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审计成果关键要诀在审计要情
2020-12-24陈将
陈 将
近年来,泰兴市审计局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乡村振兴审计等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紧扣审计要情这一关键环节,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审计情况,围绕核心问题,提出审计建议,服务领导决策,审计成果运用层次显著提高。
一、审计要情定义和作用
审计要情是向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报告审计工作及建言献策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审计工作的“下半场”,是审计成果的体现、审计价值的凝结。由审计局办公室、法规科、业务科共同起草文稿,对审计情况进行综合汇总、分析,发现审计工作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与有关科室共同研究。在掌握准确、全面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发展趋势,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撰写要情报告提交局党组,经局党组集体研究通过后,上报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
日常工作中,“审计要情”发挥着其他审计文书无法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上级领导通过审计要情及时掌握审计动态,全面了解财经领域存在的风险,依据相关决策,采纳审计建议。另一方面,“审计要情”从政策、法律、机制、制度四大维度对宏观性、倾向性、潜在性、苗头性四大问题深入剖析,适时适当提出意见建议,推动问题彻底整改,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管理。总的来说,审计要情既能服务领导决策,又能展现审计成果,同时也可以促进审计查出问题的快速整改,是地方党委政府了解审计工作动态、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工具。
二、当前审计要情工作短板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当前基层普遍存在人力少、任务重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基层审计机关撰写“审计要情”仍有欠缺,多数审计工作人员对“审计要情”存在四种“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
(一)认识不足
部分审计人员运用审计成果局限于审计结果报告,不了解审计要情,认为审计要情是审计工作的“副产品”,审计人员只要查出问题,出具审计报告,项目就可以画个句号,没有将其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场审计工作同研究、同布置、同完成。
(二)重视不足
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对审计要情重视不够,部分审计领导只注重审计报告,缺乏要情意识。一些审计人员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片面追求“对账查问题”的传统审计思维,紧扣项目审计,疏于撰写要情。少数审计工作人员认为只要做好审计本职工作,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党委政府领导的事,思想上不够重视,审计要情可有可无。个别审计人员把审计要情当作普通信息,作为申报优秀项目的必要条件,只有申报优秀项目时才进行补充。
(三)研究不足
“审计成果质量至上”的观念在一些基层审计机关还未得到有效落实,一些基层审计人员由于缺乏深厚的理论功底,对国家宏观经济方针政策不甚了解,对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举措掌握不深不透,尤其是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不系统,导致其概括归纳能力不高,分析研判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在审计要情的谋篇布局及文字表述上,往往是心中感慨万千,落笔却无数语,或草草一蹴而就,而不得要领,撰写出来的审计要情出现“三多三少”的现象:数据罗列的多,就事论事的多,细枝末节无代表性问题多;从全局高度分析问题的少,从体制机制上查找问题根源的少,着力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少。
(四)质量不足
一方面是有些审计要情过大过全,与审计报告的内容格式大同小异,不具有代表性。在对审计中问题的把握上按部就班,缺乏全局性、创新性、前瞻性,只偏重于对单个审计对象或项目的微观经济数据信息的描述,单纯地就项目说项目,就问题论问题,不能很好地从机制、体制上寻找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由于对审计素材没有进行充分提炼、整合及分析研判,导致很多有价值的审计成果资料及信息散落埋没在分散的审计档案之中,得不到有机的串连组合,发挥不了应有的充分价值,写不出高质量的审计要情。另一方面,高质量的审计要情需以深入高效的现场审计为基础。个别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未能查深查透的情况下,为完成单位规定的审计要情报送任务,就匆忙报送,不仅不能有效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有时还会误导决策,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
究其原因,一是从政治层面看。站位不高,缺乏全局意识、大局意识。对审计新形势新要求不适应、不会抓。从翻账本、看资金到协同审、全覆盖,转变还不够及时,融入角色还不够,不能迅速适应。二是从认识层面看。传统思维定式固存,审计理念不新,与审计需求不匹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审我项目”,审计时仅仅局限于翻凭证、找违规、完成报告了事的心态。三是从工作层面看。对于什么是审计要情、怎样撰写审计要情等没有专业上的定义和解释,自主性较大,书写方向、格式内容难以把握。
三、下步审计要情工作方向
(一)高度重视,提高站位
审计机关不仅是国家机关,更是政治机关,必须把讲政治落实到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生态账、社会账,站位要高,想的要多,看的要远,提升战略思维能力,不仅想当下,更要谋长远。把握问题要深要细,力求超前思维、同步思维和跟踪思维,敢于小兵想大事、献良策,在服务大局上聚焦用力,加大审计成果转化效率,全面提升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成效。要开展审计思想革命,摒弃陈旧观念,积极主动谋划、主动撰写审计要情,审计人员需主动树立审计要情报送意识,每一个审计项目都成为审计要情的素材,服务党委决策,提升审计价值。在审计项目实施中围绕当前主抓领域,注重以点带面、深入解剖,既要了解大局全面、真实的情况,又要抓准焦点、难点;既着眼于发现问题、查深查透事实,又着眼于解决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及针对性,加强审计成果优化,拓宽审计结果运用渠道,注重审计要情运用,在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上有新突破。
(二)规范务实,严谨精炼
审计要情要严格遵守公文的基本要求。一要“规范”。规范不仅指语句合乎语法和逻辑原则,而且要符合审计工作的特殊规范性要求。要使用书面语言,重视语法和修辞问题,做到字斟句酌。二要“严谨”。审计要情内容不能脱离审计报告事项,要在审计报告的格式、内容、框架范围内,表述事实、概念一定要清楚,措辞定性要准确,切忌扣大帽子、表述空洞;要分寸得当,细致周密,忌语意多歧、含混模糊。三要“精炼”。精炼就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化繁为简,好的要情在于简不在繁,就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某审计事项、某一问题或某方面的情况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完整的思想。最终要做到标题鲜明、引语简炼、问题清楚、建议精短,直奔主题,不拖泥带水。
(三)强化质量,提升内核
一要增强审计敏感性,日常审计工作中,要保持职业敏感性,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要举一反三,抓住普遍、倾向的问题,站在全局上思考,把准审计要情报送的角度、维度和基调,向当地党委政府上报有建议、有价值、有参考的审计要情。二要提升可读性,对审计要情撰写素材深入提炼,强化综合分析,把握“六度”即高度、广度、角度、深度、力度、精度,做到站位高、选题好、全覆盖、立意新、内容精、定性准、分析透、建议实、表述当。
(四)围绕核心,精准报送
新形势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审计机关必须精确把握审计要情报送的节点。一是围绕党委、政府重点工程、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主要领导宏观决策和微观管理及时提供所需所要的建设性审计意见和建议。二是审计发现案件线索时,在移交审计案件线索过程中,将有关案件线索向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作出要情汇报。三是在审计进行中上报要情,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事项或重要问题,审计组认为有必要作为要情材料的,把握工作出彩点,及时请示单位领导。四是审计结束后,对审计工作中取得的重大审计工作成果经验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和提炼,以及审计发现的问题事项,被审计单位整改不积极、不主动或落实措施不力的情况,以审计要情作为成果转化的平台向领导层、决策层反映。
(五)加强培训,打造人才
决定一切的因素是人,审计队伍素质状况决定了审计水平的高低,是提高审计成果质量的关键。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适应审计要情报送工作的要求。一方面要注重对审计人员写作的专业培训,更新知识,改变审计队伍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审计工作者不能光懂查账,必须掌握审计要情的理论和写作方法,同时还应懂经济管理,了解经济运行政策,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单位要注意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在审计工作中不断研究审计要情写作重点,培养要情思维,掌握和综合运用公文写作手段,将审计要情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促进审计成果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