导安全便捷消费方式
这次疫情后,人们对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将更加注重,疫情给当前的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和人们的消费观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应对变化,在保障产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积极搭建平台,要从田头到加工到市场的连结上,为蔬菜直送社区、超市,进入电商平台等,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政策支持、技能培训、宣传推广等过程中提供更多便利。同时,要适应特大型城市居民对绿叶菜安全新鲜的消费观念和市民高效便捷的生活需求,减少初级产品从田头直接供应上市,鼓励倡导净菜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