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管理社会化探索
2020-12-24吕国敏李栩勤
吕国敏 李栩勤
实验室是科研工作者进行科学实验、获取科学数据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各科研单位都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建造了各种类型的实验室,如何安全、高效和无害化处理实验室废弃物,是当前摆在科研和教学部门一项重要课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置实验室废弃物,不但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也对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到社会公众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根据2020年9月1日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实验室废弃物适用条款为“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在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对实验室废弃物安全无害化处理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未见到管理社会化方面的研究探索。社会化服务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从“专业的事交由专业的人来做”的指导思想出发,管理社会化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科研单位实验室废弃物特征和类型
相比一些教学部门和化工企业,科研单位由于学科方向多,废弃物种类十分繁杂。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单种量小但总量大、处理难度高是科研单位实验室废弃物的主要特征。以我单位为例,实验室主要废弃物包括:
(一)废弃物种类
1.生物尸体。如实验的动物尸体;
2.微生物(含病原菌)。如病原菌等;
3.生物制品。如进行酶化实验或者核酸检测(测序)试剂等;
4.化学试剂。如实验使用的各种酸、碱和有机物化学品等;
5.重金属。如进行环境毒性实验使用的铅、汞、铬、鎘、锌等;
6.有毒物质。如砒霜、氰化钾、氰化钠等;
7.实验用具废弃物。如玻片、移液枪头,凝胶、手套、口罩等。
(二)废弃物的形态主要有固体、液体和气体等
在我所的实践中,生物制品、化学试剂、重金属试剂和实验用具产生的废弃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
二、常见实验室废弃物危害
实验室废弃物含有有害物质,会对人、动物、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砒霜、氰化物、放射性元素等对人和动物造成急性毒害;
(二)生化试剂、有机溶剂、重金属元素等对人和动物造成慢性毒害,部分物质有强烈的致癌、致畸作用;
(三)携带病原菌废渣废液、动物尸体等造成人和动物病原的传播;
(四)未经处理的酸、碱、重金属、有机物和气体等排放物对空气、水和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五)烟雾、动物尸体腐败恶臭等影响市容市貌。
三、实验室废弃物管理难点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难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多头管理,职责不清。通常由学科组、实验室、科研(教学)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后勤部门和安全部门共同管理,多头管理的设置极易造成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
第二,安全管理技能不足。很多科研人员未经专门培训,缺乏实验室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意识淡薄。
第三,管理制度不完善。个别单位没有制订专门的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制度,无监督和追责机制。
第四,实验室场所还非常分散,安全管理难度加大。
第五,部分地区无害化处理设施不足,能力薄弱。
四、社会化管理动机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引入社会化服务主要基于以下五点考虑:一是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麻雀虽小、五脏齐全的管理模式必将被淘汰。二是“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已是社会广泛共识和潮流。三是转变管理职能,管理人员从实操管理向联络、协调和监督职能转变,减轻管理压力。四是节约成本。实行社会化管理,可以节省单位人力、器材和设施成本,提高效率。五是促进环保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有利于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五、管理社会化实践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社会化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尚无成熟的案例借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和完善。现以我所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社会化实践为例,探索管理社会化的可行性。
(一)管理社会化服务主要内容
1.知识和技能培训。由服务商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单位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每年不少于二次,具体时间安排在新员工和新生入职之后一个月内,以及6月份结合全国安全生产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则、注意事项、典型案例等。
2.废弃物申报。广东省环保部门规定实验室废弃物清运要履行网上申报程序,内容包括废弃物的种类、形态、性质、数量和清运时间等。实验室废弃物种类复杂,由服务商进行专业分类申报更符合要求。
3.实验室安全操作指导与监管。专业人员定期对实验室安全设施和人员防护进行检查,对安全隐患或不规范操作行为列出清单,限期整改。
4.废弃物收集、存储。由服务商提供专业存储容器,实行分类存放,张贴标识,存放在专用场地。
5.废弃物转运。根据废弃物存储量,定期清理,申报运输线路,安排专业人员包装、装车,按照报备运输线路和时间,对废弃物进行转移运输。
6.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服务商负责依照分类,联系合格的处理厂家,按照环保部门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7.档案管理。处置完成后,提供当次《危化品清运处置服务完结报告书》供本所存档、备查,内容包括:申报清单、批准文件、现场移交单、称重单、危险废物转移清单、运输时间和线路、车牌号码、包装和装卸人员、接收地区、处理厂家等。
8.气体高空排放设施的维护管理。对于高空排放的气体废弃物,由服务商定期对排放装置进行检查、维修,更换助剂、耗材,确保装置正常运转。
(二)服务商选择
1.服务商及车辆、人员资质要求。服务商需要取得省级环保部门核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交通管理部门《危险废物转移许可证》;运输车辆需具备《危险废物运输许可证》;从业人员要具备《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上岗证》等。
2.服务商采购方式选择。根据本单位实验室废弃物数量和所需费用,执行政府采购管理有关规定,服务费达到公开招标限额的,采取公开招标采购;未达到公开招标限额的,采用询价采购、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采购。
3.服务商评价与监督。由管理部门组织工作小组每年对服务商服务质量进行一次综合评价,从资质有效性、资料完整性、流程合规性、服务及时性、操作规范性等五个方面综合评价,评价结论作为续签服务合同的依据。
(三)管理社会化委托服务成效
我所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社会化委托工作,经过试点和推广两个阶段。试点工作于2015年从位于花都基地原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开始,在取得试点成功经验后,2018年开始推广到我所其他实验室和基地。经过3年试点和推广,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我所建设绿色环保实验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完善了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在服务商支持和配合下,专门制订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修订了多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使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有章可循。
2.职工环保意识有效加强。通过培训,广大职工尤其是科研人员充分认识到废弃物对社会环境的危害性,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实验操作更加规范有序。
3.实验室安全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在实施试点前,随意倾倒废弃物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检查、监督,这类现象得到了遏制。广州市环境监察部门对我所花都基地的水、气排放进行了6年监测,未发现违规排放现象。
4.提高了管理效能,节约了管理成本。引入社会化服务后,实现业务外包,管理职能向联络、协调和监督方式转变,职责明确,减轻了工作强度,减少了管理人员,节约了管理成本,实现了良好的管理效益。
5.管理更加专业、高效。服务商根据我所实际情况,制订了实验室废弃物清运计划,派遣专业人员和运输车辆,定期进行清运,确保实验室废弃物存储量始终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避免了因过量存储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
六、结语
科研单位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社会化是一个新生事物,暂时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是,从当今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趋势来说,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推广的业务方式,采取这种方式,一是可以减轻科研单位管理压力,节约开支;二是实验室废弃物能够以一种更加专业方式进行处置,符合国家环保法规的要求,对于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大有裨益。