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基层全科医学的建设现状与政策研究

2020-12-24郝敏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0期
关键词:卫生院社区卫生全科

郝敏霞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人民医院,内蒙古 多伦 027300)

0 引言

当前,我国不断积极推进基层首诊的相关制度,并推进分级诊疗、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等多种模式。全科医生作为该模式中的首诊医师,在整个服务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预防保健服务、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国际上相关研究指出,拥有全科医生制度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更高的卫生系统整体绩效,其卫生总费用也低于其他国家,由此可以看出,全科医学是最为经济和适宜的医疗服务模式。

1 基层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全科医生人力资源现状。根据统计,我国有接近17 万名全科医师,并且每年都在增加的趋势中,乡镇卫生院之中全科医生的人数最多,站有接近全国半数的全科医生。我国全科医生取得培训合格证的人数超过10 万人,并且每年也在不断增加,乡镇卫生院中的取得培训合格证的全科医生也在不断增加,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注册全科医学专业的人数明显多于乡镇卫生院,增加人数也多于乡镇卫生院。

1.2 基层全科医生发展医疗现状。根据统计我国到2015 年卫生机构总共达到了99 万个左右,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有92.5 万个。其中医疗机构的总床位数已经超过133 万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有其中18 万张足有,乡镇卫生院占有116 万张左右,门诊人次总数已经突破了15 亿人次,其中卫生服务中心接待了5.1 亿人次,乡镇卫生院总共接待10 亿人次;出院人数方面总数超过4 千万,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院人数接近三百万人次,乡镇卫生院出院人数超过三千七百万人次。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疗科,在各分科中,床位总数仅仅少于内科,占有总数的30.3%,门诊人次占有47.6%,远远超过内科排行第一,由此可见,全科医疗科在整个基层医疗机构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3 我国基层全科医疗人才现状。与英美国家相比,美国的家庭医生,也就是我们称呼的全科医生,在其全国医生总量中占有34%,而在英国则达到一半以上,在整个国际医学界,全科医生已经达到医生总数的30%到50%之间,由此看来我国在全科医生方面,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1]。我国国务院曾经提出,我国成想要实现万名人口有两到三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但当前我国平均每万人口仅有1.27 人,与这个目标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尤其是我国中西部的经济情况,导致全科医学发展的速度迟缓,根据统计我国中西部每万人全科医生数量还不到1 人,另外,我国很多的全科医生,都是由原来的专科医生经过转岗培训后形成,只有极少数全科医生是由始至终经过专业、规范化培训而形成,因此,我国的全科医生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再者,我国的基层卫生较为薄弱,队伍专业化建设也十分滞后,接近半数的全科医生都没有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

2 发展全科医学的政策解析

2.1 “新医改”前的政策回顾与解读。我国背景第一次召开国际全科医学学术会议时候,正式将全科医学发展理念引入我国,在此之后,在北京、浙江等多个地方,开始局部性发展全科医学,而在1993 年我国正式成立全科医学会,这也表示我国开始认同全科医学相关理念。1997 年,我国发布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全科医学和培养全科医生的要求,在此之后,由我国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积极建设全科医师队伍,1998 年,《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建设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具有较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在此之后,我国各项政策文件,都不断强调和加强发展全科医学,并不断提升其重要性、必要性,一直到2006 年,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不仅要展开全科医学的规范化培训,同时还要展开继续教育工作。此政策文件是全科医生培养问题的有效解决和指导文件[2]。同年还提出专干培训、规范化培训来发展全科医师队伍的相关意见,从而有效增加了基层全科医生的数量。

2.2 “新医改”后的政策解读。新医改从2009 年实施以来,其中重点强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同时提出要有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居民健康“守门人”的号召和目标。2011 年,我国国家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形成规范性、统一性的“5+3”培养模式,以及要形成以“首诊在基层”的核心服务模式,从而就可以实现我国每万人就有2 到3 名全科医生的目标。2012 年,我国发布的《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中提出要求,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助理全科医生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从而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整体服务和专业能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全科医生的培训质量和效率[3]。2013 年,我国发布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实施意见》。到了2015 年,我国发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此《意见》中,重点强调要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此建设工作中,要以培养全科医生为核心和重点,从而有效下沉优秀医疗资源,建立在基层实现首诊,实现双向转诊工作,将急病、慢病分开治疗,最终上下联动的模式。

3 政策建议

3.1 正名全科医生为“首诊医生”。首先,主要是全科医生所诊治的及合并类型,都是一些多发病、较为轻、急的疾病,有些民众甚至专科医生对于全科医生技能也缺乏认同,认为全科医生无法体现出医学技能的水平,却没有对患者常见疾病、多发疾病予以正面看待。其次,我国多数民众更加重视临床医疗,而对于保健、预防等健康教育没有足够的认识,从而导致对全科医生和医学没有足够的认识,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都是普通的卫生人员,这也是挫伤全科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认同感的重要因素,对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存在不良影响,因此,如果为全科医生正名,将其改为首诊医生有很重要的必要性。

3.2 借鉴免费师范生政策招收免费医学生。我国发布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医疗队伍建设规划》中将高等院校农村订单免费培养作为当前我国加强全科医疗人才的重点途径,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我国培养全科医疗的人才。但这种模式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我国全科医学人才仍然十分匮乏,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在设备、待遇、发展等多方面没有良好的基础,从而招生政策就会饱受争议。当前很多院校定向招收免费一学生,以及同时招收临床医学生,两者上同样的课程,其教学计划、方案也都相同,但定向免费升在录取阶段的分数就较低,享受政策优待,从而也让这部分学生有明显的低等生的挫败感,对专业认知、认同都不足且错误。因此,可以对我国免费师范生的招收政策进行借鉴,在招生、培养都要一视同仁,不进行等级划分,同时全科医学与其他医学科要有相同的专业方向,进行统招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选择。

4 结论

我国全科医学起步较晚,且相关人才匮乏,各地相关基层医疗结构,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努力发展和建设以全科医学人才为核心的队伍建设工作,积极出台相应政策推进我国全科医学发展。

猜你喜欢

卫生院社区卫生全科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编制”致卫生院陷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